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电动车前叉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电动车的前叉减震结构,包括头管、上肩叉和下肩叉,上肩叉位于下肩叉上表面的上方,头管的一端穿过上肩叉并延伸至下肩叉的内部,上肩叉的底部设有呈对称分布的行程管,行程管的一端延伸至上肩叉的上表面,上肩叉的上表面开设有油嘴,行程管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压缩活塞,行程管的底部设有外管,压缩活塞沿外管的内壁轴向运动。该电动车的前叉减震结构,通过设置双活塞阻尼结构,取代传统的弹簧装置,达到减震效果,且运行平稳,解决了传统减震前叉的弹簧异响问题,通过设置双肩叉结构,增加缓冲弹簧,在液压减震的基础上进一步增强了车辆整体的减震性能。整体的减震性能。整体的减震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动车的前叉减震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电动车前叉
,尤其涉及一种电动车的前叉减震结构。
技术介绍
[0002]前叉部件在电动车结构中处于前方部位,它的上端与车把手部件相连,下端与前轴部件相连,组成电动车的导向系统。
[0003]电动车骑行在凹凸不平的路面时,车体震动明显增大,对人体造成一定的震动和冲击,使人体感到不适,导致驾驶不稳,影响人身安全,因此需要在前叉部件安装减震装置,通常是在左右两边套筒内注入液压油,当车体受到颠簸时,套筒内活塞滑动,依靠压缩气体产生的阻尼实现对颠簸的缓冲。在现有技术条件中,通常采用油簧减震,依靠弹簧支撑车身重力,活塞运动产生的阻尼减缓冲击,但是这种减震结构结构单一,减震性能不佳,不能很好的适应各种地形条件,并且随着使用时间越来越久,前叉内部的油液有所减少,导致弹簧在挤压时产生异响,给骑行带来一定的困扰。
技术实现思路
[0004]基于现有的前叉减震性能不佳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出了一种电动车的前叉减震结构。
[0005]本技术提出的一种电动车的前叉减震结构,包括头管、上肩叉和下肩叉,所述上肩叉位于所述下肩叉上表面的上方,所述头管的一端穿过所述上肩叉并延伸至所述下肩叉的内部,所述上肩叉的底部设有呈对称分布的行程管,所述行程管的一端延伸至所述上肩叉的上表面,所述上肩叉的上表面开设有油嘴;
[0006]所述行程管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压缩活塞,所述行程管的底部设有外管,所述压缩活塞沿所述外管的内壁轴向运动。
[0007]优选地,所述外管的底部设有下活塞杆,所述下活塞杆延伸至所述外管内壁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回弹阻尼活塞,所述回弹阻尼活塞沿所述外管的内壁轴向运动,所述回弹阻尼活塞的外表面开设有油孔。
[0008]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增设回弹阻尼活塞,取代传统的弹簧装置,将管内分隔成上、中、下三个独立的腔体,当车辆受到路面冲击产生震动时,回弹阻尼活塞向上轴向运动,此时压缩活塞在车身的重力作用下向下轴向运动,在压缩作用力下活塞运行变缓,达到减震效果,且运行平稳,解决了传统减震前叉的弹簧异响问题。
[0009]优选地,所述下肩叉的底部设有叉桥,所述叉桥与位于所述行程管底部的两个所述外管的外表面一体连接。
[0010]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使左右两边前叉结构同步运动,有利于提升车辆的稳定性能,增强前叉结构的刚性。
[0011]优选地,所述外管的侧面固定安装有反光片。
[0012]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外管的侧面安装反光片,反光片的表面喷涂有荧光粉,在夜
间可以将来自其他光源所产生的光迅速的反弹,其目的是为了在夜间提供车辆轮廓示警,提高了骑行者在夜间行驶的安全性。
[0013]优选地,所述上肩叉的下表面与所述下肩叉的上表面之间固定连接有缓冲弹簧。
[0014]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传统的单肩叉的基础上增加下肩叉,同时在上肩叉与下肩叉之间连接缓冲弹簧,进一步增强了车辆整体的减震性能。
[0015]本技术中的有益效果为:
[0016]1、通过设置双活塞阻尼结构,在底部增设回弹阻尼活塞,取代传统的弹簧装置,将管内分隔成上、中、下三个独立的腔体,当车辆受到路面冲击产生震动时,回弹阻尼活塞向上轴向运动,此时压缩活塞在车身的重力作用下向下轴向运动,在压缩作用力下活塞运行变缓,达到减震效果,且运行平稳,解决了传统减震前叉的弹簧异响问题。
[0017]2、通过设置叉桥,将叉桥与左右两边外管一体连接,使左右两边前叉结构同步运动,有利于提升车辆的稳定性能,增强前叉结构的刚性。
[0018]3、通过设置在外管侧面的反光片,反光片的表面喷涂有荧光粉,在夜间可以将来自其他光源所产生的光迅速的反弹,其目的是为了在夜间提供车辆轮廓示警,提高了骑行者在夜间行驶的安全性。
[0019]4、通过设置上肩叉与下肩叉的双肩叉结构,同时在上肩叉与下肩叉之间连接缓冲弹簧,进一步增强了车辆整体的减震性能。
附图说明
[0020]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电动车的前叉减震结构的示意图;
[0021]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电动车的前叉减震结构的前视图;
[0022]图3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电动车的前叉减震结构的外管内部结构图;
[0023]图4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电动车的前叉减震结构的回弹阻尼活塞结构图。
[0024]图中:1、头管;2、上肩叉;3、下肩叉;4、行程管;5、外管;6、油嘴;7、压缩活塞;8、油封;9、下活塞杆;10、回弹阻尼活塞;11、油孔;12、叉桥;13、反光片;14、缓冲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26]参照图1
‑
4,一种电动车的前叉减震结构,包括头管1、上肩叉2和下肩叉3,上肩叉2位于下肩叉3上表面的上方,头管1的一端穿过上肩叉2并延伸至下肩叉3的内部,上肩叉2的底部设有呈对称分布的行程管4,行程管4的一端延伸至上肩叉2的上表面,上肩叉2的上表面开设有油嘴6;
[0027]行程管4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压缩活塞7,行程管4的底部设有外管5,压缩活塞7沿外管5的内壁轴向运动。
[0028]进一步地,外管5的底部设有下活塞杆9,下活塞杆9延伸至外管5内壁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回弹阻尼活塞10,回弹阻尼活塞10沿外管5的内壁轴向运动,回弹阻尼活塞10的外表面开设有油孔11,通过增设回弹阻尼活塞10,取代传统的弹簧装置,将管内分隔成上、中、下
三个独立的腔体,当车辆受到路面冲击产生震动时,回弹阻尼活塞10向上轴向运动,此时压缩活塞7在车身的重力作用下向下轴向运动,在压缩作用力下活塞运行变缓,达到减震效果,且运行平稳,解决了传统减震前叉的弹簧异响问题。
[0029]进一步地,下肩叉3的底部设有叉桥12,叉桥12与位于行程管4底部的两个外管5的外表面一体连接,使左右两边前叉结构同步运动,有利于提升车辆的稳定性能,增强前叉结构的刚性。
[0030]进一步地,外管5的侧面固定安装有反光片13,反光片13的表面喷涂有荧光粉,在夜间可以将来自其他光源所产生的光迅速的反弹,其目的是为了在夜间提供车辆轮廓示警,提高了骑行者在夜间行驶的安全性。
[0031]进一步地,上肩叉2的下表面与下肩叉3的上表面之间固定连接有缓冲弹簧14,在传统的单肩叉的基础上增加下肩叉3,同时在上肩叉2与下肩叉3之间连接缓冲弹簧14,进一步增强了车辆整体的减震性能。
[0032]工作原理:在外管5内部增设回弹阻尼活塞10,将管内分隔成上、中、下三个独立的腔体,当车辆受到路面冲击产生震动时,回弹阻尼活塞10向上轴向运动,此时压缩活塞7在车身的重力作用下向下轴向运动,在压缩作用力下活塞运行变缓。同时,在上肩叉2的底部设置下肩叉3,在上肩叉2与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动车的前叉减震结构,包括头管(1)、上肩叉(2)和下肩叉(3),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肩叉(2)位于所述下肩叉(3)上表面的上方,所述头管(1)的一端穿过所述上肩叉(2)并延伸至所述下肩叉(3)的内部,所述上肩叉(2)的底部设有呈对称分布的行程管(4),所述行程管(4)的一端延伸至所述上肩叉(2)的上表面,所述上肩叉(2)的上表面开设有油嘴(6);所述行程管(4)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压缩活塞(7),所述行程管(4)的底部设有外管(5),所述压缩活塞(7)沿所述外管(5)的内壁轴向运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动车的前叉减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管(5)的底部设有下活塞杆(9),所述下活塞杆(9)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光亮,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佰金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