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全户内变电站预制光缆电缆优化应用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8666576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02 22:4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全户内变电站预制光缆电缆优化应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分析变电站工程概况和建设规模,并按照位置模块化布置;S2,依据不同类型预制光缆的应用特点,进行预制光缆选型;S3,分析不同类型预制电缆特点,选型预制电缆;S4,采用分层分布式模块设置,二次电缆光缆采用模块式插接方式;S5,按照电压等级划分子模块,归并预制电缆光缆;S6,预制电缆光缆在各个区的敷设方式及敷设管道布置。本发明专利技术结合全户内变电站工程特点,对二次系统光缆电缆进行选型统一接口,接线标准化;对二次电缆光缆优化整合、即插即用;规范敷设、使施工更简便。更简便。更简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全户内变电站预制光缆电缆优化应用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变电站预制光缆电缆
,具体涉及一种全户内变电站预制光缆电缆优化应用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智能化技术的发展,预制光缆/电缆在智能变电站建设中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随着光缆/电缆制造水平的提高,出厂前就在光缆/电缆安装单端或双端预制连接器的预制光缆/电缆技术,近年来逐渐取得了长足发展。如何针对模块化智能变电站优化设计理念,正成为亟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旨在提供一种全户内变电站预制光缆电缆优化应用方法,用于解决以上问题。
[0004]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
[0005]一种全户内变电站预制光缆电缆优化应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6]S1,分析变电站工程概况和建设规模,并按照位置模块化布置;
[0007]S2,依据不同类型预制光缆的应用特点,进行预制光缆选型;
[0008]S3,分析不同类型预制电缆特点,选型预制电缆;
[0009]S4,采用分层分布式模块设置,二次电缆光缆采用模块式插接方式;
[0010]S5,按照电压等级划分子模块,归并预制电缆光缆;
[0011]S6,预制电缆光缆在各个区的敷设方式及敷设管道布置。
[0012]优选地,步骤S1中的变电站为220V变电站,其中,220kV本期终期均采用双母线接线,采用户内GIS配电装置,220kV出线远期规划6回,本期新建4回;110kV远期采用单母线三分段接线,本期采用单母线双分段接线,采用户内GIS配电装置,远期规划12回出线,本期新建5回;10kV远期采用单母线三分段接线,本期采用单母线接线,采用户内金属铠装中置式开关柜;低压侧远期6组8Mvar并联电抗器,2组10Mvar并联电抗器,本期仅在低压侧装设2组10Mvar并联电抗器;主变远期规划3台180MVA相三卷有载调压油浸风冷电力变压器;本期新上1#主变压器。
[0013]优选地,步骤S2选用高密度航插式预制光缆,其优点是:产品体积小、插入损耗受芯数增加影响小、插芯光纤密度高、预制光缆插头端与插座端可分离、主缆端及插座端方便更换、2

72芯可选、适用于室内室外。
[0014]优选地,步骤S3中预制电缆的选型主要包括电缆的选型和插头的选型;其中,电缆选用无铠铜丝屏蔽聚乙烯绝缘聚氯乙烯护套控制软电缆,其优点是:防护性强且较为柔软;插头采用圆形高密度航空插头,其优点是:圆形的形状与电缆的接触更加牢靠、实现完全360度电磁屏蔽,对GIS应用环境有良好的适应、圆形连接器接触件密度高。
[0015]优选地,步骤S4中全站二次设备采用分层分布式模块设置,二次电缆光缆采用模
块式插接方式,统一接口,方便现场施工,减少电缆现场敷设;其中,二次设备室内电缆归并为10芯、16芯、24芯,模块式插接,本期22根,共466米,模块内部电缆工厂化加工连接。
[0016]优选地,步骤S5中,按220kV、110kV、10kV电压等级划分子模块;其中,
[0017]220kV间隔采用“保护合智1+保护合智2+测控合计”配置,每个间隔集成为3个装置,其中,“保护合智”集成了保护、智能终端、合并单元功能,“测控合计”集成了测控、合并单元与计量功能;
[0018]110kV间隔采用“五合一”装置,纵向集成的过程层、间隔层二次设备与一次设备一体化设计,一体化安装,组成一体化预制式智能控制柜;
[0019]主变保护、测控屏布置于二次设备室,本期1#主变保护屏1面,测控屏1面,预留2#、3#主变保护测控屏4面,组成主变压器设备子模块,采用独立组屏方式;
[0020]下放布置于220kV GIS室的公用二次设备,220kV GIS室的公用二次设备包括220kV母线保护屏、220kV公用测控及对时屏、220kV直流分电屏、220kV磷酸铁锂蓄电池屏;下放布置于110kV GIS室的公用二次设备,110kV GIS室的公用二次设备包括110kV母差保护屏、110kV直流分电屏、110kV公用测控及对时屏、110kV磷酸铁锂蓄电池屏;采用面向功能的模块化设计,采用独立组屏、集中布置方案,通过规范屏柜标准化接口,采用预制光缆实现设备的“即插即用”功能;
[0021]每个220kV线路、母联间隔均需要2根10芯预制光缆、2根8芯尾缆,220kV主变间隔各需要2根10芯预制光缆、4根8芯尾缆,220kV母设间隔各需2根10芯预制光缆、2根8芯尾缆。
[0022]优选地,步骤S6中电缆、光缆的敷设具体如下:
[0023]主变区预制光缆、电缆敷设具体为:主变本体到智能汇控柜共4根预制缆,分别是非电量保护回路配置2根预制电缆,其中1根直流信号回路电缆24芯、1根油温及绕组温度测量等模拟量采集(弱电)回路电缆16芯;有载调压机构箱配置2根预制电缆,其中1根直流信号采集回路电缆24芯、1根交流调压控制回路电缆16芯;
[0024]220kV/110kV GIS室的敷设具体为:220kV GIS由于与二次设备室布置在同层,考虑到电缆或光缆的传输距离、智能化后光缆的大面积减少所带来的空间优化及建筑物一层设备的布局影响,所以在GIS室内设置地面光缆槽盒,保证220kV GIS屏柜与二次设备室内屏柜间可不通过电缆夹层或电缆沟即可进行相互联络,有效的减少光缆的传输距离,提高可靠性;
[0025]10kV配电装置室敷设具体为:10kV配电装置室由于二次电缆及光缆数量较多,考虑在开关柜正面过道内设置二次电缆沟,光缆由槽盒包裹与电缆分层敷设。
[0026]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0027]本专利技术结合全户内变电站工程特点,对二次系统光缆电缆进行选型统一接口,接线标准化;对二次电缆光缆优化整合、即插即用;规范敷设、使施工更简便。
附图说明
[0028]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全户内变电站预制光缆电缆优化应用方法中220kV变电站建设规模总体示意图;
[0029]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全户内变电站预制光缆电缆优化应用方法中二次设备布置示意图;
[0030]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全户内变电站预制光缆电缆优化应用方法中模块式插接电缆接线示意图;
[0031]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全户内变电站预制光缆电缆优化应用方法中模块式插接电缆具体参数示意图;
[0032]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全户内变电站预制光缆电缆优化应用方法中二次系统间隔预制光缆统计示意图;
[0033]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全户内变电站预制光缆电缆优化应用方法中主变本体预制电缆示意图;
[0034]图7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全户内变电站预制光缆电缆优化应用方法中220kV GIS室二次电缆沟示意图;
[0035]图8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全户内变电站预制光缆电缆优化应用方法中110kV GIS室二次电缆沟图示意图;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全户内变电站预制光缆电缆优化应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分析变电站工程概况和建设规模,并按照位置模块化布置;S2,依据不同类型预制光缆的应用特点,进行预制光缆选型;S3,分析不同类型预制电缆特点,选型预制电缆;S4,采用分层分布式模块设置,二次电缆光缆采用模块式插接方式;S5,按照电压等级划分子模块,归并预制电缆光缆;S6,预制电缆光缆在各个区的敷设方式及敷设管道布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户内变电站预制光缆电缆优化应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的变电站为220V变电站,其中,220kV本期终期均采用双母线接线,采用户内GIS配电装置,220kV出线远期规划6回,本期新建4回;110kV远期采用单母线三分段接线,本期采用单母线双分段接线,采用户内GIS配电装置,远期规划12回出线,本期新建5回;10kV远期采用单母线三分段接线,本期采用单母线接线,采用户内金属铠装中置式开关柜;低压侧远期6组8Mvar并联电抗器,2组10Mvar并联电抗器,本期仅在低压侧装设2组10Mvar并联电抗器;主变远期规划3台180MVA相三卷有载调压油浸风冷电力变压器;本期新上1#主变压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户内变电站预制光缆电缆优化应用方法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选用高密度航插式预制光缆,其优点是:产品体积小、插入损耗受芯数增加影响小、插芯光纤密度高、预制光缆插头端与插座端可分离、主缆端及插座端方便更换、2

72芯可选、适用于室内室外。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户内变电站预制光缆电缆优化应用方法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中预制电缆的选型主要包括电缆的选型和插头的选型;其中,电缆选用无铠铜丝屏蔽聚乙烯绝缘聚氯乙烯护套控制软电缆,其优点是:防护性强且较为柔软;插头采用圆形高密度航空插头,其优点是:圆形的形状与电缆的接触更加牢靠、实现完全360度电磁屏蔽,对GIS应用环境有良好的适应、圆形连接器接触件密度高。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户内变电站预制光缆电缆优化应用方法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4中全站二次设备采用分层分布式模块设置,二次电缆光缆采用模块式插接方式,统一接口,方便现场施工,减少电缆现场敷设;其中,二次设备室内电缆归并为10芯、16芯、24芯,模块式插接,本期22根,共466米,模块内部电缆工厂化加工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户内变电站预制光缆电缆优化应用方法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5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晓帆陈晨郭飞薛文杰王顺然郭放白萍萍李猛董平先张亮殷毅周正宋景博齐桓若李凯张金凤康祎龙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