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华侨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用于临港基坑围堰水体连通的排洪结构及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8687808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02 23:01
本申请涉及一种用于临港基坑围堰水体连通的排洪结构,包括一期土工容器、排洪钢管、连接井、贝雷梁、二期土工容器及泵房;在基坑临海侧与临陆侧分别布置所述一期土工容器,所述土工容器以分层搭接布置;所述排洪钢管包括内、外侧钢管及中部基坑段钢管,所述一期土工容器填充时在对应标高处埋设所述内、外侧钢管;所述中部基坑段钢管架设在地连墙预留的热轧U型钢板桩支护结构内,所述中部基坑段钢管与内、外侧钢管通过所述连接井进行连接;所述贝雷梁架设固定在基坑内部立柱桩上;在外围堰外侧和护岸之间设置所述二期土工容器,用于泵房施工;在泵房的泵阀范围内回填中砂至指定标高,在泵房底部层设砂砾石垫层素混凝土垫层。在泵房底部层设砂砾石垫层素混凝土垫层。在泵房底部层设砂砾石垫层素混凝土垫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临港基坑围堰水体连通的排洪结构及施工方法


[0001]本申请涉及水利工程围堰结构
,尤其涉及一种用于临港基坑围堰水体连通的排洪结构及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滨海港口地区修建基坑工程时存在跨湾过海的现象,需利用围堰阻挡海水,进而形成良好的施工作业场地。但是,围堰的修建会阻碍原有环境下水系的连通,对原来的海洋环境进行阻断,临陆侧的海水长时间不流通将对该区域的生态环境造成破坏,在强降雨过程中可能导致洪涝灾害的产生。
[0003]潮汐作用以及突然的强降雨天气会导致水位骤升,若海水流入围堰内部基坑,将会影响施工安全,推迟基坑施工进度,产生额外的工程成本。因此,基坑施工过程中建立排洪结构对海水进行连通是十分必要的。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以上的实际问题和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于临港基坑围堰水体连通的排洪结构及施工方法,从而实现基坑围堰两侧的海水连通,保护生态环境与避免洪涝灾害的同时,提高基坑施工安全性,加快施工进度。
[0005]为了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用于临港基坑围堰水体连通的排洪结构及施工方法,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6]一种用于临港基坑围堰水体连通的排洪结构,包括一期土工容器、排洪钢管、连接井、贝雷梁、二期土工容器及泵房;
[0007]在基坑临海侧与临陆侧分别布置所述一期土工容器,所述土工容器以分层搭接布置;所述排洪钢管包括内、外侧钢管及中部基坑段钢管,所述一期土工容器填充时在对应标高处埋设所述内、外侧钢管;<br/>[0008]所述中部基坑段钢管架设在地连墙预留的热轧U型钢板桩支护结构内,并进行防水处理;所述中部基坑段钢管与内、外侧钢管通过所述连接井进行连接;所述贝雷梁架设固定在基坑内部立柱桩上,用于基坑内部悬空部分的支撑固定;
[0009]在外围堰外侧和护岸之间设置所述二期土工容器,用于泵房施工;所述泵房用于控制水体流通,在所述泵房的泵阀范围内回填中砂至指定标高,在所述泵房底部层设砂砾石垫层素混凝土垫层进行加固。
[0010]在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一期土工容器分5层设置,第1~2层一期土工容器的铺设方向为垂直于围堰长度方向,第3~5层一期土工容器的铺设方向平行于围堰长度方向。
[0011]在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排洪钢管设置共2根,所述排洪钢管分内、外侧钢管及中部基坑段钢管三段铺设;所述排洪钢管的排水出口延伸至外围堰轮廓线以外。
[0012]在一较佳实施例中,在所述连接井的接口处预留沉降变形余量;并在所述中部基坑段钢管、内、外侧钢管与连接井的连接处四周焊接钢板。
[0013]在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二期土工容器由四层袋体充填砂构成,每层袋体高1m;
[0014]在所述泵房的泵阀范围内回填中砂至4.3m。
[0015]在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泵房尺寸设置为12.5m
×
6.2m
×
10.6m;
[0016]所述连接井的尺寸设置为6m
×
3m
×
4.9m。
[0017]基于上述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用于临港基坑围堰水体连通的排洪结构的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18]步骤一、内、外侧钢管的埋设;首先在基坑临海侧与临陆侧分别填充第一层一期土工容器,填充完成后在其对应标高埋设内、外侧钢管,并在钢管两端进行临时封堵,随后继续铺设填充一期土工容器;
[0019]步骤二、埋设中部基坑段钢管;在地连墙预留热轧U型钢板桩支护结构,将中部基坑段钢管安装于地连墙预留热轧U型钢板桩支护结构内,同时与预先在一期土工容器下埋设好的内、外侧钢管通过连接井进行连接;
[0020]步骤三、在地连墙与中部基坑段钢管的连接处需进行防水与加固处理;在基坑内侧喷射混凝土,基坑外侧浇筑素混凝土墙;
[0021]步骤四、贝雷梁施工;基坑开挖至钢排洪管后,施工贝雷梁基础与贝雷梁,贝雷梁架设在基坑中间立柱桩上,贝雷梁基础两侧钢筋应与两侧地连墙接头焊接,固定角钢两侧分别插入贝雷梁基础和冠梁中,插入深度不小于500mm;
[0022]步骤五:排洪钢管悬吊保护;支撑梁上纵向设置排洪钢管的悬吊支撑杆,排洪钢管以钢丝绳悬挂在悬吊支撑杆上,在悬吊支撑杆两侧设置砼支撑;
[0023]步骤六:二期临时围堰与泵房施工;在外围堰外侧和护岸之间用二期土工容器建设临时二期围堰,在泵房范围内回填中砂至指定标高后,创造干地施工平台;随后开挖施工泵房钢筋混凝土结构,泵房底采用一层砂砾石垫层与一层素混凝土垫层进行加固。
[0024]在一较佳实施例中,在步骤三中,在地连墙对应中部基坑段钢管的连接范围内,在基坑内侧喷射混凝土,基坑外侧浇筑1m素混凝土墙。
[0025]在一较佳实施例中,在步骤四中,所述角钢以φ18
×
150钢筋焊接连接固定。
[0026]在一较佳实施例中,在步骤五中,所述支撑梁上纵向设置φ20
×
1000双拼槽钢作为悬吊支撑杆;所述排洪钢管采用φ20
×
1000钢丝绳悬挂;所述砼支撑预埋t10钢板与悬吊支撑连接。
[0027]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0028]1. 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排洪结构,通过分别在土工容器指定标高埋设排洪钢管以及基坑内部区域架设排洪钢管,两者连接后可以形成稳定的排洪结构,保证了海水流通性,保护了当地生态环境。
[0029]2.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排洪结构,通过预留热轧U型钢板桩支护结构、基坑内立柱桩以及贝雷梁等,可以保证排洪钢管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并且对基坑施工不造成影响,不影响基坑施工工期。
[0030]3.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排洪结构,通过在临海侧土工容器外侧设置泵房,给海水提供动力,可以保证在强降雨情况下,临陆测海水不会由于来不及排出而导致洪涝灾害,也可以保证海水不会漫过围堰进入基坑内部,保证施工安全性。
附图说明
[0031]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排洪结构横断面图;
[0032]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临海侧围堰结构平面图;
[0033]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悬吊保护横断面图;
[0034]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贝雷梁纵断面图;
[0035]图5是图1中左侧排洪结构横断面图;
[0036]图6是图1中右侧排洪结构横断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7]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38]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顶/底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临港基坑围堰水体连通的排洪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一期土工容器、排洪钢管、连接井、贝雷梁、二期土工容器及泵房;在基坑临海侧与临陆侧分别布置所述一期土工容器,所述土工容器以分层搭接布置;所述排洪钢管包括内、外侧钢管及中部基坑段钢管,所述一期土工容器填充时在对应标高处埋设所述内、外侧钢管;所述中部基坑段钢管架设在地连墙预留的热轧U型钢板桩支护结构内,并进行防水处理;所述中部基坑段钢管与内、外侧钢管通过所述连接井进行连接;所述贝雷梁架设固定在基坑内部立柱桩上,用于基坑内部悬空部分的支撑固定;在外围堰外侧和护岸之间设置所述二期土工容器,用于泵房施工;所述泵房用于控制水体流通,在所述泵房的泵阀范围内回填中砂至指定标高,在所述泵房底部层设砂砾石垫层素混凝土垫层进行加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临港基坑围堰水体连通的排洪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一期土工容器分5层设置,第1~2层一期土工容器的铺设方向为垂直于围堰长度方向,第3~5层一期土工容器的铺设方向平行于围堰长度方向。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临港基坑围堰水体连通的排洪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洪钢管设置共2根,所述排洪钢管分内、外侧钢管及中部基坑段钢管三段铺设;所述排洪钢管的排水出口延伸至外围堰轮廓线以外。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临港基坑围堰水体连通的排洪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连接井的接口处预留沉降变形余量;并在所述中部基坑段钢管、内、外侧钢管与连接井的连接处四周焊接钢板。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临港基坑围堰水体连通的排洪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二期土工容器由四层袋体充填砂构成,每层袋体高1m;在所述泵房的泵阀范围内回填中砂至4.3m。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临港基坑围堰水体连通的排洪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泵房尺寸设置为12.5m
×
6.2m
×
10.6m;所述连接井的尺寸设置为6m
×
3m
×
4.9m。7.基于权利要求1

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坤鹏陈士海陈春超刘孟帅
申请(专利权)人:华侨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