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注液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675404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02 22: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动力电池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注液杯,包括杯体,所述杯体底部开设注液嘴,其特征在于,所述杯体设置有封堵部件,所述封堵部件用于控制所述注液嘴的启闭,所述杯体内设置有扰流部件,所述扰流部件被设置为扰动所述杯体内液体。向电池内注液时,由于扰流部件对注液杯内液体产生扰流,加速注液杯内气体向表面扩散并排出杯体外,提升了电芯内部气体排出速度,降低了气体对电解液进入的阻碍作用,提升注液效率;在杯体内设置能够封闭注液嘴的封堵部件,对电池注液时,打开注液嘴,注液嘴与电池连通,当需要向杯体内充注液体时,封堵注液嘴,待杯体内充液完毕,注液嘴重新打开,此时注液杯又与待注液电池连为一个整体,操作方便。便。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注液杯


[0001]本技术涉及动力电池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注液杯。

技术介绍

[0002]锂离子动力电池由正负极、电解液、铝壳等组件构成,在电解液注液的过程中,电解液被定量地输送到注液杯中,再经过注液杯将电解液输送进电芯内部。
[0003]电解液进入电芯内部的同时,需要完成电解液的进入与气体的排出,电芯内部气体对电解液的进入存在阻碍作用。申请号为202110959378.4和202210726902.8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均公开了一种针对电池的注液装置,但是现有技术的注液杯注液时,电芯内部气体排出速度较慢,降低了注液的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注液杯注液过程中气体排出缓慢,注液效率较低的问题,提供一种注液杯。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0006]一种注液杯,包括杯体,所述杯体底部开设注液嘴,所述杯体设置有封堵部件,所述封堵部件用于控制所述注液嘴的启闭,所述杯体内设置有扰流部件,所述扰流部件被设置为扰动所述杯体内液体。
[0007]本技术在杯体内设置扰流部件,当需要向电池内注液时,由于扰流部件对注液杯内液体产生扰流,加速注液杯内气体向表面扩散并排出杯体外,提升了电芯内部气体排出速度,降低了气体对电解液进入的阻碍作用,提升注液效率;在杯体内设置能够封闭注液嘴的封堵部件,当需要对电池注液时,打开注液嘴,注液嘴与电池连通,当需要向杯体内充注液体时,封堵注液嘴,此时杯体与下部电池断开连接,待杯体内充液完毕,注液嘴重新打开,此时注液杯又与待注液电池连为一个整体,操作方便。
[0008]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封堵部件为插入所述杯体内的杆件,所述杆件被设置为在所述杯体内移动并封堵所述注液嘴。
[0009]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杆件从所述杯体的顶部插入,所述杆件被配置为在所述杯体内上下移动,所述杆件的底面积等于或大于所述注液嘴的开口面积。
[0010]采用这种结构设置,将封堵部件优选为能在杯体内上下移动的杆件,方便操作注液嘴的启闭。
[0011]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扰流部件被配置为在所述杯体内转动。
[0012]采用这种结构设置,通过扰流部件的旋转产生离心力,使密度不同的气体加速从杯体内电解液中逸出。
[0013]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扰流部件被配置为切换顺时针旋转运动和逆时针旋转运动。
[0014]采用这种结构设置,在对杯体内液体产生扰流时,通过顺时针和逆时针的反复切
换,可以更好的对杯体内液体产生扰流效果,同时对由于离心力粘附在杯体器壁边缘的微小气泡也能更好的加速排出,进一步提升注液效率。
[0015]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扰流部件为扇叶结构件。
[0016]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扇叶结构件上至少包括三片扇叶,所述扇叶倾斜设置,所述扇叶的叶面与水平面的夹角为α,∠α≤5
°

[0017]采用这种结构设置,将扰流部件优选的设置为至少三片的扇叶结构件,且优选扇叶的叶面与水平面的夹角∠α≤5
°
,能够更好的带来扰流效果,提升气体排出的效率。
[0018]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扰流部件与所述封堵部件转动连接,所述扰流部件被配置为随所述封堵部件移动,并独立于所述封堵部件做旋转运动。
[0019]采用这种结构设置,扰流部件独立于封堵部件做旋转运动,即扰流部件旋转,封堵部件静止不动,提升封堵部件对于注液嘴的密闭性
[0020]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扰流部件距离所述注液嘴的距离不大于所述杯体高度的二分之一。
[0021]采用这种结构设置,设置扰流部件距离注液嘴的距离不大于杯体高度的二分之一,防止当上提扰流部件时扇叶碰到杯体顶壁。
[0022]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案,本注液杯还包括一号管、二号管和三号管,所述一号管、二号管和三号管均连接所述杯体的顶部;所述一号管通过正压阀与正压装置连接,所述二号管通过负压阀与负压装置连接,所述三号管通过进液阀与进液装置连接。
[0023]设置一号管与正压阀连接,二号管与负压阀连接,能够方便的使用正压装置和负压装置对杯体内部进行正负压转换,加速杯体内液体进入电池。
[0024]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25]1、本技术在杯体内设置扰流部件,当需要向电池内注液时,由于扰流部件对注液杯内液体产生扰流,加速注液杯内气体向表面扩散并排出杯体外,提升了电芯内部气体排出速度,降低了气体对电解液进入的阻碍作用,提升注液效率;在杯体内设置能够封闭注液嘴的封堵部件,当需要对电池注液时,打开注液嘴,注液嘴与电池连通,当需要向杯体内充注液体时,封堵注液嘴,此时杯体与下部电池断开连接,待杯体内充液完毕,注液嘴重新打开,此时注液杯又与待注液电池连为一个整体,操作方便。
[0026]2、优选扰流部件为可旋转的扇叶结构件,通过扰流部件的旋转产生离心力,使密度不同的气体加速从杯体内电解液中逸出;在对杯体内液体产生扰流时,通过顺时针和逆时针的反复切换,可以更好的对杯体内液体产生扰流效果,同时对由于离心力粘附在杯体器壁边缘的微小气泡也能更好的加速排出,进一步提升注液效率。
附图说明
[0027]图1是注液杯结构示意图;
[0028]图2是图1中T

T方向剖视图;
[0029]图3是扇叶结构件示意图。
[0030]图中标号:1

杯体,101

注液嘴,2

杆件,3

扇叶结构件,31

扇叶,4

一号管,5

二号管,6

三号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31]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详细的说明。
[0032]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0033]实施例1
[0034]如图1

3所示,一种注液杯,包括上大下小的锥形不锈钢杯体1,在杯体1的上部,连接有一号管4、二号管5、三号管6,在杯体1的下部,也就是收口部开设圆形注液嘴101,杯体1设置有用于控制注液嘴101启闭的封堵部件,在本实施例中,封堵部件是一个由杯体1顶部插入的圆柱形杆件2,杆件2可以在杯体1内上下活动,杆件2的直径与注液嘴101相匹配,即杆件2的底面积等于或大于注液嘴101的开口面积,能够密封注液嘴101。可以预见的,注液嘴101的位置不限于位于杯体1的下部,只要能够与待注液电池连接,通过注液嘴101将电解液注入电池即可。同样的,杆件2的形状也不仅限于为圆柱形,即杆件2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注液杯,包括杯体(1),所述杯体(1)底部开设注液嘴(101),其特征在于,所述杯体(1)设置有封堵部件,所述封堵部件用于控制所述注液嘴(101)的启闭,所述杯体(1)内设置有扰流部件,所述扰流部件被设置为扰动所述杯体(1)内液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注液杯,其特征在于,所述封堵部件为插入所述杯体(1)内的杆件(2),所述杆件(2)被设置为在所述杯体(1)内移动,并封堵所述注液嘴(101)。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注液杯,其特征在于,所述杆件(2)从所述杯体(1)的顶部插入,所述杆件(2)被配置为在所述杯体(1)内上下移动,所述杆件(2)的底面积等于或大于所述注液嘴(101)的开口面积。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注液杯,其特征在于,所述扰流部件被配置为在所述杯体(1)内转动。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注液杯,其特征在于,所述扰流部件被配置为切换顺时针旋转运动和逆时针旋转运动。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注液杯,其特征在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崔华敏苏斌陈利权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亿纬动力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