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模具定位和自动开模功能的垫带硫化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67760 阅读:18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模具定位和自动开模功能的垫带硫化机,包括下机座、机架、上机座、模具总成和液压驱动系统,还包括模具定位装置和自动开模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具有模具定位和自动开模功能的垫带硫化机,采用模具中上模、中模和下模之间通过定位滑杆配合的结构,合模过程中通过定位滑杆进行同轴度定位,定位基准设置在模具内部,具有定位过程的自适应性能,能够保证模具合模时的同轴度,合模间隙均匀,保证产品质量,避免出现卡模现象;设置自动机械力驱动开模装置,实现开模过程的自动化,降低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率;提升垫带品质,避免对模具造成损坏,降低维修频率,节约使用成本和维修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垫带硫化机,特别涉及一种具有模具定位和自动开模功能 的垫带硫化机。
技术介绍
液压垫带硫化机(立柱式和框架式)在开合模过程中,由于垫带硫化机模 具中上模、中模和下模之间的压力达到几十吨,模具因为挤压使得同轴度有偏 差卡模时,仅仅依靠人力完成开模工作是比较困难的,通常采用模具上下往复 运动和撬开模具的原始方法。增加操作人员劳动强度的同时,操作过程本身也 存在安全隐患,同时极易造成模具的早期损坏。人工开模过程较为原始,工作 效率较低。现有技术的硫化机包括上机座、机架、下机座和模具总成,机架起到支撑模具总成和上机座的作用,同时还起到合模和开模的导轨作用;由于机架本身 是固定在下机座和上机座之间,在液压驱动系统驱动模具合模时,机架是以上 下机座为基准引导合模,因而模具的上模、中模和下模同轴度不好保证,合模 间隙不均匀,造成产品出现"大边"现象,影响产品质量;在较大压力作用下 容易造成卡模现象,还容易导致机架变形,对液压驱动系统有不利影响,形成 恶性循环,影响设备使用性能,卡模现象较为频繁,模具损坏量较大,设备维 修频率高,提高维修及生产制造成本。因此,需要对现有的垫带硫化机进行改造,能够保证模具合模时的同轴度, 合模间隙均匀,保证产品质量,避免出现卡模现象,实现开模过程的自动化, 降低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劳动效率;避免对模具造成损坏,降低维修频 率,节约制造成本和维修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模具定位和自动开模功能的垫带硫 化机,能够保证模具合模时的同轴度,合模间隙均匀,保证产品质量,避免出现 卡模现象,实现开模过程的自动化,降低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率; 避免对模具造成损坏,降低维修频率,节约使用成本和维修成本。本专利技术的具有模具定位和自动开模功能的垫带硫化机,包括下机座、机架、上机座和模具总成,所述模具总成包括由同轴设置的上模、中模和下模构成的模具,下机座上设置液压驱动系统,液压驱动系统的活塞杆向上顶住下模,还包括模具定位装置和自动开模装置;所述模具定位装置包括至少两根垂直于水平面设置的定位滑杆,所述定位滑杆与上模、中模和下模的径向边缘以可上下滑动的方式配合;所述自动开模装置包括自动开模驱动装置,所述自动开模驱动装置设置有可上下往复运动的动力输出端,自动开模驱动装置的动力输出端连接中模径向边缘,非动力输出端与上模固定设置。进一步,所述自动开模驱动装置为两个相对于模具中心线对称设置; 进一步,所述上模、中模和下模径向边缘分别固定设置连接板,所述定位滑杆通过连接板与上模、中模和下模配合;进一步,所述模具总成包括两套同轴设置的模具,分别为上模具和下模具,下模具的上模与上模具的下模一体设置并共用一连接板;上模具和下模具分别相对于模具中心线对称设置自动开模驱动装置;进一步,定位滑杆上位于下模具的中模连接板上部和下部分别设置限位块;进一步,所述连接板均通过直线滚动轴承与定位滑杆滑动配合;进一步,所述下模具的下模与液压驱动系统的活塞杆固定连接;所述定位滑杆下端伸出下模具的下模连接板直线滚动轴承,伸出端部设置防止定位滑杆向上滑出的限位装置,所述定位滑杆上位于上模具连接板的上部固定设置开模驱动块;进一步,所述自动开模驱动装置为气缸驱动机构,上模具的上模固定设置 在上机座上,所述上模具的自动开模驱动装置的气缸通过固定设置在上机座上 与上模具的上模固定设置,活塞杆端部连接上模具的中模;下模具的自动开模 驱动装置的气缸固定设置在上模具的下模和下模具的上模共用连接板上,活塞杆端部连接下模具的中模;进一步,所述定位滑杆为两个相对于模具中心线对称设置。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的具有模具定位和自动开模功能的垫带硫化机, 采用模具中上模、中模和下模之间通过定位滑杆配合的结构,合模过程中通过 定位滑杆进行同轴度定位,定位基准设置在模具内部,具有定位过程的自适应 性能,能够保证模具合模时的同轴度,合模间隙均匀,保证产品质量,避免出现卡模现象;设置自动机械力驱动开模装置,实现开模过程的自动化,降低操 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率;避免对模具造成损坏,降低维修频率,节 约使用成本和维修成本。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描述。 图1为本专利技术合模后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专利技术开模后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图1为本专利技术合模后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开模后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本实施例的具有模具定位和自动开模功能的垫带硫化机,包括下机座l、立柱式机架2、上机座4和模具总成,所述模具总成包括由同轴设置的上模5、 中模6和下模7构成的模具,下机座1上设置液压驱动系统,液压驱动系统的 活塞杆3向上顶住下模7;本实施例中,上模5与上机座4固定连接;硫化机 包括模具定位装置和自动开模装置;机架也可以是框架式结构,都能实现发 明目的;所述模具定位装置包括至少两根垂直于水平面设置的定位滑杆11,本实施 例中,所述定位滑杆11为两个相对于模具中心线对称设置,合模时平衡性较好, 当然可以采用三根定位滑杆ll均匀分布,也可达到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所述定位滑 杆11与上模5、中模6和下模7的径向边缘以可上下滑动的方式配合;所述上模5、中模6和下模7径向边缘分别固定设置连接板,图中与上模5、中模6和 下模7对应的连接板分别为连接板12、连接板13和连接板17,其中上模5的 连接板12是通过上机座4固定设置的,所述定位滑杆11通过连接板12、连接 板13和连接板17与上模5、中模6和下模7配合;通过连接板进行配合,方便 制造和安装,利于在原有硫化机上进行改造,节约使用成本。所述自动开模装置包括自动开模驱动装置,所述自动开模驱动装置设置有 可上下往复运动的动力输出端,自动开模驱动装置的动力输出端连接中模6径 向边缘,非动力输出端与上模5固定设置。本实施例中,所述自动开模驱动装置为两个,两个自动开模驱动装置相对 于模具中心线对称设置;驱动开模时使中模受力平衡,利于开模过程的顺利进行。本实施例中,所述模具总成包括两套同轴设置的模具,分别为上模具和下 模具,下模具包括上模8、中模9和下模10,与中模9和下模10对应的连接板 分别为连接板19和连接板21,下模具的上模8与上模具的下模7 —体设置并共 用连接板17;使硫化机结构简单紧凑,适用于原机改造,节约成本;与模具数 量相对应,上模具和下模具分别相对于模具中心线对称设置自动开模驱动装置, 下模具自动开模驱动装置的动力输出端连接下模具的中模,非动力输出端与下 模具的上模8固定设置。本实施例中,定位滑杆11上位于下模具的中模9连接板19上部和下部分 别设置限位块(图中为限位块25和限位块26),防止定位滑杆ll随意滑出,并 通过限位块25和限位块26驱动滑杆上下滑动;连接板12、连接板13、连接板 17、连接板19和连接板21均通过直线滚动轴承(图中分别为直线滚动轴承27、 直线滚动轴承14、直线滚动轴承18、直线滚动轴承20和直线滚动轴承22)与7定位滑杆ll滑动配合,采用直线滚动轴承结构,提高配合精度,并减小滑动摩 擦,利于提高定位精度。本实施例中,所述下模具的下模10与液压驱动系统的活塞杆3固定连接-,所述定位滑杆11下端伸出下模具下模10连接板的直线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具有模具定位和自动开模功能的垫带硫化机,包括下机座、立柱式机架、上机座和模具总成,所述模具总成包括由同轴设置的上模、中模和下模构成的模具,下机座上设置液压驱动系统,液压驱动系统的活塞杆向上顶住下模,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模具定位装置和自动开模装置; 所述模具定位装置包括至少两根垂直于水平面设置的定位滑杆,所述定位滑杆与上模、中模和下模的径向边缘以可上下滑动的方式配合; 所述自动开模装置包括自动开模驱动装置,所述自动开模驱动装置设置有可上下往复运动的动力输出端,自动 开模驱动装置的动力输出端连接中模径向边缘,非动力输出端与上模固定设置。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怀建龙成惠蔡炳盛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佳通轮胎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5[中国|重庆]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