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坑边坡防护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701445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07 15: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坑边坡防护结构,包括面层和锚钉;还包括有肋筋网;所述面层满铺在边坡的坡面上,所述肋筋网设置在面层的外侧,包括有多列纵筋和多排斜筋;多列纵筋和多排斜筋共同构成矩形网格结构,且在矩形网格结构的十字交点处分别设置有锚钉,所述锚钉的外端伸出边坡土体,所述锚钉与相邻的纵筋和斜筋之间通过钢丝绳连接固定;在锚钉的外端部设置有紧固件,所述紧固件呈U形,夹持在锚钉的外端;在紧固件的两侧板上、对应锚钉的位置处设置有弧形槽;所述锚钉嵌设在弧形槽中;在紧固件的两侧板上、靠近端部位置处设置有孔道;在紧固件两侧板的孔道之间拉结有螺栓,该结构施工拆除后可重复利用,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坑边坡防护结构


[0001]本技术属于建筑施工
,尤其涉及一种基坑边坡防护结构。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发展,建设工程领域发生了突飞猛进的变化,对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基坑边坡支护工程与天然地质环境紧密相连,对于工期进度、资源节约、绿色环保等要求日益强烈,而传统的喷射混凝土基坑支护工艺施工速度慢、环境污染大,诸多缺点都造成了较大的不利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基坑边坡防护结构,目的是为了解决对于边坡的防护问题。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基坑边坡防护结构,包括面层和锚钉;还包括有肋筋网;所述面层满铺在边坡的坡面上,相邻面层之间搭接设置,沿搭接的长轴向间隔压设有压板;所述肋筋网设置在面层的外侧,包括有多列纵筋和多排斜筋;多列纵筋和多排斜筋共同构成矩形网格结构,且在矩形网格结构的十字交点处分别设置有锚钉,所述锚钉垂直于坡面、倾斜设置在边坡土体中,且锚钉的外端伸出边坡土体,所述锚钉与相邻的纵筋和斜筋之间通过钢丝绳连接固定;在锚钉的外端部设置有紧固件,所述紧固件呈U形,夹持在锚钉的外端;在紧固件的两侧板上、对应锚钉的位置处设置有弧形槽;所述锚钉嵌设在弧形槽中;在紧固件的两侧板上、靠近端部位置处设置有孔道;在紧固件两侧板的孔道之间拉结有螺栓。
[0005]进一步的,所述面层包括有加筋层、反滤层和防护层,相邻面层之间的搭接长度不少于300mm。
[0006]更进一步的,所述压板的两端分别压设在相邻面层搭接边两侧的面层上;在压板的内侧面上、靠近两端位置处分别设置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插入边坡土体中,在固定杆的端部设置有尖角,在固定杆的侧壁上设置有楔块。
[0007]更进一步的,所述压板的底面设置有防滑纹。
[0008]更进一步的,位于每级坡面的坡顶与坡脚处的锚钉伸入边坡土体的长度比坡面内壁的锚钉伸入边坡土体的长度长10mm

30mm。
[000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依靠锚钉与面层形成的支护体系,传递局部单元土压力,防冲蚀、防渗透的土体外部防护屏障保证基坑边坡安全,有效提高了边坡平整度,实现了边坡坡度施工保证,减少了返修工作量材料可周转,施工拆除后可重复利用,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0010]图1为本技术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1]图2为本技术的紧固件结构示意图。
[0012]图3为本技术面层处的锚杆结构示意图。
[0013]图4为本技术面层搭接处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5为本技术的压板结构示意图。
[0015]附图说明:1、面层;2、肋筋网;2.1、斜筋;2.2、纵筋;3、锚钉;4、钢丝绳;5、紧固件;5.1、弧形槽;5.2、孔道;6、螺栓;7、压板;8、固定杆;9、楔块。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下面将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7]本专利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
[0018]结合附图,本技术为一种基坑边坡防护结构,用于放坡开挖的基坑支护工程,特别适用于开挖深度3

5m的基坑边坡;包括面层1和锚钉3;还包括有肋筋网2;所述面层1满铺在边坡的坡面上,相邻面层1之间搭接设置,沿搭接的长轴向间隔压设有压板7;所述肋筋网2设置在面层1的外侧,包括有多列纵筋2.2和多排斜筋2.1;多列纵筋2.2和多排斜筋2.1共同构成矩形网格结构,且在矩形网格结构的十字交点处分别设置有锚钉3,所述锚钉3垂直于坡面、倾斜设置在边坡土体中,且锚钉3的外端伸出边坡土体,所述锚钉3与相邻的纵筋2.2和斜筋2.1之间通过钢丝绳4连接固定;在锚钉3的外端部设置有紧固件5,所述紧固件5呈U形,夹持在锚钉3的外端;在紧固件5的两侧板上、对应锚钉3的位置处设置有弧形槽5.1;所述锚钉3嵌设在弧形槽5.1中;在紧固件5的两侧板上、靠近端部位置处设置有孔道5.2;在紧固件5两侧板的孔道5.2之间拉结有螺栓6。
[0019]本实施例中,所述面层1包括有加筋层、反滤层和防护层,加筋层具有一定抗拉强度,满足承受坡面土压力的要求;反滤层具有防止土颗粒流失的作用;防护层具有防水、阻燃等功能;本实施例中的面层伸长率2%,面层综合抗拉强度不小于3.7KN/m。
[0020]本实施例中,相邻面层1之间的搭接长度不少于300mm。所述压板7的两端分别压设在相邻面层1搭接边两侧的面层1上;在压板7的内侧面上、靠近两端位置处分别设置有固定杆8;所述固定杆8插入边坡土体中,在固定杆8的端部设置有尖角,在固定杆8的侧壁上设置有楔块9,楔块9与固定杆之间的夹角不大于30
°

[0021]本实施例中,相邻压板7之间的间距为400mm,在压板7的底面设置有防滑纹。
[0022]本实施例中,在面层1在坡面上施工时,在对面层的一端进行锚固,然后从坡面放下以保证面层保持拉紧的状态,避免出现褶皱现象。钢丝绳4在每个外露锚钉3的根部缠绕一圈,缠绕方向保持一致,钢丝绳端部采用钢丝绳卡头固定,钢丝绳应拉紧,与面层保持密贴。
[0023]本实施例中,所述锚杆外露长度需保持一致,一般土钉的外露长度为50mm

80mm,
位于每级坡面的坡顶与坡脚处的锚钉3伸入边坡土体的长度比坡面内壁的锚钉3伸入边坡土体的长度长10mm

30mm,本实施例中在坡顶处的锚钉3采用直径16mm的通长螺杆,且通长螺杆打入土层的深度不少于0.9m。
[0024]本实施例中,坡度按2%内放坡,厚度不小于80mm;坡底采用混凝土压脚处理,厚度不小于80mm,均采用C20混凝土。
[0025]本实施例中,在锚钉3施工时,锚钉3水平方向、垂直方向钉距误差不得大于100mm,偏斜尺寸不得大于长度的3%。
[0026]本实施例中,相邻的锚钉3之间的斜向与纵向的长度为1.5m,且每根锚钉3在制作时应比设计长度长出30mm

50mm,以满足锁定需要。在沙质粉土、粉质黏土段锚钉3可采用人工锤击直接打入土体。
[0027]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坑边坡防护结构,包括面层(1)和锚钉(3);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肋筋网(2);所述面层(1)满铺在边坡的坡面上,相邻面层(1)之间搭接设置,沿搭接的长轴向间隔压设有压板(7);所述肋筋网(2)设置在面层(1)的外侧,包括有多列纵筋(2.2)和多排斜筋(2.1);多列纵筋(2.2)和多排斜筋(2.1)共同构成矩形网格结构,且在矩形网格结构的十字交点处分别设置有锚钉(3),所述锚钉(3)垂直于坡面、倾斜设置在边坡土体中,且锚钉(3)的外端伸出边坡土体,所述锚钉(3)与相邻的纵筋(2.2)和斜筋(2.1)之间通过钢丝绳(4)连接固定;在锚钉(3)的外端部设置有紧固件(5),所述紧固件(5)呈U形,夹持在锚钉(3)的外端;在紧固件(5)的两侧板上、对应锚钉(3)的位置处设置有弧形槽(5.1);所述锚钉(3)嵌设在弧形槽(5.1)中;在紧固件(5)的两侧板上、靠近端部位置处设置有孔道(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泰羽韦科朱明华张天宇甄豪徐靖杰贾学敏王英鹏张鑫周帅翰
申请(专利权)人:中建一局集团建设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