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列车救援悬轮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670711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02 22: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列车救援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新型列车救援悬轮装置,包括四个支撑板、两个连接轴、四个行走轮和四个支撑块,所述行走轮与所述连接轴转动连接,所述支撑板连接于两个所述连接轴之间,所述支撑块与所述支撑板转动连接,同侧的两个所述支撑块之间形成列车轮支撑部,所述支撑块的边缘设有多个弧形面,该悬轮装置还包括锁止机构。一种新型列车救援悬轮装置弧形面为直径不同的圆弧,不同的弧形面适配不同直径的列车车轮。解决了目前市面上存在的救援装置只适用于一种轮对的问题,适用性强。设计锁止机构对支撑块进行锁止,提高支撑块的稳定性,进一步提高该悬轮装置的实用性。性。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列车救援悬轮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列车救援
,尤其涉及一种新型列车救援悬轮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列车运行过程中,可能会遇到诸如踏面剥离、轴承烧损、齿轮咬死、齿轮箱悬挂装置失效等故障,导致某个轮对无法转动。在轨道上强行滑行可能对车轮踏面和轨道造成严重损坏。当正线上的车辆出现故障时,由于场地、设备和时间限制,往往无法采用常规的检修方法,如架车、更换转向架或轮对等。因此,存在一种需求,即需要一种装置使故障车辆的走行部与轨道恢复滚动运动,使故障列车能够低速行驶到附近的检修段进行检修。
[0003]现有的救援装置通常只适用于一种轮对,不同型号的列车车轮大小可能不同,因此需要为不同型号的列车使用不同的救援装置,适用性较差。为解决这一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新型列车救援悬轮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提供一种新型列车救援悬轮装置,旨在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5]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新型列车救援悬轮装置,包括四个支撑板、两个连接轴、四个行走轮和四个支撑块,所述行走轮与所述连接轴转动连接,所述支撑板连接于两个所述连接轴之间,所述支撑块与所述支撑板转动连接,同侧的两个所述支撑块之间形成列车轮支撑部,所述支撑块的边缘设有多个弧形面,该悬轮装置还包括锁机机构,所述锁紧机构被配置为锁紧所述支撑块。。
[0006]可选的,所述行走轮上设有限位沿。
[0007]可选的,所述连接轴的中央设有加强部。
[0008]可选的,所述支撑板上设有安装部,所述支撑块与所述安装部转动连接,所述安装部上设有调节把手,所述调节把手与所述支撑块连接。
[0009]可选的,所述锁止机构包括锁止齿轮、锁止件、滑杆、弹簧和安装座,所述锁止齿轮安装于所述调节把手上,所述锁止件上设有与所述锁止齿轮匹配的卡齿,所述滑杆安装于所述锁止件的下部,所述弹簧套设于所述滑杆上,所述安装座与所述支撑板固定连接,所述滑杆穿过所述安装座且与所述安装座滑动连接,所述弹簧为所述锁止件提供远离所述安装座方向的弹力。
[0010]可选的,所述支撑板由钛合金制成。
[0011]本技术所达到的有益效果,一种新型列车救援悬轮装置弧形面为直径不同的圆弧,不同的弧形面适配不同直径的列车车轮。实际使用时,使用现有的列车用千斤顶将列车出现故障的轮对撑起,并将本装置放置于列车轮对下方的铁轨上,并促使同侧的两个所述支撑块之间形成列车轮支撑部且与列车车轮对应,随后降下列车的轮对,此时列车的轮对与支撑块接触,列车发动后,行走轮在铁轨上运行,使故障列车能够进行低速行驶。解决
了目前市面上存在的救援装置只适用于一种轮对的问题,适用性强。设计了锁紧机构,提高支撑块的稳定性,进一步提高悬轮装置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0012]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3]图1是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新型列车救援悬轮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4]图2是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新型列车救援悬轮装置的锁止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5]图3是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新型列车救援悬轮装置的支撑块的结构示意图。
[0016]附图标记如下:
[0017]1‑
支撑板、11

安装部、12

调节把手、2

连接轴、21

加强部、3

行走轮、31

限位沿、4

支撑块、41

弧形面、5

锁止机构、51

锁止齿轮、52

锁止件、53

滑杆、54

弹簧、55

安装座。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将结合本申请的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0019]本申请中的术语“第一”和“第二”等是用于区别不同对象,而不是用于描述特定顺序。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它们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操作、组件或模块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没有限定于已列出的步骤、操作、组件或模块,而是可选的还包括没有列出的步骤、操作、组件或模块,或可选的还包括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操作、组件或模块。
[0020]在本文中提及“实施例”意味着,结合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包含在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的各个位置出现该短语并不一定均是指相同的实施例,也不是与其他实施例互斥的独立的或备选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显式地和隐式地理解的是,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与其他实施例相结合。
[0021]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新型列车救援悬轮装置的示例性实施例,包括四个支撑板1、两个连接轴2、四个行走轮3和四个支撑块4。行走轮3与连接轴2转动连接,支撑板1连接于两个连接轴2之间。支撑块4与支撑板1转动连接,同侧的两个支撑块4之间形成列车轮支撑部。支撑块4的边缘设有多个弧形面41,具体地,弧形面41为直径不同的圆弧,以适配不同直径的列车车轮。
[0022]在实际使用时,使用现有的列车用千斤顶将故障轮对撑起,并将本装置放置于轮对下方的铁轨上,调整同侧两个支撑块4之间的列车轮支撑部与故障轮对相匹配,然后降下轮对使其与支撑块4接触。当列车发动后,行走轮3在铁轨上运行,使故障列车能够进行低速
行驶。本专利技术解决了现有救援装置仅适用于一种轮对的问题,具有较强的适用性。
[0023]该悬轮装置还包括锁紧机构5,用于锁紧支撑块4。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尽管支撑块4在支撑列车轮对时受到压力并具有不同弧形面41,理论上应处于稳定状态。然而,在列车行进过程中,可能受到铁轨表面粗糙度、行走轮3与铁轨之间制造公差等因素影响,导致支撑块4微小的往复转动,从而降低行进稳定性。锁紧机构5可锁紧支撑块4,有效避免上述问题,提高支撑块4的稳定性,进一步提高该悬轮装置的实用性。
[0024]综上所述,该悬轮装置适用于不同直径的列车车轮,具有较强的通用性和适用性;通过行走轮3在铁轨上运行,实现故障列车的低速行驶,方便故障处理;设计了锁紧机构5,提高支撑块4的稳定性,进一步提高悬轮装置的实用性。
[0025]如图2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新型列车救援悬轮装置的示例性实施例,行走轮3上设有限位沿3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列车救援悬轮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四个支撑板(1)、两个连接轴(2)、四个行走轮(3)和四个支撑块(4),所述行走轮(3)与所述连接轴(2)转动连接,所述支撑板(1)连接于两个所述连接轴(2)之间,所述支撑块(4)与所述支撑板(1)转动连接,同侧的两个所述支撑块(4)之间形成列车轮支撑部,所述支撑块(4)的边缘设有多个弧形面(41),该悬轮装置还包括锁止机构(5),所述锁止机构(5)被配置为锁紧所述支撑块(4)。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列车救援悬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行走轮(3)上设有限位沿(3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列车救援悬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轴(2)的中央设有加强部(21)。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列车救援悬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1)上设有安装部(11),所述支撑块(4)与所述安装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铁城窦广旭丁文元付希卓王东郝信忠于浩胡鹏程王健于泽文赵洋郑兆忠孙博文刘娇赵士元董凯凯张劲松张明杰王鲲鹤赵梦鞠欣然储红梅岳森李莹王铮韩佳霖
申请(专利权)人:沈阳铁道科学技术研究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