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蝶形差速器壳体,包括左壳体和右壳体,所述左壳体和右壳体均呈半球型,左壳体和右壳体之间形成有空腔,左壳体和右壳体之间设置有连接组件,左壳体和右壳体的表面分别嵌装有左连接套管和右连接套管,左连接套管与右连接套管的中心轴线重合。该蝶形差速器壳体,将外部轴杆与转套通过过盈连接的方式相固定,在轴杆转动时,转套能够跟随转动,此时叶片旋转产生定向驱动力,驱动外部润滑油包内部的润滑油由导油槽和进油孔进入左连接套管内部,随后穿过过油孔喷射在差速器行星齿轮表面,确保齿轮的润滑与降温效果,由于润滑油的流动性增强,从而能够避免局部位置的润滑油因流动性差而与齿轮产生过量磨合而乳化的情况。情况。情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蝶形差速器壳体
[0001]本技术涉及差速器
,更具体地说,本技术涉及一种蝶形差速器壳体。
技术介绍
[0002]汽车差速器是汽车传动系统上一种重要的零部件,当汽车转弯行驶或在不平路面上行驶时,使左右车轮以不同转速滚动。主要由左右半轴齿轮、两个行星齿轮及齿轮架组成。
[0003]在差速器使用时,一般在壳体的内部设置有左右半轴齿轮、两个行星齿轮及齿轮架,而壳体的外部包覆有润滑油包,即以润滑油包内部的润滑油达到对壳体内部的传动齿轮进行润滑、降温的目的,但是在各个齿轮高速转动时,由于物体转动的离心效果,润滑油难以贴附在齿轮的表面,即会在齿轮啮合的瞬间,缺乏对齿轮进行保护的效果。
[0004]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蝶形差速器壳体。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一种蝶形差速器壳体,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蝶形差速器壳体,包括左壳体和右壳体,所述左壳体和右壳体均呈半球型,左壳体和右壳体之间形成有空腔,左壳体和右壳体之间设置有连接组件,左壳体和右壳体的表面分别嵌装有左连接套管和右连接套管,左连接套管与右连接套管的中心轴线重合,左壳体对应左连接套管靠近空腔的一端设置有轴流组件;
[0007]所述轴流组件包括开设在左连接套管靠近空腔一端内壁的阶梯槽,阶梯槽的内壁通过内螺纹槽螺纹连接有安装环,安装环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卡架,卡架的表面转动连接有转套,转套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叶片。
[0008]优选的,所述连接组件包括分别固定连接在左壳体和右壳体表面的左连接环和右连接环,左连接环和右连接环的表面对应开设有供外部螺栓穿过的连接孔。
[0009]优选的,所述左连接环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凸杆,右连接环的表面对应开设有凹孔,凸杆与凹孔相对应。
[0010]优选的,所述转套的内径与外部由左连接套管穿入的轴杆的外径相适配,且转套的表面对应叶片的间隙位置开设有过油孔。
[0011]优选的,所述左连接套管的内壁横向开设有导油槽,且左连接套管的内壁对应导油槽开设有进油孔。
[0012]优选的,所述右壳体的表面分别开设有窗口和安装框,窗口和安装框均与空腔相连通。
[0013]本技术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0014]1、与现有技术相比,该蝶形差速器壳体在后期使用时,通过外部传动轴杆由左连接套管穿入左壳体,并且将外部轴杆与转套通过过盈连接的方式相固定,在轴杆转动时,转套能够跟随转动,此时叶片旋转产生定向驱动力,驱动外部润滑油包内部的润滑油由导油槽和进油孔进入左连接套管内部,随后穿过过油孔喷射在差速器行星齿轮表面,确保齿轮的润滑与降温效果,且在使用过程中,由于润滑油的流动性增强,从而能够避免局部位置的润滑油因流动性差而与齿轮产生过量磨合而乳化的情况,确保润滑油能够长时间使用。
[0015]2、与现有技术相比,该蝶形差速器壳体在安装时,通过将螺栓穿入连接孔内部,对左连接环和右连接环进行连接,实现对左壳体和右壳体进行安装的目的,在安装过程中,利用凸杆与凹孔相适配,能够达到对左壳体和右壳体的相对位置进行快速定位的目的。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技术正剖结构示意图。
[0018]图3为图2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19]图4为本技术左壳体右视结构示意图。
[0020]附图标记为:1、左壳体;2、右壳体;3、左连接套管;4、右连接套管;5、安装环;6、卡架;7、转套;8、叶片;9、左连接环;10、右连接环;11、连接孔;12、凸杆;13、凹孔;14、过油孔;15、导油槽;16、进油孔;17、窗口;18、安装框。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2]如附图1
‑
图4所示的一种蝶形差速器壳体,包括左壳体1和右壳体2,左壳体1和右壳体2均呈半球型,左壳体1和右壳体2之间形成有空腔,右壳体2的表面分别开设有窗口17和安装框18,窗口17和安装框18均与空腔相连通。
[0023]左壳体1和右壳体2之间设置有连接组件。
[0024]连接组件包括分别固定连接在左壳体1和右壳体2表面的左连接环9和右连接环10,左连接环9和右连接环10的表面对应开设有供外部螺栓穿过的连接孔11。
[0025]该蝶形差速器壳体在安装时,通过将螺栓穿入连接孔11内部,对左连接环9和右连接环10进行连接,实现对左壳体1和右壳体2进行安装的目的。
[0026]左连接环9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凸杆12,右连接环10的表面对应开设有凹孔13,凸杆12与凹孔13相对应。
[0027]在安装过程中,利用凸杆12与凹孔13相适配,能够达到对左壳体1和右壳体2的相对位置进行快速定位的目的。
[0028]左壳体1和右壳体2的表面分别嵌装有左连接套管3和右连接套管4,左连接套管3与右连接套管4的中心轴线重合,左壳体1对应左连接套管3靠近空腔的一端设置有轴流组件。
[0029]轴流组件包括开设在左连接套管3靠近空腔一端内壁的阶梯槽,阶梯槽的内壁通过内螺纹槽螺纹连接有安装环5,安装环5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卡架6,卡架6的表面转动连接有转套7,转套7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叶片8。
[0030]转套7的内径与外部由左连接套管3穿入的轴杆的外径相适配,且转套7的表面对应叶片8的间隙位置开设有过油孔14。
[0031]左连接套管3的内壁横向开设有导油槽15,且左连接套管3的内壁对应导油槽15开设有进油孔16。
[0032]将整体壳体安装进外部的润滑油包中,在安装时,将外部传动轴杆由左连接套管3穿入左壳体1,并且将外部轴杆与转套7通过过盈连接的方式相固定,在轴杆转动时,转套7能够跟随转动,此时叶片8旋转产生由左至右的定向驱动力,驱动外部润滑油包内部的润滑油由导油槽15和进油孔16进入左连接套管3内部,随后穿过过油孔14喷射在差速器行星齿轮表面,随后润滑油通过窗口17与外部润滑油形成交换,确保齿轮的润滑与降温效果。
[0033]另一方面,在使用过程中,由于润滑油的流动性增强,从而能够避免局部位置的润滑油因流动性差而与行星齿轮过量磨合而乳化的情况,确保润滑油能够长时间使用。
[0034]本技术的工作过程如下:
[0035]首先,该蝶形差速器壳体在后期使用时,通过将螺栓穿入连接孔11内部,对左连接环9和右连接环10进行连接,实现对左壳体1和右壳体2进行安装的目的,在安装过程中,利用凸杆12与凹孔13相适配,能够达到对左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蝶形差速器壳体,包括左壳体(1)和右壳体(2),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壳体(1)和右壳体(2)均呈半球型,左壳体(1)和右壳体(2)之间形成有空腔,左壳体(1)和右壳体(2)之间设置有连接组件,左壳体(1)和右壳体(2)的表面分别嵌装有左连接套管(3)和右连接套管(4),左连接套管(3)与右连接套管(4)的中心轴线重合,左壳体(1)对应左连接套管(3)靠近空腔的一端设置有轴流组件;所述轴流组件包括开设在左连接套管(3)靠近空腔一端内壁的阶梯槽,阶梯槽的内壁通过内螺纹槽螺纹连接有安装环(5),安装环(5)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卡架(6),卡架(6)的表面转动连接有转套(7),转套(7)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叶片(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蝶形差速器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组件包括分别固定连接在左壳体(1)和右壳体(2)表面的左连接环(9)和右连接环(10),左连接环(9)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一兵,王昌国,谢毛毛,喻培虎,王有伟,舒宗敏,黄杰,
申请(专利权)人:郧西精诚汽配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