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绿色建筑屋顶的雨水收集浇灌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689749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07 15: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用于绿色建筑屋顶的雨水收集浇灌结构,包括:屋顶本体,所述屋顶本体的底部安装有收集箱,所述收集箱的顶部安装有过滤结构,所述屋顶本体的内壁安装有清理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安装有清理结构可以对管道进水口处的雨水收集槽进行清理,第一电机启动,第二斜齿轮通过第一斜齿轮带动丝杆转动,丝杆转动通过清理组件带动清理毛刷和吸尘端移动,第二电机启动清理毛刷转动,清理毛刷转动再进行移动将对管道进水口处的雨水收集槽进行清扫,风机启动可伸缩吸尘软管产生吸力,通过吸尘端上吸尘孔和吸尘管对清扫后的灰尘和杂质进行吸取,这样能够避免雨水中的杂质或异物对管道的进水口进行封堵而影响雨水收集浇灌结构的正常使用。浇灌结构的正常使用。浇灌结构的正常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绿色建筑屋顶的雨水收集浇灌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绿色建筑
,具体为用于绿色建筑屋顶的雨水收集浇灌结构。

技术介绍

[0002]绿色建筑是在全寿命期内,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减少污染、是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高效的使用空间,最大限度地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质量建筑,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对水资源的需求日益增加,我国一些内陆等城市出现水资源短缺现象,为节约水资源通常会在绿色建筑屋顶上安装雨水收集浇灌结构,用于对屋顶的植被进行浇灌。
[0003]现有的雨水收集浇灌结构大多安装于屋顶上,当其长时间的使用的中,因雨水需通过管道流入储水箱内,雨水将通过集水槽汇聚至管道的上方,而雨水本身所携带的大量异物则容易被滤网阻挡而堆积至管道进水口的上方,进而容易对雨水收集造成影响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用于绿色建筑屋顶的雨水收集浇灌结构,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管道进水口容易被异物堵塞而容易对雨水收集造成影响的技术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用于绿色建筑屋顶的雨水收集浇灌结构,包括:
[0006]屋顶本体,所述屋顶本体的底部安装有收集箱;
[0007]过滤结构,所述收集箱的顶部安装有过滤结构;
[0008]清理结构,所述屋顶本体的内壁安装有清理结构,所述屋顶本体的内壁贯穿安装有收纳盒,所述收纳盒的内壁贯穿安装有第一滤网,所述收纳盒的外壁安装有可伸缩吸尘软管,所述收纳盒的外壁安装有吸尘组件,所述吸尘组件的内壁贯穿安装有风机,所述风机的吸气端安装于第一滤网的外壁,所述风机的出气端贯穿于屋顶本体的外壁,所述风机的出气端的内壁嵌合安装有第二滤网,所述清理结构的内壁安装有丝杆,所述丝杆的外壁环绕安装有第一斜齿轮,所述清理结构的内壁安装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端安装有第二斜齿轮,且第二斜齿轮与第一斜齿轮,相啮合,所述丝杆的外壁环绕安装有清理组件,所述清理组件的内壁贯穿安装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端安装有清理毛刷,且清理毛刷贯穿至雨水收集槽的内壁,所述清理组件的内壁贯穿安装有吸尘管,且吸尘管的一端与可伸缩吸尘软管的一端相连,所述吸尘管的一端安装有吸尘端,所述吸尘端的内壁贯穿设有多组吸尘孔。
[0009]优选的,所述屋顶本体的内壁贯穿设有雨水收集槽,雨水收集槽的内底壁贯穿安装有管道,管道的内壁嵌合安装有第三滤网,管道的底端延伸至收集箱的内壁。
[0010]优选的,所述收集箱的外壁安装有浇灌组件,浇灌组件的内底壁安装有第一吸水泵,第一吸水泵的吸水端贯穿安装有吸水管,且吸水管的一端延伸至收集箱的内壁,第一吸
水泵的出水端贯穿安装有出水管。
[0011]优选的,所述过滤结构的内壁安装有水箱,过滤结构的内底壁安装有第二吸水泵,第二吸水泵的进水端贯穿安装有第一水管,且第一水管的一端延伸至水箱的内壁,第二吸水泵的出水端安装有第二水管,且第二水管的一端延伸至管道的内壁。
[0012]优选的,所述收集箱的内壁嵌合安装有粗污水过滤端。
[0013]优选的,所述收集箱的内壁嵌合安装有细污水过滤端。
[0014]优选的,所述收集箱的内底壁贯穿设有两组污垢沉淀池。
[00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6]1.本技术通过安装有清理结构和收纳盒可以对管道进水口处的雨水收集槽进行清理,防止进水口发生堵塞,随着雨水收集浇灌结构长时间对雨水的收集,雨水内携带大量的杂质和异物容易造成管道的堵塞,第一电机启动,其输出端安装的第二斜齿轮通过第一斜齿轮带动丝杆转动,丝杆转动通过其外壁安装的清理组件带动清理毛刷和吸尘端移动,第二电机启动,其输出端带动清理毛刷转动,清理毛刷转动再进行移动将对管道顶端处的雨水收集槽进行清扫,风机启动,其吸气端吸取收纳盒内的空气,收纳盒内产生负压,使可伸缩吸尘软管产生吸力,最后通过吸尘端上贯穿设有的多组吸尘孔和吸尘管对清扫后的灰尘和杂质进行吸取,并输送到收纳盒内进行收集,这样能够避免雨水中的杂质和异物对管道的进水口进行封堵,而影响雨水收集浇灌结构的正常使用,且不用再人工进行清理,减少了使用者的工作量,第一滤网用于对进入到收纳盒内的灰尘和杂质进行阻挡,第二滤网用于防止外部异物的进入;
[0017]2.本技术通过安装有过滤结构可以对雨水进行过滤,防止雨水中的杂质粘附在浇灌组件上而影响雨水收集浇灌结构的使用,当下雨天雨水收集浇灌结构对雨水进行收集时,人工启动第二吸水泵,第二吸水泵通过第一水管吸取水箱内的絮凝剂,并通过第二水管将其输送到管道内,将其和雨水进行混合后进入到收集箱内,使雨水中的杂质能够更快的进行凝结沉淀,收集箱内安装的粗污水过滤端和细污水过滤端将对雨水进行多重过滤,污垢沉淀池的安装用于收集雨水凝结沉淀后的污垢,从而方便使用者后续对污垢的处理,这样能够避免浇灌组件在长时间使用后其内部粘附大量雨水中的污垢,而影响雨水收集浇灌结构的使用,防止浇灌组件内部发生堵塞,进而提高了雨水收集浇灌结构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技术的屋顶本体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本技术的收纳盒结构示意图;
[0020]图3为本技术的清理结构示意图;
[0021]图4为本技术的吸尘端结构示意图;
[0022]图5为本技术的过滤结构结构示意图。
[0023]图中:1、屋顶本体;101、雨水收集槽;102、管道;103、第三滤网;2、收集箱;201、浇灌组件;202、第一吸水泵;203、吸水管;204、出水管;3、收纳盒;301、第一滤网;302、可伸缩吸尘软管;303、吸尘组件;304、风机;305、第二滤网;4、清理结构;401、丝杆;402、第一斜齿轮;403、第一电机;404、第二斜齿轮;5、清理组件;501、第二电机;502、清理毛刷;503、吸尘端;504、吸尘孔;505、吸尘管;6、过滤结构;601、水箱;602、第二吸水泵;603、第一水管;604、
第二水管;7、粗污水过滤端;701、细污水过滤端;702、污垢沉淀池。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5]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前端”、“后端”、“两端”、“一端”、“另一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用于绿色建筑屋顶的雨水收集浇灌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屋顶本体(1),所述屋顶本体(1)的底部安装有收集箱(2);过滤结构(6),所述收集箱(2)的顶部安装有过滤结构(6);清理结构(4),所述屋顶本体(1)的内壁安装有清理结构(4),所述屋顶本体(1)的内壁贯穿安装有收纳盒(3),所述收纳盒(3)的内壁贯穿安装有第一滤网(301),所述收纳盒(3)的外壁安装有可伸缩吸尘软管(302),所述收纳盒(3)的外壁安装有吸尘组件(303),所述吸尘组件(303)的内壁贯穿安装有风机(304),所述风机(304)的吸气端安装于第一滤网(301)的外壁,所述风机(304)的出气端贯穿于屋顶本体(1)的外壁,所述风机(304)的出气端的内壁嵌合安装有第二滤网(305),所述清理结构(4)的内壁安装有丝杆(401),所述丝杆(401)的外壁环绕安装有第一斜齿轮(402),所述清理结构(4)的内壁安装有第一电机(403),所述第一电机(403)的输出端安装有第二斜齿轮(404),且第二斜齿轮(404)与第一斜齿轮(402),相啮合,所述丝杆(401)的外壁环绕安装有清理组件(5),所述清理组件(5)的内壁贯穿安装有第二电机(501),所述第二电机(501)的输出端安装有清理毛刷(502),且清理毛刷(502)贯穿至雨水收集槽(101)的内壁,所述清理组件(5)的内壁贯穿安装有吸尘管(505),且吸尘管(505)的一端与可伸缩吸尘软管(302)的一端相连,所述吸尘管(505)的一端安装有吸尘端(503),所述吸尘端(503)的内壁贯穿设有多组吸尘孔(504)。2.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淼鑫王志强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佰邦建筑设计顾问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