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粉垄耕作土壤污染修复和地力培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8666514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02 22:4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粉垄耕作土壤污染修复和地力培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粉垄;S2清沟;S3构建降低水位的排灌系统;S4地力培肥;S5田间管理;S6:粉垄兼绿肥种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粉垄耕作土壤污染修复和地力培肥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土壤修复
,具体是指一种基于粉垄耕作土壤污染修复和地力培肥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农耕乃衣食之源、人类文明之根。世界文明源于农耕文明,农耕文明是一切文明的基础。我国农耕,经历了从远古的刀耕火种,到新石器时代的耜耕(石器锄耕),到春秋战国时期形成的铁犁牛耕,再到近代拖拉机犁耙。纵观农耕史,每一次农耕进化都推动了农耕技术的进步,带来了作物产量相应幅度提升。现在,由于作物高产潜力不断被挖掘,现有的拖拉机犁耙耕作技术已经逐渐成为限制作物高产潜力发挥的“短板”。因此,探索新的耕作技术是人类农耕历史发展的必然,也是推动农业科学突破的重要途径。
[0003]粉垄技术,将传统的拖拉机犁耙和横轴旋耕耕具,改为立式螺旋型钻头、空心型钻头以“钻耕”替代“犁耕”;钻头垂直入土,刀片横向切割粉碎土壤,较传统加深1倍,一次性完成传统耕作需要的进行的犁耙打等整地程序,避免重轮碾压,使全耕层土壤疏松细碎悬浮,创造了历史上农耕最好的土壤生态环境——海绵农田,促进作物根系发达、植株健壮、产量提高。粉垄技术通过超深耕深松不乱土层的特殊耕作和倍数增用土、水、气、光等“五大自然资源”,挖掘出土壤物理肥力(30%左右)代替部分农业施用化学肥料,推动农业绿色发展;而且,该技术还能整体盘活国家国土立体空间资源包括耕地、盐碱地、荒漠化土地的增产、生态、减灾,及其间接活化利用河流、湖泊、近海水域渔业增加优质蛋白质食物来源,以及农业减少化肥施用、陆地天然降水增贮和生物量大量增加而使空气湿度提升而间接影响带动山林树木、陆地所有植被生物量的增长、净化环境,以及确保国民吃饱吃好、生活更加舒适。粉垄技术,14年来已明确其增量利用土、水、气、光等“五大自然资源”,形成农业新一轮增产、提质、保水、减灾、降碳的功效。近年又专利技术了耕作排土量增大、阻力减小的系列空心型“两刀钻”开口型“两刀钻”等粉垄耕具及三角形“板犁”等耕具,作为核心关键技术装备于大、中、小型现代粉垄农机,广泛应用各种类型耕地和盐碱地,推动“粉垄农业”加快在全国乃至世界的推广应用。
[0004]随着我国工业和城市化的不断发展、工业和生活废水排放、污水灌溉和过度使用化肥农药等造成的土壤重金属污染问题也日益严重,鉴于此,我们提供了一种基于粉垄耕作土壤污染修复和地力培肥方法用于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要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基于粉垄耕作土壤污染修复和地力培肥方法,实现低成本的土壤污染修复和地力培肥。
[000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基于粉垄耕作土壤污染修复和地力培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7]S1粉垄:对被重金属和化肥、农药过量施用残留污染的耕作区,在干田条件下,利
用粉垄机进行粉垄耕作,粉垄机的钻头装置对耕作区的土地进行50~90cm不同深度地进行深旋松耕,即耕作方式采用深旋松耕,耕作设备的螺旋头装置深入土地中,对土地的中间部分进行深度翻挖,对深挖两侧的土地进行松耕粉碎。
[0008]S2清沟:在粉垄机的左右两侧均加设清沟方铲,在粉垄过程中,使耕作土层层面上形成凹状条沟,在每条粉垄条带边缘地带建设排水沟渠;
[0009]S3构建降低水位的排灌系统:在排水沟渠内埋放管壁带孔的PVC管,管道上面加一层80~120目的塑料网,网上铺上一层粗砂,以利于有害物质下渗至PVC管内,通过PVC管外排;
[0010]S4地力培肥:每次粉垄耕作后播种绿肥,相隔2

3个月结合绿肥还田压青进行第二次粉垄耕作,再相隔2

3个月进行第三次粉垄绿肥压青,将绿肥深埋还田压青,以达到土壤反复深松和绿肥肥土的目的;
[0011]S5田间管理:实行前期深水灌溉、中后期干湿交替,在雨水和灌溉水的作用下,土壤中的有害物质由耕作层的上端往下渗透下沉,让土壤有害物质随水流动到预埋的PVC管内,以达到净化修复稻田土壤的目的;
[0012]S6:粉垄兼绿肥种植,年内2

3次交替,土壤有机质大幅度增加、肥力提高,第2年以后即可种植农作物。
[0013]作为本专利技术选择的一种技术方案,在所述S5田间管理中干湿交替的水分管理方法为:在下雨或灌溉时,保持水层在3cm以上,待水分自然落干至土壤水分含量10

20%,再次灌水至水层3cm以上,再次自然落干,按此进行水分交替管理,使土壤中的重金属或残留的化肥农药成分,随水分下沉到凹状条沟中。
[0014]作为本专利技术选择的一种技术方案,采用的带状连续粉垄耕作,翻挖的深度可达到50~90cm,两侧粉垄松耕的宽度可达到30~90cm。
[0015]作为本专利技术选择的一种技术方案,采用的台坎状粉垄耕作,翻挖的深度可达到50~80cm,两侧粉垄松耕的宽度可达到30~150cm。
[0016]作为本专利技术选择的一种技术方案,采用的间隔性阶梯状粉垄耕作,翻挖的深度可达到30~70cm,两侧粉垄松耕的宽大可达到30~210cm。
[0017]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优点:采用粉垄耕作结合播种绿肥,让土壤中残留的重金属及农药等有害物质从耕作层的上层往下移到底层,实行前期深水灌溉、中后期干湿交替,在雨水和灌溉水的作用下,土壤中的有害物质由耕作层的上端往下渗透下沉,让土壤有害物质随水流动到预埋的PVC管内,以达到净化修复稻田土壤的目的,粉垄兼绿肥种植,年内2

3次交替,土壤有机质大幅度增加、肥力提高,实现低成本的土壤污染修复和地力培肥。
[0018]上述概述仅仅是为了说明书的目的,并不意图以任何方式进行限制。除上述描述的示意性的方面、实施方式和特征之外,通过参考附图和以下的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面、实施方式和特征将会是容易明白的。
附图说明
[0019]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
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0]图1是本专利技术一种基于粉垄耕作土壤污染修复和地力培肥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实施例,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申请,而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0022]下面结合全文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0023]结合附图1,实施例一:一种基于粉垄耕作土壤污染修复和地力培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24]S1粉垄:对被重金属和化肥、农药过量施用残留污染的耕作区,在干田条件下,利用粉垄机进行粉垄耕作,粉垄机的钻头装置对耕作区的土地进行50cm不同深度地进行深旋松耕,即耕作方式采用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粉垄耕作土壤污染修复和地力培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粉垄:对被重金属和化肥、农药过量施用残留污染的耕作区,在干田条件下,利用粉垄机进行粉垄耕作,粉垄机的钻头装置对耕作区的土地进行50~90cm不同深度地进行深旋松耕,即耕作方式采用深旋松耕,耕作设备的螺旋头装置深入土地中,对土地的中间部分进行深度翻挖,对深挖两侧的土地进行松耕粉碎。S2清沟:在粉垄机的左右两侧均加设清沟方铲,在粉垄过程中,使耕作土层层面上形成凹状条沟,在每条粉垄条带边缘地带建设排水沟渠;S3构建降低水位的排灌系统:在排水沟渠内埋放管壁带孔的PVC管,管道上面加一层80~120目的塑料网,网上铺上一层粗砂,以利于有害物质下渗至PVC管内,通过PVC管外排;S4地力培肥:每次粉垄耕作后播种绿肥,相隔2

3个月结合绿肥还田压青进行第二次粉垄耕作,再相隔2

3个月进行第三次粉垄绿肥压青,将绿肥深埋还田压青,以达到土壤反复深松和绿肥肥土的目的;S5田间管理:实行前期深水灌溉、中后期干湿交替,在雨水和灌溉水的作用下,土壤中的有害物质由耕作层的上端往下渗透下沉,让土壤有害物质随水流动到预埋的PVC管内,以达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跃飞乔志刚罗军董芸雷景宇鹏刘宏金武岩赵靖丹武宝龙冯海宇王永宁郭晓宇
申请(专利权)人: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生态与资源保护中心内蒙古自治区耕地质量监测保护中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