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纳米瞬变电磁野外数据采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663363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02 22: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纳米瞬变电磁野外数据采集装置,它应用于电法勘探领域,其包括框架和与所述框架电连接的仪器箱,所述框架包括垂直设置的支架、固定设置在所述支架中心的接收框架和活动设置在所述支架上的发射框架,所述发射框架设置在接收框架的外周,所述仪器箱内设有接收机存放区和发射机存放区,所述接收线框与设置在接收机存放区内的接收机电连接,所述发射线框与设置在发射机存放区内的发射机电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分成框架和仪器箱两部分,框架方便了线框的制作,仪器箱方便了接收机、电瓶以及发射机的存放,还方便了框架和仪器箱的搬运,用工人数少,工作效率高,而且降低了搬运过程仪器损坏的风险,起到降本增效的作用。用。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纳米瞬变电磁野外数据采集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电法勘探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纳米瞬变电磁野外数据采集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美国Zonge公司生产的GDP

32多功能电法仪中,纳米瞬变电磁法采用的施工装置为中心回线装置,电瓶供电。施工时,需要铺设与NT

20发射机连接的10m
×
10m或20m
×
20m的发射线框,并在上述发射线框的中心铺设与接收机连接的5m
×
5m的接收线框;线框的铺设包括5m
×
5m的接收线框的铺设、10m
×
10m或20m
×
20m的发射线框的铺设,铺设完成还要将线框抬到施工现场,移动过程中10m
×
10m或20m
×
20m需要多数人员共同参与,发射机、接收机等各仪器配件的就位、仪器与线框的组装等等,其过程复杂、组装步骤繁多、用工人数多,施工过程协调性不一致,还会造成仪器配件的损坏,影响施工进度,增加维修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纳米瞬变电磁野外数据采集装置,将框架与仪器分成两个方便连接的整体,不仅利于搬运、组装和拆卸,也方便施工,整个工作过程用工人数少,工作效率高。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5]本技术包括框架和与所述框架电连接的仪器箱,所述框架包括两个垂直设置的支架、固定设置在所述支架中心的接收框架和活动设置在所述支架上的发射框架,所述发射框架设置在接收框架的外周,所述接收框架上固定设有5mx5m的接收线框,所述发射框架内设有发射线框,所述仪器箱内设有接收机存放区 和发射机存放区,所述接收线框与设置在接收机存放区内的接收机电连接,所述发射线框与设置在发射机存放区内的发射机电连接。
[0006]进一步的,所述仪器箱内还设有电瓶存放区,所述电瓶存放区设置在接收机存放区和发射机存放区之间,所述电瓶存放区内的电瓶分别与发射机、接收机电连接。
[0007]进一步的,所述仪器箱上开设有接收线预留口和发射线预留口,所述接收线预留口设置在接收机存放区与接收机的接线对应处,所述发射线预留口设置在发射机存放区与发射机的接线对应处。
[0008]进一步的,所述接收线预留口供接收线穿过,所述接收线连接接收线框和接收机,所述发射线预留口供发射线穿过,所述发射线连接发射线框和发射机。
[0009]进一步的,所述仪器箱内还设有杂物存放区。
[0010]进一步的,所述仪器箱的侧面还设有把手。
[0011]进一步的,所述仪器箱的底部设有带锁止功能的滚轮。
[0012]进一步的,所述发射框架由PVC管、两通接头和弯头组合而成。
[0013]进一步的,所述弯头处开设有发射线框的出线口。
[0014]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取得的有益效果是:
[0015]本技术结构简单,设计新颖,将支架与接收框架固定在一起,根据发射线框的大小在支架上现场组装发射框架,然后在发射框架内布设发射线框,在接收框架上用匝带固定线缆制作接收线框。省去了10mx10m或20mx20m发射线框和接收线框的搬运,工作效率有保证。
[0016]施工完成,发射框架可拆分成方便搬运的PVC管、两通接头和弯头,方便施工前根据需要现场组装发射框架制作发射线框,也方便施工完成后发射框架的拆分;另外,将接收机、电瓶以及发射机存放在仪器箱内设置成一个整体,方便地面上的水平移动,也降低了移动时仪器损坏的风险;且施工过程用工人数少,工作效率高,起到降本增效的作用。
附图说明
[0017]图1是本技术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18]图2是本技术仪器箱的后视结构示意图。
[0019]其中,1、支架;2、发射框架;2

1、 PVC管;2

2、弯头;2

3、两通接头;2

4、出线口;3、接收框架;4、仪器箱;4

1、接收线预留口;4

2、杂物存放区;4

3、把手;4

4、发射线预留口;4

5、发射机;4

6、电瓶存放区;4

7、接收机存放区;4

8、滚轮。
实施方式
[0020]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0021]一种纳米瞬变电磁野外数据采集装置,如图1

2所示,其包括框架和与所述框架电连接的仪器箱4,将该装置分割成框架和仪器箱4两部分,方便设备的搬运和连接。因瞬变电磁法受金属物干扰影响严重,这里框架需采用非金属材质制成;仪器箱4为木质材料制成。
[0022]如图1所示,所述框架包括两个垂直设置的支架1、固定设置在所述支架1中心的接收框架3和活动设置在所述支架1上的发射框架2,所述支架1、接收框架3均可由竹竿制成。所述发射框架2设置在接收框架3外周的支架1上,所述发射框架2内设有发射线框,到施工现场后,先将一体设置的支架1和接收框架3放置好,并在接收框架3上用匝带将接收线缆固定成为一个5m
×
5m的正方形,即可制作5mx5m的接收线框;然后根据施工需要在支架1上组装10m
×
10m或20m
×
20m的发射框架2,所述发射框架2由PVC管2

1、两通接头2

3和弯头2

2组合而成,所述弯头2

2处设有发射线框的出线口2

4。将PVC管2

1、两通接头2

3和弯头2

2按施工要求在支架1上拼接在一起制成10m
×
10m或20m
×
20m的发射框架2,然后在发射框架2内穿设发射线缆制成发射线框,最后,发射线框经出线口2

4通过发射线与发射机连接。线框制作完成,然后将框架上的发射线框和接收线框分别与发射机、接收机电连接即可开始工作。
[0023]所述仪器箱4内设有接收机存放区4

7 和发射机存放区4

5,所述接收线框与设置在接收机存放区4

7内的接收机电连接,所述发射线框与设置在发射机存放区4

5内的发射机电连接。将接收机、发射机都存放在仪器箱4内,方便接收机、发射机的搬运,也降低了设备搬运过程损坏的风险。
[0024]所述仪器箱4上开设有接收线预留口4

1和发射线预留口4

4,所述接收线预留口4

1设置在接收机存放区4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纳米瞬变电磁野外数据采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框架和与所述框架电连接的仪器箱(4),所述框架包括两个垂直设置的支架(1)、固定设置在所述支架(1)中心的接收框架(3)和活动设置在所述支架(1)上的发射框架(2),所述发射框架(2)设置在接收框架(3)的外周,所述接收框架(3)上固定设有5mx5m的接收线框,所述发射框架(2)内设有发射线框,所述仪器箱(4)内设有接收机存放区(4

7) 和发射机存放区(4

5),所述接收线框与设置在接收机存放区(4

7)内的接收机电连接,所述发射线框与设置在发射机存放区(4

5)内的发射机电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纳米瞬变电磁野外数据采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仪器箱(4)内还设有电瓶存放区(4

6),所述电瓶存放区(4

6)设置在接收机存放区(4

7)和发射机存放区(4

5)之间,所述电瓶存放区(4

6)内的电瓶分别与发射机、接收机电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纳米瞬变电磁野外数据采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仪器箱(4)上开设有接收线预留口(4

1)和发射线预留口(4

4),所述接收线预留口(4

1)设置在接收机存放区(4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秦苏源王洪波袁永强张鹏赵佳昊周长涛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煤炭地质总局物测队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