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空气炸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703233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07 15: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空气炸锅,属于生活电器领域,解决了机头散热效果较差的问题,解决该问题的技术方案主要是包括锅体和盖合于锅体上的上盖,锅体内设有烹饪腔,上盖包括机头和盖体,机头和盖体通过导风罩连接,导风罩内设有冷风扇,导风罩下方设有热风扇和加热件,机头内设有安装腔,安装腔内设有驱动冷风扇和热风扇的电机,导风罩设有与安装腔连通的出风口,机头设有与安装腔连通的进风口及与烹饪腔连通的排气口,出风口、进风口、排气口在机头的长度方向上依次错位排布。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主要用于提升机头的散热效果,从而保障空气炸锅性能的可靠性。可靠性。可靠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空气炸锅


[0001]本技术涉及生活电器,特别是一种空气炸锅。

技术介绍

[0002]现有技术中,技术专利CN215190857U公开了一种电热锅具,包括机头组件、锅体部、连接在所述锅体部的一侧的枢转支撑部以及连接到机头组件的电源线,机头组件枢转连接到所述枢转支撑部。通过在枢转支撑部上设置通风口和散热孔,以及在机头壳上设有进风口和出风口,外界冷风通过散热孔和进风口进入机头组件内部,在对机头组件内的电子组件进行冷却后通过出风口排出外部。此时,通过散热孔的冷风将会经由设置在连接部内的电源线,并且在对电源线进行冷却后通过通风口进入机头壳的壳体内腔中,与进风口进入壳体内腔的冷风相互冲击,使气流的速度和压力均会得到衰减,不利于气流快速流动,影响机头组件内部散热效果,进而机头组件内部的温度出现过高的情况,影响空气炸锅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所要达到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空气炸锅,解决了机头的散热效果较差的问题,提升机头的散热效果,从而保障空气炸锅性能的可靠性。
[0004]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空气炸锅,包括锅体和盖合于锅体上的上盖,锅体内设有烹饪腔,上盖包括机头和盖体,机头和盖体通过导风罩连接,导风罩内设有冷风扇,导风罩下方设有热风扇和加热件,机头内设有安装腔,安装腔内设有驱动冷风扇和热风扇的电机,导风罩设有与安装腔连通的出风口,所述机头设有与安装腔连通的进风口及与烹饪腔连通的排气口,出风口、进风口、排气口在机头的长度方向上依次错位排布。
[0005]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技术具有如下优点:将出风口、进风口、排气口在机头的长度方向上依次错位排布设置,首先,有效避免排气口外排的蒸汽在机头外部扩散时重新进入进风口,减少水汽流入,有利于保障元器件的性能和使用寿命,其次,使从排气口外排的蒸汽与从出风口输出的冷空气错开,会有利于使蒸汽和冷空气快速流动,保障烹饪腔的气压稳定性和对安装腔内进行有效散热,保障空气炸锅性能的可靠性,提升用户体验,也能有效避免蒸汽和冷空气相互冲击而导致蒸汽不能快速远离机头,进一步减少水汽从进风口流入安装腔,也可以避免出风口输出的冷空气直接进入进风口,从而进一步保障元器件的性能和使用寿命。
[0006]进一步的,所述出风口、进风口、排气口在机头的高度方向上依次错位排布。采用前述技术方案,进一步有效避免排气口外排的蒸汽在高度方向扩散时靠近进风口或者出风口,从而在很大程度上减少蒸汽进入进风口,进一步有利于保障元器件的性能和使用寿命。
[0007]进一步的,所述排气口位于机头的后端,进风口设于机头的侧壁。采用前述技术方案,将排气口位于机头的后端设置,使得排气口远离进风口,同时,机头也可以隔开蒸汽,减
少蒸汽从进风口被吸入,进一步保障元器件的工作可靠性和使用寿命。
[0008]进一步的,所述上盖铰接于锅体,排气口的出气方向朝上。采用前述技术方案,由于机头上部的空间比较空旷,将排气口的出气方向朝上设置,蒸汽排向空旷区域来提升蒸汽快速扩散,上盖打开时,可以让排气口内的冷凝水流速减慢,避免出现冷凝水向外喷溅。
[0009]进一步的,所述机头内设有连通烹饪腔与排气口的排气管,进风口和排气管之间具有防止冷空气直吹排气管的挡风板。采用前述技术方案,首先,设置排气管,烹饪腔内的蒸汽可以经排气管快速排出排气口,其次,设置挡风板对冷空气起到阻碍作用,改变冷空气的运动方向,有效防止从进风口流入的冷空气直吹排气管,避免冷空气接触排气管导致排气管内产生过多的冷凝水而影响排气。
[0010]进一步的,所述机头包括壳体,挡风板位于壳体的内侧,挡风板上远离电机的一端与壳体连接,挡风板上靠近电机的一端与壳体的内侧壁之间形成向电机通风的通风口。采用前述技术方案,挡风板与壳体的内侧壁之间形成向电机通风的通风口,改变冷空气的运动方向,对冷空气起到导向的作用,将冷空气引导至电机,对电机起到更有效的散热效果。
[0011]进一步的,所述挡风板的顶端与安装腔的顶壁之间具有通风间隙。采用前述技术方案,通过挡风板的顶端不低于排气管的设置,使经过通风间隙的冷空气不会直吹排气管,既能有效避免从进风口流入的冷空气直吹排气管,又能平衡冷空气对安装腔内排气管周围的散热效果。
[0012]进一步的,所述挡风板的顶端设有下凹的扰风槽,扰风槽与进风口错位设置。采用前述技术方案,首先,通过设置下凹的扰风槽,能进一步有效避免从进风口流入的冷空气直吹排气管,其次,由于通过扰风槽的设置,会降低冷空气的流动速度,通过扰风槽与进风口错位设置,有效保障外部冷空气进入进风口后的速度,从而有利于提升对安装腔内元器件的散热效果。
[0013]进一步的,所述进风口与排气口在机头高度方向上的距离为H1,H1≥5mm。采用前述技术方案,若H1<5mm,则排气口排出的蒸汽容易被进风口重新吸入,影响元器件的性能和使用寿命。
[0014]进一步的,所述出风口与进风口在机头高度方向上的距离为H2,H2≥10mm。采用前述技术方案,若H2<10mm,则从出风口排出的冷空气容易被进风口重新吸入,影响对元器件的散热效果。
附图说明
[0015]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中空气炸锅的结构示意图(一);
[0017]图2为本技术中空气炸锅的结构示意图(二);
[0018]图3为本技术中机头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4为本技术中上盖的剖视图;
[0020]图5为本技术中上盖的爆炸图;
[0021]图中,1、锅体;2、上盖;21、机头;211、安装腔;212、排气口;213、进风口;214、壳体;2141、环形凸筋;2142、安装通孔;215、通风口;216、通风间隙;22、盖体;3、导风罩;31、凸台;311、通风孔;4、冷风扇;5、热风扇;6、电机;7、排气管;8、挡风板;81、扰风槽;9、连接环;91、
出风口;92、容纳空间;93、反射罩。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23]本技术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等(如果存在)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技术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
[0024]应当理解,在本技术的各种实施例中,如涉及各过程的序号的大小,并不意味着执行顺序的先后,各过程的执行顺序应以其功能和内在逻辑确定,而不应对本技术实施例的实施过程构成任何限定。
[0025]应当理解,在本技术中,“包括”和“具有”以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空气炸锅,包括锅体和盖合于锅体上的上盖,锅体内设有烹饪腔,上盖包括机头和盖体,机头和盖体通过导风罩连接,导风罩内设有冷风扇,导风罩下方设有热风扇和加热件,机头内设有安装腔,安装腔内设有驱动冷风扇和热风扇的电机,导风罩设有与安装腔连通的出风口,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头设有与安装腔连通的进风口及与烹饪腔连通的排气口,出风口、进风口、排气口在机头的长度方向上依次错位排布。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炸锅,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口、进风口、排气口在机头的高度方向上依次错位排布。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空气炸锅,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口位于机头的后端,进风口设于机头的侧壁。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气炸锅,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铰接于锅体,排气口的出气方向朝上。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炸锅,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泽春黄一丁楼伟冯家凯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九阳小家电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