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吸盘底座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688378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07 15: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吸盘底座装置,包括软胶吸盘、吸盘上罩体、压力传动螺母和吸盘开关手柄,软胶吸盘上设有螺纹杆,压力传动螺母通过螺纹杆将吸盘上罩体压设于软胶吸盘上,吸盘开关手柄套设于压力传动螺母上,并带动压力传动螺母转动;旋转吸盘开关手柄,压力传动螺母同步转动,使螺纹杆带动软胶吸盘向上提升,软胶吸盘与被吸取物体之间呈负压状态,使吸盘底座装置能够抓取物料并移动;当需要放松物料时,反向转动吸盘开关手柄,压力传动螺母同步反向转动,螺纹杆和软胶吸盘恢复原位,软胶吸盘放开被吸取物体。吸盘底座装置的内部结构简单,能够稳定抓握物体,操作方法简便。操作方法简便。操作方法简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吸盘底座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吸盘装置
,具体涉及一种吸盘底座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吸盘是一种利用内外大气压力的差别,吸附在物体上的一种挂件,或者是抓取物体的一种工具。真空吸盘是一种通过真空度来维持两物体附着不分离的技术。有工业应用和民间应用之分,在工业上通过改变吸盘的真空度来实现搬运、迁移过程中的“拿”与“放”,配合实现自动化机械化。在民用方面主要满足人们随时挂生活物件的需要。
[0003]已公开专利文件CN212245285U一种铝材无动力真空吸盘中公开的真空吸盘,虽然无需采用真空泵在装置内制造真空环境,但是“利用连接杆带动活塞移动,随后利用铝材自身的重力使得外壳与活塞相对位移,即可自动的营造出负压环境,”使真空吸盘的内部结构复杂,操作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操作简便、结构简单的吸盘底座装置。
[0005]一种吸盘底座装置,包括软胶吸盘、吸盘上罩体和压力传动螺母,所述软胶吸盘上表面连接有螺纹杆,所述吸盘上罩体压设于所述软胶吸盘上,所述螺纹杆穿出于所述吸盘上罩体并露出于所述吸盘上罩体的上表面之外,所述压力传动螺母与所述螺纹杆的露出部分通过螺纹连接,所述压力传动螺母支撑于所述吸盘上罩体的上表面并限定为旋转运动,通过旋转所述压力传动螺母,由所述螺纹杆带动所述软胶吸盘与所述螺纹杆的连接部朝向所述吸盘上罩体方向移动,使所述软胶吸盘与被吸取物体表面呈负压状态。
[0006]优选地,所述软胶吸盘包括吸附边缘和与所述螺纹杆连接的所述连接部,所述吸附边缘的底面与所述连接部的底面具有高度差,以构成吸附空间;所述螺纹杆的外表面具有三头螺纹。
[0007]优选地,所述软胶吸盘的顶面近边缘处具有向上突起的凸环,所述凸环环设于所述连接部的外侧,所述凸环与所述连接部之间具有间隔并柔性连接,所述凸环的上表面具有多个均匀分布的第一齿牙;所述吸盘上罩体的底面边缘具有多个均匀分布的第二齿牙,所述第二齿牙扣合于所述第一齿牙上,使所述第一齿牙与所述第二齿牙啮合。
[0008]优选地,所述软胶吸盘的侧面边缘设有放气手柄,所述放气手柄沿所述软胶吸盘的半径方向向外侧伸出,所述放气手柄用于使空气进入所述吸附空间,使所述吸附空间达到零负压状态。
[0009]优选地,所述吸盘上罩体的顶部中央具有安装通孔,所述螺纹杆穿设于所述安装通孔内;所述吸盘上罩体的顶面具有环形凹槽,所述环形凹槽环设于所述安装通孔的外侧;所述环形凹槽的底部具有两对第一盲孔。
[0010]优选地,所述压力传动螺母呈柱状圆筒,所述压力传动螺母的下沿具有一对向上的内凹的第二盲孔,一对所述第二盲孔与一对所述第一盲孔的位置相对应,两个所述第二
盲孔内分别设有一个定位弹珠组件。
[0011]优选地,所述压力传动螺母包括内层侧壁和外层侧壁,所述内层侧壁具有内螺纹,所述压力传动螺母通过内螺纹与所述螺纹杆的外螺纹旋转连接。
[0012]优选地,还包括吸盘开关手柄,所述吸盘开关手柄直接延伸自所述压力传动螺母外侧,或者,延伸自套设于所述压力传动螺母外侧的套筒,推动所述吸盘开关手柄,所述套筒带动所述压力传动螺母同步转动。
[0013]优选地,所述压力传动螺母的所述外层侧壁上具有多个均匀分布的第一竖齿牙,所述套筒的内侧壁具有多个均匀分布的第二竖齿牙,所述第二竖齿牙与所述第一竖齿牙相互啮合。
[0014]优选地,还包括上罩体连接盖,所述吸盘上罩体的顶面还设有两个螺栓安装柱,两个所述螺栓安装柱设于所述环形凹槽的外侧,并设于经过所述安装通孔和所述环形凹槽的一条直径的两端;所述上罩体连接盖扣合于所述压力传动螺母上方,并通过螺栓固定于所述螺栓安装柱上。
[0015]上述吸盘底座装置中,所述压力传动螺母和所述吸盘开关手柄组成压力传动结构组件,旋转所述吸盘开关手柄,所述压力传动螺母同步转动,使所述螺纹杆带动所述软胶吸盘向上提升,所述软胶吸盘与被吸取物体之间呈负压状态,使所述吸盘底座装置能够抓取物料并移动;当需要放松物料时,反向转动所述吸盘开关手柄,所述压力传动螺母同步反向转动,所述螺纹杆和所述软胶吸盘恢复原位,所述软胶吸盘放开被吸取物体。所述吸盘底座装置的内部结构简单,能够稳定抓握物体,操作方法简便。本技术的结构紧凑巧妙,易于实现,成本低廉,便于推广。
附图说明
[0016]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吸盘底座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吸盘底座装置的结构爆炸图一。
[0018]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的吸盘底座装置的结构爆炸图二。
[0019]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的吸盘底座装置的俯视图。
[0020]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的吸盘底座装置的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以下将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
[0022]请参阅图1、图2、图3、图4和图5,示出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吸盘底座装置100,包括软胶吸盘10、吸盘上罩体20和压力传动螺母40,所述软胶吸盘10上表面连接有螺纹杆11,所述吸盘上罩体20压设于所述软胶吸盘10上,所述螺纹杆11穿出于所述吸盘上罩体20并露出于所述吸盘上罩体20的上表面之外,所述压力传动螺母40与所述螺纹杆11的露出部分通过螺纹连接,所述压力传动螺母40支撑于所述吸盘上罩体20的上表面并限定为旋转运动,通过旋转所述压力传动螺母40,由所述螺纹杆11带动所述软胶吸盘10与所述螺纹杆11的连接部13朝向所述吸盘上罩体20方向移动,使所述软胶吸盘10与被吸取物体表面呈负压状态。
[0023]优选地,所述软胶吸盘10包括吸附边缘和与所述螺纹杆11连接的所述连接部13,
所述吸附边缘的底面与所述连接部13的底面具有高度差,以构成吸附空间12;所述螺纹杆11的外表面具有三头螺纹。
[0024]具体地,所述软胶吸盘10呈倒扣的盘状,所述软胶吸盘10具有底面和与底面相对的顶面,所述吸附空间12位于所述软胶吸盘10的底面,所述软胶吸盘10的底面朝向被吸取物体,并吸附于被吸取物体上。
[0025]具体地,所述连接部13设于所述软胶吸盘10的顶面中央,所述螺纹杆11固设于所述连接部13内,所述螺纹杆11旋转,以带动所述软胶吸盘10上下移动。
[0026]具体地,所述螺纹杆11的外表面的三头螺纹能够使所述螺纹杆11旋转一周时,所述软胶吸盘10的底面向上提升三倍螺距的距离,即,当所述压力传动螺母40带动所述螺纹杆11旋转时,通过所述螺纹杆11能够使所述软胶吸盘10的连接部13迅速提升。
[0027]优选地,所述软胶吸盘10的顶面近边缘处具有向上突起的凸环,所述凸环环设于所述连接部13的外侧,所述凸环与所述连接部13之间具有间隔并柔性连接,所述凸环的上表面具有多个均匀分布的第一齿牙14;所述吸盘上罩体20的底面边缘具有多个均匀分布的第二齿牙21,所述第二齿牙21扣合于所述第一齿牙14上,使所述第一齿牙14与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吸盘底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软胶吸盘、吸盘上罩体和压力传动螺母,所述软胶吸盘上表面连接有螺纹杆,所述吸盘上罩体压设于所述软胶吸盘上,所述螺纹杆穿出于所述吸盘上罩体并露出于所述吸盘上罩体的上表面之外,所述压力传动螺母与所述螺纹杆的露出部分通过螺纹连接,所述压力传动螺母支撑于所述吸盘上罩体的上表面并限定为旋转运动,通过旋转所述压力传动螺母,由所述螺纹杆带动所述软胶吸盘与所述螺纹杆的连接部朝向所述吸盘上罩体方向移动,使所述软胶吸盘与被吸取物体表面呈负压状态;所述吸盘上罩体的顶部中央具有安装通孔,所述螺纹杆穿设于所述安装通孔内;所述吸盘上罩体的顶面具有环形凹槽,所述环形凹槽环设于所述安装通孔的外侧;所述环形凹槽的底部具有两对第一盲孔;所述压力传动螺母呈柱状圆筒,所述压力传动螺母的下沿具有一对向上的内凹的第二盲孔,一对所述第二盲孔与一对所述第一盲孔的位置相对应,两个所述第二盲孔内分别设有一个定位弹珠组件。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盘底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软胶吸盘包括吸附边缘和与所述螺纹杆连接的所述连接部,所述吸附边缘的底面与所述连接部的底面具有高度差,以构成吸附空间;所述螺纹杆的外表面具有三头螺纹。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吸盘底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软胶吸盘的顶面近边缘处具有向上突起的凸环,所述凸环环设于所述连接部的外侧,所述凸环与所述连接部之间具有间隔并柔性连接,所述凸环的上表面具有多个均匀分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进苏郝小峰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兰帕特影视器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