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倍率电池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698605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07 15: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电池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高倍率电池组,所述高倍率电池组由至少两个电池单元并联成组;所述电池单元包括前壳体、后壳体、汇流体和绝缘膜,以及装载在由前壳体和后壳体拼接后所形成的内腔内的至少两个电芯,所述汇流体和绝缘膜设置在相邻所述电芯之间;其中,相邻所述电芯的极耳分别通过贴合在所述汇流体的相对两侧面实现电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提供的高倍率电池组无需对极耳进行弯折连接,可实现至少两个以上电池单元的并联,可适应大电流充放电需求。适应大电流充放电需求。适应大电流充放电需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高倍率电池组


[0001]本技术涉及电池
,特别涉及一种高倍率电池组。

技术介绍

[0002]在现有技术中,由于电池单元容量有限,因此一般通过多个电池单元串联或并联的方式获得满足使用需求的容量,以及满足较大的放电电流。现有软包电池进行叠片时,一般需要对极耳进行弯折固定,然后再进行打孔锁螺丝(如CN214313447U)或重叠焊接(如CN211507744U)等方式进行连接,此种连接方式操作繁琐,同时对极耳的厚度要求高,且连接处失效风险高。具体而言,现有技术都需要对极耳进行弯折后再进行打孔或穿孔定位,此步骤操作繁琐,自动化程度低;此过程对极耳尺寸要求高,极耳厚度或宽度较大时,弯折、打孔和重叠焊等操作均难以实现;若采用锁螺丝的方式进行固定,锁附点和周边的压力不一致,存在锁不紧的风险,造成接触不良和连接阻值高等问题;而采用重叠焊时其良率低,容易虚焊,同样存在连接阻值高的问题。同时,现有模组内最多实现2个电池单元的并联,且连接处接触面积受限,不能用于大电流充放电。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无需对极耳进行弯折、打孔等操作高倍率电池组。
[000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高倍率电池组,由至少两个电池单元并联成组;
[0005]所述电池单元包括前壳体、后壳体、汇流体和绝缘膜,以及装载在由前壳体和后壳体拼接后所形成的内腔内的至少两个电芯,所述汇流体和绝缘膜设置在相邻所述电芯之间;
[0006]其中,相邻所述电芯的极耳分别通过贴合在所述汇流体的相对两侧面实现电连接。
[0007]其中,所述汇流体包括主体,所述主体的长度方向两端分别设置有侧耳,所述主体的下部设置有阶梯部,所述阶梯部的厚度小于所述主体的厚度,所述电芯的极耳贴合在所述主体厚度方向的侧面上。
[0008]其中,所述主体的中部设置有中间体,所述中间体将所述主体绝缘分隔为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分别连接所述电芯的不同电极的极耳。
[0009]其中,所述前壳体和后壳体上对应于所述中间体和侧耳分别设置有第一连接体和第二连接体,所述第一连接体和所述中间体之间,以及所述第二连接体与所述侧耳之间均设置有有插接结构。
[0010]其中,所述电池单元包括三个所述电芯,以及第一汇流体和第二汇流体;
[0011]其中,位于中部的所述电芯的极耳的一端面贴合在所述第一汇流体的侧面,另一端面贴合在第二汇流体的侧面。
[0012]其中,相邻所述电池单元之间设置有泡棉。
[0013]其中,还包括铜排,所述铜排桥接在相邻所述电池单元的汇流体上,以使相邻所述电池单元相串联。
[0014]其中,还包括壳体,所述电池单元设置在所述壳体的内腔中,所述壳体包括侧板和底板,所述壳体的至少一侧板或底板为液冷板。
[0015]其中,所述壳体包括顶板,所述顶板的相对两侧边缘设置有呈V型的连接部,所述连接部上具有凸块;
[0016]所述汇流体包括主体,所述主体的长度方向两端分别设置有侧耳,所述侧耳的内侧面上设置有与所述凸块相匹配的凹槽。
[0017]其中,所述壳体包括端板,所述前壳体和后壳体与所述端板之间设置有绝缘垫。
[0018]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所提供的高倍率电池组无需对极耳进行弯折处理,对极耳的定位简单,操作难度低,可自动化的程度高;极耳与汇流体连接面积大且平整,操作方便,过流面积大,良率高;此种高倍率电池组能够实现多个电池单元的并联,可适用于大电流充放电;高倍率电池组模组结构紧凑,接线区域集中,空间利用率高。
附图说明
[0019]图1所示为本技术在具体实施方式中电池单元的爆炸示意图;
[0020]图2所示为本技术在具体实施方式中多个电池单元在一种视角下的叠放示意图;
[0021]图3所示为本技术在具体实施方式中多个电池单元在另一种视角下的叠放示意图;
[0022]图4所示为本技术在具体实施方式中多个电池单元在再一种视角下的叠放示意图;
[0023]图5所示为本技术在具体实施方式中高倍率电池组(缺少铜排和顶板)的爆炸示意图;
[0024]图6所示为本技术在具体实施方式中高倍率电池组(缺少铜排和顶板)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7所示为本技术在具体实施方式中高倍率电池组中铜排的爆炸示意图;
[0026]图8所示为本技术在具体实施方式中高倍率电池组(缺少顶板)在一种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9所示为本技术在具体实施方式中高倍率电池组(缺少顶板)的俯视图;
[0028]图10所示为本技术在具体实施方式中高倍率电池组中顶板的爆炸示意图;
[0029]图11所示为本技术在具体实施方式中高倍率电池组的结构示意图;
[0030]图12所示为图10中A部放大图。
[0031]标号说明:1、电池单元;11、前壳体;111、第二连接体;112、第一连接体;113、通孔;114、线槽;12、绝缘膜;13、电芯;131、芯部;132、极耳;14、汇流体;141、主体;1411、第一部分;1412、第二部分;142、中间体;143、侧耳;1431、凹槽;144、阶梯部;15、后壳体;
[0032]2、泡棉;
[0033]3、壳体;31、侧板;311、第二进液端;312、第二出液端;32、底板;321、第一进液端;
322、第一出液端;33、侧梁;34、绝缘垫;35、端板;36、绝缘座;37、保护盖;38、顶板;381、连接部;382、凸块;
[0034]4、铜排;41、串联铜排;42、总正铜排;421、引出端;43、总负铜排。
具体实施方式
[0035]为详细说明本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予以说明。
[0036]参见图1至图4所示,高倍率电池组,由至少两个电池单元1并联成组;所述电池单元1包括前壳体11、后壳体15、汇流体14和绝缘膜12,以及装载在由前壳体11和后壳体15拼接后所形成的内腔内的至少两个电芯13,所述汇流体14和绝缘膜12设置在相邻所述电芯13之间;其中,相邻所述电芯13的极耳132分别通过贴合在所述汇流体14的相对两侧面实现电连接。
[0037]其中,所述前壳体11与后壳体15通过拼接以在两者的内部围合形成用于容纳所述电芯13的内腔,所述拼接方式可以为现有的拼接方式的任一种,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前壳体11与后壳体15之间通过插接结构连接,所述插接结构包括形成在所述前壳体11和后壳体15相对面上并相匹配的至少一组插块和插槽。所述前壳体11与电芯13之间,电芯13与电芯13之间以及电芯13与后壳体15之间均设置有绝缘膜12以实现彼此的电绝缘。所述极耳132无需被提前弯折而是直接连接在所述汇流体14的表面,即相邻所述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高倍率电池组,其特征在于,由至少两个电池单元并联成组;所述电池单元包括前壳体、后壳体、汇流体和绝缘膜,以及装载在由前壳体和后壳体拼接后所形成的内腔内的至少两个电芯,所述汇流体和绝缘膜设置在相邻所述电芯之间;其中,相邻所述电芯的极耳分别通过贴合在所述汇流体的相对两侧面实现电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高倍率电池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汇流体包括主体,所述主体的长度方向两端分别设置有侧耳,所述主体的下部设置有阶梯部,所述阶梯部的厚度小于所述主体的厚度,所述电芯的极耳贴合在所述主体厚度方向的侧面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高倍率电池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的中部设置有中间体,所述中间体将所述主体绝缘分隔为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分别连接所述电芯的不同电极的极耳。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高倍率电池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壳体和后壳体上对应于所述中间体和侧耳分别设置有第一连接体和第二连接体,所述第一连接体和所述中间体之间,以及所述第二连接体与所述侧耳之间均设置有插接结构。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柱娄隆圣郑举东杨尚勇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巨电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