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薄壁结构的注塑模具及其使用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8672335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02 22:4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注塑模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薄壁结构的注塑模具及其使用方法,包括上模和与上模相配合的下模,上模上开有注塑口,还包括模仁,模仁滑动连接在上模和/或下模上,上模和下模配合时,上模、下模以及模仁形成注塑空间,注塑口连通注塑空间,模仁处于退位工作位时,模仁使注塑空间所设的薄壁部分的空间扩张;模仁处于复位工作位时,注塑空间所设的薄壁部分的空间不变。通过在模具中设置可以移动的模仁,从而实现对注塑模具中的注塑空间极小的空间进行扩张,以实现更好的注塑效果,本发明专利技术所需的注塑压力更小、流速更小,且能够获得更好的注塑效果,避开了薄壁区域难以注塑的问题。的问题。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具有薄壁结构的注塑模具及其使用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注塑模具
,具体涉及一种具有薄壁结构的注塑模具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注塑成型又称注射模塑成型,它是一种注射兼模塑的成型方法。注塑成型方法的优点是生产速度快、效率高,操作可实现自动化,花色品种多,形状可以由简到繁,尺寸可以由大到小,而且制品尺寸精确,产品易更新换代,能成形状复杂的制件,注塑成型适用于大量生产与形状复杂产品等成型加工领域。在一定温度下,通过螺杆搅拌完全熔融的塑料材料,用高压射入模腔,经冷却固化后,得到成型品的方法。该方法适用于形状复杂部件的批量生产,是重要的加工方法之一。注射成型过程大致可分为以下6个阶段:合模、射胶、保压、冷却、开模、制品取出;上述工艺反复进行,就可批量周期性生产出制品。热固性塑料和橡胶的成型也包括同样过程,但料筒温度较热塑性塑料的低,注射压力却较高,模具是加热的,物料注射完毕在模具中需经固化或硫化过程,然后趁热脱膜。
[0003]完成一次注射模塑过程所需的时间称成型周期,也称模塑周期。它实际包括以下几部分:成型周期:成型周期直接影响劳动生产率和设备利用率。因此,在生产过程中,应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尽量缩短成型周期中各个有关时间。
[0004]公告号为CN211031044U提供了一种无残胶薄壁导光柱注塑模具,包括上模、下模以及设置在下模上的侧模,上模、下模和侧模相互配合构成导光柱注塑成型的型腔,上模上设有进胶口,进胶口通过设置在上模上的流道与设置在下模上的牛角流道连通,牛角流道通过隔断顶针的浇口与型腔连通,隔断顶针可相对型腔上下移动。该专利技术当注胶完成后隔断顶针向上移动,从而将型腔与牛角流道隔断,待注塑完成冷却后,牛角流道和浇口内的残胶与型腔内的产品是隔断的,从而避免了在产品上形成残胶;但是,对于流道中的相对流通面积小的部分,该专利技术并没有具体的解决方式;只是对牛角流道部分进行优化;塑料从此薄壁处流通时,仍需要采用高速、高压工艺注塑,工艺窗口极窄,且具有所需注塑压力大、对注塑机的要求高和注塑效果不佳的缺点。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具有薄壁结构的注塑模具及其使用方法,旨在解决现有的注塑模具在薄壁结构处的流道需要采用高速、高压工艺注塑的问题。
[0006]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上模和与上模相配合的下模,上模上开有注塑口,还包括模仁,模仁滑动连接在上模和/或下模上,上模和下模配合时,上模、下模以及模仁形成注塑空间,注塑口连通注塑空间,模仁至少具有退位和复位两种工作位;模仁处于退位工作位时,模仁使注塑空间所设的薄壁部分的空间扩张;模仁处于复位工作位时,注塑空间所设的薄壁部分的空间不变。
[0007]进一步的是,下模包括第一模体和套设在第一模体外侧的第二模体,模仁设于第
一模体与第二模体之间。
[0008]进一步的是,下模还包括第三模体,第三模体套设在第二模体周侧,第三模体与第二模体固定连接。
[0009]一种用于制造具有薄壁结构的产品的方法,包括具有薄壁结构的注塑模具,其中,方法包含以下步骤:在注塑前将模仁处于退位工作位;然后合模,上模与下模以及模仁形成注塑空间,注塑空间所设的薄壁部分的空间处于扩张状态;进行注塑;注塑完成后,注塑机将模仁推进置于复位工作位,上模与下模以及模仁形成注塑空间,注塑空间所设的薄壁部分恢复为设计状态;进行保压;保压结束,完成注塑。
[0010]进一步的是,模仁后退的距离为0.1

1mm。
[0011]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具有薄壁结构的注塑模具通过在模具中设置可以移动的模仁,从而实现对注塑模具中的注塑空间极小的空间进行扩张,以实现更好的注塑效果,相对于现有技术需要通过高压、高速才能让材料通过薄壁部分的注塑方法,本专利技术所需的注塑压力更小、流速更小,且能够获得更好的注塑效果,避开了薄壁区域难以注塑的问题,极大的降低了填充难度,加大了工艺调整窗口,使此类对注塑条件要求极高的注塑模具得以适应更多、更极端的注塑环境。
附图说明
[0012]图1是本专利技术具有薄壁结构的注塑模具的剖面图;
[0013]图2是图1中A处的放大图用于展示模仁的一种工作状态;
[0014]图3是图1中A处的放大图用于展示模仁的另一种工作状态;
[0015]图中标记为:1、注塑口;2、上模;3、固定套座;4、模仁;5、第一模体;6、第二模体;7、第三模体。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0017]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部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0018]结合图1、图2、图3所示,本专利技术具有薄壁结构的注塑模具,包括上模2和与上模2相配合的下模,上模2上开有注塑口1,还包括模仁4,模仁4滑动连接在上模2和/或下模上,上模2和下模配合时,上模2、下模以及模仁4形成注塑空间,注塑口1连通注塑空间,模仁4至少具有退位和复位两种工作位;模仁4处于退位工作位时,模仁4使注塑空间所设的薄壁部分的空间扩张;模仁4处于复位工作位时,注塑空间所设的薄壁部分的空间不变。该具有薄壁结构的注塑模具通过在模具中设置可以移动的模仁4,从而实现对注塑模具中的注塑空间极小的空间进行扩张,以实现更好的注塑效果,相对于现有技术需要通过高压、高速才能让材料通过薄壁部分的注塑方法,本专利技术所需的注塑压力更小、流速更小,且能够获得更好的注塑效果,避开了薄壁区域难以注塑的问题,极大的降低了填充难度,加大了工艺调整窗
口,使此类对注塑条件要求极高的注塑模具得以适应更多、更极端的注塑环境。
[0019]其中,模仁4的设置方式和位置可以根据不同类型的产品结构进行修改,但需要注意的是模仁4必须设置在能够改变注塑腔体中最小流道空间的位置,以实现上述方案;上模2固定连接有固定套座3,通过固定套座3以更好的帮助上模2固定;概念“薄壁”表示该部分的空间远小于其他部分注塑空间的大小,使得注塑时,材料难以从该部分流入下一部分。
[0020]进一步的是,下模包括第一模体5和套设在第一模体5外侧的第二模体6,模仁4设于第一模体5与第二模体6之间;通过第一模体5以及套设的第二模体6使两者之间留有一个能够安装模仁4的空间,并使模仁4能够在其中滑动,便于调整模仁4的具体位置。
[0021]进一步的是,下模还包括第三模体7,第三模体7套设在第二模体6周侧,第三模体7与第二模体6固定连接;通过第三模体7与第二模体6的连接,使得模具的整体结构的稳定性更佳。
[0022]在本专利技术中,上模2和下模的结构可以根据所设计的注塑的结构进行调整,其次上模2和下模可采用一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具有薄壁结构的注塑模具,包括上模(2)和与上模(2)相配合的下模,所述上模(2)上开有注塑口(1),其特征在:还包括模仁(4),所述模仁(4)滑动连接在所述上模(2)和/或所述下模上,所述上模(2)和下模配合时,所述上模(2)、所述下模以及所述模仁(4)形成注塑空间,所述注塑口(1)连通所述注塑空间,所述模仁(4)至少具有退位和复位两种工作位;所述模仁(4)处于退位工作位时,所述模仁(4)使所述注塑空间所设的薄壁部分的空间扩张;所述模仁(4)处于复位工作位时,所述注塑空间所设的薄壁部分的空间不变。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薄壁结构的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包括第一模体(5)和套设在所述第一模体(5)外侧的第二模体(6),所述模仁(4)设于所述第一模体(5)与所述第二模体(6)之间。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薄壁结构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宗义张涛王鑫丁瑞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省宜宾普什模具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