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油催化装置,包括壳体,壳体包括底板部、顶板部和矩形管体部,壳体内设有稀土催化件,所述稀土催化件是叠装于矩形管体部内腔的多个稀土催化模块;所述稀土催化模块由矩形催化芯板与隔离圈组合而成;矩形催化芯板的板体上设有若干油道孔,所述矩形催化芯板是稀土复合材料压制再经高温烧结而成;所述隔离圈与矩形催化芯板边口嵌套式匹配,所述隔离圈的横截面是C型截面,所述隔离圈采用耐油橡胶制成。本发明专利技术避免了车载环境下金属和陶瓷粉末物的产生,可消除陶瓷粉末物引起的油路及喷油嘴堵塞隐患;燃油可在相邻催化模块之间的间隔空间产生混流作用,催化更充分均匀;其模块化设计易于实现产品的系列化。实现产品的系列化。实现产品的系列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燃油催化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燃油发动机节油减排装置,尤其是一种安装于燃油发动机进油管路上的燃油催化装置。
技术介绍
[0002]中国专利技术专利CN101798973B公开了一种燃油催化器,其结构是:有孔的壳体内设有稀土材料,稀土材料按重量百分比计包含有钴20
‑
45wt%、镧20
‑
45wt%、铈10
‑
49wt%、钕 10
‑
49wt%,在1300℃高温烧结,压制成球形,这种燃油催化器可放置于油箱内,稀土催化球可使油分子裂化,发生催化作用,提高燃油的瞬间燃烧效率,达到节油环保目的。
[0003]经改进后的燃油催化装置是将内置稀土催化球的燃油催化装置安装于发动机进油管路上,燃油在流经催化球的过程中被催化裂化,使其在缸内燃烧更加充分,可降低油耗和减少排放,还有减少积碳、降低气缸磨损以及延长发动机使用寿命的效果。稀土催化球的常规装配方法是将催化球装入管状容器内,催化球之间相互紧密接触(硬接触),两端设置进出油嘴。其主要缺点是产品使用过程中长期处于振动状态,催化球之间相互撞击、摩擦会产生陶瓷粉末物,陶瓷粉末物容易堵塞油路及喷油嘴,还会造成气缸磨损。
[0004]中国专利技术专利CN 211474296 U公开了一种燃油催化器,包括壳体,壳体内设置稀土催化球,壳体设有进油口和出油口,还包括与稀土催化球相适配的定位网套和压缩定位弹簧,这种结构可有效固定稀土催化球,减少了陶瓷粉末物质的产生。其缺点是:1、定位网套(不锈钢材质)和压缩定位弹簧(不锈钢材质)与稀土催化球仍然是硬接触方式连接,工作磨损仍然会产生少量的金属粉末物和陶瓷粉末物。2、燃油在流经催化器的燃油通道的过程中,部分燃油会从定位网套与壳体之间的空间未经催化流过,导致稀土催化球的催化作用不充分和均匀。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安装于发动机进油管路上的燃油催化装置。
[0006]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包括底板部、顶板部和矩形管体部,所述壳体设有进油口和出油口,所述壳体内设置有稀土催化件,所述稀土催化件是叠装于矩形管体部内腔的多个稀土催化模块;所述稀土催化模块由矩形催化芯板与隔离圈组合而成;矩形催化芯板的板体上设有若干油道孔,所述矩形催化芯板是稀土复合材料压制再经高温烧结而成;所述隔离圈与矩形催化芯板边口嵌套式匹配,所述隔离圈的横截面是C型截面,所述隔离圈采用耐油橡胶制成。
[0007]其原理是:本专利技术的底板部和顶板部通过焊接封闭。燃油通过进油口进入,经催化后由出油口向发动机供油。本专利技术的稀土催化模块的组配设计,矩形催化芯板周边采用隔离圈包边嵌套,缓冲减震性能良好。装配状态的稀土催化模块处于弹性减震隔离定位状态,相邻矩形催化芯板之间不会相互接触,矩形催化芯板与壳体之间也被隔离圈隔开,这种定位结构设计,可实现对矩形催化芯板的弹性减震隔离固定。由耐油橡胶制成的隔离圈(可采
用氟橡胶或丁晴橡胶),具有耐油性极好的特性,可满足长期油浸状态不变形,保障正常使用。
[0008]一种改进是,所述壳体内腔通过竖向分隔板分隔为左右两个腔室,竖向分隔板与底板部之间设有可流通燃油的通口,所述进油口和出油口分设于左右两个腔室的顶板部。壳体内腔是底部相互贯通的U型结构,其外形尺寸更加紧凑,便于安装使用。
[0009]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优点:1、本专利技术的弹性减震隔离定位结构,在实际使用中的车载振动环境下,矩形催化芯板之间不会产生撞击和摩擦,避免了金属粉末物和陶瓷粉末物的产生,可消除金属和陶瓷粉末物引起的油路及喷油嘴堵塞隐患。2、本专利技术的壳体和催化模块之间无间隙空间,与CN211474296 U专利相比较,避免了部分燃油未经催化流过导致的催化效果不理想的问题。3、在相邻两块催化模块之间自然形成一个由隔离圈隔离而成的间隔空间,燃油在流经这些间隔空间时产生混流作用,使得燃油的催化作用更加充分和均匀。4、由于催化芯板板体设有数量众多的油道孔,其通透性良好,可保障燃油顺畅流通,满足发动机在各种动力需求下的供油量。5、这种模块化的设计易于实现产品的系列化,只需改变箱体型材的长度和增减稀土催化模块的数量即可。
附图说明
[0010]图1是本专利技术一种实施例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0011]图2是图1的A
‑
A剖视结构示意图。
[0012]图3是本专利技术一种实施例的稀土催化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0013]图4是图3的B
‑
B剖视结构示意图。
[0014]图5是本专利技术一种实施例的矩形催化芯板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6是图5的C
‑
C剖视结构示意图。
[0016]图中:壳体1,底板部2,顶板部3,矩形管体部4,进油口5,出油口6,稀土催化模块7,矩形催化芯板8,隔离圈9,油道孔10,竖向分隔板11,通口12。
实施方式
[0017]如图1至图6所示,本专利技术一种实施例包括:包括壳体1,所述壳体1包括底板部2、顶板部3和矩形管体部4,所述壳体1设有进油口5和出油口6,所述壳体1内设置有稀土催化件,所述稀土催化件是叠装于矩形管体部2内腔的多个稀土催化模块7;所述稀土催化模块7由矩形催化芯板8(一种具体实施例是矩形催化芯板8的四个角是圆角结构)与隔离圈9组合而成;矩形催化芯板8的板体上设有若干油道孔10,所述矩形催化芯板8是稀土复合材料压制再经高温烧结而成;所述隔离圈9与矩形催化芯板8边口嵌套式匹配,所述隔离圈9的横截面是C型截面,所述隔离圈9采用耐油橡胶制成。
[0018]其原理是:本专利技术的底板部2和顶板部3通过焊接封闭,壳体1材料可选用不锈钢材质,焊接要求焊缝密封耐压。燃油通过进油口5进入,经催化后由出油口6向发动机供油。本专利技术的稀土催化模块7的组配设计,矩形催化芯板8周边采用隔离圈9包边嵌套,缓冲减震性能良好。装配状态的稀土催化模块7处于弹性减震隔离定位状态,相邻矩形催化芯板8之间不会相互接触,矩形催化芯板8与壳体1之间也被隔离圈9隔开,这种定位结构设计,可实现对矩形催化芯板8的弹性减震隔离固定。由耐油橡胶制成的隔离圈9,具有耐油性极好的特
性,可满足长期油浸状态不变形,保障正常使用。
[0019]一种改进是,所述壳体1内腔通过竖向分隔板11分隔为左右两个腔室,竖向分隔板11与底板部2之间设有可流通燃油的通口12,所述进油口5和出油口6分设于左右两个腔室的顶板部3。壳体1内腔底部是相互贯通的U型结构,其外形尺寸更加紧凑,便于安装使用。
[0020]另一种改进是,所述隔离圈9采用氟橡胶或丁晴橡胶制成。
[0021]本专利技术不局限于上述实施例的具体结构,其它同类结构的等效变换均落入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燃油催化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包括底板部、顶板部和矩形管体部,所述壳体设有进油口和出油口,所述壳体内设置有稀土催化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稀土催化件是叠装于矩形管体部内腔的多个稀土催化模块;所述稀土催化模块由矩形催化芯板与隔离圈组合而成;矩形催化芯板的板体上设有若干油道孔,所述矩形催化芯板是稀土复合材料压制再经高温烧结而成;所述隔离圈与矩形催化芯板边口嵌套式匹配,所述隔离圈的横截面是C型截面,所述隔离圈采用耐油橡胶制成。2.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培,王晓忠,吴炳乾,
申请(专利权)人:零八一电子集团四川天源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