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防水连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708634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08 14:4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新型防水连接器,包括安装座、连接线束和插接模块,所述安装座呈矩形结构,安装座下端安装有连接线束,安装座前端面中部安装有插接模块,插接模块与连接线束电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在密封垫圈内侧面上均匀设有倾斜布置的防滑条,防滑条可以起到增大摩擦的作用,使得密封垫圈充气扩张后可以准确的与接触件表面紧贴,防止潮湿气体进入密封垫圈内侧,同时相邻的防滑条之间设置的压紧槽可以起到储存的作用,即便是潮湿气体进入密封垫圈内,潮湿的气体也只能会存储到压紧槽内,使得潮湿的气体不会接触到金属接触件,避免产生火花等安全问题。安全问题。安全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防水连接器


[0001]本申请涉及汽车线束防水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新型防水连接器。

技术介绍

[0002]高压线束是电动汽车里面的连接器和线缆在整个车运行当中非常关键的连接件,是机电一体化产品,主要由接触件、绝缘体、壳体及附件四部分构成,其中:接触件是连接端子完成光、电信号连接的核心部件,通过接触件的插合完成车辆在行车中所需的光、电信号的连接。
[0003]高压线束的防水、防漏电等显得尤为重要,电动汽车的高压线束试验大纲中要求高压线束接插件与线束连接部位需达到IP67的防水防尘标准,防止其泄露对人体造成伤害。
[0004]然而,现有的高压线束在使用时,通常存在以下缺陷:1、现有的高压线束在进行插接连接时,通常只采用橡胶圈进行密封,在汽车行驶过程中,由于汽车的不断震动使得橡胶圈容易发生漏水漏气的现象,使得潮湿的气体与接触件接触产生短路的风险;2、现有的高压线束在进行连接时,密封橡胶圈的密封效果差,不能够对橡胶圈内部填充高压气体,橡胶圈不能够完全的填充到缝隙内部,影响高压线束的密封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能够对汽车高压线束进行准确插接连接以及密封防水的功能,本申请提供一种新型防水连接器。
[0006]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新型防水连接器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7]一种新型防水连接器,包括安装座、连接线束和插接模块,所述安装座呈矩形结构,安装座下端安装有连接线束,安装座前端面中部安装有插接模块,插接模块与连接线束电连接。
[0008]所述插接模块包括插接架、定位柱、防水圈、插接单元、接电单元、密封垫圈和注气单元,所述安装座前端中部安装有插接架,插接架呈矩形框型结构,插接架与安装座一体化注塑成型,安装座上端中部安装有定位柱,安装座外端内侧设置有防水圈,插接架内均匀设置有插接单元,插接单元安装在安装座上,安装座中部设置有通槽,通槽中部安装有接电单元,连接线束通过接电单元与插接单元相连接,插接架内壁上设置有环形槽,环形槽内安装有密封垫圈,通槽内安装有注气单元,注气单元与密封垫圈相连通。
[0009]所述插接单元包括插接柱、接电柱和压紧组件,所述插接柱安装在安装座上,插接柱呈圆柱形空心结构,插接柱内部安装有接电柱,接电柱与接电单元相连接,插接柱外侧设置有环形槽,环形槽内安装有压紧组件。
[0010]优选的,所述防水圈为柔性橡胶材质,防水圈上均匀设置有防水槽。
[00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防水圈起到密封防水的效果,防止水汽和灰尘进入高压线束与接触件的连接处,从而确保连接器的密封环境,避免接触件之间短路的风险,以及防
止湿气进入,避免产生火花等安全问题。
[0012]优选的,所述压紧组件包括环形架、滑块、压杆、导杆、连接弹簧、顶杆、压板和压紧垫,所述环形架安装在插接柱外侧的环形槽上,环形架中部设置有环形空槽,环形空槽内设置有滑块,滑块呈环形结构,环形架上均匀设置有与环形空槽连通的通孔,通孔内安装有压杆,压杆内侧与滑块相连接,环形空槽内侧安装有导杆,滑块内侧通过滑动配合的方式与导杆相连接,导杆上设置有连接弹簧,环形架外侧面上均匀设置有与环形空槽连通的矩形槽,矩形槽内滑动设置有压板,压板上设置有导向槽,导向槽截面呈梯形结构,滑块上均匀设置有与导向槽配合的顶杆,环形架外侧中部设置有压紧垫,压紧垫为柔性橡胶材质,压紧垫内侧面与压板紧贴。
[00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插接柱插入接触件内部时,接电柱与接触件充分接触接通,当压杆受挤压时,压杆受力向内运动,压杆带动滑块向内滑动,导杆起到导向的作用,连接弹簧处于压缩状态,同时滑块外侧的顶杆向内滑动,顶杆通过导向槽带动压板向外运动,使得压板可以带动压紧垫与接触件充分紧贴,保证接触件的密封连接效果,防止外界潮湿气体影响使用的安全性。
[0014]优选的,所述接电单元包括活动板和接电板,所述通槽上通过螺钉密封安装有活动板,活动板内侧面上安装有接电板,接电板前端分别与插接单元相连接,接电板下端分别与连接线束相连接。
[00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活动板可拆卸设置,接电板可以实现将连接线束与插接单元相连通的功能,通过活动板的拆卸安装可以对连接线束进行准确连接。
[0016]优选的,所述密封垫圈为矩形框架型结构,密封垫圈中部设置有环形密封腔,环形密封腔与注气单元相连通,密封垫圈内侧面为柔性结构。
[00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密封垫圈起到进一步密封的作用,当高压气体经注气单元注入密封垫圈内部时,密封垫圈内侧面受力向内扩张,密封垫圈内侧面与接触件表面紧贴,使得密封垫圈与接触件表面形成密封层,避免外界潮湿的气体进入。
[0018]优选的,所述密封垫圈内侧面上均匀设置有倾斜布置的防滑条,防滑条之间交叉布置,相邻的防滑条之间设置有压紧槽,压紧槽呈蜂窝型布置。
[00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防滑条可以起到增大摩擦的作用,使得密封垫圈充气扩张后可以准确的与接触件表面紧贴,防止潮湿气体进入密封垫圈内侧,同时相邻的防滑条之间设置的压紧槽可以起到储存的作用。
[0020]优选的,所述注气单元包括注气口、注气管、密封圈、密封活塞和复位弹簧,所述通槽内安装有注气管,注气管安装在活动板内侧,活动板上设置有与注气管连通的注气口,注气管内侧通过软管与密封垫圈相连通,注气管中部均匀安装有密封圈,密封圈之间设置有密封活塞,相邻密封圈之间的密封活塞上设置有复位弹簧。
[00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对密封垫圈内部进行注气时,高压气体经注气口进入注气管内部,在外部高压的作用下,密封活塞向内运动与密封圈相分离,复位弹簧处于压缩状态,使得气体可以经注气管注入到密封垫圈内部,当密封垫圈内部充气扩张到一定程度后,停止注气,复位弹簧迅速复位,使得密封活塞与密封圈再次密封配合,在密封垫圈内部的气体压力的作用下,密封活塞与密封圈紧贴,保证密封垫圈内部始终处于高压状态,提高密封效果。
[0022]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0023]1.为了能够进一步的提高接线端子的密封效果,在本专利技术中设置了压紧组件,插接柱插入接触件内部时,接电柱与接触件充分接触接通,当压杆受挤压时,压杆受力向内运动,压杆带动滑块向内滑动,导杆起到导向的作用,连接弹簧处于压缩状态,同时滑块外侧的顶杆向内滑动,顶杆通过导向槽带动压板向外运动,使得压板可以带动压紧垫与接触件充分紧贴,保证压紧垫与接线端子之间的密封连接效果,防止外界潮湿气体影响使用的安全性;
[0024]2.为了能够进一步的增大密封效果,在本专利技术中将所述密封垫圈设置为矩形框架型结构,密封垫圈中部设置有环形密封腔,当高压气体经注气单元注入密封垫圈内部时,密封垫圈内侧面受力向内扩张,密封垫圈内侧面与接触件表面紧贴,使得密封垫圈与接触件表面形成密封层,避免外界潮湿的气体进入;
[0025]3.为了能够防止潮湿的气体经密封垫圈进入,在本专利技术中在所述密封垫圈内侧面上均匀设置有倾斜布置的防滑条,防滑条可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防水连接器,包括安装座(1)、连接线束(2)和插接模块(3),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1)呈矩形结构,安装座(1)下端安装有连接线束(2),安装座(1)前端面中部安装有插接模块(3),插接模块(3)与连接线束(2)电连接;其中:所述插接模块(3)包括插接架(31)、定位柱(32)、防水圈(33)、插接单元(34)、接电单元(35)、密封垫圈(36)和注气单元(37),所述安装座(1)前端中部安装有插接架(31),插接架(31)呈矩形框型结构,插接架(31)与安装座(1)一体化注塑成型,安装座(1)上端中部安装有定位柱(32),安装座(1)外端内侧设置有防水圈(33),插接架(31)内均匀设置有插接单元(34),插接单元(34)安装在安装座(1)上,安装座(1)中部设置有通槽,通槽中部安装有接电单元(35),连接线束(2)通过接电单元(35)与插接单元(34)相连接,插接架(31)内壁上设置有环形槽,环形槽内安装有密封垫圈(36),通槽内安装有注气单元(37),注气单元(37)与密封垫圈(36))相连通;所述插接单元(34)包括插接柱(341)、接电柱(342)和压紧组件(343),所述插接柱(341)安装在安装座(1)上,插接柱(341)呈圆柱形空心结构,插接柱(341)内部安装有接电柱(342),接电柱(342)与接电单元(35)相连接,插接柱(341)外侧设置有环形槽,环形槽内安装有压紧组件(34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防水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圈(33)为柔性橡胶材质,防水圈(33)上均匀设置有防水槽。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防水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紧组件(343)包括环形架(3431)、滑块(3432)、压杆(3433)、导杆(3434)、连接弹簧(3435)、顶杆(3436)、压板(3437)和压紧垫(3438),所述环形架(3431)安装在插接柱(341)外侧的环形槽上,环形架(3431)中部设置有环形空槽,环形空槽内设置有滑块(3432),滑块(3432)呈环形结构,环形架(3431)上均匀设置有与环形空槽连通的通孔,通孔内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丰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耀亚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