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排口原位净化生态处理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8722896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08 23: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排口原位净化生态处理系统,属于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其包括:由外围向中心依次设置的硅石石笼、滤布围格、曝气系统以及立体生态浮床,硅石石笼用于缓解污水的冲击,滤布围格用于过滤污水,曝气系统用于向水体中供应氧气,立体生态浮床用于吸收水体中的营养物质;硅石石笼和滤布围格均设置成环形且相互嵌套,硅石石笼和滤布围格上设有用于净化水体的着生藻以及沉水植物,滤布围格内部设有用于清除浮游植物和浮游生物的滤食性鱼类。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对城市雨水排污进行有效净化。化。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排口原位净化生态处理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污水处理
,尤其涉及一种排口原位净化生态处理系统。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很多城市水域出现不同程度的污染,大多数河流属于IV、V和劣V类水质,甚至黑臭,导致许多河流、湖泊等水体的沿岸地区工农业、生活用水产生困难。
[0003]其中,雨天合流制(CSOs)污染日益引起了人们的重视,大量的污染物通过管网进入城市内河、内湖等受纳水体中,给城市的水生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降雨径流中主要污染物为:悬浮物、有机物、氮、磷、食物包装袋及碎屑、汽车磨损细小金属、橡胶颗粒、汽车刹车盘磨损颗粒、动物粪便、植物叶片枝干等,其来源与组成异常复杂。这些物质如果随雨水径流进入水体中,都会对水环境、水生态造成严重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排口原位净化生态处理系统,用以解决现有城市雨水排污得不到有效净化处理的问题。
[0005]本技术提供一种排口原位净化生态处理系统,包括:由外围向中心依次设置的硅石石笼、滤布围格、曝气系统以及立体生态浮床,所述硅石石笼用于缓解污水的冲击,所述滤布围格用于过滤污水,所述曝气系统用于向水体中供应氧气,所述立体生态浮床用于吸收水体中的营养物质;所述硅石石笼和滤布围格均设置成环形且相互嵌套,所述硅石石笼和滤布围格上设有用于净化水体的着生藻以及沉水植物,所述滤布围格内部设有用于清除浮游植物和浮游生物的滤食性鱼类。
[0006]进一步的,所述硅石石笼包括石笼框架以及小硅石,所述小硅石设置于所述石笼框架中,所述石笼框架与岸带固定连接。
[0007]进一步的,所述小硅石的粒径为30~60mm。
[0008]进一步的,所述滤布围格包括两层相互嵌套的环状滤布,两层所述滤布之间间隔设置。
[0009]进一步的,所述滤布高于水面设置,两层所述滤布之间设有浮叶植物。
[0010]进一步的,所述滤布的孔径为100~300目。
[0011]进一步的,所述曝气系统包括射流式曝气系统、微纳米曝气系统、推流式曝气系统、涌泉式曝气系统、提水式曝气系统、叶轮式曝气系统、太阳能曝气系统、微孔鼓风曝气系统中的一种或者任意组合,所述曝气系统与设置于岸上的控制室电性连接。
[0012]进一步的,所述立体生态浮床包括多个相互间隔设置的浮床载体,所述浮床载体的上部设有挺水植物,所述浮床载体的下部设有人工水草。
[0013]进一步的,水下设有水泥锚,所述水泥锚与所述浮床载体通过绳索连接。
[0014]进一步的,所述浮床载体为矩形、三角形或者圆形。
[0015]与现有技术相比,
[00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的有益效果为:
[0017]本技术的一种排口原位净化生态处理系统,通过构筑硅石石笼在排口周边形成较为封闭的空间,防止排口污水大面积迅速扩散,通过两层滤布拦截漂浮物并延长排口污水停留时间,利用在滤布,硅石石笼、浮床载体以及水体中生长的动植物实施物理、化学、生物作用,吸收并分解排口污水中营养物质,有效去除水体中的氮、磷以及有机污染物。
附图说明
[0018]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0019]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0]图2是本技术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21]图中,硅石石笼10、石笼框架11、小硅石12、滤布围格20、滤布21、曝气系统30、立体生态浮床40、浮床载体41、水泥锚42。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结合附图来具体描述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其中,附图构成本申请一部分,并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阐释本技术的原理,并非用于限定本技术的范围。
[0023]请参阅图1和图2,本实施例中的一种排口原位净化生态处理系统,包括:由外围向中心依次设置的硅石石笼10、滤布围格20曝气系统30以及立体生态浮床40,硅石石笼10为环形设置在最外围,硅石石笼10直接承受雨水排污口的冲击,减缓污水的扩散。滤布围格20为环形且被硅石石笼10包围,滤布围格20能够拦截污水中的漂浮物并进一步地减缓污水的扩散,延长污水在生态处理系统中的停留时间。曝气系统30能够往水体中补充氧气,促进水生动植物的生长,促进动植物吸收水体中的营养物质。立体生态浮床40上种植各种水生植物,吸收水体中的氮、磷以及有机物,对污水进行净化。另外,硅石石笼10和滤布围格20均设置成环形且相互嵌套设置,硅石石笼10套设在滤布围格20的外围。同时,可以在硅石石笼10和滤布围格20中种植着生藻和沉水植物,对污水进行初步地净化。需要说明的是:附着于硅石石笼10和滤布围格20上的着生藻为黑孢藻、水网藻、水绵或者刚毛藻中的一种或者任意组合。附着于硅石石笼10和滤布围格20上的沉水植物为苦草、黑藻、微齿眼子菜、马来眼子菜或者菹草中的一种或者任意组合。所述滤布围格内部设有用于清除浮游植物和浮游生物的滤食性鱼类,滤食性鱼类包括鲢鱼和鳙鱼,鲢鱼和鳙鱼能够吃掉滤布围格内的浮游植物和浮游生物,既能避免浮游植物和浮游生物的过度繁殖带来的污染,由能够得到渔获,产生一定经济价值。
[0024]硅石石笼10包括石笼框架11以及小硅石12,大量的小硅石12填充于石笼框架11中。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石笼框架11由镀锌角形网(六角形)编织而成(L*W*H比例范围为3~4/2~2.5/1~1.5),石笼框架11的基础构建形态可为弧形、方形、三角形或者异形,小硅石12填充于基础构建形态中,石笼框架11具有高抗腐蚀、高强度、延展性以及良好的渗透性,
石笼框架11与岸带固定连接,对石笼框架11进行固定,防止石笼框架11在水流的作用下被冲走。作为进一步的实施方式,小硅石12的粒径为30~60mm,在此粒径范围内,小硅石12之间的间隙适中,水流从小硅石12之间的间隙中通过,水流的扩散速度被降低。同时,小硅石12能够分隔体积较大的漂浮物,阻挡漂浮物通过硅石石笼10。
[0025]滤布围格20包括两层相互嵌套的环状滤布21,滤布21由涤纶、腈纶、锦纶或氨纶材质制成。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滤布21上端设有高强度泡沫浮漂,滤布21的下端与铅坠连接,铅坠规格100~200g/个,两层滤布21之间间距1~2m。作为进一步的实施方式,滤布21比常水水面高50~80cm,在两层滤布21之间设有浮叶植物,滤布21能够阻挡浮叶植物的四处漂流,浮叶植物为铜钱草、睡莲、萍蓬草、芡实、荇菜、水鳖以及芡实中的一种或者任意组合,借助浮叶植物来净化污水中的污染物。同时,滤布21的孔径为100~300目,污水从滤布21对应的孔径中通过时,流速被减缓,在系统中的停留时间被延长,对污水的净化更加彻底。100~300目的孔径可以阻拦绝大多数的水面漂浮物,防止漂浮物的扩散。
[0026]曝气系统3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排口原位净化生态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由外围向中心依次设置的硅石石笼、滤布围格、曝气系统以及立体生态浮床,所述硅石石笼用于缓解污水的冲击,所述滤布围格用于过滤污水,所述曝气系统用于向水体中供应氧气,所述立体生态浮床用于吸收水体中的营养物质;所述硅石石笼和滤布围格均设置成环形且相互嵌套,所述硅石石笼和滤布围格上设有用于净化水体的着生藻以及沉水植物,所述滤布围格内部设有用于清除浮游植物和浮游生物的滤食性鱼类。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排口原位净化生态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硅石石笼包括石笼框架以及小硅石,所述小硅石设置于所述石笼框架中,所述石笼框架与岸带固定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排口原位净化生态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小硅石的粒径为30~60mm。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排口原位净化生态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滤布围格包括两层相互嵌套的环状滤布,两层所述滤布之间间隔设置。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排口原位净化生态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胜华冯智简俊杰刘国芳陈卉芳雷康孙紫童杨军峰陈思梅邵明熊鹏辉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航发瑞华生态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