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蚕饲养智能养殖装置及控制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智能养殖领域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蚕饲养智能养殖装置及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蚕丝的需求量不断提升,对蚕丝的质量要求也不断提高,促使养蚕业从小养蚕户向产业化结构方向发展。而养蚕的工作量主要集中在大蚕期(4~5龄期),大蚕期的工作量约占养蚕工作量的82%。其主要集中在采叶、喂叶、除沙、捡熟蚕上簇等工序上。传统养蚕是蚕的全龄期都在蚕箔饲养,大蚕期喂叶、除沙等工作既花时间又花力气,严重影响种桑养蚕的经济效益和蚕农养蚕积极性。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许多领域逐渐向着工业化发展,蚕丝是熟蚕结茧时所分泌丝液凝固而成的连续长纤维,因其透气和透湿等性能被人们所喜欢,从而将其加工呈服饰以及床上用品,但是传统的人们养殖蚕将蚕放置在蚕匾中,而人们往往是使用单个蚕匾进行养蚕,如果蚕的数量过多,人们会使用多个蚕匾进行养殖,养蚕效果不好,现有的养蚕系统智能化程度较低,不便于监测和控制,养蚕质量低下,可靠性和可控性较差。
[0003]中国专利CN201910156127.5公开了一种智能化养蚕系统,包括,包括框架组件(1)、自动喂叶机(2)、消毒装置(3)和自动除蚕沙装置(4);所述自动喂叶机(2)与框架组件(1)固定连接,所述消毒装置(3)与框架组件(1)固定连接,所述自动除蚕沙装置(4)与框架组件(1)贴合连接,所述自动喂叶机(2)的外表面顶部固定安装有第一传感器(5);所述消毒装置(3)的内部设置有横梁(7),所述横梁(7)的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家蚕饲养智能养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家蚕培养箱,用以对家蚕进行饲养;图像采集器,其与所述家蚕培养箱连接,设置在家蚕培养箱顶部,用以对家蚕培养箱内的蚕的大小进行采集以得到蚕的实际大小D;动态捕捉器,其与所述家蚕培养箱连接,设置在家蚕培养箱顶部,用以对家蚕培养箱内的蚕的动态情况进行捕捉以得到蚕在单位时间内的实际动作次数C;橡胶分离器,其与所述家蚕培养箱连接,设置有多个,用以将蚕从家蚕培养箱转移至弱蚕培养箱;弱蚕培养箱,其与所述家蚕培养箱连接,用以对从家蚕培养箱转移过来的蚕进行饲养;温度调节阀,其分别与所述家蚕培养箱和所述弱蚕培养箱连接,用以对蚕培养时的温度进行调节,内置多个控制单元,能够同时将家蚕培养箱和弱蚕培养箱设置为不同温度;湿度调节阀,其分别与所述家蚕培养箱和所述弱蚕培养箱连接,用以对蚕培养时的湿度进行调节,内置多个控制单元,能够同时将家蚕培养箱和弱蚕培养箱设置为不同湿度;中控单元,其分别与所述图像采集器、所述动态捕捉器、所述橡胶分离器、所述温度调节阀和所述湿度调节阀连接,用以对蚕的转移过程进行控制;所述蚕饲养进入4龄蚕时,中控单元结合蚕的大小和动态情况确定是否需要将蚕进行移动,需要时,启动橡胶分离器将该蚕移动至弱蚕培养箱,待所有弱蚕移动完成时,启动温度调节阀和湿度调节阀分别对家蚕培养箱和弱蚕培养箱赋予不同的温度和湿度以促进蚕的生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蚕饲养智能养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蚕饲养进入4龄蚕时,图像采集器对所有蚕的大小进行采集以得到蚕的实际大小D,采集完成时,中控单元将蚕的实际大小D与蚕的标准大小进行比较以确定是否需要将蚕进行移动;其中,所述中控单元设置有蚕的标准大小,包括蚕的第一标准大小D1和蚕的第二标准大小D2,其中,D1<D2;若D<D1,所述中控单元判定需要将蚕进行移动;若D1≤D<D2,所述中控单元判定需要结合蚕的动态情况确定是否需要将蚕进行移动;若D≥D2,所述中控单元判定无需将蚕进行移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蚕饲养智能养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控单元判定需要结合蚕的动态情况确定是否需要将蚕进行移动时,动态捕捉器对蚕的动态情况进行捕捉以得到蚕在单位时间内的实际动作次数C,捕捉完成时,中控单元将实际动作次数C与预设动作次数C0进行比较以确定以进一步确定是否需要将蚕进行移动;若C≤C0,所述中控单元判定无需将蚕进行移动;若C>C0,所述中控单元判定需要结合动作次数差值
△
C确定是否需要将蚕移动;其中,所述预设动作次数C0通过中控单元设置。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蚕饲养智能养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控单元判定需要结合动作次数差值
△
C
△
C确定是否需要将蚕移动时,中控单元计算动作次数差值
△
C,计算完成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青学刚,王琳璐,刘刚,李文学,陈小平,黄盖群,尹红,青小龙,赵颖,何昌良,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省南充市桃园生物化学研究开发有限公司南充盛瑞农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