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非接触悬挂式验电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723942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08 23:1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非接触悬挂式验电器,包括电流采集模块,用于采集设备电流;电压采集模块,用于采集设备电压;转换模块,用于将电流采集模块与电压采集模块进行模数转换;报警器,用于提示设备短路高压风险预警;所述电流采集模块、电压采集模块均与转换模块电性连接,所述转换模块与报警器电性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设置了3D电流互感器和3D耦合电极,基于电场耦合原理,使得验电器不需要接触被测物体就能够得到高精度的验电判断,解决了常规的验电技术采集不到电压值无法准确验电的情况,同时也避免了人为操作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问题,提高了巡视人员的安全性,提高了验电准确性。提高了验电准确性。提高了验电准确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非接触悬挂式验电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高压线路验电器
,具体为一种非接触悬挂式验电器。

技术介绍

[0002]现有高压线路验电主要有以下两种模式:1、带电接触方式,基于电容或电阻分压原理实现;2、基于电场强度测量,可以非接触式完成。但目前,这些验电装置都是手持式,通过携带绝缘杆将探测器传递到被测高压线路附近完成,缺乏一种悬挂式的持续性的验电,原因在于:
[0003]1.绝缘杆受潮、汗渍会导致绝缘下降,引入操作人员触电风险;
[0004]2.绝缘杆与被测设备距离远时,有可能导致误接触到其他设备,形成放电等事故;
[0005]3.当线路短路时,线路电压骤降,分压法和电场法都无法进行验电,但此时线路依旧带电。
[0006]因此,为了减少安全顾虑,提高巡视人员的安全性,提高验电准确性,提供了一种非接触悬挂式验电器,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非接触悬挂式验电器,通过设置了3D电流互感器和3D耦合电极,解决了常规的验电技术采集不到电压值无法准确验电的情况,同时也避免了人为操作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问题,提高了巡视人员的安全性,提高了验电准确性,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8]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9]一种非接触悬挂式验电器,包括:
[0010]电流采集模块,用于采集设备电流;
[0011]电压采集模块,用于采集设备电压;
[0012]转换模块,用于将电流采集模块与电压采集模块进行模数转换;
[0013]报警器,用于提示设备短路高压风险预警;所述电流采集模块、电压采集模块均与转换模块电性连接,所述转换模块与报警器电性连接。
[0014]优选的,所述电流采集模块为电流互感器,所述电压采集模块为耦合电极,所述转换模块为模数转换器。
[0015]优选的,所述电流互感器为不带铁芯的线圈结构,所述电流互感器与被测线路垂直布置。
[0016]优选的,所述电流互感器为3D线圈结构,所述电流互感器包括至少三个绕组。
[0017]优选的,所述所述电流互感器的三个绕组均相互间隔120
°
位置安装。
[0018]优选的,所述耦合电极为3D电极结构,所述耦合电极包括至少三个电极。
[0019]优选的,所述所述耦合电极的三个电极均相互间隔180
°
位置安装。
[0020]优选的,所述报警器还包括微控制器,所述微控制器与转换模块、报警器电性连
接,所述微控制器用于进行电压与电流的逻辑判别。
[0021]优选的,所述报警器为语音报警或屏幕显示报警。
[002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0023]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非接触悬挂式验电器,通过设置了3D电流互感器和3D耦合电极,基于电场耦合原理,使得验电器不需要接触被测物体就能够得到高精度的验电判断,解决了常规的验电技术采集不到电压值无法准确验电的情况,同时也避免了人为操作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问题,提高了巡视人员的安全性,提高了验电准确性。
附图说明
[0024]图1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非接触悬挂式验电器的系统结构示意图;
[0025]图2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非接触悬挂式验电器的电流互感器线圈正确布置示意图;
[0026]图3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非接触悬挂式验电器的电流互感器线圈错误布置示意图;
[0027]图4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非接触悬挂式验电器的电流互感器3D线圈结构示意图;
[0028]图5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非接触悬挂式验电器的耦合电极3D电极结构示意图。
[0029]图中:1、电流互感器;2、耦合电极;3、模数转换器;4、微控制器;5、报警器。
具体实施方式
[0030]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31]请参阅图1至图4,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非接触悬挂式验电器,包括:
[0032]电流采集模块,用于采集设备电流;
[0033]电压采集模块,用于采集设备电压;
[0034]转换模块,用于将电流采集模块与电压采集模块进行模数转换;
[0035]报警器5,用于提示设备短路高压风险预警;所述电流采集模块、电压采集模块均与转换模块电性连接,所述转换模块与报警器5电性连接。
[0036]如图2所示,所述电流互感器1为不带铁芯的线圈结构,所述电流互感器1与被测线路垂直布置;通过电流互感器1采集电流,通过耦合电极2采集电压,实现双同步的验电;耦合电极2通过对电容分压器两端的电压采集估算高电压的大小;电流互感器1能够在线路短路或间歇性短路时通过异常大电流分析,提示短路和高压危险,以起到提示操作人员的作用,有利于保证操作人员的安全性;同时,电流互感器1与耦合电极2的结合不仅可以实现验电功能,还能提示被验电线路的一些工况,如低负荷开路状态、高负荷短路状态。
[0037]如图3所示,所述电流互感器1为3D线圈结构,所述电流互感器1包括至少三个绕组,所述电流互感器1的三个绕组均间隔120
°
位置安装;以便于实现360
°
多方位的电流感应,提高验电器测量电流的准确度。
[0038]如图4所示,所述耦合电极2为3D电极结构,所述耦合电极2包括至少三个电极,所
述耦合电极2的三个电极均间隔180
°
位置安装;以便于实现360
°
多方位的电压感应,提高验电器测量电压的准确度。
[0039]所述报警器5还包括微控制器4,所述微控制器4与模数转换3、报警器5电性连接,所述微控制器4用于进行电压与电流的逻辑判别,所述转换模块为模数转换器。
[0040]工作原理:所述电流互感器1为3D线圈结构,作为验电器的电流测量单元;所述耦合电极2为3D电极结构,作为验电器的电压测量单元;电流测量单元和电压测量单元均布置在验电器的前端,电流测量单元和电压测量单元的后端连接模数转换器3和微控制器4,实现对电流和电压的测量。当电压满足要求时开始高压预警,当电压不满足要求时验证被测设备电流值;当电流值大于门限值100A时,提示存在设备短路高压风险预警;当电流值和电压值微弱或为零值时,提示被测设备无电;报警器5通过语音报警输出或屏幕显示输出。
[0041]综上,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非接触悬挂式验电器,通过设置了3D电流互感器1和3D耦合电极2,基于电场耦合原理,使得验电器不需要接触被测物体就能够得到高精度的验电判断,解决了常规的验电技术采集不到电压值无法准确验电的情况,同时也避免了人为操作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问题,提高了巡视人员的安全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非接触悬挂式验电器,包括:电流采集模块,用于采集设备电流;电压采集模块,用于采集设备电压;转换模块,用于将电流采集模块与电压采集模块进行模数转换;报警器(5),用于提示设备短路高压风险预警;所述电流采集模块、电压采集模块均与转换模块电性连接,所述转换模块与报警器(5)电性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非接触悬挂式验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流采集模块为电流互感器(1),所述电压采集模块为耦合电极(2),所述转换模块为模数转换器(3)。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非接触悬挂式验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流互感器(1)为不带铁芯的线圈结构,所述电流互感器(1)与被测线路垂直布置。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非接触悬挂式验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流互感器(1)为3D线圈结构,所述电流互感器(1)包括至少三个绕组。5.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韦翔廖海铭王海霖蔡才华廖润杨韦志雷兰吉甲唐奇敏黄磊潘春泉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南宁供电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