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颤仪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674969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02 22: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除颤仪,包括壳体及多个第一部件,第一部件位于壳体的后壳与其前壳组成的空腔内,多个第一部件至少包括电池、除颤电容、AC/DC模块以及后壳连接的板卡结构;AC/DC模块位于除颤电容以上,AC/DC模块在壳体的内部底面的正投影与除颤电容在壳体的内部底面的正投影至少部分重合;电池与除颤电容左右方向排列;除颤电容在壳体的内部侧面的正投影与电池在壳体的内部侧面的正投影至少部分重合,壳体的内部侧面为壳体内壁中沿左右方向排列的面;AC/DC模块在壳体的内部侧面的正投影的重心位于电池在壳体的内部侧面的正投影以上;板卡结构位于电池、除颤电容及AC/DC模块朝向前壳的一侧;板卡结构包括至少两个板卡。板卡结构包括至少两个板卡。板卡结构包括至少两个板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除颤仪


[0001]本技术涉及除颤设备
,特别涉及一种除颤仪。

技术介绍

[0002]除颤监护仪一般应用于院内或院前,对心脏骤停的患者进行抢救治疗。在抢救时,医护人员需要携带多种设备快速赶到现场,因此抢救设备的便携性对提高临床效率,减轻医护人员负担具有极大的价值。
[0003]因此,这就提高了对除颤仪小型化及便携性的要求。但是,由于除颤仪的功能越来越多,使得其内部零部件的数量也增多了。
[0004]因此,如何提高散热效果,对整机布局提出了更高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有鉴于此,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除颤仪,以提高散热效果,优化整机布局。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7]一种除颤仪,包括壳体及多个第一部件,所述壳体包括前壳及后壳,所述前壳及所述后壳沿所述除颤仪的前后方向排列,所述第一部件位于所述后壳与所述前壳组成的空腔内,多个所述第一部件至少包括电池、除颤电容、AC/DC模块以及板卡结构,所述板卡结构与所述后壳连接;
[0008]所述AC/DC模块位于所述除颤电容以上,所述AC/DC模块在所述壳体的内部底面的正投影与所述除颤电容在所述壳体的内部底面的正投影至少部分重合;
[0009]所述电池与所述除颤电容沿所述除颤仪的左右方向排列;所述除颤电容在所述壳体的内部侧面的正投影与所述电池在所述壳体的内部侧面的正投影至少部分重合,所述壳体的内部侧面为所述壳体内壁中沿所述除颤仪的左右方向排列的面;
[0010]所述AC/DC模块在所述壳体的内部侧面的正投影的重心位于所述电池在所述壳体的内部侧面的正投影以上;
[0011]所述板卡结构位于所述电池、所述除颤电容及所述AC/DC模块朝向所述前壳的一侧;所述板卡结构包括至少两个板卡。
[0012]上述除颤仪中,所述板卡结构具有设置在所述板卡上的多个元器件,多个所述元器件至少包括发热元器件及热敏感元器件,所述发热元器件位于所述板卡结构靠近所述壳体顶部的位置,所述热敏感元器件位于所述板卡结构靠近所述壳体底部的位置;
[0013]其中,所述发热元器件正常工作预定时长后的元器件温度为第一温度;所述热敏感元器件能够正常工作的环境温度上限值为第二温度;所述第一温度高于所述第二温度。
[0014]上述除颤仪中,所述电池与所述除颤电容之间具有间隙。
[0015]上述除颤仪中,所述除颤电容在所述壳体的内部底面的正投影为除颤电容投影,所述AC/DC模块在所述壳体的内部底面的正投影为AC/DC模块投影;
[0016]所述AC/DC模块投影具有第一投影边缘及第二投影边缘,所述第一投影边缘及所
述第二投影边缘沿所述除颤仪的左右方向排列;
[0017]所述除颤电容投影具有第三投影边缘及第四投影边缘,所述第三投影边缘与所述第四投影边缘沿所述除颤仪的左右方向排列;
[0018]所述有第一投影边缘及所述第二投影边缘位于所述第三投影边缘与所述第四投影边缘之间。
[0019]上述除颤仪中,多个所述第一部件还包括二氧化碳检测模块;
[0020]所述二氧化碳检测模块设置于所述电池以上。
[0021]上述除颤仪中,所述电池向所述壳体的内部底面的投影与所述二氧化碳检测模块向所述壳体的内部底面的投影至少部分重合。
[0022]上述除颤仪中,多个所述第一部件还包括解除电阻,所述AC/DC模块及所述解除电阻沿所述除颤仪的左右方向排列,所述解除电阻位于所述除颤电容以上。
[0023]上述除颤仪中,所述板卡结构的上部具有治疗放电区及治疗充电区,所述发热元器件包括设置于所述治疗放电区的治疗放电元器件及设置于所述治疗充电区的治疗充电元器件;
[0024]所述治疗放电区的治疗放电元器件用于实现释放基于阻抗调整的除颤波形能量;所述治疗充电区的治疗充电元器件用于实现将直流电能升压并储存在所述除颤电容中;
[0025]所述板卡结构的下部具有多参数测量区及电源管理区,所述热敏感元器件包括设置于所述多参数测量区的参数测量元器件及设置于所述电源管理区的电源管理元器件;
[0026]所述多参数测量区的参数测量元器件用于实现参数测量和监护功能;
[0027]所述电源管理区的电源管理元器件用于实现开关机功能、电池充放电功能和系统后级各直流电源的转换功能。
[0028]上述除颤仪中,所述治疗放电区与所述治疗充电区沿所述板卡结构的左右方向排列;
[0029]所述多参数测量区与所述电源管理区沿所述板卡结构的左右方向排列。
[0030]上述除颤仪中,所述治疗充电区设置于所述电源管理区以上,所述治疗放电区设置于所述多参数测量区以上。
[0031]上述除颤仪中,所述板卡结构的上部还具有治疗参数区,多个治疗参数元器件设置于所述治疗参数区;
[0032]所述治疗参数元器件用于实现对患者心电信号和电极连接回路阻抗的采集分析。
[0033]上述除颤仪中,所述治疗参数区位于所述治疗放电区内远离所述治疗充电区的一侧;
[0034]所述治疗参数区与所述治疗放电区连接的边缘设置有第一绝缘板;或,所述治疗参数区罩设有第一屏蔽罩。
[0035]上述除颤仪中,所述多参数测量区与所述电源管理区之间设置有第二绝缘板;或,所述多参数测量区罩设有第二屏蔽罩。
[0036]上述除颤仪中,所述板卡结构沿所述壳体的上下方向设置。
[0037]上述除颤仪中,至少两个所述板卡中包括相邻设置的第一板卡及第二板卡;
[0038]所述第一板卡与所述第二板卡相互靠近的部分区域在所述第一板卡的前后方向重叠设置。
[0039]上述除颤仪中,至少两个所述板卡中包括第一板卡及第二板卡,所述第一板卡位于所述壳体内的上部,所述第二板卡位于所述壳体内的下部;
[0040]所述发热元器件设置于所述第一板卡,所述热敏感元器件设置于所述第二板卡。
[0041]上述除颤仪中,至少两个所述板卡中的相邻两个所述板卡之间设置有第三绝缘板。
[0042]上述除颤仪中,所述除颤电容与所述板卡结构之间存在间隔。
[0043]上述除颤仪中,所述电池与所述壳体的内壁之间具有间隙。
[0044]上述除颤仪中,所述壳体内具有第一封闭腔体,所述除颤电容位于所述第一封闭腔体内。
[0045]上述除颤仪中,所述除颤仪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前壳上的第二部件。
[0046]上述除颤仪中,所述第二部件包括主控板及屏幕部件;
[0047]所述主控板设置于所述前壳朝向所述后壳的一面,所述屏幕部件设置于所述前壳背向所述后壳的一面;
[0048]所述主控板与所述第一部件连接,所述屏幕部件与所述主控板连接。
[0049]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除颤仪,包括壳体及多个第一部件,所述壳体包括前壳及后壳,所述前壳及所述后壳沿所述除颤仪的前后方向排列,所述第一部件位于所述后壳与所述前壳组成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除颤仪,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及多个第一部件,所述壳体包括前壳及后壳,所述前壳及所述后壳沿所述除颤仪的前后方向排列,所述第一部件位于所述后壳与所述前壳组成的空腔内,多个所述第一部件至少包括电池、除颤电容、AC/DC模块以及板卡结构,所述板卡结构与所述后壳连接;所述AC/DC模块位于所述除颤电容以上,所述AC/DC模块在所述壳体的内部底面的正投影与所述除颤电容在所述壳体的内部底面的正投影至少部分重合;所述电池与所述除颤电容沿所述除颤仪的左右方向排列;所述除颤电容在所述壳体的内部侧面的正投影与所述电池在所述壳体的内部侧面的正投影至少部分重合,所述壳体的内部侧面为所述壳体内壁中沿所述除颤仪的左右方向排列的面;所述AC/DC模块在所述壳体的内部侧面的正投影的重心位于所述电池在所述壳体的内部侧面的正投影以上;所述板卡结构位于所述电池、所述除颤电容及所述AC/DC模块朝向所述前壳的一侧;所述板卡结构包括至少两个板卡。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颤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板卡结构具有设置在所述板卡上的多个元器件,多个所述元器件至少包括发热元器件及热敏感元器件,所述发热元器件位于所述板卡结构靠近所述壳体顶部的位置,所述热敏感元器件位于所述板卡结构靠近所述壳体底部的位置;其中,所述发热元器件正常工作预定时长后的元器件温度为第一温度;所述热敏感元器件能够正常工作的环境温度上限值为第二温度;所述第一温度高于所述第二温度。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颤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与所述除颤电容之间具有间隙。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颤仪,其特征在于,所述除颤电容在所述壳体的内部底面的正投影为除颤电容投影,所述AC/DC模块在所述壳体的内部底面的正投影为AC/DC模块投影;所述AC/DC模块投影具有第一投影边缘及第二投影边缘,所述第一投影边缘及所述第二投影边缘沿所述除颤仪的左右方向排列;所述除颤电容投影具有第三投影边缘及第四投影边缘,所述第三投影边缘与所述第四投影边缘沿所述除颤仪的左右方向排列;所述有第一投影边缘及所述第二投影边缘位于所述第三投影边缘与所述第四投影边缘之间。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颤仪,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第一部件还包括二氧化碳检测模块;所述二氧化碳检测模块设置于所述电池以上。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除颤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向所述壳体的内部底面的投影与所述二氧化碳检测模块向所述壳体的内部底面的投影至少部分重合。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颤仪,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第一部件还包括解除电阻,所述AC/DC模块及所述解除电阻沿所述除颤仪的左右方向排列,所述解除电阻位于所述除颤电容以上。8.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除颤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板卡结构的上部具有治疗放电区及治疗充电区,所述发热元器件包括设置于所述治疗放电区的治疗放电元器件及设置于所述治疗充电区的治疗充电元器件;
所述治疗放电区的治疗放电元器件用于实现释放基于阻抗调整的除颤波形能量;所述治疗充电区的治疗充电元器件用于实现将直流电能升压并储存在所述除颤电容中;所述板卡结构的下部具有多参数测量区及电源管理区,所述热敏感元器件包括设置于所述多参数测量区的参数测量元器件及设置于所述电源管理区的电源管理元器件;所述多参数测量区的参数测量元器件用于实现参数测量和监护功能;所述电源管理区的电源管理元器件用于实现开关机功能、电池充放电功能和系统后级各直流电源的转换功能。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除颤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治疗放电区与所述治疗充电区沿所述板卡结构的左右方向排列;所述多参数测量区与所述电源管理区沿所述板卡结构的左右方向排列。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除颤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治疗充电区设置于所述电源管理区以上,所述治疗放电区设置于所述多参数测量区以上。11.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除颤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板卡结构的上部还具有治疗参数区,多个治疗参数元器件设置于所述治疗参数区;所述治疗参数元器件用于实现对患者心电信号和电极连接回路阻抗的采集分析。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除颤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治疗参数区位于所述治疗放电区内远离所述治疗充电区的一侧;所述治疗参数区与所述治疗放电区连接的边缘设置有第一绝缘板;或,所述治疗参数区罩设有第一屏蔽罩。13.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除颤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参数测量区与所述电源管理区之间设置有第二绝缘板;或,所述多参数测量区罩设有第二屏蔽罩。14.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除颤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板卡结构沿所述壳体的上下方向设置。1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颤仪,其特征在于,至少两个所述板卡中包括相邻设置的第一板卡及第二板卡;所述第一板卡与所述第二板卡相互靠近的部分区域在所述第一板卡的前后方向重叠设置。1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除颤仪,其特征在于,至少两个所述板卡中包括第一板卡及第二板卡,所述第一板卡位于所述壳体内的上部,所述第二板卡位于所述壳体内的下部;所述发热元器件设置于所述第一板卡,所述热敏感元器件设置于所述第二板卡。1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颤仪,其特征在于,至少两个所述板卡中的相邻两个所述板卡之间设置有第三绝缘板。1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颤仪,其特征在于,所述除颤电容与所述板卡结构之间存在间隔。1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颤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与所述壳体的内壁之间具有间隙。2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颤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内具有第一封闭腔体,所述除颤电容位于所述第一封闭腔体内。2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颤仪,其特征在于,所述除颤仪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前壳上的
第二部件。22.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除颤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部件包括主控板及屏幕部件;所述主控板设置于所述前壳朝向所述后壳的一面,所述屏幕部件设置于所述前壳背向所述后壳的一面;所述主控板与所述第一部件连接,所述屏幕部件与所述主控板连接。23.一种除颤仪,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及多个第一部件,所述壳体包括前壳及后壳,所述前壳及所述后壳沿所述除颤仪的前后方向排列,所述第一部件位于所述后壳与所述前壳组成的空腔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启陈大兵闫明明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迈瑞生物医疗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