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硅橡胶生胶加料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663381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02 22: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硅橡胶生产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硅橡胶生胶加料装置,针对现有的原料被挤压成为条状,进入反应釜内与溶剂的实际接触面积还是较小,从而使得原料的溶解效率较低,也就降低了工作效率的问题,现提出如下方案,其包括用于容置硅橡胶进行溶解的反应釜,反应釜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安装架,安装架底端的四角处均固定连接有支撑腿;进料管,进料管固定连接于反应釜内,进料管的另一端和挤压机连通用于进料;切割组件,切割组件设于反应釜内用于对进料管内送入的条状原料进行切割;搅拌组件,搅拌组件设于反应釜内用以对切割后的条状原料与有机溶剂进行混合;增加原料的溶解效率,有效的提升了工作效率。有效的提升了工作效率。有效的提升了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硅橡胶生胶加料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硅橡胶生产
,尤其涉及一种硅橡胶生胶加料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硅橡胶是指主链由硅和氧原子交替构成,硅原子上通常连有两个有机基团的橡胶。普通的硅橡胶主要由含甲基和少量乙烯基的硅氧链节组成。苯基的引入可提高硅橡胶的耐高、低温性能,三氟丙基及氰基的引入则可提高硅橡胶的耐温及耐油性能。
[0003]经检索,专利公开号为CN215139853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硅橡胶生胶加料装置,包括有用于投入原料的进料机构,所述的进料机构在出料方向连接有能够将原料压扁并挤出的加压机构,所述的加压机构在出料方向连接有反应釜,所述的反应釜设置有与加压机构连接的加压腔以及位于加压腔下方的反应腔,所述的反应釜在加压腔和反应腔之间留有挤出孔,并且在反应腔中设置有溶解原料的溶剂,使得原料从挤出孔中被挤出成细条状后进入到反应腔的溶剂中;该专利使用时由于原料被挤压成为条状,进入反应釜内与溶剂的实际接触面积还是较小,从而使得原料的溶解效率较低,也就降低了工作的效率。
[0004]针对上述问题,本技术文件提出了一种硅橡胶生胶加料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硅橡胶生胶加料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原料被挤压成为条状,进入反应釜内与溶剂的实际接触面积还是较小,从而使得原料的溶解效率较低,也就降低了工作效率的缺点。
[0006]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7]一种硅橡胶生胶加料装置,包括用于容置硅橡胶进行溶解的反应釜,所述反应釜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安装架,所述安装架底端的四角处均固定连接有支撑腿;进料管,所述进料管固定连接于反应釜内,所述进料管的另一端和挤压机连通用于进料;切割组件,所述切割组件设于反应釜内用于对进料管内送入的条状原料进行切割;搅拌组件,所述搅拌组件设于反应釜内用以对切割后的条状原料与有机溶剂进行混合;以及和搅拌组件配合使用的齿轮驱动组件,所述齿轮驱动组件设于反应釜内用以驱动切割组件进行运动。
[0008]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搅拌组件包括转动连接于反应釜内的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的圆周表面固定连接有多个搅拌叶,所述反应釜的顶端固定连接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通过联轴器和第一转轴相连接。
[0009]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切割组件包括固定连接于反应釜内的U型架,所述U型架内固定连接有固定切割刀,所述U型架内开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内滑动连接有活动齿环,所述活动齿环的侧端固定连接有活动切割刀,所述第一凹槽内转动连接有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的圆周表面固定连接有半齿齿轮,所述半齿齿轮和活动齿环间歇啮合。
[0010]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齿轮驱动组件包括固定连接于第二转轴圆周表面的第二从动齿轮,所述第一凹槽内转动连接有和第二从动齿轮相啮合的第一从动齿轮,所述第
一转轴的圆周表面固定连接有和第一从动齿轮相啮合的驱动齿轮。
[0011]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四个所述支撑腿的底端均设有防滑垫。
[0012]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进料管内设有蝶阀。
[0013]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的,并不能限制本技术。
[0014]本技术中,本技术方案中通过切割组件可以对进料管送至反应釜内的条状原料进行切割,使其成为段状,增加和有机溶剂的接触面试,从而增加原料的溶解效率,有效的提升了工作效率,同时设置搅拌组件可以对有机溶剂和原料进行充分溶解,同时利用搅拌组件和齿轮驱动组件配合驱动切割组件进行运动,方便进行使用。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硅橡胶生胶加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硅橡胶生胶加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硅橡胶生胶加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硅橡胶生胶加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9]附图标记:
[0020]1、反应釜;2、安装架;3、支撑腿;4、进料管;5、驱动电机;6、蝶阀;7、第一转轴;8、搅拌叶;9、U型架;10、固定切割刀;11、活动切割刀;12、驱动齿轮;13、第一凹槽;14、第一从动齿轮;15、第二从动齿轮;16、第二转轴;17、活动齿环;18、半齿齿轮。
实施方式
[0021]下面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进行描述。
[0022]本技术实施例中,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
[0023]在本技术实施例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另外,本文中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实施例
[0024]参照图1

图4,一种硅橡胶生胶加料装置,包括用于容置硅橡胶进行溶解的反应釜1,反应釜1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安装架2,安装架2底端的四角处均固定连接有支撑腿3;进料管4,进料管4固定连接于反应釜1内,进料管4的另一端和挤压机连通用于进料,进料管4和挤压机之间还设有齿轮泵,其中挤压机和齿轮泵的构造及机理与公告号为CN215139853U的专利相同;切割组件,切割组件设于反应釜1内用于对进料管4内送入的条状原料进行切割;搅拌组件,搅拌组件设于反应釜1内用以对切割后的条状原料与有机溶剂进行混合;以及和搅拌组件配合使用的齿轮驱动组件,齿轮驱动组件设于反应釜1内用以驱动切割组件进行运动;通过切割组件可以对进料管4送至反应釜1内的条状原料进行切割,使其成为段状,增加和有机溶剂的接触面试,从而增加原料的溶解效率,有效的提升了工作效率,同时设置搅
拌组件可以对有机溶剂和原料进行充分溶解,同时利用搅拌组件和齿轮驱动组件配合驱动切割组件进行运动,方便进行使用。
[0025]参照图3和图4,切割组件包括固定连接于反应釜1内的U型架9,U型架9内固定连接有固定切割刀10,U型架9内开设有第一凹槽13,第一凹槽13内滑动连接有活动齿环17,活动齿环17的侧端固定连接有活动切割刀11,第一凹槽13内转动连接有第二转轴16,第二转轴16的圆周表面固定连接有半齿齿轮18,半齿齿轮18和活动齿环17间歇啮合。
[0026]参照图3和图4,齿轮驱动组件包括固定连接于第二转轴16圆周表面的第二从动齿轮15,第一凹槽13内转动连接有和第二从动齿轮15相啮合的第一从动齿轮14,第一转轴7的圆周表面固定连接有和第一从动齿轮14相啮合的驱动齿轮12;第一转轴7转动带动驱动齿轮12进行转动,驱动齿轮12转动带动第一从动齿轮14进行转动,第一从动齿轮14转动带动第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硅橡胶生胶加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容置硅橡胶进行溶解的反应釜(1),所述反应釜(1)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安装架(2),所述安装架(2)底端的四角处均固定连接有支撑腿(3);进料管(4),所述进料管(4)固定连接于反应釜(1)内,所述进料管(4)的另一端和挤压机连通用于进料;切割组件,所述切割组件设于反应釜(1)内用于对进料管(4)内送入的条状原料进行切割;搅拌组件,所述搅拌组件设于反应釜(1)内用以对切割后的条状原料与有机溶剂进行混合;以及和搅拌组件配合使用的齿轮驱动组件,所述齿轮驱动组件设于反应釜(1)内用以驱动切割组件进行运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硅橡胶生胶加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组件包括转动连接于反应釜(1)内的第一转轴(7),所述第一转轴(7)的圆周表面固定连接有多个搅拌叶(8),所述反应釜(1)的顶端固定连接有驱动电机(5),所述驱动电机(5)通过联轴器和第一转轴(7)相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硅橡胶生胶加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切割组件包括固定连接于反应釜(1)内的U型架(9),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建军潘国宁梁光岳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丰河有机硅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