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皮肤电刺激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模拟灸法的柔性多模式穴位电刺激装置,包括壳体,壳体的内部通过黏贴面设置有控制电路组件和电刺激电极;控制电路组件通过信号连接有遥控装置,遥控装置用于控制控制电路组件驱动电刺激电极进行放电;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该电刺激装置在使用过程中,首先将电刺激电极的一侧贴在人体需要治疗的穴位上,然后启动控制器电源,使得遥控装置通过蓝牙与控制电路组件之间建立通信连接,再通过模式切换模块选择电刺激电极的放电模式及电刺激强度,且放电模式包括普通模式、提插模式、捻模式和转模式,通过以上四种模式来模拟提插、捻、转的行针手法,增加了电刺激治疗的多样性,能够促进疗效。效。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模拟灸法的柔性多模式穴位电刺激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皮肤电刺激设备
,特别涉及一种模拟灸法的柔性多模式穴位电刺激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皮肤电刺激一般由多功能电治疗仪实现,存在着仪器价格昂贵、体积较大等缺点,并且大多需要由专业人士在特定场所操作。
[0003]基于这种缺陷,现有技术中公开号为“CN111068179A”公开了一种柔性无源无线电刺激贴片及方法,其中,控制电路组件包括微控制器、数模转换芯片及波形发生电路,数模转换芯片将微控制器发出的数字信号转化成模拟电压信号,波形发生电路将模拟电压信号转化为相应的波形;粘附层固定在基底层的下表面;电刺激电极印刷在粘附层同侧;稳定的功率经由模数转换芯片和波形发生电路传输到电刺激电极,电刺激信号通过电刺激电极传输到皮肤。该柔性无源无线电刺激贴片实现了在皮肤表面施加电刺激,具有即时使用、体积小和操作便捷的优点。
[0004]然而,传统针刺疗法,除了针刺穴位之外,还需配合一些行针手法(简称灸法),才能达到治疗的目的,上述装置中电刺激电极仅能调节电刺激强度、频率,治疗方法比较单一,大大降低了传统针刺治疗疗效。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模拟灸法的柔性多模式穴位电刺激装置及方法,主要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所提到的技术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7]一种模拟灸法的柔性多模式穴位电刺激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内部通过黏贴面设置有控制电路组件和电刺激电极,且所述控制电路组件和所述电刺激电极位于所述黏贴面的相对两侧;
[0008]所述控制电路组件通过信号连接有遥控装置,所述遥控装置用于控制所述控制电路组件驱动所述电刺激电极进行放电;
[0009]所述遥控装置包括控制器电源、模式切换模块、强度调节模块和时间设置模块,所述控制器电源与所述模式切换模块、所述强度调节模块和所述时间设置模块电连接;
[0010]所述模式切换模块用于切换所述电刺激电极的放电模式,所述放电模式包括普通模式、提插模式、捻模式和转模式;
[0011]所述强度调节模块用于调节所述电刺激电极的放电强度;
[0012]所述时间设置模块用于设定所述电刺激电极在各所述放电模式下的放电时间。
[0013]优选的,所述控制电路组件包括通信芯片,所述通信芯片连接有数模转化芯片、微控制器和纽扣电池;
[0014]所述通信芯片用于与所述遥控装置建立通信连接,并通过所述遥控装置形成控制
信号发送给所述微控制器;
[0015]所述微控制器用于接受所述控制信号并产生数字信号;
[0016]所述数模转化芯片用于将所述数字信号转化成模拟电压信号,并将模拟电压信号传输给所述电刺激电极形成电场进行放电;
[0017]所述纽扣电池用于给所述通信芯片、数模转化芯片和微控制器提供电能。
[0018]优选的,所述电刺激电极包括中心电极片,所述中心电极片设置在所述黏贴面的中心位置;
[0019]所述黏贴面上还设置有多个片状电极片和多个棒状电极片,多个所述片状电极片和多个所述棒状电极片交叉设置在所述中心电极片的圆周面上。
[0020]优选的,所述控制电路组件和所述遥控装置分别设置有第一连接信号灯和第二连接信号灯,用于显示所述控制电路组件和所述遥控装置的信号连接状态。
[0021]优选的,所述壳体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电刺激电极和所述控制电路组件的相背侧平齐;
[0022]所述壳体靠近所述电刺激电极的一端设置有防过敏亲肤贴膜;
[0023]所述壳体靠近所述控制电路组件的一端设置有防护罩。
[0024]优选的,所述黏贴面包括固定片,所述固定片安装在所述壳体的内壁上,所述固定片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黏贴层和第二黏贴层,所述第一黏贴层用于粘贴所述电刺激电极,所述第二黏贴层用于粘贴所述控制电路组件;
[0025]所述固定片靠近所述电刺激电极的一端设置有圆形凹槽,所述圆形凹槽的直径与所述电刺激电极的外圈直径相等,所述圆形凹槽内填充有弹性挤压片。
[0026]优选的,所述电刺激电极的电场为双向脉冲波,所述双向脉冲波的脉冲频率为1
‑
150HZ;
[0027]所述强度调节模块将所述双向脉冲波的脉冲频率划分为10个调节挡位。
[002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29]本技术中,控制电路组件通过蓝牙连接有遥控装置,遥控装置用于控制控制电路组件驱动电刺激电极进行放电;该穴位电刺激装置在使用过程中,首先将电刺激电极的一侧贴在人体需要治疗的穴位上,然后使用者启动控制器电源,使得遥控装置与控制电路组件之间建立通信连接,再通过模式切换模块选择电刺激电极的放电模式,且放电模式包括普通模式、提插模式、捻模式和转模式,可以通过以上四种模式来模拟提插、捻、转的行针手法,从而增加了电刺激治疗的多样性,能够促进疗效;同时,还可以通过时间设置模块设定电刺激电极在各放电模式下的放电时间,并根据使用者的痛觉承受程度通过强度调节模块调节电刺激电极的放电强度,可以替代传统针刺疗法,在避免针刺给使用者带来疼痛和恐惧感的基础上,尽可能的模拟针刺操作及灸法,达到针刺治疗效果。
附图说明
[0030]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31]图1为本技术的模拟灸法的柔性多模式穴位电刺激装置的壳体的主视图;
[0032]图2为本技术中图1的后视图;
[0033]图3为本技术的模拟灸法的柔性多模式穴位电刺激装置的遥控装置的操作面板框图;
[0034]图4为本技术中图1的A
‑
A处剖视图;
[0035]图5为本技术的电刺激电极处于普通模式下的放电示意图;
[0036]图6为本技术的电刺激电极处于提插模式下的放电示意图;
[0037]图7为本技术的电刺激电极处于捻模式下的放电示意图;
[0038]图8为本技术的电刺激电极处于转模式下的放电示意图;
[0039]图中:壳体1、黏贴面2、固定片21、圆形凹槽211、弹性挤压片212、第一黏贴层22、第二黏贴层23、控制电路组件3、通信芯片31、数模转化芯片32、微控制器33、纽扣电池34、第一连接信号灯35、电刺激电极4、中心电极片41、片状电极片42、棒状电极片43、遥控装置5、控制器电源51、模式切换模块52、强度调节模块53、时间设置模块54、第二连接信号灯55、防过敏亲肤贴膜6、防护罩7。
具体实施方式
[0040]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模拟灸法的柔性多模式穴位电刺激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所述壳体(1)的内部通过黏贴面(2)设置有控制电路组件(3)和电刺激电极(4),且所述控制电路组件(3)和所述电刺激电极(4)位于所述黏贴面(2)的相对两侧;所述控制电路组件(3)通过信号连接有遥控装置(5),所述遥控装置(5)用于控制所述控制电路组件(3)驱动所述电刺激电极(4)进行放电;所述遥控装置(5)包括控制器电源(51)、模式切换模块(52)、强度调节模块(53)和时间设置模块(54),所述控制器电源(51)与所述模式切换模块(52)、所述强度调节模块(53)和所述时间设置模块(54)电连接;所述模式切换模块(52)用于切换所述电刺激电极(4)的放电模式,所述放电模式包括普通模式、提插模式、捻模式和转模式;所述强度调节模块(53)用于调节所述电刺激电极(4)的放电强度;所述时间设置模块(54)用于设定所述电刺激电极(4)在各所述放电模式下的放电时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拟灸法的柔性多模式穴位电刺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电路组件(3)包括通信芯片(31),所述通信芯片(31)连接有数模转化芯片(32)、微控制器(33)和纽扣电池(34);所述通信芯片(31)用于与所述遥控装置(5)建立通信连接,并通过所述遥控装置(5)形成控制信号发送给所述微控制器(33);所述微控制器(33)用于接受所述控制信号并产生数字信号;所述数模化换芯片(32)用于将所述数字信号转化成模拟电压信号,并将模拟电压信号传输给所述电刺激电极(4)形成电场进行放电;所述纽扣电池(34)用于给所述通信芯片(31)、数模转化芯片(32)和微控制器(33)提供电能。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拟灸法的柔性多模式穴位电刺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刺激电极(4)包括中心电极片(41),所述中心电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强,朱皓阳,邓斌,温健,段娜,高巍,王韶双,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