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节能加热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695587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07 15: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建筑节能加热设备,属于节能加热技术领域,其技术方案要点包括底板,所述底板顶部的右侧设置有预热输水机构,所述底板顶部的左侧设置有便清加热机构,所述便清加热机构与预热输水机构连通,通过设置预热输水机构和便清加热机构,冷水进入到预热组件中时可以利用太阳能转化为电能,然后再转换成热能,对冷水进行初步加热,并在此过程中预热组件会自动的对太阳能转的电能进行储蓄,以便于阴雨天气时可以正常的进行预加热使用,并使冷水经过输水组件将预热后的水输送至载水组件的内部时,能够拥有一定的余温,减少升降加热组件对载水组件内部水的加热工作时间,从而减少电能的消耗。而减少电能的消耗。而减少电能的消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节能加热设备


[0001]本技术涉及节能加热
,特别涉及一种建筑节能加热设备。

技术介绍

[0002]众所周知,水是维系生命与健康的基本需求,地球虽然有71%的面积为水所覆盖,但是淡水资源却极其有限,在全部水资源中,97.47%是无法饮用的咸水,在余下的2.53%的淡水中,有87%是人类难以利用的两极冰盖、高山冰川和永冻地带的冰雪,人类真正能够利用的是江河湖泊以及地下水中的一部分,仅占地球总水量的0.26%,而且分布不均,因此,世界上有超过十四亿的儿童、妇女及男人无法获取足量而且安全的水来维持他们的基本需求。
[0003]目前,公告号为:CN218296226U的中国技术,公开了一种建筑节能节水用加热装置,此技术涉及建筑节能
,具体为一种建筑节能节水用加热装置,包括底板,底板顶部一侧设有初热箱,初热箱一侧设有进水口,初热箱顶部设有初加热结构,底板顶部另一侧设有加热箱,加热箱顶部四个拐角处均设有第二支撑柱,第二支撑柱顶部设有顶板,顶板底部位于第二支撑柱之间设有液压推杆,液压推杆底部设有隔板,隔板顶部位于液压推杆之间设有加热器,隔板底部设有加热管,加热箱一侧设有出水管,加热箱前端开设有开槽,开槽两侧开设有滑槽,开槽内部设有清理结构,通过设置的清理结构,可以使装置使用时,能够对水渍进行定期清理,防止管道发生堵塞现象,避免造成装置无法正常运行的情况发生,降低经济损失。
[0004]根据上述专利所述,现有的建筑节能加热设备有以下的缺点,其上述专利利用太阳能加热板将太阳能转化为热能再经过初加热管对冷水进行初步加热,使冷水进入到加热箱中时,能够拥有一定的余温,但是其在阴雨天气时无太阳对太阳能加热板进行照射,使得无法进行太阳能转化为热能的作用,使得无法进行对水的初步加热处理,所以需要增加一种可以储备电能的结构,以及根据上述专利的图2所示,其水箱可以脱离加热箱的内部,虽然可以便捷的清理水箱内部的水渍以及水垢进行清理,但是其会导致其水箱在使用过程中存在漏水的情况,以及其出水管连通的位置不符合出水时的使用,因此针对于上述的专利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提供一种建筑节能加热设备,旨在解决现有的建筑节能加热设备有以下的缺点,其上述专利利用太阳能加热板将太阳能转化为热能再经过初加热管对冷水进行初步加热,使冷水进入到加热箱中时,能够拥有一定的余温,但是其在阴雨天气时无太阳对太阳能加热板进行照射,使得无法进行太阳能转化为热能的作用,使得无法进行对水的初步加热处理,所以需要增加一种可以储备电能的结构,以及根据上述专利的图2所示,其水箱可以脱离加热箱的内部,虽然可以便捷的清理水箱内部的水渍以及水垢进行清理,但是其会导致其水箱在使用过程中存在漏水的情况,以及其出水管连通的位置不符合出水时的
使用,因此针对于上述的专利进行改进的问题。
[0006]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建筑节能加热设备,包括底板,所述底板顶部的右侧设置有预热输水机构,所述底板顶部的左侧设置有便清加热机构,所述便清加热机构与预热输水机构连通;
[0007]所述预热输水机构包括预热组件和输水组件,所述预热组件栓接在底板顶部的右侧,所述输水组件栓接在底板顶部的中间,所述输水组件与预热组件连通,所述便清加热机构包括载水组件、升降加热组件和便清组件,所述载水组件栓接在底板顶部的左侧,所述载水组件的右侧与输水组件连通,所述升降加热组件设置在载水组件的顶部,所述便清组件设置在载水组件的内部。
[0008]为了达到水进行预加热的效果,作为本技术的一种建筑节能加热设备优选的,所述预热组件包括预热箱、进水管、支撑柱、太阳能加热板、电池盒、储电池和导热预热管,所述预热箱栓接在底板顶部的右侧,所述进水管连通在预热箱的右侧,所述支撑柱焊接在预热箱顶部的四角,所述太阳能加热板栓接在支撑柱的底部,所述电池盒栓接在太阳能加热板的底部,所述储电池栓接在电池盒的内部,所述储电池与太阳能加热板电性连接,所述导热预热管设置在预热箱的内部,所述导热预热管的顶部贯穿预热箱的顶部并与储电池电性连接。
[0009]为了达到对预加热的水进行输送的效果,作为本技术的一种建筑节能加热设备优选的,所述输水组件包括吸水管、变频水泵和输水管,所述吸水管的右侧与预热箱的左侧连通,所述变频水泵栓接在底板顶部的中间,所述变频水泵的吸收端与吸水管连通,所述输水管的右侧与变频水泵的排放端连通。
[0010]为了达到对预加水的水进行承接的效果,作为本技术的一种建筑节能加热设备优选的,所述载水组件包括热水箱、排水阀和接连板,所述热水箱栓接在底板顶部的左侧,所述热水箱的右侧与输水管连通,所述排水阀连通在热水箱的前侧,所述接连板的左侧与热水箱的右侧栓接,所述接连板的右侧与预热箱的左侧栓接。
[0011]为了达到对预加热的水进行加热的效果,作为本技术的一种建筑节能加热设备优选的,所述升降加热组件包括移动槽、移动框、水平液压缸、垂直液压缸、加热器和加热管,所述移动槽开设在热水箱顶部和接连板顶部的前侧和后侧,所述移动框底部的前侧和后侧滑动连接在移动槽的内部,所述水平液压缸栓接在预热箱的顶部,所述水平液压缸的伸缩端与移动框的右侧栓接,所述垂直液压缸栓接在移动框的顶部,所述垂直液压缸的伸缩端贯穿移动框的顶部,所述加热器的顶部与垂直液压缸的伸缩端栓接,所述加热管与加热器栓接。
[0012]为了达到对热水箱加热水产生的水渍以及水垢进行吸附以便于后续清理的效果,作为本技术的一种建筑节能加热设备优选的,所述便清组件包括卡槽、卡块和清洁网框,所述卡槽开设在热水箱顶部的左侧和右侧,所述卡块卡接在卡槽的内部,所述清洁网框的两侧与卡块的内部焊接。
[0013]为了达到便于后续不使用预热箱内部的水进行排放的效果,作为本技术的一种建筑节能加热设备优选的,所述预热箱的前侧连通有泄水阀。
[0014]为了达到便于提拉卡块的效果,作为本技术的一种建筑节能加热设备优选的,所述卡块的顶部栓接有提拉把手。
[00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6]该建筑节能加热设备,通过设置预热输水机构和便清加热机构,冷水进入到预热组件中时可以利用太阳能转化为电能,然后再转换成热能,对冷水进行初步加热,并在此过程中预热组件会自动的对太阳能转的电能进行储蓄,以便于阴雨天气时可以正常的进行预加热使用,并使冷水经过输水组件将预热后的水输送至载水组件的内部时,能够拥有一定的余温,减少升降加热组件对载水组件内部水的加热工作时间,从而减少电能的消耗,从而起到节能效果,以及在载水组件内部设置便清组件,可以使得升降加热组件在对水进行加温时,产生的水渍和水垢被便清组件给吸附承载,然后后续需要对便清组件清理时,只需要经过升降加热组件进行移动出载水组件的内部,即可实现将便清组件从载水组件内部取出,以此实现便于清洁,避免管道发生堵塞现象,避免造成装置无法正常运行的情况发生,降低经济损失。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实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节能加热设备,包括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顶部的右侧设置有预热输水机构(2),所述底板(1)顶部的左侧设置有便清加热机构(3),所述便清加热机构(3)与预热输水机构(2)连通;所述预热输水机构(2)包括预热组件(201)和输水组件(202),所述预热组件(201)栓接在底板(1)顶部的右侧,所述输水组件(202)栓接在底板(1)顶部的中间,所述输水组件(202)与预热组件(201)连通,所述便清加热机构(3)包括载水组件(301)、升降加热组件(302)和便清组件(303),所述载水组件(301)栓接在底板(1)顶部的左侧,所述载水组件(301)的右侧与输水组件(202)连通,所述升降加热组件(302)设置在载水组件(301)的顶部,所述便清组件(303)设置在载水组件(301)的内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节能加热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预热组件(201)包括预热箱(2011)、进水管(2012)、支撑柱(2013)、太阳能加热板(2014)、电池盒(2015)、储电池(2016)和导热预热管(2017),所述预热箱(2011)栓接在底板(1)顶部的右侧,所述进水管(2012)连通在预热箱(2011)的右侧,所述支撑柱(2013)焊接在预热箱(2011)顶部的四角,所述太阳能加热板(2014)栓接在支撑柱(2013)的底部,所述电池盒(2015)栓接在太阳能加热板(2014)的底部,所述储电池(2016)栓接在电池盒(2015)的内部,所述储电池(2016)与太阳能加热板(2014)电性连接,所述导热预热管(2017)设置在预热箱(2011)的内部,所述导热预热管(2017)的顶部贯穿预热箱(2011)的顶部并与储电池(2016)电性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建筑节能加热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输水组件(202)包括吸水管(2021)、变频水泵(2022)和输水管(2023),所述吸水管(2021)的右侧与预热箱(2011)的左侧连通,所述变频水泵(2022)栓接在底板(1)顶部的中间,所述变频水泵(2022)的吸收端与吸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小红张鹏
申请(专利权)人:新疆澳地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