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镁电解质中氯化钠的测定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8733195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08 23:2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镁电解质中氯化钠的测定方法,涉及电解质成分分析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镁电解质中氯化钠使用化学滴定法,若电解质中夹金属镁时,氯化钠测定结果会偏低;使用ICP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镁电解质中氯化钠的测定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电解质成分分析
,具体涉及一种镁电解质中氯化钠的测定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镁的工业生产方法,一般有热法和电解法两种。目前占据主导的是电解法,熔盐电解法生产镁成本低,原料来源广泛,是当今生产金属镁的主要方法,其生产的金属镁约占镁总产量的3/4。如在镁还原法生产海绵钛工艺过程中副产的氯化镁,大部分工厂都相应配置了氯化镁熔盐电解产出金属镁的镁冶炼工艺,以达到镁源的综合循环利用。镁电解生产过程中,电解质的分子比直接影响电流效率,因此电解质(氯化钠、氯化钙和氯化镁)的分子比是镁的电解法生产中需要及时分析和控制的参数。如参数变差较大将直接影响到镁电解槽电流效率,也就是产镁量。所以对电解质成分的分析尤为重要,分析的准确性将直接影响生产装置的产量。
[0003]常见电解体系为MgCl2‑
NaCl

CaCl2,镁电解质常见的测定方法有:
[0004](1)化学滴定法,通过先测定钙、镁含量分别换算成氯化钙、氯化镁含量,用100减氯化钙、氯化镁得到氯化钠百分含量,若电解质中夹金属镁时测定结果(氯化钠)会偏低;
[0005](2)ICP

AES法,此方法存在的问题是,电解质被测组分为高含量,ICP检出限较低更适合于测定微量级样品,通过大体积稀释后分析误差也较大;
[0006](3)XRF法,理论上氟以后元素都可以测定,而Na元素靠前,激发出特征荧光的概率比较小,在加上Na激发出来的荧光能量低,在空气以及探测器B窗被阻隔了很大一部分,所以到达探测器的荧光很少,所以钠的测定也偏差较大,在测定时压好片必须即时测定,防止水解掉片影响设备运行。
[0007]如申请号CN201810558505.8提出的一种对电解法生产镁的电解质的成分进行分析的方法,省去了测定氯化钾的步骤,节约了成本;排除因部分成分含量较低造成的测量精度不足的缺陷;解决了镁电解质中电解质无系统分析方法的问题。其也是用化学滴定法对镁电解质成分分析,仍然会存在上述问题,若电解质中夹金属镁时,氯化钠测定结果会偏低。因此,需要设计一种特别针对电解镁电解质成分中氯化钠的测定方法,才能适应现代电解法生产镁提高产镁量的实际需要。

技术实现思路

[0008]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镁电解质中氯化钠的测定方法,拟解决现有镁电解质中氯化钠使用化学滴定法,若电解质中夹金属镁时,氯化钠测定结果会偏低;使用ICP

AES法,大体积稀释后分析误差较大;使用XRF法钠测定也偏差较大的技术问题。
[0009]表1.镁电解质中的典型成分
[0010][0011]如表1所示,因镁电解质在电解槽中长时间高温运行,电解质中氧化镁、单质镁、铁杂质均可检测到,但含量相对于氯化钠、氯化镁、氯化钙较少,其占比低于0.015%。其中金属镁可以溶解于乙醇中,产生镁乙醇酸盐,对分析结果无影响,故本申请检测方法不涉及对氧化镁、单质镁、铁杂质的考虑。
[0012]氯化钠是一种离子化合物,其晶格中的钠离子和氯离子相互作用形成了强烈的离子键。乙醇分子是极性分子,但它不具有足够的极性来完全破坏氯化钠的离子键。因此,氯化钠无法溶解于乙醇等非极性或弱极性溶剂中,氯化钠在无水乙醇中为难溶,在常温下(约25℃),氯化钙在无水乙醇中的溶解度大约为74g/100ml;氯化镁在无水乙醇中的溶解度大约为61g/100ml;用饱和氯化钠乙醇溶液溶解电解质样品,可以将样品中,氯化镁及氯化钠充分溶解,剩余不溶部分即为氯化钠,不溶部分烘干称重即可计算氯化钠含量。
[0013]为解决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基于以上设计原理,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14]一种镁电解质中氯化钠的测定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15]步骤1:浸提剂的配制,即配制饱和氯化钠醇溶液;
[0016]步骤2:称取预制样品,称取质量记为m

,加入步骤1得到浸提剂,使样品充分溶解得悬浊液;
[0017]步骤3:将步骤2制得悬浊液固液分离得到滤渣;
[0018]步骤4:将步骤3得到滤渣干燥称重,干燥后滤渣质量记为m1;
[0019]步骤5:根据以下公式计算得到氯化钠含量:
[0020]其中,ω为氯化钠质量分数;
[0021]m

为称取样品质量;
[0022]m1为滤渣干燥质量。
[0023]采用本技术方案,浸提剂为饱和氯化钠的乙醇溶液,通过浸提剂对样品的溶解,充分溶解样品中的氯化镁及氯化钠,剩余不溶部分即为样品中的氯化钠,对其称重计算即可得到氯化钠的成分含量。
[0024]优选的,在所述步骤1中,取过饱和的分析纯氯化钠加入分析纯无水乙醇,摇匀后静置48h,取出上清液即为浸提剂,将浸提剂密封保存备用。
[0025]采用本技术方案,过饱和氯化钠加无水乙醇配制浸提剂,可以保证混合悬浊液是氯化钠的过饱和溶液,静置后上清液即为饱和氯化钠的乙醇溶液,且可以排除配制过程加入的过饱和氯化钠被带入检测过程,对最终氯化钠测试结果造成影响,使测定值大于实际值,将其密封可以保证存放过程,滴入水或其他杂质,对测试造成其他影响。
[0026]优选的,还包括样品预制,将电解槽中取出的样品于干燥器中冷却后研磨,快速制样并密封以备取用。
[0027]采用本技术方案,电解槽中取出的高温样品,需要干燥冷却,以保证称重质量无水分影响,且高温会影响称重准确性,冷却后称重,保证称重结果的准确性。
[0028]优选的,在所述步骤2中,称取适量药品,加入过量浸提剂后,室温下,超声充分溶解,得悬浊液。
[0029]采用本技术方案,超声溶解以保证浸提剂与样品的充分接触溶解,减小最终氯化钠的杂质影响,采用超声溶解而不是加热溶解是为了防止,加热改变氯化钠在乙醇中的溶解度,使得饱和氯化钠乙醇溶液亚饱和,进而溶解一部分样品中的氯化钠,使得最终氯化钠的测定结果偏小,影响测定方法准确性。
[0030]优选的,在所述步骤3中,所述固液分离方法采用抽滤的方法,抽滤过程始终保持液面高于不溶物,用浸提剂洗涤3

5次。
[0031]采用本技术方案,抽滤可以高效完全分离固液两相,且用浸提剂洗涤不溶物表面残留样品,可以将氯化镁及氯化钠充分去除,避免影响到最终氯化钠的测定结果。
[0032]优选的,在所述步骤3中,用浸提剂洗涤后,将洗涤液滴入碳酸钠溶液检测钙离子是否洗涤完全。
[0033]采用本技术方案,将洗涤液滴入碳酸钠溶液,观察滴入接触面是否有沉淀生成,若有,则氯化钙及氯化镁仍未洗涤干净,若无,则证明洗涤干净,添加检验步骤,可以更精确把握氯化钙及氯化镁洗涤情况,方便直观了解到其是否除去。
[0034]优选的,在所述步骤3中,抽滤滤渣承接容器预先称取重量,记为m2。
[0035]采用本技术方案,预先称取容器质量,后续计算使用差减减去容器质量即可,方便实验过程且不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镁电解质中氯化钠的测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浸提剂的配制,即配制饱和氯化钠醇溶液;步骤2:称取预制样品,称取质量记为m

,加入步骤1得到浸提剂,使样品充分溶解得悬浊液;步骤3:将步骤2制得悬浊液固液分离得到滤渣;步骤4:将步骤3得到滤渣干燥称重,干燥后滤渣质量记为m1;步骤5:根据以下公式计算得到氯化钠含量:其中,ω为氯化钠质量分数;m

为称取样品质量;m1为滤渣干燥质量。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镁电解质中氯化钠的测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1中,取过饱和的分析纯氯化钠加入分析纯无水乙醇,摇匀后静置48h,取出上清液即为浸提剂,将浸提剂密封保存备用。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镁电解质中氯化钠的测定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样品预制,将电解槽中取出的样品于干燥器中冷却后研磨,快速制样并密封以备取用。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镁电解质中氯化钠的测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2中,称取适量药品,加入过量浸提剂后,室温下,超声充分溶解,得悬浊液。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镁电解质中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红星周兆平邵瑞林李春丽张明玉李瑶杨晓至王丽艳刘紫芹
申请(专利权)人:龙佰禄丰钛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