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稳定杆调节装置及车辆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697576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07 15: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稳定杆调节装置及车辆,包括第一杆体、第二杆体、连接件和驱动电机,第一杆体设置有第一卡接部,连接件设置有第一凹槽,第一卡接部嵌于第一凹槽内,第一杆体和连接件连接,驱动电机的输出端与连接件同轴连接,驱动电机给予连接件转动的驱动力,当连接件进行转动时,可以带动第一卡接部在第一凹槽内滑动,进一步带动第一杆体沿第一杆体的长度方向进行滑动,且第一杆体和第二杆体同轴设置,则当第一杆体滑动时,也可以带动第一杆体靠近或远离第二杆体,从而达到调节稳定杆长度的目的,由此有效解决了现有稳定杆调节稳定杆长度方面效率较低的问题。杆长度方面效率较低的问题。杆长度方面效率较低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稳定杆调节装置及车辆


[0001]本技术涉及汽车悬架零部件
,特别是涉及一种稳定杆调节装置及车辆。

技术介绍

[0002]汽车悬架系统中的稳定杆,也可以称之为防倾杆,是汽车悬架中的一种辅助弹性元件,其两端与汽车悬架部件相连接,当车身发生侧倾时,横向稳定杆产生扭动,同时产生相反的回馈力使车身的侧倾得以控制,其主要作用是防止车辆在过弯时产生较大的侧倾而横向倾翻以及改善平顺性,从而提高汽车的操纵稳定性。
[0003]在各种复杂路况以及突发情况下,现有的稳定杆容易影响左右车轮的独立性,有可能会使一侧的车轮悬空而使其无法与地面接触,或者出现交叉轴的现象,从而让悬空一侧的车轮无法产生抓地力,进而影响汽车的通过性。若想要及时调节车辆的抗侧倾特性和转向特性,则要对应调整稳定杆的长度。
[0004]但现有的稳定杆在调节稳定杆长度方面效率较低,需要手动更换稳定杆进行调节,费时费力。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稳定杆调节装置及车辆,以解决现有稳定杆调节稳定杆长度方面效率较低的问题;目的之二在于提供一种车辆。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7]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稳定杆调节装置,包括:
[0008]第一杆体,第一杆体设置有第一卡接部;
[0009]第二杆体,第一杆体和第二杆体同轴设置;
[0010]连接件,连接件设置有第一凹槽,连接件与第一杆体连接,第一卡接部嵌于第一凹槽内;
[0011]驱动电机,驱动电机的输出端与连接件固定连接,驱动电机用于驱动连接件转动;
[0012]当连接件转动时,第一卡接部在第一凹槽内滑动,沿第一杆体的长度方向,驱动电机通过连接件带动第一杆体靠近或远离第二杆体。
[0013]进一步地,连接件设置有第二凹槽,连接件与第二杆体连接,第二杆体设置有第二卡接部,第二卡接部嵌于第二凹槽内;
[0014]当连接件转动时,第二卡接部在第二凹槽内滑动,沿第二杆体的长度方向,驱动电机通过连接件带动第一杆体和第二杆体相互靠近或远离。
[0015]进一步地,连接件的几何中心与驱动电机同轴,第一凹槽与第二凹槽形状相同,且以连接件的几何中心为中心对称设置。
[0016]进一步地,第一凹槽与第二凹槽为弧形,当第一卡接部从第一凹槽的第一端滑动至第二端时,第一卡接部与连接件的几何中心之间的距离逐渐减小。
[0017]进一步地,稳定杆调节装置还包括套筒,套筒套设在第一杆体和第二杆体的外部,沿套筒的长度方向,套筒开设有限位槽,第一卡接部和第二卡接部位于限位槽内;
[0018]当连接件转动时,第一卡接部和第二卡接部沿限位槽滑动。
[0019]进一步地,第一杆体设置有第一外花键,第二杆体设置有第二外花键,套筒设置有内花键;
[0020]套筒通过第一外花键和内花键的啮合与第一杆体连接,同时通过第二外花键和内花键的啮合与第二杆体连接。
[0021]进一步地,连接件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减重孔。
[0022]一种车辆,所述车辆设有上述稳定杆调节装置。
[0023]进一步地,车辆还包括副车架,驱动电机设置在副车架的中心位置,第一杆体和第二杆体的长度相同,第一杆体和第二杆体分布于副车架的中心位置两侧。
[0024]进一步地,车辆还包括安装支架,副车架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安装支架,第一杆体贯穿一个安装支架,第二杆体贯穿另一个安装支架,两个安装支架相对副车架的中心对称布置。
[0025]本技术的有益效果:
[0026]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稳定杆调节装置,包括第一杆体、第二杆体、连接件和驱动电机,第一杆体设置有第一卡接部,连接件设置有第一凹槽,第一卡接部嵌于第一凹槽内,第一杆体和连接件连接,驱动电机的输出端与连接件同轴连接,驱动电机给予连接件转动的驱动力,当连接件进行转动时,可以带动第一卡接部在第一凹槽内滑动,进一步带动第一杆体沿第一杆体的长度方向进行滑动,且第一杆体和第二杆体同轴设置,则当第一杆体滑动时,也可以带动第一杆体靠近或远离第二杆体,第一杆体和第二杆体构成稳定杆,通过调节第一杆体和第二杆体之间的距离,从而达到调节稳定杆长度的目的,由此有效解决了现有稳定杆调节稳定杆长度方面效率较低的问题。
附图说明
[0027]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稳定杆调节装置与副车架连接时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第一杆体和第二杆体的结构示意图;
[0029]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连接件与第一杆体和第二杆体连接时的结构示意图;
[0030]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0031]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套筒的结构示意图;
[0032]图6是本技术实施例套筒与第一杆体和第二杆体连接时的结构示意图。
[0033]其中,1

第一杆体,11

第一卡接部,12

第一外花键,2

第二杆体,21

第二卡接部,22

第二外花键,3

连接件,31

第一凹槽,32

第二凹槽,33

减重孔,4

驱动电机,5

套筒,51

限位槽,52

内花键,6

副车架,7

安装支架。
具体实施方式
[0034]以下将参照附图和优选实施例来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中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技术的其他优点与功效。本技术还可以通过另外不同的具体实施方式加以实施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也可以基于不同观
点与应用,在没有背离本技术的精神下进行各种修饰或改变。应当理解,优选实施例仅为了说明本技术,而不是为了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0035]需要说明的是,以下实施例中所提供的图示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技术的基本构想,遂图式中仅显示与本技术中有关的组件而非按照实际实施时的组件数目、形状及尺寸绘制,其实际实施时各组件的型态、数量及比例可为一种随意的改变,且其组件布局型态也可能更为复杂。
[0036]本技术实施例提出了一种稳定杆调节装置,参照图1至图4,包括:第一杆体1,第一杆体1设置有第一卡接部11;第二杆体2,第一杆体1和第二杆体2同轴设置;连接件3,连接件3设置有第一凹槽31,连接件3与第一杆体1连接,第一卡接部11嵌于第一凹槽31内;驱动电机4,驱动电机4的输出端与连接件3固定连接,驱动电机4用于驱动连接件3转动;当连接件3转动时,第一卡接部11在第一凹槽31内滑动,沿第一杆体1的长度方向,驱动电机4通过连接件3带动第一杆体1靠近或远离第二杆体2。
[0037]具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稳定杆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杆体(1),所述第一杆体(1)设置有第一卡接部(11);第二杆体(2),所述第一杆体(1)和所述第二杆体(2)同轴设置;连接件(3),所述连接件(3)设置有第一凹槽(31),所述连接件(3)与所述第一杆体(1)连接,所述第一卡接部(11)嵌于所述第一凹槽(31)内;驱动电机(4),所述驱动电机(4)的输出端与所述连接件(3)固定连接,所述驱动电机(4)用于驱动所述连接件(3)转动;当所述连接件(3)转动时,所述第一卡接部(11)在所述第一凹槽(31)内滑动,沿所述第一杆体(1)的长度方向,所述驱动电机(4)通过所述连接件(3)带动所述第一杆体(1)靠近或远离所述第二杆体(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稳定杆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3)设置有第二凹槽(32),所述连接件(3)与所述第二杆体(2)连接,所述第二杆体(2)设置有第二卡接部(21),所述第二卡接部(21)嵌于所述第二凹槽(32)内;当所述连接件(3)转动时,所述第二卡接部(21)在所述第二凹槽(32)内滑动,沿所述第二杆体(2)的长度方向,所述驱动电机(4)通过所述连接件(3)带动所述第一杆体(1)和所述第二杆体(2)相互靠近或远离。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稳定杆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3)的几何中心与所述驱动电机(4)同轴,所述第一凹槽(31)与所述第二凹槽(32)形状相同,且以所述连接件(3)的几何中心为中心对称设置。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稳定杆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凹槽(31)与所述第二凹槽(32)为弧形,当所述第一卡接部(11)从所述第一凹槽(31)的第一端滑动至第二端时,所述第一卡接部(11)与所述连接件(3)的几何中心之间的距离逐渐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莹亮曾小利毛显红曾庆强禹慧丽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