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发动机左安装支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67981 阅读:2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发动机左安装支架,其由车身大梁安装面及两侧的支撑板组成,两支撑板对称向前伸出形成发动机支臂安装部,两发动机支臂安装部从两支撑板前端先向前延伸形成一小段延伸面,然后再对称向内弯折并顺势斜向延伸形成一段折弯面,最后再对称向前延伸形成一段与发动机支臂的安装面;安装面的上边缘的高度由后向前呈波浪状降低;延伸面与折弯面以及折弯面与安装面的弯折处均为带圆弧的弯折;车身大梁安装面前边缘左右角在与延伸面上边缘的结合位置形成有倒角,在发动机支臂安装部的表面上设置加强筋。本发明专利技术装配方便、制造工艺简单、刚强度好、质量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底盘悬架系统,具体涉及一种发动机左安装支架
技术介绍
发动机安装支架用于连接发动机与车身, 一端与发动机支臂相连, 一端与车身大梁通过螺栓连接。现有的发动机左安装支架由车身大梁安装面及形状对称并向下垂 直连接于该安装面左、右两侧的两个支撑板组成,支撑板近似梯形,伸 出于车身大梁安装面的伸出部分是用于安装发动机支臂的安装部,由安 装面、弯折面和延伸面组成,前端的安装面近似梯形,后部的弯折面和 延伸面近似矩形,后端的延伸面在与支撑面接合处向内折弯并与车身大 梁安装面的左边沿形成折弯拐角。支撑板整个下边缘设有翻边。车身大 梁安装面上设置有安装孔。现有技术的上述结构,用于安装发动机支臂的安装面近似梯形,因 其上边缘呈直线状,因此其与发动机排气支管之间的空间间隙较小,导 致装配困难。后段与支撑板在与安装平面接合处向内折弯形成折弯拐 角,因该折弯处面积较小,会致使所受应力集中,而导致该处开裂,影 响发动机支架的寿命。后段近似矩形平面结构的刚度较低,容易变形, 变形会产生振动噪声而影响发动机支架的使用寿命。为克服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上述问题,通常是增大发动机左安装支架 各部分的尺寸,特别是增加支撑板的高度。这样又会产生体积庞大、重量较重、加工困难等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装配方便、制造工艺简单、刚 强度好、质量轻的发动机左安装支架。 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发动机左安装支架,其为一个整体冲压件,由车身大梁安装面 及形状对称并垂直向下连接于所述车身大梁安装面左、右两侧的两个支 撑板组成,车身大梁安装面上设置有安装孔,所述支撑板由后端逐渐向 前端变宽,近似梯形;所述两支撑板对称向前伸出于车身大梁安装面, 形成发动机支臂安装部,支撑板及发动机支臂安装部的整个下边缘形成 有翻边。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对支撑板的伸出部分即发动机 支臂安装部了进行改进两发动机支臂安装部从两支撑板前端对称先向 前延伸形成一小段延伸面,然后再对称向内弯折并顺势斜向延伸形成一 段折弯面,最后再对称向前延伸形成一段与发动机支臂的安装面,两安 装面上对称设置有发动机支臂安装孔;所述安装面的上边缘的高度由后向前呈波浪状降低; 所述延伸面与折弯面以及折弯面与安装面的弯折处均为带圆弧的 弯折;所述以及车身大梁安装面前边缘左右角在与延伸面上边缘的结合 位置形成有倒角。在所述发动机支臂安装部的表面上最好进一步设置加强筋。上述缚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体以下优点1、 将发动机支臂安装部前端的安装面上边缘设计成逐即向下的波 浪状,使得该处的空间间隙比原来该处为直线形的时要大一些,可方便 其与发动机排气支管的安装。2、 将发动机支臂安装部的折弯面在与延伸面接合处向内弯折形成 折弯拐角,车身大梁安装面前边缘左右角在与延伸面上边缘的结合位置 形成有倒角,折弯拐角与倒角分别位于延伸面的前端、后端,使折弯面 不直接与支撑板接合,并使得折弯面与延伸面处面积较大,可分散和降 低该处所受的集中应力,保证该处不容易开裂,从而提高使用寿命。3、 在发动机支臂安装部表面上设置加强筋,可提高该部分的刚度, 使其受力后不容易变形。通过采取上述结构,提高发动机左安装支架的整体刚度和强度后, 可减小各组成部分的尺寸,尤其是支撑板的髙度,从而减轻发动机左安 装支架的体积和重量,以便于加工及安装。 . 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发动机左安装支架的结构示意图图中车身大梁安装面l、安装孔ll、倒角12、支撑板2、发动机支臂安装部3、延伸面31、折弯面32、安装面33、安装孔331、翻边4、 加强筋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见图1,本发动机左安装支架为一个整体冲压件,由车身大梁安装面1及形状对称并垂直向下连接于所述车身大梁安装面1左、右两侧的两个支撑板2组成,在车身大梁安装面1上设置有安装孔11,用于 与车身大梁连接。两侧的支撑板2由后端逐渐向前端变宽,近似梯形。 两支撑板2对称向前伸出于车身大梁安装面1,形成发动机支臂安装部 3,在支撑板2及发动机支臂安装部3的整个下边缘形成有翻边4。发动机支臂安装部3的形状为两发动机支臂安装部3从两支撑板 2前端对称先向前延伸形成有一小段延伸面31,然后再对称向内弯折并 顺势斜向延伸形成一段折弯面32,最后再对称向前延伸形成一段与发 动机支臂的安装面33,两安装面33上对称设置有发动机支臂安装孔 331,用于安装发动机支臂。折弯面32向内的弯折角度为125度。为了方便与发动机排气支管的安装,安装面33的上边缘被设计成 由后向前呈波浪状降低的形状。为了增加强度,减小引力几种,在延伸面31与折弯面32以及折弯 面32与安装面33的弯折处均设计为带圆弧的弯折,并车身大梁安装面 1前边缘左右角在与延伸面31上边缘的结合位置形成有倒角12。为了增加部件强度,在发动机支臂安装部3的折弯面32的表面中 间设有加强筋5,并从折弯面32经延伸面31 —直延伸到支撑板2的前 部。装配时,车身大梁安装面1由安装孔11与车身大梁通过四个螺栓 连接,发动机支臂安装部3由安装孔5与发动机支臂通过一长螺栓连接。权利要求1、一种发动机左安装支架,其为一个整体冲压件,包括车身大梁安装面(1)及形状对称并垂直向下连接于所述车身大梁安装面(1)左、右两侧的两个支撑板(2),车身大梁安装面(1)上设置有安装孔(11),所述支撑板(2)由后端逐渐向前端变宽,近似梯形;所述两支撑板(2)对称向前伸出于车身大梁安装面(1),形成发动机支臂安装部(3),在支撑板(2)及发动机支臂安装部(3)的整个下边缘形成有翻边(4);其特征在于所述两发动机支臂安装部(3)从两支撑板(2)前端对称先向前延伸形成一小段延伸面(31),然后再对称向内弯折并顺势斜向延伸形成一段折弯面(32),最后再对称向前延伸形成一段与发动机支臂的安装面(33),两安装面(33)上对称设置有发动机支臂安装孔(331);所述安装面(33)的上边缘的高度由后向前呈波浪状降低;所述延伸面(31)与折弯面(32)以及折弯面(32)与安装面(33)的弯折处均为带圆弧的弯折;所述车身大梁安装面(1)前边缘左右角在与延伸面(31)上边缘的结合位置形成有倒角(12)。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左安装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 折弯面(32)向内的弯折角度为125度。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发动机左安装支架,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发动机支臂安装部(3)的表面上设有加强筋(5)。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发动机左安装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筋(5)设置在发动机支臂安装部(3)的折弯面(32)的表面中间, 并从折弯面(32)经延伸面(31) —直延伸到支撑板(2)的前部。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发动机左安装支架,其由车身大梁安装面及两侧的支撑板组成,两支撑板对称向前伸出形成发动机支臂安装部,两发动机支臂安装部从两支撑板前端先向前延伸形成一小段延伸面,然后再对称向内弯折并顺势斜向延伸形成一段折弯面,最后再对称向前延伸形成一段与发动机支臂的安装面;安装面的上边缘的高度由后向前呈波浪状降低;延伸面与折弯面以及折弯面与安装面的弯折处均为带圆弧的弯折;车身大梁安装面前边缘左右角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发动机左安装支架,其为一个整体冲压件,包括车身大梁安装面(1)及形状对称并垂直向下连接于所述车身大梁安装面(1)左、右两侧的两个支撑板(2),车身大梁安装面(1)上设置有安装孔(11),所述支撑板(2)由后端逐渐向前端变宽,近似梯形;所述两支撑板(2)对称向前伸出于车身大梁安装面(1),形成发动机支臂安装部(3),在支撑板(2)及发动机支臂安装部(3)的整个下边缘形成有翻边(4);其特征在于: 所述两发动机支臂安装部(3)从两支撑板(2)前端对称先向前延伸形成一小段 延伸面(31),然后再对称向内弯折并顺势斜向延伸形成一段折弯面(32),最后再对称向前延伸形成一段与发动机支臂的安装面(33),两安装面(33)上对称设置有发动机支臂安装孔(331); 所述安装面(33)的上边缘的高度由后向前呈波浪状 降低; 所述延伸面(31)与折弯面(32)以及折弯面(32)与安装面(33)的弯折处均为带圆弧的弯折; 所述车身大梁安装面(1)前边缘左右角在与延伸面(31)上边缘的结合位置形成有倒角(12)。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向成相曹安陈永林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