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西服吊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700789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07 15: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西服吊粒,属于服装生产技术领域,以解决现有的西服吊粒在使用完成后,一般使用者会将西服吊粒直接扔掉,导致资源的浪费的问题,包括吊粒主体、第一连接端、第二连接端、除臭网、扣孔和循环利用机构;所述第一连接端粘接连接在吊粒主体的后方左侧;所述第二连接端插接连接在吊粒主体的后方右侧,并且第二连接端和第一连接端通过绳子连接;所述除臭网为网状结构,除臭网固定连接在吊粒主体的前方;所述扣孔共设置四组,四组扣孔分别开设在吊粒主体的上方;所述循环利用机构设置在吊粒主体的内部,保证了西服吊粒的防伪效果,避免了西服吊粒被盗用,使西服吊粒功能多样化,避免了资源的浪费。避免了资源的浪费。避免了资源的浪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西服吊粒


[0001]本技术属于服装生产
,更具体地说,特别涉及一种西服吊粒。

技术介绍

[0002]吊粒是服装辅料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主要用于悬挂服装吊牌,它是服装与服装吊牌之间的连接纽带,吊粒一般由绳子、叉子、产品主体、logo等几部分组成。
[0003]现有申请号为:CN201920032725.7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男士西服吊粒,包括塑料头,所述塑料头的表面设置有品牌logo,所述塑料头包括亲水层、亲肤层、吸附去污层、导流层,所述亲水层的上表面粘接有吸附去污层,所述亲水层的下表面粘接有导流层,所述吸附去污层的上表面粘接有亲肤层,所述吸附去污层为竹炭纳米纤维编织而成的蜂窝结构,导流层背离亲水层的一侧等间距的设有多个防浪涌的凸点,每两个所述凸点之间均设有导流沟槽。本技术,将卡块插入卡槽内,使得卡槽中的限位块卡入限位槽内,实现对卡块的固定,不用时,只需要将卡块从卡槽内拔出即可,拆卸安装方便,便于吊粒的重复利用。
[0004]基于上述,现有的西服吊粒在使用中,许多名牌西服的吊粒经常会被不法商贩盗用,以次充好,导致影响名牌西服的口碑,同时现有的西服吊粒在使用完成后,一般使用者会将西服吊粒直接扔掉,导致资源的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西服吊粒,以解决现有的西服吊粒在使用中,许多名牌西服的吊粒经常会被不法商贩盗用,以次充好,导致影响名牌西服的口碑,同时现有的西服吊粒在使用完成后,一般使用者会将西服吊粒直接扔掉,导致资源的浪费的问题。
[0006]本技术一种西服吊粒的目的与功效,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
[0007]一种西服吊粒,包括吊粒主体、第一连接端、第二连接端、插接滑槽、插接阻挡件、除臭网、扣孔和循环利用机构;
[0008]所述第一连接端粘接连接在吊粒主体的后方左侧;
[0009]所述第二连接端插接连接在吊粒主体的后方右侧,并且第二连接端和第一连接端通过绳子连接;
[0010]所述插接滑槽开设在吊粒主体的后方右侧;
[0011]所述插接阻挡件转动连接在吊粒主体的内部后方右侧,并且插接阻挡件转动连接在插接滑槽的内部;
[0012]所述除臭网为网状结构,除臭网固定连接在吊粒主体的前方;
[0013]所述扣孔共设置四组,四组扣孔分别开设在吊粒主体的上方;
[0014]所述循环利用机构设置在吊粒主体的内部。
[0015]进一步的,所述第二连接端包括有:插接头;
[0016]所述插接头固定连接在第二连接端的前端,并且插接头设置有V字形结构。
[0017]进一步的,所述第二连接端还包括有:防伪槽和防伪限位件;
[0018]所述防伪槽设置有多组,多组防伪槽均为长方形槽结构,多组防伪槽分别开设在第二连接端的左侧;
[0019]所述防伪限位件固定连接在插接滑槽的内部,并且防伪限位件设置在插接阻挡件的后端。
[0020]进一步的,所述除臭网包括有:香薰槽和香薰件;
[0021]所述香薰槽开设在吊粒主体的前方;
[0022]所述香薰件为圆柱状香薰结构,香薰件放置在香薰槽的内部。
[0023]进一步的,所述循环利用机构包括有:遮挡件;
[0024]所述遮挡件滑动连接在吊粒主体的内部,并且遮挡件的四角处设置有圆盘状结构,遮挡件的圆盘状结构与扣孔的位置对应。
[0025]进一步的,所述循环利用机构还包括有:循环连接杆、循环触发件和循环触发弹簧;
[0026]所述循环连接杆的前端固定连接在遮挡件的后端,并且循环连接杆的前端滑动连接在插接滑槽的内部;
[0027]所述循环触发件固定连接在循环连接杆的后端,并且循环触发件设置在插接阻挡件的前端;
[0028]所述循环触发弹簧共设置两组,两组循环触发弹簧的后端分别固定连接在插接阻挡件的内部,并且两组循环触发弹簧的前端分别与循环触发件固定连接。
[002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30]本技术通过防伪槽的设置,当操作者需要打开第二连接端时,此时第二连接端被向后拉动,第二连接端向后拉动带动插接头向后拉动,插接头向后拉动对插接阻挡件施加向后的力,并且插接阻挡件在防伪限位件的作用下,此时插接阻挡件沿防伪槽折断,此时第二连接端不可再被复原,保证了西服吊粒的防伪效果,避免了西服吊粒被盗用,增加了安全性。
[0031]本技术通过香薰件的设置,香薰件发出的香味通过除臭网散发,可以保持西服充满香味。
[0032]本技术通过循环利用机构的设置,当插接阻挡件被破坏后,此时插接阻挡件不再遮挡循环触发件,循环触发件在循环触发弹簧的作用下向后移动,循环触发件向后移动带动循环连接杆向后移动,循环连接杆向后移动带动遮挡件向后移动,遮挡件向后移动将扣孔露出,此时使用者可以更直观的对西服吊粒的防伪情况进行判断,同时扣孔被露出,此时整个吊粒主体可以作为西服扣来使用,增加了整个吊粒的使用价值,避免了资源的浪费。
[0033]本技术保证了西服吊粒的防伪效果,避免了西服吊粒被盗用,增加了安全性,保持西服充满香味,使用者可以更直观的对西服吊粒的防伪情况进行判断,增加了整个吊粒的使用价值,使西服吊粒功能多样化,避免了资源的浪费。
附图说明
[0034]图1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35]图2是本技术的扣孔结构示意图。
[0036]图3是本技术的整体剖视结构示意图。
[0037]图4是本技术的插接头结构示意图。
[0038]图5是本技术的图4中A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0039]图6是本技术的循环利用机构结构示意图。
[0040]图中,部件名称与附图编号的对应关系为:
[0041]1、吊粒主体;2、第一连接端;3、第二连接端;301、插接滑槽;302、插接头;303、插接阻挡件;304、防伪槽;305、防伪限位件;4、除臭网;401、香薰槽;402、香薰件;5、扣孔;6、循环利用机构;601、遮挡件;602、循环连接杆;603、循环触发件;604、循环触发弹簧。
[0042]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实施例:
[0043]如附图1至附图6所示:
[0044]本技术提供一种西服吊粒,包括吊粒主体1、第一连接端2、第二连接端3、插接滑槽301、插接阻挡件303、除臭网4、扣孔5和循环利用机构6;
[0045]第一连接端2粘接连接在吊粒主体1的后方左侧;
[0046]第二连接端3插接连接在吊粒主体1的后方右侧,并且第二连接端3和第一连接端2通过绳子连接;
[0047]插接滑槽301开设在吊粒主体1的后方右侧;
[0048]插接阻挡件303转动连接在吊粒主体1的内部后方右侧,并且插接阻挡件303转动连接在插接滑槽3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西服吊粒,其特征在于:包括吊粒主体(1)、第一连接端(2)、第二连接端(3)、插接滑槽(301)、插接阻挡件(303)、除臭网(4)、扣孔(5)和循环利用机构(6);所述第一连接端(2)粘接连接在吊粒主体(1)的后方左侧;所述第二连接端(3)插接连接在吊粒主体(1)的后方右侧,并且第二连接端(3)和第一连接端(2)通过绳子连接;所述插接滑槽(301)开设在吊粒主体(1)的后方右侧;所述插接阻挡件(303)转动连接在吊粒主体(1)的内部后方右侧,并且插接阻挡件(303)转动连接在插接滑槽(301)的内部;所述除臭网(4)为网状结构,除臭网(4)固定连接在吊粒主体(1)的前方;所述扣孔(5)共设置四组,四组扣孔(5)分别开设在吊粒主体(1)的上方;所述循环利用机构(6)设置在吊粒主体(1)的内部。2.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西服吊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端(3)包括有:插接头(302);所述插接头(302)固定连接在第二连接端(3)的前端,并且插接头(302)设置有V字形结构。3.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西服吊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端(3)还包括有:防伪槽(304)和防伪限位件(305);所述防伪槽(304)设置有多组,多组防伪槽(304)均为长方形槽结构,多组防伪槽(304)分别开设在第二连接端(3)的左侧;所述防伪限位件(305)固定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史晓芬张晨史晓敏杨迪仑
申请(专利权)人:温州市金鸳鸯服装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