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PVC泡棉胶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706837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08 14:4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PVC泡棉胶带,包括PVC泡棉层、胶黏层和离型膜,胶黏层包括胶水溶液及交联剂,交联剂用量为胶水溶液质量的0.5~2.8wt%,胶水溶液为丙烯酸酯聚合物溶液与增粘树脂溶液的组合物,增粘树脂溶液占胶水溶液固形份的20~40wt%,PVC泡棉层由发泡母粒、助剂母粒、PVC母粒和ABS颗粒共混改性后进行混炼制得母片后,由母片经电子束交联后制得。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升了胶水的剥离强度和内聚力,使其耐温性和粘接强度提高,有效保证应用的稳定性,拉伸性能好,且不容易损坏,使用寿命长,且成本低,解决了传统的PVC泡棉胶带容易出现断裂的现象。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PVC泡棉胶带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胶带
,具体为一种PVC泡棉胶带。

技术介绍

[0002]胶带是一种表面涂有一层压敏胶的一般是由塑料制成的带状物。1928年在美国明尼苏达圣保罗,理查
·
德鲁专利技术了透明胶带,胶带按它的功效可分为:高温胶带、双面胶带、绝缘胶带、特种胶带、压敏胶带、模切胶带,不同的功效适合不同的行业需求。胶带表面上涂有一层粘合剂,才能令胶带粘住物品,最早的粘着剂来自动物和植物,在十九世纪,橡胶是粘着剂的主要成份;而现代则广泛使用各种聚合物。PVC泡棉胶带以PVC泡棉为基材,具有密封、减震的作用。具有出色的密封性、抗压缩变形性、阻燃性、浸润性等。产品广泛应用于电子电器产品、机械零部件、各类小家电、手机配件、工业仪表、电脑及周边设备、汽车配件、影音器材、玩具、化妆品等。
[0003]现有的PVC泡棉胶带的弹性和柔软度难以达到需求,且拉伸性能差,在使用的过程中容易出现断裂的现象,从而导致其实用性低,同时胶带的粘接效果差,从而导致产品整体性能下降,提高反拆良率,增加成本和工艺,可靠性低。针对相关技术问题,尚未提出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PVC泡棉胶带,以克服现有相关技术所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升了胶水的剥离强度和内聚力,使其耐温性和粘接强度提高,有效保证应用的稳定性,拉伸性能好,且不容易损坏,使用寿命长,且成本低。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6]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PVC泡棉胶带,包括PVC泡棉层、胶黏层和离型膜,所述胶黏层设置在PVC泡棉层的表面,所述离型膜设置在胶黏层的表面,所述胶黏层包括胶水溶液及交联剂,所述交联剂用量为所述胶水溶液质量的0.5~2.8wt%,所述胶水溶液为丙烯酸酯聚合物溶液与增粘树脂溶液的组合物,所述增粘树脂溶液占所述胶水溶液固形份的20~40wt%,所述PVC泡棉层由发泡母粒、助剂母粒、PVC母粒和ABS颗粒共混改性后进行混炼制得母片后,由母片经电子束交联后制得。
[0007]优选的,所述发泡母粒由高分子量树脂颗粒和合成橡胶颗粒制成,所述助剂母粒由聚氨酯颗粒、增塑剂和纳米钙粉混合而成。
[0008]优选的,所述增塑剂具体为偏苯三酸三辛酯、DOP增塑剂和DBP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
[0009]优选的,所述烯酸酯聚合物溶液的组分及质量百分含量为:
[0010][0011]优选的,所述增粘树脂溶液的组分及质量百分含量为:
[0012][0013]优选的,所述交联剂为多异氰酸酯。
[0014]优选的,所述烯酸酯聚合物溶液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5]步骤一:向反应器中加入45~60wt%的乙酸乙酯;向单体槽中注入丙烯酸、丙烯酸
‑2‑
羟基乙酯、丙烯酸丁酯、丙烯酸异辛酯,并搅拌均匀,制得第一溶液;向引发剂槽中注入偶氮二异丁腈总量35~45wt%的偶氮二异丁腈和乙酸乙酯总量5~10wt%的乙酸乙酯,并搅拌均匀,制得第二溶液;
[0016]步骤二:加热反应器,控制反应器中温度为70~80℃,达到回流温度后,加入10~15wt%的第二溶液和10~15wt%的第一溶液,反应开始后,1.0~1.5h内匀速加入剩余第一溶液和第二溶液,并维持反应1.0~1.5h;
[0017]步骤三:待步骤二反应时间结束后,在1.0~1.5h内滴加由乙酸乙酯总量10~20wt%的乙酸乙酯、丙烯酸甲酯、剩余的偶氮二异丁腈组成的第三溶液,并维持反应2.0~3.0;
[0018]步骤四:待步骤四反应结束后,将反应器温度降至60℃后,加入剩余乙酸乙酯,搅拌均匀后出料,得到烯酸酯聚合物溶液。
[0019]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20]一种PVC泡棉胶带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21]步骤一:将高分子量树脂颗粒和合成橡胶颗粒经共混改性后进行混炼后造粒得到发泡母粒;
[0022]步骤二:将聚氨酯颗粒、增塑剂和纳米钙粉经共混改性后进行混炼后造粒得到助剂母粒;
[0023]步骤三:将发泡母粒、助剂母粒、PVC母粒和ABS颗粒共混改性后进行混炼制得母
片,利用电子束对母片进行辐射交联后,制得PVC泡棉层;
[0024]步骤四:将制成的PVC泡棉层通过胶黏层与离型膜进行贴覆,得到PVC泡棉胶带。
[002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26](1)本专利技术为一种PVC泡棉胶带,通过利用高分子量树脂颗粒和合成橡胶颗粒经共混改性后进行混炼后制得发泡母粒,提升了PVC泡棉胶带的弹性和柔软度,延长其使用寿命;通过设置聚氨酯颗粒和纳米钙粉,利用聚氨酯颗粒对PVC母粒和ABS颗粒进行共混改性,提升PVC泡棉胶带的密度和防渗性,防止增速性渗出,使其分子间结合的更加紧密;
[0027](2)本专利技术为一种PVC泡棉胶带,胶黏层包括胶水溶液及交联剂,提升了胶水的剥离强度和内聚力,使其耐温性和粘接强度提高,有效保证应用的稳定性,拉伸性能好,且不容易损坏,使用寿命长,且成本低,解决了传统的PVC泡棉胶带容易出现断裂的现象。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9]实施例1
[0030]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PVC泡棉胶带,包括PVC泡棉层、胶黏层和离型膜,所述胶黏层设置在PVC泡棉层的表面,所述离型膜设置在胶黏层的表面,所述胶黏层包括胶水溶液及交联剂,所述交联剂用量为所述胶水溶液质量的2.2wt%,所述胶水溶液为丙烯酸酯聚合物溶液与增粘树脂溶液的组合物,所述增粘树脂溶液占所述胶水溶液固形份的30wt%,所述PVC泡棉层由发泡母粒、助剂母粒、PVC母粒和ABS颗粒共混改性后进行混炼制得母片后,由母片经电子束交联后制得。
[0031]优选的,所述发泡母粒由高分子量树脂颗粒和合成橡胶颗粒制成,所述助剂母粒由聚氨酯颗粒、增塑剂和纳米钙粉混合而成。
[0032]优选的,所述增塑剂具体为偏苯三酸三辛酯、DOP增塑剂和DBP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
[0033]优选的,所述烯酸酯聚合物溶液的组分及质量百分含量为:
[0034][0035]优选的,所述增粘树脂溶液的组分及质量百分含量为:
[0036][0037]优选的,所述交联剂为多异氰酸酯。
[0038]优选的,所述烯酸酯聚合物溶液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39]步骤一:向反应器中加入48wt%的乙酸乙酯;向单体槽中注入丙烯酸、丙烯酸
‑2‑
羟基乙酯、丙烯酸丁酯、丙烯酸异辛酯,并搅拌均匀,制得第一溶液;向引发剂槽中注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PVC泡棉胶带,其特征在于,包括PVC泡棉层、胶黏层和离型膜,所述胶黏层设置在PVC泡棉层的表面,所述离型膜设置在胶黏层的表面,所述胶黏层包括胶水溶液及交联剂,所述交联剂用量为所述胶水溶液质量的0.5~2.8wt%,所述胶水溶液为丙烯酸酯聚合物溶液与增粘树脂溶液的组合物,所述增粘树脂溶液占所述胶水溶液固形份的20~40wt%,所述PVC泡棉层由发泡母粒、助剂母粒、PVC母粒和ABS颗粒共混改性后进行混炼制得母片后,由母片经电子束交联后制得。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PVC泡棉胶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发泡母粒由高分子量树脂颗粒和合成橡胶颗粒制成,所述助剂母粒由聚氨酯颗粒、增塑剂和纳米钙粉混合而成。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PVC泡棉胶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增塑剂具体为偏苯三酸三辛酯、DOP增塑剂和DBP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PVC泡棉胶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烯酸酯聚合物溶液的组分及质量百分含量为: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PVC泡棉胶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增粘树脂溶液的组分及质量百分含量为:质量百分含量为: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PVC泡棉胶带,其特征在于,所述交联剂为多异氰酸酯。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PVC泡棉胶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烯酸酯聚合物溶液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向反应器中加入45~60wt%的乙酸乙酯;向单体槽中注入丙烯酸、丙烯酸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占重光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占一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