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高效稳定性的移栽运输培育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培育植物
,具体为一种具有高效稳定性的移栽运输培育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培育植物是一种野生植物经过人工培育后,具有一定生产价值或经济性状,遗传性稳定,能适合人类需要的植物,几乎包括所有的作物,其中粮食作物、纤维作物、油料作物等,传统的移栽运输培育装置,其大多采用长条框架状的植物移栽承载结构实现植物盛放,然而,长条框架状的植物移栽承载结构虽在平地或平台位置具有比较出色的盛放能力,但是,移栽过程通常需要将植物在土壤中或培养皿中取出放入移栽培育装置中。
[0003]但是,在通过运输将移栽培育装置输送至对应的培育中心进行集中培育,然传统长条框架状的植物移栽承载结构大多将植物盛放部堆叠放置在凹槽之中便实现简易的存放,其具体没有任何的限位保护措施,在运输过程中一旦出现路面颠簸震动便会造成培育植物的掉落或倾倒问题,并且长条框架状的植物移栽承载结构其植物大多采用横向水平放置,植物不同方位的生长状态还需要培育者进行环绕观察才能了解,造成增加培育者的观察负担以及劳累程度的问题。
[0004]同时,传统的长条框架状的植物移栽承载结构虽具有比较出色的盛放能力,但是,长条框架状的植物移栽承载结构其植物大多采用横向水平放置,在需要对特定位置的植物进行检修或观察时,仍需要培育者自身移动至特定位置植物的位置,这便不利于对多处的植物进行记录、修剪或更换,无法满足在一处完成多株植物的更换需求。
[0005]并且,现有大多采用的盛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高效稳定性的移栽运输培育装置,包括外壳(1)、支撑角(10)、支撑杆(6)和底板(15),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的前端内壁两侧均固接有挡杆(5),所述挡杆(5)的前侧贴合有玻璃板(7),所述外壳(1)的前端中心安装有驱动组件(3),所述外壳(1)的内壁后侧安装有联动组件(2),所述外壳(1)的左侧缺口部均安装有扣合组件(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高效稳定性的移栽运输培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3)包括包括螺栓(301)、传动箱(302)、耳板(303)、转盘(304)、驱动电机(305)、第一锥齿轮(306)和第二锥齿轮(307),所述传动箱(302)固定相连在外壳(1)的前端中心,所述传动箱(302)的下端固接有驱动电机(305),且驱动电机(305)的输出轴外壁通过轴承与传动箱(302)转动相连,所述驱动电机(305)的输出轴末端与第二锥齿轮(307),所述第二锥齿轮(307)的后侧上部啮合相连有第一锥齿轮(306),所述第一锥齿轮(306)的内部转轴后侧与转盘(304)固定相连,且第一锥齿轮(306)的内部转轴外壁通过轴承与外壳(1)转动相连,所述转盘(304)的外壁外侧通过多个螺栓(301)与耳板(303)固定相连。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具有高效稳定性的移栽运输培育装置,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耳板(303)的外侧末端均通过销轴与料筒(12)转动相连,所述料筒(12)的上方内壁螺纹相连有螺纹竖筒(14),所述螺纹竖筒(14)的上方末端与托盘(11)固定相连,且托盘(11)的下端表面与料筒(12)上表面相贴合。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高效稳定性的移栽运输培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联动组件(2)包括圆环(201)、滚轮(202)、第一圆杆(203)、支杆(204)、第一螺母(205)、第一螺杆(206)、挡板(207)和主轴(208),多个所述第一螺杆(206)分别固定相连在多处料筒(12)的后端上部,所述第一螺杆(206)的外壁固接有挡板(207),所述挡板(207)的后部与支杆(204)相贴合,所述第一螺杆(206)的外壁后侧螺纹相连有第一螺母(205),所述第一螺母(205)的前端与支杆(204)相抵紧,所述支杆(204)的右侧末端均转动相连有第一圆杆(203),所述第一圆杆(203)的后侧末端与圆环(201)固定相连,所述圆环(201)的内壁贴合相连有多个滚轮(202),所述滚轮(202)的内壁中心均固接有主轴(208),所述主轴(208)的外壁末端均通过轴承与外壳(1)转动相连。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高效稳定性的移栽运输培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的左右两端下部前后两侧均固接有支撑角(10),所述支撑角(10)的前后两侧末端均通过支撑杆(6)与底板(15)固定相连。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高效稳定性的移栽运输培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扣合组件(4)包括连杆(401)、框架(402)、第二圆杆(403)、扣合气缸(404)、扣合护板(405)、第二螺母(406)、第二螺杆(407)、气缸挡板(408)、端板(409)、套筒(410)和滑杆(411),多个所述扣合护板(405)贴合相连在外壳(1)的左侧内壁处,所述扣合护板(405)的后端中心固接有第二螺杆(407),所述第二螺杆(407)的外壁一侧套接抵紧有连杆(401),所述第二螺杆(407)的外壁末端螺纹相连有第二螺母(406),所述第二螺母(406)的末端与连杆(401)相抵紧,所述连杆(401)的外侧末端均通过销轴与外壳(1)转动相连,所述连杆(401)的后端中心均固接有第二圆杆(403),所述第二圆杆(403)的外壁与框架(402)的两侧末端滑槽滑动相连,所述框架(402)的左部与扣合气缸(404)的输出轴末端固定相连,且扣合气缸(404)的主体部一侧通过气缸挡板(408)与外壳(1)固定相连,所述框架(402)的外壁中心部上下两侧均固接有套筒(410),所述套筒(410)的内部滑动相连有滑杆(411),所述滑杆(411)的两侧
末端均通过端板(409)与外壳(1)固定相连。7....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