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座椅气动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8679638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02 22:53
本申请提供一种座椅气动系统,包括:第一用气单元、储气单元以及供气单元;第一用气单元包括至少一个设置在座椅侧翼上的第一气囊体;第一用气单元连接有用于泄气的第一泄气组件;储气单元通过第一连接气路与第一气囊体气路连接;储气单元连接有充气单元,充气单元用于向储气单元内充气;第一连接气路内设有第一阀体;供气单元的输出端与第一气囊体气路连接,用于向第一气囊体充气。通过上述结构,可切换多种工作模式,储气单元内的气体可快速进入至第一气囊体中,实现对第一气囊体的快速充气,进而快速的提供给乘用者所缺失的支撑感,避免供气单元充气不及时导致气囊体无法第一时间或在所需时间对人体起到支撑作用。时间或在所需时间对人体起到支撑作用。时间或在所需时间对人体起到支撑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座椅气动系统


[0001]本公开一般涉及汽车座椅
,具体涉及一种座椅气动系统。

技术介绍

[0002]随着车辆交通领域的科技发展,人们对于车辆驾乘感要求越来越高,当急速转弯时驾乘者会往反方向倾斜,易产生不适,因此侧翼支撑系统应运而生,即当转弯时侧翼支撑气袋顶起,支撑驾乘者,大大提高了驾乘感;
[0003]然而现有技术中,侧翼支撑系统一般使用供气设备对气袋进行充气,从气泵接收到指令到提供足够的高压气体需要经过一段时间,充气速度较为缓慢。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鉴于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或不足,期望提供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一种座椅气动系统。
[0005]本申请提供一种座椅气动系统,包括:
[0006]第一用气单元,所述第一用气单元包括至少一个设置在座椅侧翼上的第一气囊体;所述第一用气单元连通有用于泄气的第一泄气组件;
[0007]储气单元,所述储气单元通过第一连接气路与所述第一气囊体气路连接;所述储气单元连接有充气单元,所述充气单元用于向所述储气单元内充气;所述第一连接气路内设有第一阀体;
[0008]供气单元,所述供气单元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气囊体气路连接,用于向所述第一气囊体充气。
[0009]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供气单元的输出端通过所述第一泄气组件与所述第一气囊体气路连接。
[0010]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充气单元的输出端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气路上且位于所述第一阀体与所述储气单元之间;所述充气单元包括第一气源,所述第一气源的输出端通过第一单向阀与所述第一连接气路连接。
[0011]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供气单元包括:第二气源;所述第一泄气组件包括第三阀体,所述第三阀体具有第一气口、第二气口和第三气口;所述第一气口与所述第一气囊体连通,所述第二气口与所述第二气源连通;
[0012]所述第三阀体具有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当所述第三阀体处于第一状态时,所述第一气口与所述第二气口连通,当所述第三阀体处于第二状态时,所述第一气口与所述第三气口连通。
[0013]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二气源与所述第二气口之间设有第二单向阀。
[0014]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三气口连接有泄气阀,所述泄气阀的一端与所述第三气口连通,所述泄气阀的另一端与外界环境连通。
[0015]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还包括第二用气单元和/或第三用气单元,所述第二用气单元包括至少一个第二气囊体,所述第二气囊体用于座椅按摩,所述第三用气单元包括至少一个第三气囊体,所述第三气囊体用于座椅支撑;
[0016]所述供气单元还用于向所述第二气囊体、第三气囊体供气。
[0017]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每个所述第二气囊体连接有用于切换其泄气状态和充气状态的第二阀体组件,,和/或,每个所述第三气囊体连接有用于切换其泄气状态、充气状态和保压状态的第三阀体组件。
[0018]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还包括传感单元和电子控制单元;所述传感单元包括第一传感器,所述第一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储气单元内的气压值;
[0019]所述电子控制单元的输入端与所述第一传感器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电子控制单元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阀体、充气单元以及供气单元连接。
[0020]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传感单元还包括第二传感器,所述第二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第一气囊体的气压值;所述电子控制单元的输入端还与所述第二传感器的输出端连接。
[0021]本申请的有益效果在于:在一般情况下(例如车辆平稳行驶)时,控制所述供气单元开启,第一阀体关闭,供气单元向第一气囊体内缓慢充气,以自适应的调节第一气囊体内的气压状态;于此同时,开启充气单元,使得充气单元向所述储气单元内充气,当充气设定时间或储气单元内气压值达到设定值时,将充气单元关闭,完成对储气单元内充气操作,为快速充气做准备;在特殊情况下(例如急转弯、急加速)时,将第一阀体打开,由于储气单元内的气压相较于第一气囊体内气压更高,在连通作用下,此时储气单元内的气体可快速进入至第一气囊体中,实现对第一气囊体的快速充气,进而快速的提供给乘用者所缺失的支撑感,避免供气单元充气不及时导致气囊体无法第一时间或在所需时间对人体起到支撑作用。当需要退出气动支撑状态或需要调低第一气囊体气压时,将第一泄气组件打开,以使所述第一气囊体实现泄气功能。
附图说明
[0022]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所作的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0023]图1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座椅气动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2为图1所示第一气源5直接与所述储气单元2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3为图1所示第二气源8连接有第二单向阀10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4为图1所示第一连接气路3上设有第二阀体7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5为图4所示第二气源8连接有第二单向阀10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6为图1所示座椅气动系统设有第二气囊体12和第三气囊体13的结构示意图。
[0029]图7为图2所示第一气源5向储气单元2充气,第二气源8向第一气囊体1充气的状态示意图;
[0030]图8为图2所示将第三阀体9以及泄气阀11调节至泄气状态的状态示意图;
[0031]图9为图5所示第三阀体9由第二状态切换为第一状态的状态示意图。
[0032]图中标号:
[0033]1、第一气囊体;2、储气单元;3、第一连接气路;4、第一阀体;5、第一气源;6、第一单向阀;7、第二阀体;8、第二气源;9、第三阀体;10、第二单向阀;11、泄气阀;12、第二气囊体;13、第三气囊体;14、第四阀体;15、第五阀体;16、第六阀体;17、第七阀体;18、第二连接气路;100、第一传感器;200、第二传感器;300、第三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0034]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申请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相关专利技术,而非对该专利技术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专利技术相关的部分。
[0035]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申请。
[0036]实施例1
[0037]请参考图1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座椅气动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包括:
[0038]第一用气单元,所述第一用气单元包括至少一个设置在座椅侧翼上的第一气囊体1;所述第一用气单元连通有用于泄气的第一泄气组件;
[0039]储气单元2,所述储气单元2通过第一连接气路3与所述第一气囊体1气路连接;所述储气单元2连接有充气单元,所述充气单元用于向所述储气单元2内充气;所述第一连接气路3内设有第一阀体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座椅气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用气单元,所述第一用气单元包括至少一个设置在座椅侧翼上的第一气囊体(1);所述第一用气单元连通有用于泄气的第一泄气组件;储气单元(2),所述储气单元(2)通过第一连接气路(3)与所述第一气囊体(1)气路连接;所述储气单元(2)连接有充气单元,所述充气单元用于向所述储气单元(2)内充气;所述第一连接气路(3)内设有第一阀体(4);供气单元,所述供气单元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气囊体(1)气路连接,用于向所述第一气囊体(1)充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座椅气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充气单元的输出端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气路(3)上且位于所述第一阀体(4)与所述储气单元(2)之间;所述充气单元包括第一气源(5),所述第一气源(5)的输出端通过第一单向阀(6)与所述第一连接气路(3)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座椅气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气单元的输出端通过所述第一泄气组件与所述第一气囊体(1)气路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座椅气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气单元包括:第二气源(8);所述第一泄气组件包括第三阀体(9),所述第三阀体具有第一气口、第二气口和第三气口;所述第一气口与所述第一气囊体(1)连通,所述第二气口与所述第二气源(8)连通;所述第三阀体(9)具有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当所述第三阀体(9)处于第一状态时,所述第一气口与所述第二气口连通,当所述第三阀体(9)处于第二状态时,所述第一气口与所述第三气口连通。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座椅气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气源(8)与所述第二气口之间设有第二单向阀(10)。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座椅气动系统,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海涛郭朋王华尹海昆
申请(专利权)人:安闻汽车技术天津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