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窄间隙顶升移载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703182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07 15: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窄间隙顶升移载机构,属于顶升移载机技术领域,包括支架,所述支架的顶部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安装架与第二安装架,所述第一安装架与第二安装架之间转动连接有至少十组输送辊,所述支架的内部设置有顶升移载装置,所述支架的一侧还设置有缓冲机构,所述缓冲机构包括缓冲板与套筒,所述缓冲板转动连接在第一安装架上,所述套筒固定安装在支架上,所述套筒上螺纹连接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的顶端转动连接有调节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的缓冲机构,能够在顶升移载装置将物品换向输送时,对于物品进行一定的缓冲,减少物品的碰撞,同时能够便于不同高度的输送机构使用,能够方便的调节缓冲板的倾斜角度。能够方便的调节缓冲板的倾斜角度。能够方便的调节缓冲板的倾斜角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窄间隙顶升移载机构


[0001]本技术涉及顶升移载机
,具体为一种窄间隙顶升移载机构。

技术介绍

[0002]顶升移载机是一般用于改变物品的输送方向,将物品从叉道送入或移出主输送线,具有承载大,结构简单,稳定可靠的特点,在辊道输送机,链条输送机中,对于分拣速度小于30件/分钟,但单件物品重量大于2000kg的物品,首选顶升移载机。
[0003]现有的顶升移载设备采用PLC可编程序控制,包括输送机构与顶升机构,其中输送机构能够保持物品持续输送,然后顶升机构能够将需要输送的物品顶起,改变其输送的方向,使得物品能方便地进出主辅输送线,不会产生碰撞、挤压等现象。
[0004]对于上述技术条件,还存在有缺陷:上述所述的顶升移载设备中顶升机构与输送机构之间大多采用固定的衔接板,将物品从顶升机构上转移到输送机构,其衔接板不能方便的调节安装的角度。
[0005]基于此,本技术设计了一种窄间隙顶升移载机构,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窄间隙顶升移载机构,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000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窄间隙顶升移载机构,包括支架,所述支架的顶部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安装架与第二安装架,所述第一安装架与第二安装架之间转动连接有至少十组输送辊,所述支架的内部设置有顶升移载装置,所述支架的一侧还设置有缓冲机构,所述缓冲机构包括缓冲板与套筒,所述缓冲板转动连接在第一安装架上,所述套筒固定安装在支架上,所述套筒上螺纹连接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的顶端转动连接有调节杆,所述缓冲板的底部滑动连接有滑动座,所述调节杆与滑动座之间为转动连接,所述缓冲板位于最上方时与第一安装架的顶部具有倾斜角度。
[000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对于转向移载的物品进行缓冲承接,增加物品输送的效果。
[0009]优选的,所述输送辊的一端设置有棘轮,所述棘轮上设置有一号齿带,所述支架的内部还设置有驱动电机,两组相邻的所述棘轮之间通过一号齿带传动连接。
[00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驱动电机能够在一号齿带与棘轮的作用下,控制输送辊转动。
[0011]优选的,所述顶升移载装置包括气缸,所述气缸固定安装在支架的内部,所述气缸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升降架,所述升降架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移载电机,所述移载电机的输出端同轴固定有主动轮,所述升降架的顶部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稳定座,所述升降架的顶部且位于两组稳定座之间固定连接有九组定位壳,两组所述稳定座之间转动连接有传动轴,所述传动轴的一端同轴固定有从动轮,所述传动轴上还同轴固定有九组传动轮,九组所述传动轮分别位于九组定位壳的内部,所述定位壳的内部还转动连接有三组换向轮,三组所
述换向轮与传动轮之间设置有二号齿带,三组所述换向轮与传动轮之间通过二号齿带传动连接,所述主动轮与从动轮之间传动设置有三号齿带。
[00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将物品进行很好的移载,使其运送的方向改变。
[0013]优选的,九组所述二号齿带呈等间距排布,且间距与输送辊的宽度相适配。
[00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输送辊与二号齿带之间的缝隙较小,能够避免物品卡在缝隙的内部。
[0015]优选的,所述升降架与支架之间设有多组稳定机构。
[00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使得升降架在移动时更加稳定。
[0017]综上所述,本申请具有以下有益技术效果:通过设置的缓冲机构,能够在顶升移载装置将物品换向输送时,对于物品进行一定的缓冲,减少物品的碰撞,同时能够便于不同高度的输送机构使用,能够方便的调节缓冲板的倾斜角度。
附图说明
[001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9]图1为本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0]图2为本实施例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0021]图3为本实施例中缓冲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4为本实施例中顶升移载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5为本实施例中顶升移载装置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0024]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0025]1、支架;2、第一安装架;3、第二安装架;4、输送辊;5、棘轮;6、一号齿带;7、缓冲机构;71、缓冲板;72、套筒;73、螺纹杆;74、调节杆;75、滑动座;8、顶升移载装置;81、气缸;82、升降架;83、移载电机;84、主动轮;85、稳定座;86、定位壳;87、传动轴;88、从动轮;89、传动轮;810、换向轮;811、二号齿带;812、三号齿带;9、驱动电机。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7]以下结合附图1

5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28]参照图1、图4与图5一种窄间隙顶升移载机构,包括支架1,支架1的顶部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安装架2与第二安装架3,第一安装架2与第二安装架3之间转动连接有至少十组输送辊4,支架1的内部设置有顶升移载装置8,顶升移载装置8包括气缸81,气缸81固定安装在支架1的内部,气缸81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升降架82,通过气缸81控制升降架82上下移动,进而调节二号齿带811的高度,升降架82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移载电机83,移载电机83
的输出端同轴固定有主动轮84,主动轮84通过三号齿带812带动从动轮88转动,进而带动传动轴87与传动轮89转动,使得二号齿带811能够转动,进而改变物品输送的方向,升降架82的顶部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稳定座85,升降架82的顶部且位于两组稳定座85之间固定连接有九组定位壳86,两组稳定座85之间转动连接有传动轴87,传动轴87的一端同轴固定有从动轮88,传动轴87上还同轴固定有九组传动轮89,九组传动轮89分别位于九组定位壳86的内部,定位壳86的内部还转动连接有三组换向轮810,三组换向轮810与传动轮89之间设置有二号齿带811,三组换向轮810与传动轮89之间通过二号齿带811传动连接,主动轮84与从动轮88之间传动设置有三号齿带812。
[0029]参照图1与图2,输送辊4的一端设置有棘轮5,棘轮5上设置有一号齿带6,棘轮5与一号齿带6之间相啮合,支架1的内部还设置有驱动电机9,两组相邻的棘轮5之间通过一号齿带6传动连接,中间位置的棘轮5上均设有两根一号齿带6,且两根一号齿带6的安装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窄间隙顶升移载机构,包括支架(1),所述支架(1)的顶部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安装架(2)与第二安装架(3),所述第一安装架(2)与第二安装架(3)之间转动连接有至少十组输送辊(4),所述支架(1)的内部设置有顶升移载装置(8),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1)的一侧还设置有缓冲机构(7),所述缓冲机构(7)包括缓冲板(71)与套筒(72),所述缓冲板(71)转动连接在第一安装架(2)上,所述套筒(72)固定安装在支架(1)上,所述套筒(72)上螺纹连接有螺纹杆(73),所述螺纹杆(73)的顶端转动连接有调节杆(74),所述缓冲板(71)的底部滑动连接有滑动座(75),所述调节杆(74)与滑动座(75)之间为转动连接,所述缓冲板(71)位于最上方时与第一安装架(2)的顶部具有倾斜角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窄间隙顶升移载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辊(4)的一端设置有棘轮(5),所述棘轮(5)上设置有一号齿带(6),所述支架(1)的内部还设置有驱动电机(9)。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窄间隙顶升移载机构,其特征在于:两组相邻的所述棘轮(5)之间通过一号齿带(6)传动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窄间隙顶升移载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升移载装置(8)包括气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顺红王彬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市未来亚特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