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片调节机构、出风口总成及车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683207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02 22:5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车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叶片调节机构、出风口总成及车辆。本申请旨在解决如何在实现一个驱动机构控制两组叶片进行转动同时,不影响叶片组件长度的问题。为此目的,本申请的叶片调节机构通过在转动件上设置有第一轨迹路径和第二轨迹路径,第一曲柄的第一端与第一叶片组连接,第二端能够沿着第一轨迹路径移动,第二曲柄的第一端与第二叶片组连接,第二端能够沿着第二轨迹路径移动,使得驱动机构在驱动转动件转动过程中曲柄能够沿着轨迹路径移动,从而实现一个驱动机构能够同时驱动两组叶片组的转动。另外,通过将驱动机构设置在叶片组件沿其长度方向的一侧,从而解决了传统驱动机构横向挖穿出风口影响叶片组件长度的问题。长度的问题。长度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叶片调节机构、出风口总成及车辆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车辆
,具体涉及一种叶片调节机构、出风口总成及车辆。

技术介绍

[0002]现有技术中,车辆都会配置空调用以调节车内温度,以满足乘车舒适性的需求,而且还可以通过调节出风口中的叶片角度来实现出风角度以及出风量的调节,以更好地满足用户不同场景或身体状态下的需求。
[0003]目前,一个驱动机构只能对应驱动一组叶片转动,当需要同时控制两组叶片进行转动时,就需要设置两个驱动机构来分别控制这两组叶片,这无疑增加了车辆的制造成本。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公开号为CN21747705U的专利公开了出风口宽度方向的一侧设置一个驱动机构,该驱动机构同时驱动第一驱动机构和第二驱动机构同步转动,使得与第一驱动机构连接的第一拨叉、与第二驱动机构连接的第二拨叉分别沿出风口的长度方向运动,而由于第一拨叉与第一叶片组连接、第二拨叉与第二叶片组连接,从而带动第一叶片组中的导风叶片和第二叶片组中的导风叶片的转动。但是由于驱动机构设置在出风口宽度方向的一侧,使得出风口被横向挖穿,导致叶片组件的长度变小,影响出风效果。
[0004]相应地,本领域需要一种新的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至少一个问题,即为了解决如何在实现一个驱动机构控制两组叶片进行转动同时,不影响叶片组件长度的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叶片调节机构,所述叶片调节机构包括:
[0006]叶片组件,所述叶片组件包括第一叶片组和第二叶片组;
[0007]传动机构,所述传动机构包括转动件、第一曲柄和第二曲柄,所述转动件上设置有第一轨迹路径和第二轨迹路径;所述第一曲柄的第一端设置成能够与所述第一叶片组连接,第二端设置成能够沿着所述第一轨迹路径移动;所述第二曲柄的第一端设置成能够与所述第二叶片组连接,第二端设置成能够沿着所述第二轨迹路径移动;
[0008]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设置在所述叶片组件沿其长度方向的一侧,且被设置成能够驱动所述转动件转动。
[0009]在上述叶片调节机构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转动件包括第一转盘和第二转盘,所述第一转盘上设置有第一轨迹路径,所述第二转盘上设置有第二轨迹路径;
[0010]所述第一转盘和所述第二转盘设置成能够在驱动机构的驱动下转动。
[0011]在上述叶片调节机构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转盘与所述第二转盘位于所述叶片组件沿其长度方向的同一侧。
[0012]在上述叶片调节机构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所述传动机构还包括第一连接盘,所述第一连接盘与所述驱动机构连接,且其分别与所述第一转盘、所述第二转盘连接。
[0013]在上述叶片调节机构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转盘、所述第二转盘与所述第
一连接盘均包括齿轮部,所述第一连接盘的齿轮部分别与所述第一转盘的齿轮部、所述第二转盘的齿轮部相啮合。
[0014]在上述叶片调节机构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传动机构还包括第二连接盘和第三连接盘,所述第二连接盘分别与所述第一转盘、所述第二转盘连接,所述第三连接盘与所述第一转盘或所述第二转盘连接,所述第二连接盘或所述第三连接盘与所述驱动机构连接。
[0015]在上述叶片调节机构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转盘、所述第二转盘、所述第二连接盘与所述第三连接盘均包括齿轮部,所述第二连接盘的齿轮部分别与所述第一转盘的齿轮部、所述第二转盘的齿轮部相啮合,所述第三连接盘的齿轮部与所述第一转盘的齿轮部或所述第二转盘的齿轮部相啮合。
[0016]在上述叶片调节机构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转盘与所述第二转盘转动连接,且所述第一转盘或所述第二转盘与所述驱动机构连接。
[0017]在上述叶片调节机构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转盘与所述第二转盘均包括齿轮部,所述第一转盘的齿轮部与所述第二转盘的齿轮部相啮合;或者
[0018]所述第一转盘与所述第二转盘通过传动带连接。
[0019]在上述叶片调节机构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转盘与所述第二转盘分别位于所述叶片组件沿其长度方向的两侧。
[0020]在上述叶片调节机构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转盘与所述第二转盘通过传动轴连接,且所述第一转盘或所述第二转盘与所述驱动机构连接;或者
[0021]所述传动机构还包括第四连接盘,所述第四连接盘与所述第一转盘或所述第二转盘连接,且第四连接盘与所述驱动机构连接;所述第一转盘与所述第二转盘通过传动轴连接。
[0022]在上述叶片调节机构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转动件包括第三转盘,所述第三转盘的两个盘面上分别设置有第一轨迹路径和第二轨迹路径;
[0023]所述第三转盘设置成能够在驱动机构的驱动下转动。
[0024]在上述叶片调节机构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传动机构还包括第五连接盘,所述第五连接盘与所述驱动机构连接,且其与所述第三转盘连接;并且/或者
[0025]所述第三转盘与所述驱动机构连接。
[0026]在上述叶片调节机构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所述第一轨迹路径设置在所述第一转盘靠近所述叶片组件的一侧,所述第二轨迹路径设置在所述第二转盘靠近所述叶片组件的一侧;或者
[0027]所述第一轨迹路径设置在所述第一转盘靠近所述叶片组件的一侧,所述第二轨迹路径设置在所述第二转盘远离所述叶片组件的一侧;或者
[0028]所述第一轨迹路径设置在所述第一转盘远离所述叶片组件的一侧,所述第二轨迹路径设置在所述第二转盘靠近所述叶片组件的一侧;或者
[0029]所述第一轨迹路径设置在所述第一转盘远离所述叶片组件的一侧,所述第二轨迹路径设置在所述第二转盘远离所述叶片组件的一侧。
[0030]在上述叶片调节机构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曲柄包括第一连接部和与所述第一连接部连接的第一滑动部,所述第一连接部设置成能够与所述第一叶片组的连接,所述第一滑动部设置成能够沿着所述第一轨迹路径移动;并且/或者
[0031]所述第二曲柄包括第二连接部和与所述第二连接部连接的第二滑动部,所述第二连接部设置成能够与所述第二叶片组连接,所述第二滑动部设置成能够沿着所述第二轨迹路径移动。
[0032]在上述叶片调节机构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轨迹路径为第一轨迹槽,所述第二轨迹路径为第二轨迹槽。
[0033]在上述叶片调节机构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曲柄的第二端为第一滑动柱,所述第一滑动柱滑动地设置在所述第一轨迹槽中;
[0034]所述第二曲柄的第二端为第二滑动柱,所述第二滑动柱滑动地设置在所述第二轨迹槽中。
[0035]在上述叶片调节机构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轨迹路径的轨迹形状与所述第二轨迹路径的轨迹形状不同。
[0036]在上述叶片调节机构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轨迹路径包括至少一个第一拐角节点,所述第二轨迹路径包括至少一个第二拐角节点。
[0037]在上述叶片调节机构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轨迹路径的至少部分与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叶片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叶片调节机构包括:叶片组件,所述叶片组件包括第一叶片组和第二叶片组;传动机构,所述传动机构包括转动件、第一曲柄和第二曲柄,所述转动件上设置有第一轨迹路径和第二轨迹路径;所述第一曲柄的第一端设置成能够与所述第一叶片组连接,第二端设置成能够沿着所述第一轨迹路径移动;所述第二曲柄的第一端设置成能够与所述第二叶片组连接,第二端设置成能够沿着所述第二轨迹路径移动;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设置在所述叶片组件沿其长度方向的一侧,且被设置成能够驱动所述转动件转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叶片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件包括第一转盘和第二转盘,所述第一转盘上设置有所述第一轨迹路径,所述第二转盘上设置有所述第二轨迹路径;所述第一转盘和所述第二转盘设置成能够在同一个所述驱动机构的驱动下转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叶片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盘与所述第二转盘位于所述叶片组件沿其长度方向的同一侧。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叶片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机构还包括第一连接盘,所述第一连接盘与所述驱动机构连接,且其分别与所述第一转盘、所述第二转盘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叶片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盘、所述第二转盘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汤唯涛徐浙张叶良华广坤朱正磊吕祥虞方威魏煜程张剑锋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福尔达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