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光伏发电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光伏发电系统,包括太阳能电池板,支撑模块,包括角度调节组件和与所述角度调节组件相连用于对支撑高度进行调节的伸缩组件;检测模块,包括光电传感器、视觉检测器以及温度传感器;中控模块,用以在太阳能电池板的发电效率低于允许范围时根据反射光强度将折叠夹角调节至第一对应角度,或,根据太阳能电池板表面的沉降高度将支撑模块的支撑高度调节至对应高度,以及,在第一条件下根据太阳能电池板温度将折叠夹角二次调节至第二对应角度,或,发出对应等级预警通知,本发明专利技术实现了对太阳光的利用率的提高。利用率的提高。利用率的提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光伏发电系统及降低光伏损耗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光伏发电
,尤其涉及一种光伏发电系统及降低光伏损耗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能源供给趋紧和环境破坏成为全球性的重大问题,世界各国正在积极采取措施解决与之相关的问题,开发利用清洁的可再生能源势在必行。光伏发电由于具有安全可靠,无噪声污染,无污染排放,能源质量高、不受资源分布地域的限制的特点,获得了越来越多的青睐。随着光伏发电优惠政策出台和光伏组件成本降低,光伏电站的规模化建设迅速发展
[0003]中国专利公开号:CN105048500A公开了一种降低光伏变压器损耗的方法以及对应的光伏发电系统,包括以下步骤:(1)判断并网断路器和逆变器状态;(2)若并网断路器和变压器断路器处于合位,计算变压器总损耗;采集并计算逆变器的输出功率;将变压器的总损耗与逆变器的输出功率进行比较,当断逆变器的输出功率小于变压器总损耗时,控制并网断路器和变压器断路器分闸;(3)若并网断路器和变压器断路器处于分位,计算变压器的空载损耗;计算逆变器的预测输出功率;将变压器的空载损耗与逆变器的预测输出功率进行比较,当断逆变器的预测输出功率大于变压器空载损耗时,控制并网断路器和变压器断路器合闸。由此可见,所述降低光伏变压器损耗的方法以及对应的光伏发电系统存在以下问题:由于对太阳能电池板反射光利用不足导致太阳光转换效率低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光伏发电系统及降低光伏损耗方法,用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由于对太阳能电池板反射光利用不足导致太阳光转换效率低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一种光伏发电系统,包括太阳能电池板,支撑模块,其设置在所述太阳能电池板下方,包括设置在太阳能电池板下部用于对太阳能电池板的折叠夹角进行调节的角度调节组件和与所述角度调节组件相连用于对支撑高度进行调节的伸缩组件,其中,所述角度调节组件包括设置在太阳能电池板对称轴位置处用以转动太阳能电池板的转杆和与所述转杆相连用以提供转动动力的动力电机;检测模块,其与所述太阳能电池板相连,包括设置在太阳能电池板侧面用于检测太阳能电池板反射光强度的光电传感器、设置在太阳能电池板上侧用于检测太阳能电池板表面的沉降高度的视觉检测器以及设置在太阳能电池板表面用于检测太阳能电池板温度的温度传感器;中控模块,其与所述支撑模块和检测模块分别相连,用以在太阳能电池板的发电效率低于允许范围时根据反射光强度将折叠夹角调节至第一对应角度,或,根据太阳能电池板表面的沉降高度将支撑模块的支撑高度调节至对应高度,以及,在第一条件下根据太阳能电池板温度将折叠夹角二次调节至第二对应角度,或,发出对应等级预警通知;其中,所述第一条件为所述中控模块完成对于折叠夹角的一次调节。
[0006]进一步地,所述伸缩组件包括:
[0007]定位轨道,其设置在所述太阳能电池板背面,用以改变支撑杆的竖直高度和水平位置;
[0008]所述支撑杆,其设置在所述定位轨道下方,用以支撑太阳能电池板;
[0009]轨道电机,其与所述定位轨道相连,用以提供所述支撑杆在定位轨道上运行的动力。
[0010]进一步地,所述中控模块控制所述光电传感器检测太阳能电池板的反射光强度,并在反射光强度处于第一强度条件和第二强度条件时判定太阳能板的发电效率低于允许范围,其中,
[0011]若反射光强度处于第一强度条件,所述中控模块判定需调小折叠夹角;
[0012]若反射光强度处于第二强度条件,所述中控模块判定需降低支撑组件的支撑高度;
[0013]其中,所述第一强度条件满足反射光强度大于预设第一强度且小于等于预设第二强度;所述第二强度条件满足反射光强度满足反射光强度大于预设第二强度。
[0014]进一步地,所述中控模块设有若干在第一强度条件下根据反射光强度与预设第一强度的差值调小折叠夹角的调节方式,
[0015]其中,每种调节方式对调小折叠夹角的调节大小不同。
[0016]进一步地,所述中控模块在反射光强度处于第二强度条件时控制视觉传感器检测太阳能电池板表面的沉降高度,
[0017]若太阳能电池板表面沉降高度处于第一高度条件,所述中控模块判定需降低支撑装置的支撑高度;
[0018]其中,所述第一高度条件满足太阳能电池板表面沉降高度大于预设高度。
[0019]进一步地,所述中控模块设有若干在第一高度条件下根据沉降高度与预设高度的差值针对支撑高度的调节方法,
[0020]其中,每种调节方法对调低支撑高度的调节大小不同。
[0021]进一步地,所述中控模块控制温度传感器检测太阳能电池板温度,
[0022]若太阳能电池板温度处于第一温度条件,所述中控模块判定需增大折叠夹角;
[0023]若太阳能电池板温度处于第二温度条件,所述中控模块判定需发出对应等级的预警通知;
[0024]其中,所述第一温度条件满足太阳能电池板温度大于预设第一温度且小于等于预设第二温度;所述第二温度条件满足太阳能电池板温度大于预设第二温度。
[0025]进一步地,所述中控模块设有若干在第一温度条件下根据太阳能电池板温度与预设温度的差值针对折叠夹角的二次调节方法,
[0026]其中,每种二次调节方法对增大折叠角度的调节大小不同。
[0027]进一步地,所述中控模块设有若干在第二温度条件下根据太阳能电池板温度与预设第二温度的差值针对太阳能电池板损坏程度的预警通知,
[0028]其中,每种等级的预警通知对应太阳能电池板的损坏程度不同。
[0029]进一步地,一种使用所述光伏发电系统的降低光伏损耗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0030]步骤S1,所述中控模块控制光电传感器对太阳能电池板的反射光强度进行检测,
并根据检测结果判定太阳能电池板的发电效率是否在允许范围内;
[0031]步骤S2,在判定所述太阳能电池板的发电效率低于允许范围时,所述中控模块根据太阳能电池板的反射光强度将折叠夹角调节至第一对应角度,或,根据太阳能电池板表面的沉降高度将支撑组件的支撑高度调节至对应高度;
[0032]步骤S3,在完成对折叠夹角的一次调节时,所述中控模块根据太阳能电池板的温度将折叠夹角调节至第二对应角度,或,发出对应等级预警通知。
[003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专利技术所述光伏发电系统通过设置支撑模块、检测模块以及中控模块,在太阳能电池板的发电效率低于允许范围时,所述中控模块控制光电传感器对太阳能电池板反射光强度进行检测,并调小折叠夹角,减少了反射光强度并提高了太阳光利用率,控制视觉检测器对光伏组件的沉降高度进行检测并调低支撑模块的支撑高度,减少光伏组件的形变量从而降低太阳能电池板的反射率,在对折叠夹角进行一次调节后,所述中控模块控制温度传感器对电池板温度进行检测,并在温度超出允许范围后对折叠夹角进行二次调节,通过对折叠夹角的调大,减小温度升高的速度,降低温度对太阳能电池板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伏发电系统,包括太阳能电池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支撑模块,其设置在所述太阳能电池板下方,包括设置在太阳能电池板下部用于对太阳能电池板的折叠夹角进行调节的角度调节组件和与所述角度调节组件相连用于对支撑高度进行调节的伸缩组件,其中,所述角度调节组件包括设置在太阳能电池板对称轴位置处用以转动太阳能电池板的转杆和与所述转杆相连用以提供转动动力的动力电机;检测模块,其与所述太阳能电池板相连,包括设置在太阳能电池板侧面用于检测太阳能电池板反射光强度的光电传感器、设置在太阳能电池板上侧用于检测太阳能电池板表面的沉降高度的视觉检测器以及设置在太阳能电池板表面用于检测太阳能电池板温度的温度传感器;中控模块,其与所述支撑模块和检测模块分别相连,用以在太阳能电池板的发电效率低于允许范围时根据反射光强度将折叠夹角调节至第一对应角度,或,根据太阳能电池板表面的沉降高度将支撑模块的支撑高度调节至对应高度,以及,在第一条件下根据太阳能电池板温度将折叠夹角二次调节至第二对应角度,或,发出对应等级预警通知;其中,所述第一条件为所述中控模块完成对于折叠夹角的一次调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组件包括:定位轨道,其设置在所述太阳能电池板背面,用以改变支撑杆的竖直高度和水平位置;所述支撑杆,其设置在所述定位轨道下方,用以支撑太阳能电池板;轨道电机,其与所述定位轨道相连,用以提供所述支撑杆在定位轨道上运行的动力。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控模块控制所述光电传感器检测太阳能电池板的反射光强度,并在反射光强度处于第一强度条件和第二强度条件时判定太阳能板的发电效率低于允许范围,其中,若反射光强度处于第一强度条件,所述中控模块判定需调小折叠夹角;若反射光强度处于第二强度条件,所述中控模块判定需降低支撑组件的支撑高度;其中,所述第一强度条件满足反射光强度大于预设第一强度且小于等于预设第二强度;所述第二强度条件满足反射光强度满足反射光强度大于预设第二强度。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伏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控模块设有若干在第一强度条件下根据反射光强度与预设第一强度的差值减小折叠夹角的调节方式,其中,每种调节方式对减小折叠夹角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狄龙,黄烈江,陈思超,陈杰,华赟,潘圆君,张斌,沈丽华,吕渭,来芳,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浙江杭州市萧山区供电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