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灌注头的改进结构,涉及一种流体灌注技术领域,包括流体通道主体、管状物、由动力装置带动上下移动的针,管状物穿出流体通道外的部分为灌注喷头,管状物设置有导流孔,导流孔下面是第一阀门口,灌注喷头通道靠近灌注喷头出口处设置有第二阀门,针包括上传动杆、上阀芯、下传动杆、下阀芯,上传动杆的直径与导向孔的直径匹配,下传动杆的直径比灌注喷头通道的直径小。本发明专利技术与已有技术相比,具有能防止灌注头阀门关闭后,有物料滴落的优点。有物料滴落的优点。有物料滴落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灌注头的改进结构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流体灌注
,特别是灌注头的改进结构。
技术介绍
[0002]现有的灌注头,如食品加工中的能同时灌注制作糕点原料的灌注头,一般包括流体传输通道、设置在流体传输通道上的灌注喷头、设置在灌注喷头与流体通道主体间的阀门,此种技术,由于阀门离灌注喷头的出口还有段距离,关闭阀门后,存留在阀门与灌注喷头的出口间的通道内的流体,在压力释放的作用下(进入喷出灌注喷头的流体是一种受到压力作用的流体),部分流体会流出灌注喷头的出口外滴落下来,从而造成污染。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专利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克服上述缺点中的一个或者多个,能防止灌注头阀门关闭后,有物料滴落的灌注头的改进结构。
[0004]本专利技术是这样实现的,包括流体通道主体、垂直贯穿流体通道主体的管状物、由动力装置带动上下移动的针,管状物穿出流体通道主体的流体通道外的部分为灌注喷头,管状物位于流体通道主体内的部分设置有与流体通道主体的流体通道连通的导流孔,导流孔下面是第一阀门,第一阀门后面的管状物的管孔是灌注喷头通道,第一阀门前面的管状物的管孔是导向孔,导向孔的直径比灌注喷头通道的直径大,灌注喷头通道靠近灌注喷头出口处设置有第二阀门,针包括上传动杆、连接在上传动杆下面的上阀芯、连接在上阀芯下面的下传动杆、连接在下传动杆下面的下阀芯,上传动杆的直径与导向孔的直径匹配,下传动杆的直径比灌注喷头通道的直径小,上传动杆的直径比下传动杆的直径大,下传动杆的长度是这样设置的,当上阀芯将第一阀门关闭时,下阀芯也将第二阀门关闭。
[0005]工作时,动力装置带动针往上移动,使上阀芯、下阀芯同时离开第一阀门、第二阀门,第一阀门、第二阀门同时打开,流体通道主体内的流体通过导流孔导入管状物内,依次流过第一阀门、下传动杆与灌注喷头通道之间的夹层、第二阀门后,从灌注喷头出口喷出,然后,动力装置带动针往下移动,使上阀芯、下阀芯同时将第一阀门、第二阀门关闭,灌注喷头就停止喷射,等待下一次阀门的打开。由于采用两阀门,而且,第二阀门紧靠灌注喷头出口处,这样,阀门关闭时,滞留在灌注喷头出口端部处的残余流体量就很少,即使压力释放,残余的流体也不会滴漏出来。
[0006]采用针作为阀芯的传动件并配合管状物里面的不同位置的管径的设置,从而实现两阀门的设置,并实现同步开合关两阀门。
[0007]采用上传动杆的直径比下传动杆的直径大,这样,上传动杆上移到导流孔上面时,上传动杆下面的导向孔就形成了容腔,以便穿过导流孔流体通过容腔导入到灌注喷头通道内。
[0008]优选地,第一阀门呈倒圆台状孔,与第一阀门对应的上阀芯呈倒圆台状。这样,利用倒圆台状孔与倒圆台状上阀芯配合,实现过盈配合,以实现密封关闭的效果。
[0009]优选地,灌注喷头包括连接在灌注喷头下面的带有第二阀门的圆环形盖。采用带有第二阀门的圆环形盖,这样,就方便了管状物的制造和装配。
[0010]优选地,上阀芯是固定在上传动杆、下传动杆间的上密封圈,上密封圈的外形呈与第一阀门匹配的倒圆台状。
[0011]优选地,灌注喷头包括穿出流体通道主体外的管状物穿出部分、下密封圈、旋接在穿出流体通道主体外的管状物穿出部分端部的圆环形盖,下密封圈固定在管状物穿出部分端部与圆环形盖之间,下密封圈包括圆环部分、位于圆环部分下面的内凸缘环部分,内凸缘环部分构成第二阀门。工作时,利用内凸缘环部分使穿过内凸缘环部分部分并直达圆环形盖的灌注喷头出口的第二阀芯与内凸缘环部分过盈配合,从而保证第二阀门关闭的同时,没有流体滞留在灌注喷头出口处,从而避免有滴漏现象的发生。
[0012]优选地,圆环形盖的孔呈与下阀芯匹配的倒圆台状。这样,第二阀芯到达圆环形盖的孔时,第二阀芯将圆环形盖的孔完全堵住,从而没有流体滞留在圆环形盖的孔内,从而避免有滴漏现象的发生。
[0013]本专利技术与已有技术相比,具有能防止灌注头阀门关闭后,有物料滴落的优点。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灌注头的改进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A点的局部放大图;图3为图1B点的局部放大图。
[0015]附图编号:1
‑
流体通道主体;101
‑
热交换通道; 2
‑
动力基座; 3
‑
管状物;301
‑
灌注喷头;302
‑
圆环形盖;3021
‑
孔;303
‑
管状物穿出部分;304
‑
下密封圈;4041
‑
圆环部分;3042
‑
内凸缘环部分;4
‑
动力装置; 5
‑
针;501
‑
上传动杆;502
‑
上阀芯;503
‑
下传动杆;504
‑
下阀芯;6
‑
导流孔;7
‑
第一阀门口;8
‑
灌注喷头通道; 9
‑
导向孔;10
‑
灌注喷头出口;11
‑
第二阀门。
具体实施方式
[0016]现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灌注头的改进结构做进一步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灌注头的改进结构是这样实现的,包括热交换通道101的流体通道主体1、垂直贯穿流体通道主体1的带有动力基座2的管状物3、由设置在动力基座2上的动力装置4带动上下移动的针5,管状物3穿出流体通道主体1的流体通道外的部分为灌注喷头301,管状物3位于流体通道主体1内的部分设置有与流体通道主体1的流体通道连通的导流孔6,导流孔6下面是第一阀门口7,第一阀门口7后面的管状物3的管孔是灌注喷头通道8,第一阀门口7前面的管状物的管孔是导向孔9,导向孔9的直径比灌注喷头通道8的直径大,灌注喷头通道8靠近灌注喷头出口10处设置有第二阀门11,针5包括上传动杆501、连接在上传动杆501下面的上阀芯502、连接在上阀芯502下面的下传动杆503、连接在下传动杆503下面的下阀芯504,上传动杆501的直径与导向孔9的直径匹配,并在上传动杆501与导向孔9之间设置密封圈以形成机械密封,下传动杆503的直径比灌注喷头通道8的直径小,下传动杆503的长度是这样设置的,当上阀芯502将第一阀门7关闭时,下阀芯504同时将第二阀门11关闭(包括第一阀门7先关闭,然后第二阀门11后关闭,或者,第二阀门11先关闭,然后第一阀门7后
关闭,或者第一阀门7关闭的同时,第二阀门11也关闭)。
[0017]优选地,第一阀门7呈倒圆台状孔,与第一阀门7对应的上阀芯502呈倒圆台状。
[0018]优选地,灌注喷头301包括连接在灌注喷头301下面的带有第二阀门11的圆环形盖302。
[0019]优选地,上阀芯502是固定在上传动杆501、下传动杆503间的上密封圈,上密封圈的外形呈与第一阀门7匹配的倒圆台状。
[0020]优选地,灌注喷头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灌注头的改进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流体通道主体、垂直贯穿流体通道主体的管状物、由动力装置带动上下移动的针,管状物穿出流体通道主体的流体通道外的部分为灌注喷头,管状物位于流体通道主体内的部分设置有与流体通道主体的流体通道连通的导流孔,导流孔下面是第一阀门口,第一阀门口后面的管状物的管孔是灌注喷头通道,第一阀门口前面的管状物的管孔是导向孔,导向孔的直径比灌注喷头通道的直径大,灌注喷头通道靠近灌注喷头出口处设置有第二阀门,针包括上传动杆、连接在上传动杆下面的上阀芯、连接在上阀芯下面的下传动杆、连接在下传动杆下面的下阀芯,上传动杆的直径与导向孔的直径匹配,下传动杆的直径比灌注喷头通道的直径小,下传动杆的长度是这样设置的,当上阀芯将第一阀门关闭时,下阀芯也将第二阀门关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灌注头的改进结构,其特征在于,第一阀门呈倒圆台状孔,与第一阀门对应的上阀芯呈倒圆台状。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灌注头的改进结构,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黎泽荣,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雅路斯工业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