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捕集发电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8710429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08 14:5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碳捕集发电系统,所述碳捕集发电系统包括火力供电单元、光伏供电单元、碳捕集组件和控制单元,碳捕集组件包括吸收塔、再生塔、富液中转罐和贫液中转罐,火力供电单元的排气口与吸收塔的进气口连通,吸收塔的出液口通过第一支路与富液中转罐连通,吸收塔的进液口通过第二支路与贫液中转罐连通,再生塔的进液口通过第三支路与富液中转罐连通,再生塔的出液口通过第四支路与贫液中转罐连通,控制单元可在火力供电单元向用电侧供电时开启第一支路和第二支路,关闭第三支路和第四支路,以及在光伏供电单元向用电侧供电时使第一支路、第二支路、第三支路及第四支路均开启。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碳捕集发电系统具有环保性高,经济性好的优点。好的优点。好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碳捕集发电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碳捕集
,具体地,涉及一种碳捕集发电系统。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国家能源战略的不断推进,光伏发电产业在我国获得了蓬勃的发展,然而因为光伏发电具有明显的间歇性,所以光伏发电的运行模式为光伏发电机组主要在白天供电,以最大程度消纳光伏发电机组的发电量,火力发电机组主要在夜间供电,另外,光伏发电机组在白天供电时,为避免由于光伏发电机组的波动性影响电网稳定运行,火力发电机组还需保持低负荷运行状态以作为调峰机组随时向电网供电。
[0003]相关技术中,由于受技术条件限制,我国火电机组在低负荷运行时的最小技术出力为额定容量的50%左右,即此时火电机组仍有电量产出,这导致了不必要的能源消耗,环保性及经济性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及不足,提供一种碳捕集发电系统,所述碳捕集发电系统将本应夜间由火力发电单元负担的再生塔能耗转移至白天由在白天保持低负荷运行的火力供电单元负担,这等效于减小了火力供电单元的最小技术出力,提升电网运行的环保性和经济性。
[0005]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碳捕集发电系统包括:火力供电单元和光伏供电单元,所述火力供电单元和所述光伏供电单元均可向用电侧供电;碳捕集组件,所述碳捕集组件与所述火力供电单元电连接,且所述碳捕集组件包括吸收塔、再生塔、富液中转罐和贫液中转罐,所述火力供电单元的排气口与所述吸收塔的进气口连通,所述吸收塔的出液口通过第一支路与所述富液中转罐连通,所述吸收塔的进液口通过第二支路与所述贫液中转罐连通,所述再生塔的进液口通过第三支路与所述富液中转罐连通,所述再生塔的出液口通过第四支路与所述贫液中转罐连通;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可在所述火力供电单元向用电侧供电时开启所述第一支路和所述第二支路,关闭所述第三支路和所述第四支路,以及在所述光伏供电单元向用电侧供电时使所述第一支路、所述第二支路、所述第三支路及所述第四支路均开启。
[0006]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碳捕集发电系统,火力供电单元和光伏供电单元均可向用电侧供电,碳捕集组件包括吸收塔、再生塔、富液中转罐和贫液中转罐,当火力供电单元向用电侧供电时,其产生的烟气直接排放至吸收塔以吸收烟气中的二氧化碳,然后吸收塔内的二氧化碳富液可经第一支路排放至富液中转罐进行储存,而贫液中转罐中的二氧化碳贫液可由第二支路排放至吸收塔以保证吸收塔内的二氧化碳吸收液满足运行要求,此时火力供电单元可不必向再生塔提供电力使其运行,当光伏供电单元向用电侧供电时,富液中转罐储存的二氧化碳富液可由第三支路排放至再生塔中进行高温解吸,从而释放二氧化碳转变为二氧化碳贫液,然后二氧化碳贫液可由第四支路排放至贫液中转罐进行储存以备在火力
供电单元运行时排入吸收塔,此时,在白天保持低负荷运行的火力供电单元所产出的电力可被再生塔消耗,即在本申请的碳捕集发电系统中,碳捕集组件将夜间火力供电单元运行产生的二氧化碳富液转存至白天,在白天利用低负荷运行的火力供电单元产生的电力运行再生塔进行解吸,生成的二氧化碳贫液又可转存至夜间进行重复使用,由此形成了夜间捕集

日间解吸的碳捕集发电系统工作模式,使得在白天保持低负荷运行的火力供电单元所产生的电力可被合理利用,这等效于减少了火力供电单元的最小技术出力,提升了电网运行的经济性和环保性。
[0007]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碳捕集组件还包括换热器,所述换热器的冷源室进口与所述第三支路连通,所述换热器的冷源室出口与所述再生塔的进液口连通,所述换热器的热源室进口与所述再生塔的出液口连通,所述换热器的热源室出口与所述第四支路连通。
[0008]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吸收塔具有吸收腔,所述吸收腔的顶壁设有喷淋管,所述喷淋管与所述第二支路连通,所述吸收腔的底壁设有第一集液槽,所述第一集液槽与所述第一支路连通。
[0009]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喷淋管具有多个,多个所述喷淋管间隔设置。
[0010]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再生塔具有解吸腔,所述解吸腔的顶壁间隔设有多个喷雾器,多个所述喷雾器均与所述第三支路连通,所述解吸腔的底壁设有第二集液槽,所述第二集液槽与所述第四支路连通。
[0011]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支路、所述第二支路、所述第三支路和所述第四支路均设有控制阀,所述控制阀与所述控制单元电连接,所述控制单元可通过所述控制阀控制对应支路的开闭。
[0012]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富液中转罐和/或所述贫液中转罐的表面设有光伏板,所述光伏板与所述控制单元电连接。
[0013]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碳捕集组件还包括预警器,所述预警器与所述光伏板电连接,且所述预警器可在所述富液中转罐中和所述贫液中转罐中的液体体积低于预警值时发出警报。
[0014]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火力供电单元和所述光伏供电单元通过信号电缆与所述控制单元连接。
附图说明
[0015]图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碳捕集发电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0016]附图标记:
[0017]火力供电单元1,光伏供电单元2,碳捕集组件3,吸收塔31,喷淋管311,第一集液槽312,再生塔32,喷雾器321,第二集液槽322,富液中转罐33,贫液中转罐34,第一支路35,第二支路36,第三支路37,第四支路38,换热器39,控制单元4,光伏板41,信号电缆42。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
[0019]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碳捕集发电系统包括火力供电单元1、光伏供电单元
2、碳捕集组件3和控制单元4。
[0020]具体地,火力供电单元1和光伏供电单元2均可向用电侧供电,碳捕集组件3与火力供电单元1电连接,且碳捕集组件3包括吸收塔31、再生塔32、富液中转罐33和贫液中转罐34,火力供电单元1的排气口与吸收塔31的进气口连通,吸收塔31的出液口通过第一支路35与富液中转罐33连通,吸收塔31的进液口通过第二支路36与贫液中转罐34连通,再生塔32的进液口通过第三支路37与富液中转罐33连通,再生塔32的出液口通过第四支路38与贫液中转罐34连通,控制单元4可在火力供电单元1向用电侧供电时开启第一支路35和第二支路36,关闭第三支路37和第四支路38,以及在光伏供电单元2向用电侧供电时使第一支路35、第二支路36、第三支路37及第四支路38均开启。
[0021]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的碳捕集发电系统中,火力供电单元1主要用于在晚上给用电侧供电,光伏供电单元2用于在白天给用电侧供电,当火力供电单元1向用电侧供电时,在控制单元4的调控下,火力供电单元1产生的烟气直接排放至吸收塔31中以吸收烟气中的二氧化碳,然后吸收塔31内的二氧化碳富液可经第一支路35排放至富液中转罐33进行储存,而贫液中转罐34中的二氧化碳贫液可由第二支路36排放至吸收塔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碳捕集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火力供电单元和光伏供电单元,所述火力供电单元和所述光伏供电单元均可向用电侧供电;碳捕集组件,所述碳捕集组件与所述火力供电单元电连接,且所述碳捕集组件包括吸收塔、再生塔、富液中转罐和贫液中转罐,所述火力供电单元的排气口与所述吸收塔的进气口连通,所述吸收塔的出液口通过第一支路与所述富液中转罐连通,所述吸收塔的进液口通过第二支路与所述贫液中转罐连通,所述再生塔的进液口通过第三支路与所述富液中转罐连通,所述再生塔的出液口通过第四支路与所述贫液中转罐连通;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可在所述火力供电单元向用电侧供电时开启所述第一支路和所述第二支路,关闭所述第三支路和所述第四支路,以及在所述光伏供电单元向用电侧供电时使所述第一支路、所述第二支路、所述第三支路及所述第四支路均开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碳捕集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碳捕集组件还包括换热器,所述换热器的冷源室进口与所述第三支路连通,所述换热器的冷源室出口与所述再生塔的进液口连通,所述换热器的热源室进口与所述再生塔的出液口连通,所述换热器的热源室出口与所述第四支路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碳捕集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收塔具有吸收腔,所述吸收腔的顶壁设有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范紫桉王焕君刘汉明刘练波郭东方牛红伟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华能集团清洁能源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