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塑胶模具前模顶出机构
[0001]本技术涉及塑胶模具
,尤其涉及一种塑胶模具前模顶出机构。
技术介绍
[0002]塑胶模具是一种用于压塑、挤塑、注射、吹塑和低发泡成型的组合式模具,塑胶模具由前模和后模组成,前模和后模安装在注塑设备上,前模和后模之间形成特定的空间用于形成特定形状的产品,开模时前模和后模由注塑设备分开,产品需要留在后模,并且产品通过前模顶出机构与前模分离;
[0003]而现有技术中的前模顶出机构,由三块针板组合使用,结构不够紧凑,导致占用空间大,致使其运行空间大,结构复杂造价高等问题,因此需要提供一种塑胶模具前模顶出机构。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结构不够紧凑,导致占用空间大,致使其运行空间大,结构复杂造价的问题,从而提出一种塑胶模具前模顶出机构。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塑胶模具前模顶出机构,包括斜顶柱以及其端部可拆卸的产品,斜顶柱的另一端通过转轴活动连接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的端部固定有顶针板,顶针板的顶部固定设置有夹持板,顶针板中嵌入设置有复位杆,夹持板中嵌入设置有限位杆,限位杆上活动套接有顶出弹簧。
[0006]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斜顶柱的端部开设有对接孔,产品上设置有圆柱块与对接孔相配适。
[0007]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复位杆的端部设置有橡胶软垫,复位杆的中间开设有排气孔。
[0008]进一步优选的,所述顶出弹簧抵在夹持板的顶部,连接块的端部抵在夹持板的底部。 />[0009]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顶出弹簧在开模前处于压缩状态,顶出弹簧的弹力向下作用在顶针板和夹持板上,连接块推动斜顶柱的端部向下,使斜顶柱的端部与产品的圆柱块分离,使产品与前模分离,具有结构紧凑、空间占用少的优点。
附图说明
[0010]图1为本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1]图2为本技术部分结构的示意图;
[0012]图3为本技术斜顶柱的结构示意图;
[0013]图4为本技术复位杆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中:斜顶柱1、连接块2、顶针板3、夹持板4、限位杆5、顶出弹簧6、复位杆7、对接孔8、排气孔10、橡胶软垫11。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16]参照图1
‑
4,一种塑胶模具前模顶出机构,包括斜顶柱1以及其端部可拆卸的产品A,斜顶柱1的另一端通过转轴活动连接有连接块2,连接块2的端部固定有顶针板3,顶针板3的顶部固定设置有夹持板4,顶针板3中嵌入设置有复位杆7,夹持板4中嵌入设置有限位杆5,限位杆5上活动套接有顶出弹簧6。
[0017]优选的,斜顶柱1的端部开设有对接孔8,产品A上设置有圆柱块B与对接孔8相配适,圆柱块B插入斜顶柱1的对接孔中,使产品A与斜顶柱1结合牢固。
[0018]优选的,复位杆7的端部设置有橡胶软垫11,复位杆7的中间开设有排气孔10,橡胶软垫11可以减少复位杆7对夹持板4的冲击力,排气孔10用于排气。
[0019]优选的,顶出弹簧6抵在夹持板4的顶部,连接块2的端部抵在夹持板4的底部,顶出弹簧6的弹力作用在顶针板3和夹持板4上,使使斜顶柱1的端部与产品A的圆柱块B分离,快速的将前模与产品A分离。
[0020]本技术中,使用时,办机构设置在前模上,注塑设备带动前模和后模分离时,顶出弹簧6在开模前处于压缩状态,顶出弹簧6的弹力向下作用在顶针板3和夹持板4上,连接块3推动斜顶柱1的端部向下,使斜顶柱1的端部与产品A的圆柱块B分离,使产品A与前模分离。
[0021]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技术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塑胶模具前模顶出机构,包括斜顶柱(1),斜顶柱(1)的另一端通过转轴活动连接有连接块(2),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块(2)的端部固定有顶针板(3),顶针板(3)的顶部固定设置有夹持板(4),顶针板(3)中嵌入设置有复位杆(7),夹持板(4)中嵌入设置有限位杆(5),限位杆(5)上活动套接有顶出弹簧(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塑胶模具前模顶出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斜...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庞宇,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锴诚精密模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