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聚氨酯出料冷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728713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08 23: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聚氨酯出料冷却装置,涉及聚氨酯出料冷却技术领域,包括出料冷却装置本体,所述出料冷却装置本体包括原料加工器,所述原料加工器的顶部外侧表面上设置有散水喷水机构,所述原料加工器的内侧表面上活动套接有聚氨酯出料限位机构,所述散水喷水机构的两侧外表面上固定安装有水源冷却机构,所述散水喷水机构包括支撑腿二,所述支撑腿二的两侧外表面上固定连接有抽水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材料在塑形完导流出来后,将其搭接在限位滚筒的表面上,再通过摆动器对摆动卡接板进行摆动,将其搭接在限位导流条的顶部表面上,配合对接限位块对摆动卡接板的表面进行搭接支撑,利用摆动卡接板内部的限位滚筒对材料的位置进行限定。限定。限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聚氨酯出料冷却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聚氨酯出料冷却
,具体涉及一种聚氨酯出料冷却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聚氨酯树脂一般是指聚氨基甲酸酯,是主链上含有重复氨基甲酸酯基团的大分子化合物的统称,它是由有机二异氰酸酯或多异氰酸酯与二羟基或多羟基化合物加聚而成。聚氨酯材料,用途非常广,可以代替橡胶,塑料,尼龙等,用于机场、酒店、建材、汽车厂、煤矿厂、水泥厂、高级公寓、别墅、园林美化、彩石艺术、公园等,常用的冷却方式为水冷和风冷,相比较而言,水冷的换热冷却效率更高,但是当待换热的物料温度较高时,冷却溶液被快速加热。
[0003]如中国专利公开号:CN218614886U一种聚氨酯树脂制备用冷却装置,涉及冷却相关领域,为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当冷却溶液与待换热物料温度相差小时就会影响换热效率,影响聚氨酯树脂的冷却效率,加上聚氨酯树脂流动性较弱,传统的水冷换热难以对聚氨酯树脂流动位置的中间物料进行换热,换热效果不均匀的问题,所述中间调节冷却组件包括出料管,出料管的直径小于聚氨酯树脂冷却筒的内直径,所述出料管上阵列开设有出料口。
[0004]当冷却溶液与待换热物料温度相差小时就会影响换热效率,影响聚氨酯树脂的冷却效率,加上聚氨酯树脂的黏稠度较大,流动性较弱,换热效果不均匀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聚氨酯出料冷却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7]一种聚氨酯出料冷却装置,包括出料冷却装置本体,所述出料冷却装置本体包括原料加工器,所述原料加工器的顶部外侧表面上设置有散水喷水机构,所述原料加工器的内侧表面上活动套接有聚氨酯出料限位机构,所述散水喷水机构的两侧外表面上固定安装有水源冷却机构。
[0008]所述散水喷水机构包括支撑腿二,所述支撑腿二的两侧外表面上固定连接有抽水管,所述支撑腿二的顶部内侧表面上固定连接有雾化喷洒头,同时利用支撑腿二顶部内侧表面上的雾化喷洒头将水源灌输出去,浸湿到材料的表面上。
[0009]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原料加工器的输出端上固定连接有导流塑形器,所述导流塑形器的两侧外表面上固定连接有支撑腿一。
[0010]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聚氨酯出料限位机构包括活动套接在导流塑形器内侧表面上的限位导流条,随着水源不断的在限位导流条和导流塑形器的一端内部进行堆积蔓延在材料的表面上,对材料进行冷热交互,增加材料的快速降温,所述限位导流条的左侧外表面上设置有摆动器。
[0011]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摆动器的一侧表面上固定连接有摆
动卡接板,所述限位导流条和摆动卡接板的两侧内表面上设置有限位滚筒,所述限位导流条的右侧外表面上固定连接有对接限位块。
[0012]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水源冷却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导流塑形器底端上的进水管,配合进水管对交互完热源的水源导流进散热套壳的内部去,随着水源不断的蔓延上去,所述进水管的一端上固定连接有散热套壳。
[0013]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散热套壳的内侧表面上固定连接有过滤网板,所述散热套壳的外侧表面上固定连接有散热导气管。
[0014]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散热导气管的一端延伸至散热套壳的内侧表面上,所述散热导气管的顶部外表面上固定连接有吸热铝管,再通过散热导气管顶部表面上的吸热铝管对水源内部的热源进行吸收。
[0015]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相对现有技术来说,取得的技术进步是:
[0016]1、本技术提供一种聚氨酯出料冷却装置,配合原料加工器对原料进行加热,对其进行碾压,再通过导流塑形器对原料进行塑形、导流,同时配合聚氨酯出料限位机构对原料进行引导,同时配合抽水管对支撑腿二的内部进行灌输水源,同时利用支撑腿二顶部内侧表面上的雾化喷洒头将水源灌输出去,浸湿到材料的表面上,随着水源不断的在限位导流条和导流塑形器的一端内部进行堆积蔓延在材料的表面上,对材料进行冷热交互,增加材料的快速降温。
[0017]2、本技术提供一种聚氨酯出料冷却装置,配合进水管对交互完热源的水源导流进散热套壳的内部去,配合过滤网板对水源进行过滤下来,随着水源不断的蔓延上去,再通过散热导气管顶部表面上的吸热铝管对水源内部的热源进行吸收,从而再通过风机对散热导气管的内部吸气,从而将堆积在散热导气管和吸热铝管内部的热源进行灌输排放出去。
[0018]3、本技术提供一种聚氨酯出料冷却装置,材料在塑形完导流出来后,将其搭接在限位滚筒的表面上,再通过摆动器对摆动卡接板进行摆动,将其搭接在限位导流条的顶部表面上,配合对接限位块对摆动卡接板的表面进行搭接支撑,利用摆动卡接板内部的限位滚筒对材料的位置进行限定。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2为本技术的出料冷却装置本体底部仰视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1]图3为本技术的聚氨酯出料限位机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2]图4为本技术的聚氨酯出料限位机构展开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3]图5为本技术的水源冷却机构局部剖视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4]图6为本技术的散水喷水机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5]图中:1、出料冷却装置本体;11、原料加工器;12、导流塑形器;13、支撑腿一;
[0026]2、聚氨酯出料限位机构;21、限位导流条;22、摆动器;23、摆动卡接板;24、限位滚筒;25、对接限位块;
[0027]3、散水喷水机构;31、支撑腿二;32、抽水管;33、雾化喷洒头;
[0028]4、水源冷却机构;41、散热套壳;42、进水管;43、过滤网板;44、散热导气管;45、吸
热铝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0030]实施例1
[0031]如图1

6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聚氨酯出料冷却装置,包括出料冷却装置本体1,出料冷却装置本体1包括原料加工器11,配合原料加工器11对原料进行加热,对其进行碾压,原料加工器11的顶部外侧表面上设置有散水喷水机构3,原料加工器11的内侧表面上活动套接有聚氨酯出料限位机构2,同时配合聚氨酯出料限位机构2对原料进行引导,散水喷水机构3的两侧外表面上固定安装有水源冷却机构4,散水喷水机构3包括支撑腿二31,支撑腿二31的两侧外表面上固定连接有抽水管32,同时配合抽水管32对支撑腿二31的内部进行灌输水源,支撑腿二31的顶部内侧表面上固定连接有雾化喷洒头33,同时利用支撑腿二31顶部内侧表面上的雾化喷洒头33将水源灌输出去,浸湿到材料的表面上,原料加工器11的输出端上固定连接有导流塑形器12,再通过导流塑形器12对原料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聚氨酯出料冷却装置,适用于聚氨酯的生产加工,包括出料冷却装置本体(1),所述出料冷却装置本体(1)包括原料加工器(11),其特征在于:所述原料加工器(11)的顶部外侧表面上设置有散水喷水机构(3),所述原料加工器(11)的内侧表面上活动套接有聚氨酯出料限位机构(2),所述散水喷水机构(3)的两侧外表面上固定安装有水源冷却机构(4);所述散水喷水机构(3)包括支撑腿二(31),所述支撑腿二(31)的两侧外表面上固定连接有抽水管(32),所述支撑腿二(31)的顶部内侧表面上固定连接有雾化喷洒头(3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聚氨酯出料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原料加工器(11)的输出端上固定连接有导流塑形器(12),所述导流塑形器(12)的两侧外表面上固定连接有支撑腿一(13)。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聚氨酯出料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聚氨酯出料限位机构(2)包括活动套接在导流塑形器(12)内侧表面上的限位导流条(21),所述限位导流条(21)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尹淼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金海威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