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绿色荧光有机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8679666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02 22:53
本申请涉及一种有机荧光发光化合物,公开了一种绿色荧光有机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所述绿色荧光有机化合物为分子式为C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绿色荧光有机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申请涉及一种有机荧光发光化合物,具体涉及一种绿色荧光有机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荧光,是指一种光致发光的冷发光现象。当常温物质经某种波长的入射光(通常是紫外线或X射线)照射后,吸收光能,进入激发态,并发出比入射光的波长长的出射光(通常波长在可见光波段)。具有较强荧光发光能力的有机化合物有着十分重要的潜在应用价值,可开发作为新型功能材料,如发光染料、激光染料、荧光探针等。目前有机发光材料在光化学器件、生物成像与传感、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和太阳能电池等领域有着很高的应用价值。
[0003]尽管有以上提及的优点,但将荧光技术用于特定应用的可行性往往会受到荧光分子的可利用性的限制,特别是一些小分子有机荧光材料由于化学结构不稳定容易被氧化,材料寿命较短,经过长时间紫外线照射容易失效。而且大多数小分子有机荧光材料发出的荧光为蓝色,绿色荧光材料较少。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绿色荧光有机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0005]为实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一方面涉及一种绿色荧光有机化合物,所述绿色荧光有机化合物的分子式为C
22
H
10
O8,结构式为:
[0006][0007]进一步地,所述绿色荧光有机化合物的激发光波长为410~430nm,其发射光为波长480

500nm的绿色荧光。
[0008]本专利技术另一方面涉及所述绿色荧光有机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9]1)将六水合硝酸钴和2

,5
’‑
二氟代[1,1

:4

,1”]‑
三联苯

2,2”,5,5
”‑
四甲酸加入有机溶剂和稀硝酸的混合溶液中,得到混合溶液A;
[0010]2)将混合溶液A搅拌均匀,密闭加热并保温,冷却到室温后,得到产物B;
[0011]3)过滤产物B,得到无色针状晶体和紫色块状晶体混合物;
[0012]4)将混合物在稀硝酸中浸泡,除去紫色块状晶体,得到产物C;
[0013]5)过滤产物C,真空保温干燥,得到无色针状晶体,即得到荧光有机化合物。
[0014]优选的,步骤1)中,六水合硝酸钴和2

,5
’‑
二氟代[1,1

:4

,1”]‑
三联苯

2,2”,5,5
”‑
四甲酸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
[0015]优选的,步骤1)中,所述溶剂为N,N

二甲基甲酰胺。
[0016]进一步优选的,步骤1)中,所述N,N

二甲基甲酰胺和稀硝酸体积之比为3:1。
[0017]优选的,步骤1)和步骤4)中,所述稀硝酸采用体积比为1:10的浓硝酸和水配置而成。
[0018]优选的,步骤2)中,加热温度为110℃,保温时间为72小时。
[0019]优选的,步骤4)中,浸泡时间为6小时。
[0020]优选的,步骤5)中,真空保温干燥的温度为50℃,干燥时间为1小时。
[002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22](1)本专利技术有机荧光化合物有较大的共轭体系,稳定性强,在被410

430nm的激发光照射吸收能量后可以发出绿色荧光,其发射波长为480

500nm。
[0023](2)本专利技术基于2',5'

二氟代[1,1':4',1”]‑
三联苯

2,2”,5,5
”‑
四甲酸分子内缩合形成内脂,扩大其共轭体系,增强了π电子离域性,增强了化合物的发光性能,使其发射光波长红移,发出绿色荧光。同时,也提高了化合物的光热稳定性。
附图说明
[0024]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0025]图1为本申请绿色荧光有机化合物单晶结构式。
[0026]图2为本申请绿色荧光有机化合物的荧光光谱图。
[0027]图3为本申请绿色荧光有机化合物的红外光谱图。
[0028]图4为本申请绿色荧光有机化合物单晶结构模拟和实际合成样品的X射线衍射图谱。
[0029]图5为本申请绿色荧光有机化合物新合成样品及在不同条件下处理三天后的X射线衍射图谱。
具体实施方式
[0030]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将有助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进一步理解本专利技术,但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专利技术。应当指出的是,对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
[0031]一种绿色荧光有机化合物,所述绿色荧光有机化合物为分子式为C
22
H
10
O8,结构式为:
[0032][0033]如图1所示,为所述绿色荧光有机化合物单晶结构式。
[0034]所述绿色荧光有机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35]1)将11.6mg的六水合硝酸钴和8.8mg的2

,5
’‑
二氟代[1,1

:4

,1”]‑
三联苯

2,2”,5,5
”‑
四甲酸(CAS:2364365

13

7)加入2.4mL的N,N

二甲基甲酰胺(DMF)和0.8mL的稀硝酸(浓硝酸和水之比为1:10)的混合溶液中,得到混合溶液A;
[0036]2)将混合溶液A搅拌均匀,密闭在玻璃容器中,加热至110℃并保温72小时,冷却到室温,得到产物B;
[0037]3)过滤产物B,得到无色针状晶体和紫色块状晶体混合物;
[0038]4)将混合物在稀硝酸(浓硝酸和水之比为1:10)中浸泡6小时,除去紫色块状晶体,得到产物C;
[0039]5)过滤产物C,真空50℃保温干燥1小时,得到无色针状晶体,即得到荧光有机化合物。
[0040]本实施例所使用的的硝酸为质量浓度为68%的分析纯硝酸。
[0041]所述绿色荧光有机化合物的合成反应方程式如下:
[0042][0043]以2

,5
’‑
二氟代[1,1

:4

,1”]‑
三联苯

2,2”,5,5
”‑
四甲酸计算,所述绿色荧光有机化合物产率为30%。
[0044]如图2所示,本申请绿色荧光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绿色荧光有机化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绿色荧光有机化合物的分子式为C
22
H
10
O8,结构式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绿色荧光有机化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绿色荧光有机化合物的激发光波长为410

430nm,其发射光为波长480

500nm的绿色荧光。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绿色荧光有机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将六水合硝酸钴和2',5'

二氟代[1,1':4',1”]

三联苯

2,2”,5,5
”‑
四甲酸加入有机溶剂和稀硝酸的混合溶液中,得到混合溶液A;2)将混合溶液A搅拌均匀,密闭加热并保温,冷却到室温后,得到产物B;3)过滤产物B,得到无色针状晶体和紫色块状晶体混合物;4)将混合物在稀硝酸中浸泡,除去紫色块状晶体,得到产物C;5)过滤产物C,真空保温干燥,得到无色针状晶体,即得到荧光有机化合物。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绿色荧光有机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六水合硝酸钴和2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慧芳袁文轲刘波
申请(专利权)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