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基灭菌方法及其在L-氨基酸发酵生产中的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38684194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02 22:5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培养基灭菌方法及其在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培养基灭菌方法及其在L

氨基酸发酵生产中的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微生物发酵
,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培养基灭菌方法及其在L

氨基酸发酵生产中的应用。

技术介绍

[0002]L

苏氨酸、L

赖氨酸是人体必需氨基酸之一,也是畜牧、家禽、鱼类生长的必需氨基酸之一,均为四大饲料添加氨基酸,在生物良好发育和健康成长中起到重要作用。L

谷氨酸是生产味精的前体物质。目前L

苏氨酸、L

赖氨酸、L

谷氨酸主要采用工业微生物发酵的方法进行生产,过程包括:制备培养基,制作种子,待种子生长至一定阶段,一定OD时,接入发酵培养,过程中补加各种所需物料如葡萄糖、液氨、通风、磷酸、有机氮源、维生素等以保持细菌的发酵活性,发酵结束后进行L

苏氨酸提取和精制。
[0003]传统的灭菌方式为高温121℃,pH7.0,灭菌20min,L

赖氨酸和L

精氨酸有很大损失,而且在L

氨基酸特别是L

苏氨酸发酵过程中,高浓度游离铵限制了细菌特别是大肠杆菌的生长和L

苏氨酸产量。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培养基灭菌方法及其在L

氨基酸发酵生产中的应用。
[0005]本专利技术另一的目的是提供Lr/>‑
苏氨酸、L

赖氨酸、L

谷氨酸的发酵生产方法。
[0006]为了实现本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一种高温低pH,高渗透压的灭菌方式,该方式温度115℃

121℃,时间10

20min,可有效解决营养损失大特别是L

精氨酸和L

赖氨酸损失问题、同时保证灭菌效率,可用于L

苏氨酸、L

谷氨酸,L

赖氨酸发酵,提高产量;同时,采用氢氧化钡流加控制游离铵,提高菌体的活性,提高氨基酸产量。
[0007]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培养基灭菌方法,将配制好的培养基的渗透压调至800

1200osmol/kg(优选用水调节渗透压),并控制pH为1

4(优选使用稀硫酸调节pH),然后在115℃

121℃条件下灭菌10

20min。
[0008]所述培养基由玉米浆、豆粕水解液、葡萄糖和无机盐,加水配制而成。
[0009]本方法尤其适合含有复合氮源的培养基的灭菌工艺。
[0010]优选地,将配制好的培养基的渗透压调至1000osmol/kg,并控制pH为2,然后在118℃条件下灭菌15min。
[0011]所述培养基包括但不限于L

苏氨酸种子培养基、L

苏氨酸发酵培养基、L

赖氨酸种子培养基、L

赖氨酸发酵培养基、L

谷氨酸种子培养基和L

谷氨酸发酵培养基,各培养基配方如下:
[0012]L

苏氨酸种子培养基:玉米浆10

20g/L,豆粕水解液3

7g/L,葡萄糖20g/L,MgSO4·
7H2O 0.5g/L,KH2PO
4 2g/L。
[0013]L

苏氨酸发酵培养基:玉米浆3

7g/L,豆粕水解液3

7g/L,葡萄糖40g/L4.0%,MgSO4·
7H2O 0.5g/L,KH2PO
4 2g/L。
[0014]L

赖氨酸种子培养基:葡萄糖60g/L,(NH4)2SO
4 25g/L,KH2PO
4 2.0g/L,MgSO4·
7H2O 1.0g/L,玉米浆15

25g/L,豆粕水解液5

15g/L,FeSO4·
7H2O 10mg/L、MnSO4·
H2O 10mg/L。
[0015]L

赖氨酸发酵培养基:葡萄糖40g/L,(NH4)2SO
4 25g/L,KH2PO
4 2.0g/L,MgSO4·
7H2O 1.0g/L,玉米浆5

15g/L,豆粕水解液5

15g/L,FeSO4·
7H2O 10mg/L、MnSO4·
H2O 10mg/L。
[0016]L

谷氨酸种子培养基:葡萄糖40g/L,玉米浆25

35g/L,豆粕水解液10

20g/L,K2HPO
4 1g/L,MgSO4·
7H2O 1.2g/L,VB1 100μg/L,生物素200μg/L,FeSO4·
7H2O 5mg/L、MnSO4·
H2O 5mg/L,琥珀酸1.5g/L。
[0017]L

谷氨酸发酵培养基:葡萄糖50g/L,玉米浆50

70g/L,豆粕水解液20

40g/L,K2HPO
4 3g/L,MgSO4·
7H2O 1.5g/L,VB1 200μg/L,生物素300μg/L,FeSO4·
7H2O 10mg/L,MnSO4·
H2O 10mg/L,琥珀酸3g/L。
[0018]第二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按照所述灭菌方法得到的培养基在L

氨基酸发酵生产中的应用。
[0019]第三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L

苏氨酸的发酵生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20](1)将L

苏氨酸种子培养基按照权利要求1

3任一项所述方法灭菌后加入种子罐中,装液量20L/50L,接入种子液200mL;培养条件:通气量0.8vvm,转速300rpm,控制pH7.0,温度37℃,溶氧20%;种子生长至OD
600
=20时停止培养;
[0021]其中,所述种子液中产L

苏氨酸菌种的浓度为OD
600
=20;优选地,产L

苏氨酸菌种为大肠杆菌MHZ

0216

5(菌株MHZ

0216

5可参见CN113846132A);
[0022](2)将L

苏氨酸发酵培养基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方法灭菌后加入发酵罐中,装液量16.5L/50L,取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培养基灭菌方法,其特征在于,将配制好的培养基的渗透压调至800

1200osmol/kg,并控制pH为1

4,然后在115℃

121℃条件下灭菌10

20min;所述培养基由玉米浆、豆粕水解液、葡萄糖和无机盐,加水配制而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配制好的培养基的渗透压调至1000osmol/kg,并控制pH为2,然后在118℃条件下灭菌15min。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培养基包括L

苏氨酸种子培养基、L

苏氨酸发酵培养基、L

赖氨酸种子培养基、L

赖氨酸发酵培养基、L

谷氨酸种子培养基和L

谷氨酸发酵培养基,各培养基配方如下:L

苏氨酸种子培养基:玉米浆10

20g/L,豆粕水解液3

7g/L,葡萄糖20g/L,MgSO4·
7H2O 0.5g/L,KH2PO
4 2g/L;L

苏氨酸发酵培养基:玉米浆3

7g/L,豆粕水解液3

7g/L,葡萄糖40g/L,MgSO4·
7H2O 0.5g/L,KH2PO
4 2g/L;L

赖氨酸种子培养基:葡萄糖60g/L,(NH4)2SO
4 25g/L,KH2PO
4 2.0g/L,MgSO4·
7H2O 1.0g/L,玉米浆15

25g/L,豆粕水解液5

15g/L,FeSO4·
7H2O 10mg/L、MnSO4·
H2O 10mg/L;L

赖氨酸发酵培养基:葡萄糖40g/L,(NH4)2SO
4 25g/L,KH2PO
4 2.0g/L,MgSO4·
7H2O 1.0g/L,玉米浆5

15g/L,豆粕水解液5

15g/L,FeSO4·
7H2O 10mg/L、MnSO4·
H2O 10mg/L;L

谷氨酸种子培养基:葡萄糖40g/L,玉米浆25

35g/L,豆粕水解液10

20g/L,K2HPO
4 1g/L,MgSO4·
7H2O 1.2g/L,VB1 100μg/L,生物素200μg/L,FeSO4·
7H2O 5mg/L、MnSO4·
H2O 5mg/L,琥珀酸1.5g/L;L

谷氨酸发酵培养基:葡萄糖50g/L,玉米浆50

70g/L,豆粕水解液20

40g/L,K2HPO
4 3g/L,MgSO4·
7H2O 1.5g/L,VB1 200μg/L,生物素300μg/L,FeSO4·
7H2O 10mg/L,MnSO4·
H2O 10mg/L,琥珀酸3g/L。4.权利要求1

3任一项所述方法得到的培养基在L

氨基酸发酵生产中的应用。5.L

苏氨酸的发酵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将L

苏氨酸种子培养基按照权利要求1

3任一项所述方法灭菌后加入种子罐中,装液量20L/50L,接入种子液200mL;培养条件:通气量0.8vvm,转速300rpm,控制pH7.0,温度37℃,溶氧20%;种子生长至OD
600
=20时停止培养;其中,所述种子液中产L

苏氨酸菌种的浓度为OD
600
=20;优选地,产L

苏氨酸菌种为大肠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宫卫波王晓平吕洪彬袁二影李国辉赵津津李岩
申请(专利权)人:廊坊梅花生物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