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用混凝土片状粗骨料筛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718366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08 15:0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建筑用混凝土片状粗骨料筛分装置,属于建筑用混凝土筛分装置技术领域。包括安装架,所述安装架上顺次设有与安装架转动连接的第一托辊、第二托辊和第三托辊,所述第一托辊与第三托辊设置在同一水平面上,所述第二托辊设置于第一托辊和第三托辊的上方,且所述第二托辊靠近第三托辊设置,所述第一托辊、第二托辊和第三托辊上设有传送带,且所述第三托辊的一端上设有第一驱动元件,所述第一驱动元件的输出端于第三托辊的端部固定连接,且所述第一驱动元件固定于安装架上,所述第一托辊上方的安装架上设有间歇供料机构。本技术方案用以分离混凝土粗骨料中的片状骨料,提升混凝土的性能。提升混凝土的性能。提升混凝土的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用混凝土片状粗骨料筛分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建筑用混凝土筛分装置
,具体涉及一种建筑用混凝土片状粗骨料筛分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混凝土骨料是指在混凝土中起骨架或填充作用的粒状松散材料,分粗骨料和细骨料。粗骨料指卵石、碎石等,细骨料指天然砂、人工砂等。随着混凝土的发展,天然优质骨料正在不断地减少,而对于骨料需求却与日俱增,使得机制骨料成为混凝土用料的主要来源。
[0003]在机制破碎碎石的生产骨料过程中,会产生部分不规则的针状、片状骨料,由于颗粒形态原因,在较低应力条件下,针状、片状骨料中部易产生应力集中而发生颗粒破碎,故含有针状片状颗粒的混凝土材料整体强度不高,这极大程度限制了常规粗骨料的工程应用和附加价值。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建筑用混凝土片状粗骨料筛分装置,用以分离混凝土粗骨料中的片状骨料,提升混凝土的性能。
[0005]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6]本专利技术一种建筑用混凝土片状粗骨料筛分装置,包括安装架,所述安装架上顺次设有与安装架转动连接的第一托辊、第二托辊和第三托辊,所述第一托辊与第三托辊设置在同一水平面上,所述第二托辊设置于第一托辊和第三托辊的上方,且所述第二托辊靠近第三托辊设置,所述第一托辊、第二托辊和第三托辊上设有传送带,且所述第三托辊的一端上设有第一驱动元件,所述第一驱动元件的输出端于第三托辊的端部固定连接,且所述第一驱动元件固定于安装架上,所述第一托辊上方的安装架上设有间歇供料机构,所述间歇供料机构的出料端设置于第一托辊和第二托辊之间传送带的上方。
[0007]本装置的工作原理为:
[0008]通过加料装置(提升机或者挖机)向进料斗都送入混凝土粗骨料,送入的混凝土粗骨料在间歇供料机构的作用下,间断的将混凝土粗骨料排放至传送带上,由于第二托辊的位置高于第一托辊和第三托辊,因此在第一托辊和第二托辊之间以及第二托辊和第三托辊之间的传送带倾斜设置(倒V形),因此排放的混凝土粗骨料将会被传送带逐渐的向上运输和提升,因此在混凝土粗骨料运输的过程中,相对圆润的混凝土粗骨料将会由于其于传送带的接触面小和摩擦系数小(类似于动摩擦)的原因向下方滚落,而片状的混凝土粗骨料与传送带的接触面大(不会滚动)和二者之间的摩擦系数大(静摩擦),因此会被传送带携带运动至第二托辊处,然后通过第二托辊和第三托辊之间倾斜的传送带排出,即实现了混凝土粗骨料中片状骨料的分离;
[0009]需要说明的是,间歇供料的方式是为了传送带上的混凝土粗骨料在间歇时间内,能在传送带上自由的运动和分离,避免不断排入传送带上的混凝土粗骨料分离运动的过程
相干涉,且间歇式供料还能保证传送带上不会堆料,避免混凝土粗骨料厚度较大,导致其无法再传送带上移动的问题,同时还需要说明的是,片状骨料有可能被相对圆润骨料托起,而被携带者向传送带低处运动,但是运送过程中,堆积的混凝土骨料会不断地摊开和分散,从而使片状骨料脱离,然后与传送带接触(因此间歇供料机构的出料端应该位于传送带中部,而不是端部,提供一定距离的分散和摊开运动距离的条件),再者本装置能实现混凝土粗骨料中大部分片状骨料分离即可,混凝土中含有少部分片状骨料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
[0010]进一步,所述间歇供料机构包括转轴、支撑轴、进料斗、出料筒和第二驱动元件,所述转轴的两端固定于安装架上,进料斗的上部转动连接于转轴上,所述支撑轴的两端固定于安装架上,且所述支撑轴与进料斗的下部表面接触,所述出料筒的两端转动连接于安装架上,所述第二驱动元件的输出端与出料筒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出料筒上开设有沿径向设有与进料斗的出料端匹配的出料孔,所述出料筒的外表面与进料斗的出料端匹配贴合。
[0011]当第二驱动元件带动出料筒旋转时,出料筒上设置的出料孔与进料斗的出料端接通,则混凝土粗骨料会通过出料孔排出至传送带上,由于传送带的运动方向和第二驱动元件的运动方向相同,即不难理解的是,在二者运动的作用下,混凝土粗骨料会旋转抛洒在传送带上,即避免了混凝土粗骨料堆积的问题(传送带往一个方向运动,混凝土粗骨料在出料筒的作用下,相当于做背离传送带运动方向的抛出运动,可以理解为缩短了出料孔在传送带同一位置的停留时间,进而避免大量排料堆积),同时提升了混凝土粗骨料平铺的传送带上的效果,当出料孔与进料斗的下端分离是,出料筒的外表面将会对进料斗的出料端封闭,因此形成间歇供料;
[0012]旋转排出混凝土粗骨料的方式,还能进一步的提升混凝土粗骨料位于传送带上的动能,使其具备一定的初始滚动条件,即可降低混凝土粗骨料堆积的问题,以及提升其在传送带的滚动分离效果;
[0013]这样的设置方式还能在骨料与出料筒卡住时,进料度绕着转轴旋转,从而使出料筒旋转通过,实现避障防卡的作用。
[0014]进一步,所述第一托辊和第二托辊之间设置的传送带上方设有喷雾机构,所述喷雾机构包括喷雾管、连接板和水泵,所述连接板固定于安装架上,所述喷雾管的一端固定于连接板上,所述喷雾管的另一端与水泵的出水端连通,所述水泵固定于安装架上,所述喷雾管的喷雾方向朝向进料斗的出料端,其有益之处在于,喷雾机构喷出的水雾能浸润混凝土粗骨料,其具备两个好处,一是提升混凝土粗骨料于传送带之间的摩擦力(因为混凝土粗骨料上通常都覆盖有一层石粉,石粉的作用下,会导致混凝土粗骨料中无论是圆润还是片状骨料的摩擦系数均小,因此不利于在传送带上的分离作用),二是起到抑尘的作用。
[0015]进一步,所述喷雾管位于传送带上方的部分呈盘管形式设置。
[0016]进一步,所述传送带上设有若干均匀分布的通孔,所述第一托辊和第二托管之间的传送带下部设有负压吸附机构,所述负压吸附机构包括托板、抽风机和风室,所述托板固定于安装架上,所述风室的内部中空,且一侧面开放式设置,所述风室开放设置的一侧面贴合于传送带,且靠近第二托辊设置,所述风室固定于安装架上,所述抽风机固定于托板上,且所述抽风机的吸风端与风室的内部连通,其有益之处在于,当分离之后的片状骨料运动至风室的位置时,间歇供料机构开始供料,此时传送带将会抖动,即会造成片状骨料由静摩擦变为动摩擦,即会出现下滑的情况,因此此时通过抽风机的负压吸附力,增大片状骨料的
正压力,提升其摩擦力,避免其下滑,同时此处即使有少量圆润的粗骨料也会由于于传送带的接触面积小,负压对其的作用小,而被抖动滑落,因为片状骨料覆盖的通孔多,且覆盖贴合紧密,即负压吸附的作用力更大。
[0017]进一步,所述第三托辊下方设置的传送带上设有刮板,所述刮板弹性连接于安装架上,其有益之处在于,刮板同于刮除传送带上粘附的石粉混合物。
[0018]进一步,所述第一驱动元件为旋转电机。
[0019]进一步,所述第二驱动元件为旋转电机。
[0020]进一步,所述安装架包括若干竖直设置的立柱,以及设置于立柱之间的若干横梁和若干斜撑板。
[0021]进一步,所述第二托辊于安装架之间升降式连接,其有意之处在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用混凝土片状粗骨料筛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架,所述安装架上顺次设有与安装架转动连接的第一托辊、第二托辊和第三托辊,所述第一托辊与第三托辊设置在同一水平面上,所述第二托辊设置于第一托辊和第三托辊的上方,且所述第二托辊靠近第三托辊设置,所述第一托辊、第二托辊和第三托辊上设有传送带,且所述第三托辊的一端上设有第一驱动元件,所述第一驱动元件的输出端于第三托辊的端部固定连接,且所述第一驱动元件固定于安装架上,所述第一托辊上方的安装架上设有间歇供料机构,所述间歇供料机构的出料端设置于第一托辊和第二托辊之间传送带的上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用混凝土片状粗骨料筛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间歇供料机构包括转轴、支撑轴、进料斗、出料筒和第二驱动元件,所述转轴的两端固定于安装架上,进料斗的上部转动连接于转轴上,所述支撑轴的两端固定于安装架上,且所述支撑轴与进料斗的下部表面接触,所述出料筒的两端转动连接于安装架上,所述第二驱动元件的输出端与出料筒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出料筒上开设有沿径向设有与进料斗的出料端匹配的出料孔,所述出料筒的外表面与进料斗的出料端匹配贴合。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用混凝土片状粗骨料筛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托辊和第二托辊之间设置的传送带上方设有喷雾机构,所述喷雾机构包括喷雾管、连接板和水泵,所述连接板固定于安装架上,所述喷雾管的一端固定于连接板上,所述喷雾管的另一端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建华葛贝德王天成刘任峰张向辉李晓光于微微朱琳琳吴岩宋艳飞
申请(专利权)人: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