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铜绞线编织上线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713610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08 14:5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电缆生产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铜绞线编织上线架,包括固定架、多轴连动结构、引线组件和润线组件,固定架的表面固定安装有用于弹性回转驱动的第一回转盒、第二回转盒和第三回转盒,固定架的表面转动安装有分别与第二回转盒和第三回转盒传动连接的环齿,多轴连动结构包括主轴杆、第一转环和第二转环以及固定安装于主轴杆顶端的水平转台,第一转环和第二转环转动套接于主轴杆的外周。通过设置多轴摆动式上线架结构,可独立偏转运动的主轴杆、第一转环和第二转环实现引线组件水平偏转、纵向偏转,跟随绞线机进线口角度的变化进行放线端的三维摆动,调节出线方向适配绞线机进线口角度,避免铜线与绞线机进线口以及放线结构的过量摩擦。过量摩擦。过量摩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铜绞线编织上线架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电缆生产
,具体为一种铜绞线编织上线架。

技术介绍

[0002]目前,电缆线在传输时因为都是信号封包,因此需要高速的信号传输速度,为确保高速传输,在每一个信号位上,使用细微而多芯的芯线来进行传输,以确保不会因为单一的铜线的断裂或质量不良而造成信号传输的封包延迟或不能传送,然而未经绞过的芯线不能确保其都等距,从而无法保证匹配的阻抗,因此需要利用绞线机将多条细微芯线绞成等距的一股再形成多芯导线,现有的小型的用于多型号电缆线绞线的绞铜机在进行电缆铜线的绞线,铜线需要放置在上线架上间隔布置进行放线缠绕。
[0003]现有的上线架主要采用滑轮以及放线轮结构固定于架体表面并均匀间隔分布,在绞线过程中,绞线机转动,其进线口不断绕主轴转动进行多股铜线的相互绞合,由于进线口的不断运动,导致铜线牵拉方向不同,铜线运动与防线结构表面摩擦效果波动,上线架表面防线结构固定无法跟随绞线机的运动进行偏转对向,导致防线结构摩擦磨损量较大,存在较多安全隐患,且放线架使用寿命低下,对铜线表面质量也有较大影响。
[0004]有鉴于此,针对现有的问题予以研究改良,提供一种铜绞线编织上线架,来解决目前存在的问题,旨在通过该技术,达到解决问题与提高实用价值性的目的。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旨在解决现有技术或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0006]为此,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铜绞线编织上线架,包括:固定架、多轴连动结构、引线组件和润线组件,所述固定架的表面固定安装有用于弹性回转驱动的第一回转盒、第二回转盒和第三回转盒,所述固定架的表面转动安装有分别与第二回转盒和第三回转盒传动连接的环齿,所述多轴连动结构包括主轴杆、第一转环和第二转环以及固定安装于主轴杆顶端的水平转台,所述第一转环和第二转环转动套接于主轴杆的外周,所述第一转环的内侧固定安装有套接于第二转环内侧的套管,且套管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套接于主轴杆外侧的第一曲柄台,所述水平转台的一侧转动安装有用于安装引线组件的第三曲柄台,所述第二转环的顶面固定连接有套接于套管外周的第二曲柄台,所述第二曲柄台的表面活动连接有球头连杆;所述引线组件包括引线座、导线座以及转动安装于引线座和导线座内侧的压导轮和定滑轮,所述引线座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用于提供压导轮转动阻尼的旋转阻尼器,所述导线座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用于调节引线座和导线座之间间距的升降杆,所述升降杆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摆座,所述摆座与引线座和水平转台的连接点位于同一水平轴线上,所述球头连杆的顶端与摆座的表面活动连接。
[0007]本专利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多轴连动结构、引线组件和润线组件的数量为若干组,各个所述多轴连动结构相互平行布置。
[0008]本专利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第一回转盒、第二回转盒、第三回转盒的内侧均设有螺旋发条,所述第二回转盒、第三回转盒螺旋发条的外周固定套接有与环齿相啮合的传动齿,所述主轴杆的底端延伸至第一回转盒的内部并与螺旋发条的内侧固定连接。
[0009]本专利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环齿的数量为两个且相互层叠布置,且两个环齿与主轴杆圆心位于同一周线上,两个环齿的内侧分别固定连接有与第一转环和第二转环表面连接的连动条。
[0010]本专利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第二曲柄台远离圆心的一侧设有用于连接有球头连杆的牵引块,所述牵引块转动安装于第二曲柄台表面并与球头连杆的表面活动连接。
[0011]本专利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第三曲柄台的表面活动连接有牵引杆组,所述牵引杆组的表面设有与引线组件底端连接的水平转轴,所述牵引杆组的两端与第一曲柄台和第三曲柄台的表面活动连接。
[0012]本专利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定滑轮的数量为四个并均分为两组且相对布置于引线座和导线座的表面,所述压导轮的数量为两个分别布置于引线座和导线座的表面相互抵接。
[0013]本专利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润线组件包括过线筒以及位于过线筒内侧的海绵块,所述过线筒的两端分别设有进线导口和出线导口,所述润线组件的表面设有用于加注润滑油液的注油管。
[0014]本专利技术所取得的有益效果为:1.本专利技术中,通过设置多轴摆动式上线架结构,利用可独立偏转运动的主轴杆、第一转环和第二转环实现引线组件水平偏转、纵向偏转,跟随绞线机进线口角度的变化进行放线端的三维摆动,调节出线方向适配绞线机进线口角度,使铜线直线输送,避免铜线与绞线机进线口以及放线结构的过量摩擦。
[0015]2.本专利技术中,利用第一回转盒、第二回转盒和第三回转盒内部发条结构实现主轴杆、第一转环和第二转环的弹性偏转运动,可在铜线牵引下使引线组件发生自发转向,并弹性复原,保持铜线上线张力,进行稳定绞线工作避免发生脱险等安全隐患。
[0016]3.本专利技术中,通过设置润线组件结构,利用润线组件进行铜线上线引导,在海绵块的浸润下实现铜线表面润滑操作进一步降低铜线与引线组件以及绞线机的摩擦量,提高设备使用寿命,并降低铜线表面摩擦损坏。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多轴连动结构和引线组件连接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环齿和第一转环、第二转环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引线组件安装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引线组件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引线组件正视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润线组件截面结构示意图。
[0018]附图标记:100、固定架;110、第一回转盒;120、第二回转盒;130、第三回转盒;140、环齿;141、连动条;200、多轴连动结构;210、主轴杆;220、第一转环;230、第二转环;240、水平转台;221、套管;222、第一曲柄台;231、第二曲柄台;232、球头连杆;241、第三曲柄台;242、牵引杆组;300、引线组件;310、引线座;320、导线座;330、旋转阻尼器;340、压导轮;350、定滑轮;321、升降杆;322、摆座;400、润线组件;410、过线筒;420、海绵块;430、注油管;411、进线导口;412、出线导口。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为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并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详细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0020]下面结合附图描述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铜绞线编织上线架。
[0021]结合图1

图7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铜绞线编织上线架,包括:固定架100、多轴连动结构200、引线组件300和润线组件400,固定架100的表面固定安装有用于弹性回转驱动的第一回转盒110、第二回转盒120和第三回转盒130,固定架100的表面转动安装有分别与第二回转盒120和第三回转盒130传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铜绞线编织上线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架(100)、多轴连动结构(200)、引线组件(300)和润线组件(400),所述固定架(100)的表面固定安装有用于弹性回转驱动的第一回转盒(110)、第二回转盒(120)和第三回转盒(130),所述固定架(100)的表面转动安装有分别与第二回转盒(120)和第三回转盒(130)传动连接的环齿(140),所述多轴连动结构(200)包括主轴杆(210)、第一转环(220)和第二转环(230)以及固定安装于主轴杆(210)顶端的水平转台(240),所述第一转环(220)和第二转环(230)转动套接于主轴杆(210)的外周,所述第一转环(220)的内侧固定安装有套接于第二转环(230)内侧的套管(221),且套管(221)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套接于主轴杆(210)外侧的第一曲柄台(222),所述水平转台(240)的一侧转动安装有用于安装引线组件(300)的第三曲柄台(241),所述第二转环(230)的顶面固定连接有套接于套管(221)外周的第二曲柄台(231),所述第二曲柄台(231)的表面活动连接有球头连杆(232);所述引线组件(300)包括引线座(310)、导线座(320)以及转动安装于引线座(310)和导线座(320)内侧的压导轮(340)和定滑轮(35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铜绞线编织上线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多轴连动结构(200)、引线组件(300)和润线组件(400)的数量为若干组,各个多轴连动结构(200)相互平行布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铜绞线编织上线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回转盒(110)、第二回转盒(120)、第三回转盒(130)的内侧均设有螺旋发条,所述第二回转盒(120)、第三回转盒(130)螺旋发条的外周固定套接有与环齿(140)相啮合的传动齿,所述主轴杆(210)的底端延伸至第一回转盒(110)的内部并与螺旋发条的内侧固定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铜绞线编织上线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环齿(1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晓东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华熹电气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