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小偏差脱硝混合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699860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07 15: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小偏差脱硝混合器,包括储氨箱、混合桶和混合缸。烟气流经混合桶、混合缸后由出气管排出。储氨箱分别与混合桶和混合缸连通,向其内部注入还原剂氨气。通过在混合桶外绕设若干层盘旋管,使每层均与混合桶内部连通,增加氨气的注入位置,使混合桶内烟气在旋流混合的过程中能够持续输入还原剂,保证烟气与还原剂充分接触混合。通过在混合缸内设置供氨盘组件,使流入混合缸内的烟气和供氨盘组件放出的氨气形成对冲气流冲击混合,进一步将还原剂与烟气混合,提升反应效果。通过旋流混合和冲击混合两种混合方式,避免了单一的混合方式可能存在的反应不充分的问题,大幅减小了脱硝产物的质量偏差。了脱硝产物的质量偏差。了脱硝产物的质量偏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小偏差脱硝混合器


[0001]本技术涉及烟气脱硝
,特别是涉及一种小偏差脱硝混合器。

技术介绍

[0002]脱硝是去除燃烧的气体中氮氧化物的过程,目前,SCR脱硝技术通常向烟气中喷射氨气/氨水作为还原剂,并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将氮氧化物分解成水和氮气无害成分。SCR脱硝过程中,还原剂能否与烟气能否充分混合对烟气的脱氨效果具有较大的影响。现有的脱硝设备中,如CN115845586A、CN104645840A的脱硝混合器,通常仅在进烟通道附近设置还原剂入口,通过带有催化剂烟气带动还原剂同步运动进行混合,此类脱硝设备一方面需要混合流道具有较大行程,使烟气长时间带动还原剂运动持续混合才能较为充分地反应;另一方面烟气流动的后续过程并无还原剂注入,烟气仅能依靠一开始带动的还原剂旋流混合反应,对于还原剂的利用率较低,且脱硝产物质量不易保证,易造成脱硝后产物与无害气体的标准存在一定偏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出了一种小偏差脱硝混合器,能够充分保证还原剂与烟气的混合效果,减少脱硝后的实际产物存在的质量偏差。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小偏差脱硝混合器,包括:储氨箱;
[0005]混合桶,固接于所述储氨箱上;所述混合桶表面绕设有盘旋管;所述盘旋管在所述混合桶上缠绕若干圈;所述盘旋管的每圈均分别与所述混合桶连通;所述混合桶内安装有扰流组件;所述混合桶侧壁下端连通有进气管,顶部连通有连通管的一端;所述进气管用于送入带催化剂的烟气;
[0006]混合缸,顶部连通有所述连通管的另一端,底部连通有出气管;所述混合缸内安装有供氨盘组件;所述供氨盘组件出气方向与所述连通管向所述混合缸内进气的方向相反;
[0007]所述储氨箱上安装有气泵;所述气泵通过供氨管分别与所述盘旋管和所述供氨盘组件连通。
[0008]进一步的,所述混合桶侧壁表面开设有若干通孔;所述盘旋管内侧固接有若干气支管的一端;所述通孔和所述气支管对应设置;若干所述气支管的另一端均固接于所述混合桶上并分别与其对应的所述通孔连通。
[0009]进一步的,所述扰流组件包括电机;所述电机安装于所述混合桶下端面;所述电机传动连接有转杆;所述转杆贯穿所述混合桶下端面并伸入所述混合桶内;所述转杆上固接有若干组扰流部;
[0010]进一步的,所述扰流部包括若干扰流杆;所述扰流杆一端固接于所述转杆上;同组的若干所述扰流杆位于同一水平面上,并以所述转杆为中心径向设置;所述扰流杆下侧固接有一扰流板。
[0011]进一步的,所述扰流板整体呈直角梯形状;所述扰流板较长的底边与所述扰流杆
固接,垂直的腰靠近所述转杆设置。
[0012]进一步的,所述混合缸内固接有隔断板;所述隔断板横向设置;所述隔断板上中部安装有所述供氨盘组件;所述连通管与所述混合缸上端面中部连通;所述供氨管贯穿所述混合缸侧壁与所述供氨盘组件连通;
[0013]进一步的,所述隔断板中部还安装有单向阀;所述供氨盘组件中部中空;所述单向阀位于所述供氨盘组件中空区域的正下方。
[0014]进一步的,所述供氨盘组件包括若干同心设置的环状管;所述环状管底面固接在所述隔断板上;相邻的所述环状管相互连通;所述供氨管与最外侧的所述环状管侧壁连通;最内侧的所述环状管直径大于所述单向阀直径;所述环状管上固接有若干出氨管的一端;所述出氨管另一端开口;所述出氨管竖向设置。
[0015]进一步的,所述混合缸内固接有若干所述隔断板;所述隔断板包括单阀板和双阀板;所述单阀板的中部安装有一个所述单向阀;所述双阀板的两侧分别安装有一个所述单向阀;
[0016]进一步的,相邻的两所述隔断板分别为两种不同类型的所述隔断板;最上侧的所述隔断板为所述单阀板;所述环状管固接于最上侧的所述单阀板上。
[0017]进一步的,一组所述扰流部上设置有四个所述扰流杆;相邻两所述扰流杆相互垂直。
[0018]本技术公开了以下技术效果:
[0019]1.通过在混合桶外绕设若干层盘旋管,使每层均与混合桶内部连通,增加氨气的注入位置,结合扰流组件将混合桶内气流方向的干扰,形成气流旋流,使混合桶内烟气在旋流混合的过程中能够持续输入还原剂,保证烟气与还原剂充分接触混合。
[0020]2.通过在混合缸内设置供氨盘组件,使流入混合缸内的烟气和供氨盘组件放出的氨气形成对冲气流冲击混合,进一步将还原剂与烟气混合,提升反应效果。
[0021]3.通过旋流混合和冲击混合两种混合方式,避免了单一的混合方式可能存在的反应不充分的问题,大幅减小了脱硝产物的质量偏差。
附图说明
[0022]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3]图1为本技术主视图;
[0024]图2为未绕设盘旋管的混合桶主视图及切面主视图;
[0025]图3为混合桶切面俯视图;
[0026]图4为混合缸内部结构图;
[0027]图5为最上侧的隔断板俯视图;
[0028]其中,1、储氨箱;11、气泵;12、供氨管;13、进气管;14、连通管;15、出气管;2、混合桶;21、电机;22、通孔;23、转杆;24、扰流杆;25、扰流板;3、盘旋管;31、气支管;5、混合缸;51、隔断板;52、单向阀;6、环状管;61、出氨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30]为使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31]参照图1

5,本技术提供一种小偏差脱硝混合器,包括:储氨箱1;
[0032]混合桶2,固接于储氨箱1上;混合桶2表面绕设有盘旋管3;盘旋管3在混合桶2上缠绕若干圈;盘旋管3的每圈均分别与混合桶2连通;混合桶2内安装有扰流组件;混合桶2侧壁下端连通有进气管13,顶部连通有连通管14的一端;进气管13用于送入带催化剂的烟气;
[0033]混合缸5,顶部连通有连通管14的另一端,底部连通有出气管15;混合缸5内安装有供氨盘组件;供氨盘组件出气方向与所述连通管14向所述混合缸5内进气的方向相反;
[0034]储氨箱1上安装有气泵11;气泵11通过供氨管12分别与盘旋管3和供氨盘组件连通。
[0035]带有催化剂的烟气从进气管13输入进入混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小偏差脱硝混合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储氨箱(1);混合桶(2),固接于所述储氨箱(1)上;所述混合桶(2)表面绕设有盘旋管(3);所述盘旋管(3)在所述混合桶(2)上缠绕若干圈;所述盘旋管(3)的每圈均分别与所述混合桶(2)连通;所述混合桶(2)内安装有扰流组件;所述混合桶(2)侧壁下端连通有进气管(13),顶部连通有连通管(14)的一端;所述进气管(13)用于送入带催化剂的烟气;混合缸(5),顶部连通有所述连通管(14)的另一端,底部连通有出气管(15);所述混合缸(5)内安装有供氨盘组件;所述供氨盘组件出气方向与所述连通管(14)向所述混合缸(5)内进气的方向相反;所述储氨箱(1)上安装有气泵(11);所述气泵(11)通过供氨管(12)分别与所述盘旋管(3)和所述供氨盘组件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小偏差脱硝混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桶(2)侧壁表面开设有若干通孔(22);所述盘旋管(3)内侧固接有若干气支管(31)的一端;所述通孔(22)和所述气支管(31)对应设置;若干所述气支管(31)的另一端均固接于所述混合桶(2)上并分别与其对应的所述通孔(22)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小偏差脱硝混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扰流组件包括电机(21);所述电机(21)安装于所述混合桶(2)下端面;所述电机(21)传动连接有转杆(23);所述转杆(23)贯穿所述混合桶(2)下端面并伸入所述混合桶(2)内;所述转杆(23)上固接有若干组扰流部;所述扰流部包括若干扰流杆(24);所述扰流杆(24)一端固接于所述转杆(23)上;同组的若干所述扰流杆(24)位于同一水平面上,并以所述转杆(23)为中心径向设置;所述扰流杆(24)下侧固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德政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智动睿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