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施聪伟专利>正文

一种矿山开采用凿孔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719674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08 23:1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机械开采领域,且公开了一种矿山开采用凿孔装置,包括车身和车轮,车身的前后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固定块,车身的顶部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第一电机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一主动轮,车身顶部固定连接有固定座,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设置有一种矿山开采用凿孔装置,当需要对垂直于地面的井内进行钻孔时,将车身前后两端固定块内的水平伸缩杆伸出,并通过控制平台控制第一液压杆将车身顶起,四个车轮不接触地面即可,车身左侧的第一电机通过第一主动轮带动转动臂右侧的曲齿轮转动,从而将伸缩转动装置打开,通过伸缩转动装置将凿孔电机和钻杆放入井内即可开始作业。放入井内即可开始作业。放入井内即可开始作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矿山开采用凿孔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机械加工
,具体为一种矿山开采用凿孔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采矿业指对固体(如煤和矿物)、液体(如原油)或气体(如天然气)等自然产生的矿物的采掘。包括地下或地上采掘、矿井的运行,以及一般在矿址或矿址附近从事的旨在加工原材料的所有辅助性工作。
[0003]矿山包括煤矿、金属矿、非金属矿、建材矿和化学矿等等,年产量即矿山每年生产的矿石数量。按产量的大小,分为大型、中型、小型3种类型。矿山规模的大小,要与矿山经济合理的服务年限相适应,只有这样,才能节省基建费用,降低成本。在矿山生产过程中,采掘作业既是消耗人力、物力最多,占用资金最多,又是降低采矿成本潜力最大的生产环节。降低采掘成本的主要途径是提高劳动生产率及产品质量,降低物资消耗。
[0004]申请号为CN202210088512.2的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矿山开采用凿孔机,当需要在狭小且垂直于地面的井内凿孔时,工作人员无法再狭小的井下工作时,可能需要用挖掘机等装置将井口和井内扩大,造成没有必要的经济浪费。
[0005]为此,我们提出一种矿山开采用凿孔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6]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矿山开采用凿孔装置,包括车身和车轮,所述车身的前后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固定块,所述车身的顶部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一主动轮,所述车身顶部固定连接有固定座;伸缩转动装置,通过转轴与固定座转动连接:包括与固定座转动连接的转动臂,所述转动臂的右侧设置有开口一,且开口一内壁固定连接有曲齿轮,所述转动臂远离曲齿轮的一端滑动连接有伸缩臂,所述伸缩臂远离转动臂的一端设置有开口二,且开口二内壁转动连接有旋转臂。
[0007]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旋转臂的顶部设置有双轴伺服电机,双轴伺服电机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第二主动轮,所述第二主动轮与伸缩臂的左侧转动连接,所述旋转臂远离伸缩臂的一端转动连接有转动轴,所述第二主动轮可以使旋转臂转动。
[0008]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转动轴外表面活动套接有H型轴,所述H型轴内壁固定连接有限位块,所述H型轴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减振轴,所述减振轴远离H型轴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旋转环,所述旋转环远离减振轴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凸块,所述减振轴的外壁滑动连接有弹簧,所述第一凸块远离旋转环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支撑架,所述H型轴可以避免第二支撑架直接撞击到转动轴。
[0009]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第二支撑架的底部设置有开口三,且开口三内壁固定连接有双轴电机,所述双轴电机的左右两侧分别通过转轴固定连接有第三主动轮,所述第二
支撑架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受力杆,所述双轴电机通过第三主动轮与受力杆顶部固定连接,所述受力杆远离双轴电机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板,两个所述受力杆关于固定板中轴线对称设置。
[0010]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固定板的右侧设置有开口四,且开口四左右两侧内壁分别开设有凹槽,开口的前后两侧内壁上固定连接有两个滑动轴,两个所述滑动轴关于固定板中轴线对称设置,位于所述固定板右侧的中轴处固定连接有第二液压杆,所述第二液压杆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远离第二液压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弧形板,所述滑块沿着滑动轴滑动的距离就是钻杆的钻孔深度。
[0011]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滑块的左右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二凸块,所述第二凸块滑动连接在凹槽内壁,所述弧形板远离滑块的左侧内壁固定连接有两个减振组件,两个所述减振组件关于弧形板中轴线对称设置,两个所述减振组件远离弧形板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同一个受力板,所述受力板远离减振组件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凿孔电机,所述凿孔电机远离受力板的一端转动连接有钻杆,所述受力板可以吸收凿孔电机对弧形板的影响。
[0012]所述固定板的左侧设置有开口五,且开口五内壁固定连接有弹性组件,所述弹性组件的外壁固定连接有六角轴,所述六角轴的内壁固定连接固定连有支撑轴,所述支撑轴的中轴处于钻杆滑动连接,所述弹性组件可以吸收钻孔时产生的振动。
[0013]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固定块的左右两侧分别滑动连接有水平伸缩杆,所述水平伸缩杆远离固定块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架,所述第一支撑架的底部滑动连接有第一液压杆,所述第一液压杆远离第一支撑架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托脚,所述托脚可以为钻孔提供支撑力。
[0014]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车身的顶部右侧固定连接有操作平台,所述车身的顶部右侧的中轴处固定连接有支撑块,所述支撑块远离车身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托板,所述操作平台顶部设置有三个操作杆。
[0015]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矿山开采用凿孔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有一种矿山开采用凿孔装置,当需要对垂直于地面的井内进行钻孔时,将车身前后两端固定块内的水平伸缩杆伸出,并通过控制平台控制第一液压杆将车身顶起,四个车轮不接触地面即可,车身左侧的第一电机通过第一主动轮带动转动臂右侧的曲齿轮转动,从而将伸缩转动装置打开,通过伸缩转动装置将凿孔电机和钻杆放入井内即可开始作业。
[0016](2)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有伸缩转动装置,当转动臂翻转到指定位置时,伸缩臂可以前后控制旋转臂的位置,当位移到合适为止时,将收缩的固定板和弧形板放到井内,垂直于井内的固定板和弧形板在第三主动轮的作用下,可发生转动到各个角度,即可开始作业。
[0017](3)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有转动轴和第二支撑架,转动轴可以水平转动H型轴,通过H型轴带动第二支撑架发生水平旋转转动,当第二支撑架转动到合适位置时将通过双轴电机转动第三主动轮,可使第二支撑架以第三主动轮为中心发生转动,从而可以打各个角度的孔。
[0018](4)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有固定板和弧形板,弧形板通过第二液压杆的作用下沿着滑动轴滑动,通过弧形板的移动带动凿孔电机移动,钻杆滑动连接在固定板左侧的支撑轴内,支撑轴外壁的六角轴和弹性组件可以削减钻孔时产生的振动。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整体正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车身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转动臂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旋转臂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图4中A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受力杆与固定板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的图6中B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的滑块与弧形板结构示意图。
[0020]图中:1、车身;102、支撑块;103、托板;104、水平伸缩杆;105、第一支撑架;106、第一液压杆;107、托脚;108、操作平台;109、车轮;110、第一电机;111、第一主动轮;112、固定块;113、固定座;2、伸缩转动装置;201、转动臂;202、曲齿轮;203、伸缩臂;204、第二主动轮;205、旋转臂;206、转动轴;207、H型轴;208、减振轴;209、弹簧;210、限位块;211、旋转环;212、第一凸块;213、第二支撑架;214、双轴电机;215、第三主动轮;216、受力杆;217、固定板;218、第二液压杆;219、滑动轴;22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矿山开采用凿孔装置,包括车身(1)和车轮(109),所述车身(1)的前后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固定块(112),所述车身(1)的顶部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110),所述第一电机(110)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一主动轮(111),所述车身(1)顶部固定连接有固定座(113),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伸缩转动装置(2),通过转轴与固定座(113)转动连接:包括与固定座(113)转动连接的转动臂(201),所述转动臂(201)的右侧设置有开口一,且开口一内壁固定连接有曲齿轮(202),所述转动臂(201)远离曲齿轮的一端滑动连接有伸缩臂(203),所述伸缩臂(203)远离转动臂(201)的一端设置有开口二,且开口二内壁转动连接有旋转臂(20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矿山开采用凿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臂(205)的顶部设置有双轴伺服电机,双轴伺服电机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第二主动轮(204),所述第二主动轮(204)与伸缩臂(203)的左侧转动连接,所述旋转臂(205)远离伸缩臂(203)的一端转动连接有转动轴(206)。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矿山开采用凿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轴(206)外表面活动套接有H型轴(207),所述H型轴(207)内壁固定连接有限位块(210),所述H型轴(207)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减振轴(208),所述减振轴(208)远离H型轴(207)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旋转环(211),所述旋转环(211)远离减振轴(208)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凸块(212),所述减振轴(208)的外壁滑动连接有弹簧(209),所述第一凸块(212)远离旋转环(21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支撑架(213)。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矿山开采用凿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撑架(213)的底部设置有开口三,且开口三内壁固定连接有双轴电机(214),所述双轴电机(214)的左右两侧分别通过转轴固定连接有第三主动轮(215),所述第二支撑架(213)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受力杆(216),所述双轴电机(214)通过第三主动轮(215)与受力杆(216)顶部固定连接,所述受力杆(216)远离双轴电机(214)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板(217),两个所述受力杆(216)关于固定板(217)中轴线对称设置。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施聪伟
申请(专利权)人:施聪伟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