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应用于内窥镜上的镜头镜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726985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08 23: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镜片的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应用于内窥镜上的镜头镜片。镜片基材的表面由内到外依次设有第一MgF2镀膜层、第一折射膜层、第二MgF2镀膜层、第二折射膜层、第三MgF2镀膜层、第三折射膜层、第四MgF2镀膜层。通过合理的氟化镁膜层与折射膜层交错搭配,重复的镀上低折射率的氟化镁涂层,使得的镜头整体具有较强的抗反射性能,适合半径较小以及曲率半径较小的内窥镜镜片使用,保证了透光率,提升了镜头的成像质量。头的成像质量。头的成像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应用于内窥镜上的镜头镜片


[0001]本技术属于镜片的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应用于内窥镜上的镜头镜片。

技术介绍

[0002]内窥镜是集中了传统光学、人体工程学、精密机械、现代电子、数学、软件等于一体的检测仪器。一个具有图像传感器、光学镜头、光源照明、机械装置等。其镜片的特点是直径和曲率半径都很小,故内窥镜镜片一般加工以及检测都比较难,而内窥镜其成像的质量是直接反映内窥镜性能的重要参数,现有的内窥镜镜片镜头一般采用TI系列材料构成的膜系结构,这种膜系材料成本高,不良率高,而且成像质量不稳定。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内窥镜镜片成像质量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应用于内窥镜上的镜头镜片。
[0004]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5]一种应用于内窥镜上的镜头镜片,包括镜片基材,镜片基材的表面由内到外依次设有第一MgF2镀膜层、第一折射膜层、第二MgF2镀膜层、第二折射膜层、第三MgF2镀膜层、第三折射膜层、第四MgF2镀膜层。
[0006]如上所述的一种应用于内窥镜上的镜头镜片,所述第一MgF2镀膜层的厚度为45nm~46.7nm。
[0007]如上所述的一种应用于内窥镜上的镜头镜片,所述第二MgF2镀膜层的厚度为48nm~51.6nm。
[0008]如上所述的一种应用于内窥镜上的镜头镜片,所述第三MgF2镀膜层的厚度为11nm~13.1nm。
[0009]如上所述的一种应用于内窥镜上的镜头镜片,所述第四MgF2镀膜层的厚度为98nm~100.9nm。
[0010]如上所述的一种应用于内窥镜上的镜头镜片,所述第一折射膜层、第二折射膜层、第三折射膜层均为碳酸镧膜层。
[0011]如上所述的一种应用于内窥镜上的镜头镜片,所述第一折射膜层的厚度为20nm~21.45nm。
[0012]如上所述的一种应用于内窥镜上的镜头镜片,所述第二折射膜层的厚度为55nm~58.7nm。
[0013]如上所述的一种应用于内窥镜上的镜头镜片,所述第三折射膜层的厚度为58nm~60.5nm。
[0014]如上所述的一种应用于内窥镜上的镜头镜片,所述镜片基材包括镜片主体,所述镜片主体包括外侧端与内侧端,所述外侧端为平面,所述内侧端上设有凹面,所述第一MgF2镀膜层、第一折射膜层、第二MgF2镀膜层、第二折射膜层、第三MgF2镀膜层、第三折射膜层、第
四MgF2镀膜层均设于内侧端的凹面上。
[00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有如下优点:
[0016]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应用于内窥镜上的镜头镜片,通过合理的氟化镁膜层与折射膜层交错搭配,重复的镀上低折射率的氟化镁涂层,使得的镜头整体具有较强的抗反射性能,适合半径较小以及曲率半径较小的内窥镜镜片使用,保证了透光率,提升了镜头的成像质量。
【附图说明】
[001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8]图1为本技术一种应用于内窥镜上的镜头镜片的结构图;
[0019]图2为图1中A部膜层的示意图;
[0020]图3为本技术一种应用于内窥镜上的镜头镜片反射率测试曲线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为了使本技术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0022]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23]如图1、图2所示,一种应用于内窥镜上的镜头镜片,包括镜片基材1,镜片基材1的表面由内到外依次设有第一MgF2镀膜层20、第一折射膜层21、第二MgF2镀膜层22、第二折射膜层23、第三MgF2镀膜层24、第三折射膜层25、第四MgF2镀膜层26。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应用于内窥镜上的镜头镜片,通过合理的氟化镁膜层与折射膜层交错搭配,重复的镀上低折射率的氟化镁涂层,使得的镜头整体具有较强的抗反射性能,适合半径较小以及曲率半径较小的内窥镜镜片使用,保证了透光率,提升了镜头的成像质量。
[0024]进一步地,本技术实施例一种应用于内窥镜上的镜头镜片透光率的大小及范围受各层膜厚的影响,因此通过对膜层厚度的控制,可对透光率的大小、范围进行调整。所述第一MgF2镀膜层20的厚度为45nm~46.7nm。优选地,第一MgF2镀膜层20的厚度为45.76nm。所述第二MgF2镀膜层22的厚度为48nm~51.6nm。优选地,第二MgF2镀膜层22的厚度为50.62nm。所述第三MgF2镀膜层24的厚度为11nm~13.1nm。优选地,第三MgF2镀膜层24的厚度为12.11nm。所述第四MgF2镀膜层26的厚度为98nm~100.9nm。优选地,第四MgF2镀膜层26的厚度为100.08nm。
[0025]本技术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折射膜层21、第二折射膜层23、第三折射膜层25均为碳酸镧膜层。同样地,为了满足透光率的需求,需要对折射膜层进行厚度设计。具体地,第一折射膜层21的厚度为20nm~21.45nm。优选地,第一折射膜层21的厚度为20.45nm。第二折射膜层23的厚度为55nm~58.7nm,优选地,第二折射膜层23的厚度为57.37nm。第三折射膜层25的厚度为58nm~60.5nm,优选地,第三折射膜层25的厚度为59.45nm。
[0026]将本实施例的一种应用于内窥镜上的镜头镜片采用上述优选的各层膜层厚度进行多次反射率测试,测试结果如图3所示,图3显示了本实施例一种应用于内窥镜上的镜头镜片在不同波长入射光下的反射率变化状态,图3中X轴为入射光的波长,Y轴为一种应用于内窥镜上的镜头镜片的反射率,通过图3可得到,该一种应用于内窥镜上的镜头镜片在入射光的波长约为420nm~685nm的情况下,反射率小于0.2%,即代表本实施例的一种应用于内窥镜上的镜头镜片具有良好的透光率。
[0027]又具体地,所述镜片基材1包括镜片主体11,所述镜片主体11包括外侧端110与内侧端111,所述外侧端110为平面,所述内侧端111上设有凹面,所述第一MgF2镀膜层20、第一折射膜层21、第二MgF2镀膜层22、第二折射膜层23、第三MgF2镀膜层24、第三折射膜层25、第四MgF2镀膜层26均设于内侧端111的凹面上。通过合理的结构设计,满足安装使用需求。本实施例中,所述外侧端110为平面,半径为2.6mm,所述内侧端111的凹面曲率半径为0.7mm,所述外侧端110至内侧端111的厚度为1.14mm,所述外侧端110至内侧端凹面内凹点的距离为0.75mm。
[0028]本技术提供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应用于内窥镜上的镜头镜片,包括镜片基材(1),其特征在于,所述镜片基材(1)包括镜片主体(11),所述镜片主体(11)包括外侧端(110)与内侧端(111),所述外侧端(110)为平面,所述内侧端(111)上设有凹面,凹面的表面由内到外依次设有第一MgF2镀膜层(20)、第一折射膜层(21)、第二MgF2镀膜层(22)、第二折射膜层(23)、第三MgF2镀膜层(24)、第三折射膜层(25)、第四MgF2镀膜层(2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内窥镜上的镜头镜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MgF2镀膜层(20)的厚度为45nm~46.7n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内窥镜上的镜头镜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MgF2镀膜层(22)的厚度为48nm~51.6nm。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内窥镜上的镜头镜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小平李霞冯恳智李鲁萍黄建伟温建涛赖伟王波袁飞燕陈绍帅曹三花李家程黄化强陆超
申请(专利权)人:中山市骏锐光学器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