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膜转运用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主轨道,包括第一导轨和设置于第一导轨侧方的第二导轨;辅轨道,设置于主轨道之间;导轨切换件,转动设置于主轨道和辅轨道的相交处,具有与主轨道和辅轨道切换对接的旋转轨道;移动小车,包括支架以及移动件;移动件配置为沿主轨道、辅轨道和旋转轨道移动,移动件与支架转动连接,移动件配置为随旋转轨道旋转。该膜转运用运输装置结构合理,通过第一导轨和设置于第一导轨侧方的第二导轨,提供移动小车由收卷装置运输卷膜至分切装置的路径及分切前卷膜的缓存位置;主轨道和辅轨道的相交处设置的导轨切换件,实现移动小车的换道,膜转运用运输装置的运输安全性高、效率高且修检便捷。且修检便捷。且修检便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膜转运用运输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膜加工设备
,尤其是涉及一种膜转运用运输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光学薄膜生产中,光学薄膜经挤出、铸片、纵拉、横拉、牵引、收卷和分切,其中,卷膜由收卷至分切工序,需将大宽幅的卷膜进行运输,为了工序之间的连续性,往往收卷的卷膜数量大于分切的卷膜数量,因此,未进行分切的卷膜暂存在储膜架上。未分切的卷膜宽幅大且重量大,需要运输装置将卷膜先运至储膜架再送至分切工序完成分切。常见方法是使用行车完成卷膜的运输,虽然解决了卷膜的运送问题,但使用行车运输成本高,在运行过程中高空作业存在脱落砸伤技术人员的风险,且效率低、出现故障检修不便捷等缺陷。
[0003]因此,有必要对现有技术中的膜转运用运输装置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运输安全性高、效率高且修检便捷的膜转运用运输装置。
[0005]为实现上述技术效果,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膜转运用运输装置,包括:
[0006]主轨道,包括第一导轨和设置于第一导轨侧方的第二导轨;
[0007]辅轨道,设置于所述主轨道之间;
[0008]导轨切换件,转动设置于所述主轨道和辅轨道的相交处,具有与主轨道和辅轨道切换对接的旋转轨道;
[0009]移动小车,包括支架以及移动件;
[0010]所述移动件配置为沿所述主轨道、辅轨道和旋转轨道移动,所述移动件与所述支架转动连接,所述移动件配置为随所述旋转轨道旋转。
[0011]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所述支架包括底座和设置于所述底座上方的支撑杆,所述移动件通过转轴与所述底座连接,所述支撑杆与底座之间设置有升降件。
[0012]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所述导轨切换件还包括旋转驱动件,所述旋转轨道的钢轨宽度与所述主轨道或辅轨道的钢轨宽度一致,所述旋转驱动件用于切换所述旋转轨道与所述主轨道或辅轨道相连通。
[0013]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所述旋转轨道还设置有作用于所述移动小车的限位件。
[0014]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所述第二导轨设置有至少两组支撑架,所述支撑架包括单元支撑架,所述单元支撑架相对分设于所述第二导轨的外侧,至少两组所述支撑架沿所述第二导轨的延伸方向排列。
[0015]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所述移动小车和支撑架之间,所述移动小车和旋转轨道之间均设置有一一对应的第一定位指示件。
[0016]优选的技术方案为,还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导轨一端相连的收卷装置,所述收卷装置包括相对的第一支撑侧板,所述第一支撑侧板之间设置有至少两个卷芯,所述卷芯与所
述第一支撑侧板的旋转盘转动连接,所述旋转盘与所述第一支撑侧板转动连接。
[0017]优选的技术方案为,还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导轨另一端相连的分切装置,所述分切装置包括相对的第二支撑侧板,所述移动小车和第一支撑侧板之间,所述移动小车和第二支撑侧板之间均设置有一一对应的第二定位指示件。
[0018]本技术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在于:
[0019]该膜转运用运输装置结构合理,通过第一导轨和设置于第一导轨侧方的第二导轨,提供移动小车由收卷装置运输卷膜至分切装置的路径及分切前卷膜的缓存位置;主轨道和辅轨道的相交处设置的导轨切换件,轨切换件具有与主轨道和辅轨道切换对接的旋转轨道,移动件配置为随旋转轨道旋转,进而实现移动小车的换道,将卷膜进行送至分切或分切前存放待用,膜转运用运输装置的运输安全性高、效率高且修检便捷。
附图说明
[0020]图1是本技术膜转运用运输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2是本技术移动小车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3是本技术收卷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4是本技术分切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5是本技术支撑架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6是本技术导轨切换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中:1、主轨道;2、辅轨道;3、移动小车;4、收卷装置;5、分切装置;6、支撑架;11、第一导轨;12、第二导轨;30、移动件;31、支架;32、升降件;33、第二定位指示件;40、第一支撑侧板;41、卷芯;50、第二支撑侧板;100、导轨切换件;101、旋转轨道;102、旋转驱动件;110、限位件;310、底座;311、支撑杆;320、升降驱动件;400、旋转盘。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0028]“上方”以膜转运用运输装置正常使用状态为参考,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29]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
[0030]如图1~6所示,本技术膜转运用运输装置包括主轨道1、辅轨道2、导轨切换件100和移动小车3,主轨道1、辅轨道2、导轨切换件100和移动小车3设置于收卷装置4和分切装置5之间,主轨道1包括第一导轨11和设置于第一导轨11侧方的第二导轨12;辅轨道2设置于主轨道1之间;导轨切换件100转动设置于主轨道1和辅轨道2的相交处,导轨切换件100具有与主轨道1和辅轨道2切换对接的旋转轨道101;移动小车3包括支架31以及移动件30;移动件30配置为沿主轨道1、辅轨道2和旋转轨道101移动,移动件30与支架31转动连接,移动
件30配置为随旋转轨道101旋转。移动小车3为自动沿主轨道1、辅轨道2和旋转轨道101移动,移动小车3设置有伺服电机。
[0031]第一导轨1的一端与收卷装置4相连,另一端与分切装置5相连。辅轨道2设置于主轨道1之间。移动件30为滚轮,为了运行的稳定性,移动小车3设置有四个滚轮,滚轮分设于支架31两端,主轨道1与滚轮凹凸配合,主轨道1的横截面为包括但不限U型和T型。四个滚轮至少一个与伺服电机连接。辅轨道2设置有与滚轮凹凸配合的双轨道。辅轨道2和主轨道1之间相交设置,进一步的,辅轨道2和主轨道1之间相垂直设置,移动小车3通过导轨切换件100切换与主轨道1和辅轨道2对接时,设置旋转角均为90
°
,更可控更简便。主轨道1和辅轨道2的横截面结构一致,有助于移动小车3通过移动件30平稳且灵活地切换至主轨道1和辅轨道2上。
[0032]如图2所示,支架31包括底座310和设置于底座310上方的支撑杆311,移动件30通过转轴与底座310连接,支撑杆311与底座310之间设置有升降件32。升支撑杆311设置有与卷膜的卷芯凹凸配合的U型叉口。升降件32包括但不限于伸缩套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膜转运用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主轨道(1),包括第一导轨(11)和设置于第一导轨(11)侧方的第二导轨(12);辅轨道(2),设置于所述主轨道(1)之间;导轨切换件(100),转动设置于所述主轨道(1)和辅轨道(2)的相交处,具有与主轨道(1)和辅轨道(2)切换对接的旋转轨道(101);移动小车(3),包括支架(31)以及移动件(30);所述移动件(30)配置为沿所述主轨道(1)、辅轨道(2)和旋转轨道(101)移动,所述移动件(30)与所述支架(31)转动连接,所述移动件(30)配置为随所述旋转轨道(101)旋转。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膜转运用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31)包括底座(310)和设置于所述底座(310)上方的支撑杆(311),所述移动件(30)通过转轴与所述底座(310)连接,所述支撑杆(311)与底座(310)之间设置有升降件(32)。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膜转运用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轨切换件(100)还包括旋转驱动件(102),所述旋转轨道(101)的钢轨宽度与所述主轨道(1)或辅轨道(2)的钢轨宽度一致,所述旋转驱动件(102)用于切换所述旋转轨道(101)与所述主轨道(1)或辅轨道(2)相连通。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膜转运用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轨道(1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恩超,吕超宇,王硕,孙敏,孙鑫鑫,尹甜甜,王艳妮,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慧智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