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无线充电及通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无线充电装置。一种用于电刺激贴片的无线充电装置,包括外壳及电路系统;电路系统包括:电源;微控制器,电源输入端连接电源的电源输出端;近场通讯线圈;近场通讯模块,分别连接微控制器、近场通讯线圈,经近场通讯线圈通过近场通讯的方式连接外部装置;无线充电装置还包括:交互装置,设置在外壳表面,电源输入端连接电源的电源输出端,交互端连接微控制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近场通讯技术,实现了小型化和便携化,使得其能够进行无线通讯及无线充电。搭建穴位电刺激的可穿戴式设备,可以让使用者摆脱线缆的束缚,无需专业人士指导的情况下方便轻松地在家进行穴位电刺激治疗。下方便轻松地在家进行穴位电刺激治疗。下方便轻松地在家进行穴位电刺激治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电刺激贴片的无线充电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无线充电及通讯
,具体涉及一种无线充电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皮肤电刺激疗法最初是通过将特定的低频脉冲电流输入人体以治疗的电疗方法,是上世纪70年代兴起的一种电疗法,该疗法在止痛方面具有较好的效果,所以在美国临床医学上得到了广泛应用。穴位电刺激是将皮肤电刺激和中国中医穴位针灸技术结合起来,在人体皮肤表面的特定穴位上施加一定的电信号,以此来取代针灸的的一种电疗法。目前,便携式的穴位电刺激电极供能不方便,无法脱离线缆,不便于用户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针对用户在非临床、无专业人士指导的情况下无法居家方便地进行穴位电刺激的技术问题,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电刺激贴片的无线充电装置,以解决便携式的穴位电刺激电极供能依赖线缆的问题。
[0004]一种用于电刺激贴片的无线充电装置,包括一外壳及设置在所述外壳内的电路系统;
[0005]所述电路系统包括:
[0006]一电源;
[0007]一微控制器,电源输入端连接所述电源的电源输出端;
[0008]一近场通讯(Near Field Communication,NFC)线圈;
[0009]一近场通讯模块,分别连接所述微控制器、所述近场通讯线圈,所述近场通讯模块经所述近场通讯线圈通过近场通讯的方式连接外部装置;
[0010]所述无线充电装置还包括:
[0011]一交互装置,设置在所述外壳表面,电源输入端连接所述电源的电源输出端,交互端连接所述微控制器。
[0012]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外壳内部具有若干腔室,一个所述腔室对应容纳一个外部装置;
[0013]当所述外部装置放置于所述腔室时,所述外部装置与所述无线充电装置通过近场通讯的方式连接。
[0014]作为优选方案,所述腔室优选为5
‑
6个。
[0015]作为优选方案,所述近场通讯线圈正对所述腔室。
[0016]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外壳为长方体结构,所述外壳以光敏树脂(DSM IMAGE 8000)为材料,通过3D打印工艺制造。
[0017]作为优选方案,所述近场通讯线圈采用NFC天线结合接受(Rx)线圈单元。
[0018]所述电路系统还包括:
[0019]一刚性基底;
[0020]所述电源、所述微控制器、所述近场通讯模块和所述近场通讯线圈均设置在所述刚性基底上,所述电源、所述微控制器、所述近场通讯模块和所述近场通讯线圈之间通过埋设在所述刚性基底内的导线连接。
[0021]作为优选方案,所述交互装置包括:
[0022]一显示器,信号输入端连接所述微控制器的信号输出端,用于显示当前电刺激强度、频率、时长以及形式设置情况;
[0023]至少一控制按钮,信号输出端连接所述微控制器的信号输入端,用于调节电刺激强度、频率、时长以及形式设置。
[0024]作为优选方案,所述交互装置具有四个所述控制按钮。
[0025]作为优选方案,所述交互装置也可以包括一触摸显示屏。
[0026]作为优选方案,所述交互装置还包括:
[0027]一蜂鸣器,信号输入端连接所述微控制器的信号输出端,用于提示治疗过程。
[0028]本技术的积极进步效果在于:本技术采用的一种用于电刺激贴片的无线充电装置,采用近场通讯技术,选用了体积较小的电路元件,实现了该无线充电装置的小型化和便携化,使得其能够与外部装置,例如电刺激贴片,进行无线通讯及对外部装置进行无线充电。将本技术搭建穴位电刺激的可穿戴式设备,可以让使用者摆脱线缆的束缚,无需专业人士指导的情况下方便轻松地在家进行穴位电刺激治疗。
附图说明
[0029]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中无线充电装置的平面示意图;
[0030]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电路系统的平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1]为了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技术。
[0032]参照图1和图2,本技术提供一种用于电刺激贴片的无线充电装置,包括外壳1、电路系统5和交互装置。
[0033]参照图2,电路系统5包括电源52、微控制器53、近场通讯模块54和近场通讯线圈55。电源52、微控制器53、近场通讯模块54和近场通讯线圈55均设置在外壳1内。
[0034]电源52对无线充电装置提供能量,电源52的电源输出端分别连接微控制器53的电源输入端、交互装置的电源输入端。
[0035]微控制器53连接交互装置的交互端,当外部装置为电刺激贴片时,使用者通过交互装置可以显示当前电刺激强度、频率、时长以及形式设置情况,使用者通过交互装置可以调节电刺激强度、频率、时长以及形式设置。
[0036]近场通讯模块54分别连接微控制器53、近场通讯线圈55,近场通讯模块54通过近场通讯线圈55与外部装置通过近场通讯的方式连接。在微控制器53设定好现有的嵌入式程序后,可使得该无线充电装置的各部分可以按照微控制器53设置好的程序进行有序工作。
[0037]通过近场通讯线圈55的设计,近场通讯模块54同时为一个或多个外部装置进行充电和信息交互。当外部装置为电刺激贴片时,一方面,无线充电装置可以将设置好的电刺激
强度、频率、时长以及形式通过近场通讯技术传输到电刺激贴片,电刺激贴片按照无线充电装置设置好的强度、频率、时长以及形式进行电刺激;另一方面,无线充电装置可以通过近场通讯技术为电刺激贴片提供能量,电刺激贴片可以将无线充电装置提供的能量储存起来,在进行穴位电刺激的时候,电刺激贴片可作为能量供给源。
[0038]外部装置也可以为其他具有近场通讯功能的装置,本技术不仅提供电能还可向外部装置提供使用者自定义参数。此时的交互装置可显示外部装置当前的参数情况,使用者通过交互装置可以调节这些参数。
[0039]交互装置设置在外壳1表面,以便于人机交互。
[0040]在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1,外壳1内部具有若干腔室4,一个腔室4对应容纳一个外部装置。当外部装置放置于腔室4时,外部装置与本技术的无线充电装置通过近场通讯的方式连接。腔室4可以对外部装置进行充电和设置。
[0041]在一些实施例中,外壳1内部具有5
‑
6个腔室4,可将多个外部装置分别独立的收纳在各个腔室4内。参照图1,外壳1内部具有6个腔室4。
[0042]在一些实施例中,外壳1为长方体结构,外壳1以光敏树脂(DSM IMAGE 8000,皇家帝斯曼集团,荷兰)为材料,通过3D打印工艺制造。
[0043]在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1,近场通讯线圈55正对着朝向腔室4设置,可以一次为一个或多个外部装置进行充电。
[0044]在一些实施例中,近场通讯线圈55采用NFC天线结合接受(Rx)线圈单元。该单元具有轻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电刺激贴片的无线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外壳及设置在所述外壳内的电路系统;所述外壳内部具有若干腔室,一个所述腔室对应容纳一个外部装置;当所述外部装置放置于所述腔室时,所述外部装置与所述无线充电装置通过近场通讯的方式连接;所述电路系统包括:一电源;一微控制器,电源输入端连接所述电源的电源输出端;一近场通讯线圈;一近场通讯模块,分别连接所述微控制器、所述近场通讯线圈,所述近场通讯模块经所述近场通讯线圈通过近场通讯的方式连接外部装置;所述无线充电装置还包括:一交互装置,设置在所述外壳表面,电源输入端连接所述电源的电源输出端,交互端连接所述微控制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电刺激贴片的无线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腔室为5
‑
6个。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电刺激贴片的无线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为长方体结构,所述外壳以光敏树脂为材料,通过3D打印工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森飚,吴越,安子健,刘清君,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金科汤姆猫生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