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应用于云电池管理系统的数据清洗系统及其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应用于云电池管理系统的数据清洗系统及其方法,属于车载动力电池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在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的双重压力下,以纯电动汽车为代表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成为全世界的研究热点。车载动力电池系统是电动汽车的动力核心,其能量和功率特性极大程度地影响着电动汽车整车的性能。车载动力电池系统在电池管理系统(Battery management system,BMS)的控制下工作,保障电动汽车安全且高性能地运行。因此,除动力电池系统本身的性能之外,BMS的性能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电动汽车整车的续驶里程,动力性和安全性等。
[0003]BMS通过采集车载动力电池系统的工作电压,工作电流,表面温度数据并将其输入先进的电池管理算法,进而估计动力电池系统的运行状态并发出控制电池系统充放电的指令,管理电池系统安全稳定工作。目前基于电池等效模型的管理算法研究已较为全面,但在实际应用中,受车端BMS嵌入式系统算力资源有限和运算速度较低等限制,实际应用模型的精度与复杂度往往不能很好权衡,进而导致车端BMS面临估计精度低、累计误差大等问题。
[0004]随着电池大数据和“端云”技术的发展,基于“云计算”的BMS技术被广泛关注。车端BMS通过远场无线通讯技术,将车端采集的电池工作数据实时传输到云端BMS进行储存与处理;云端BMS基于云端数据库的海量数据,充分利用其大规模分布式的算力资源,运行高性能的电池管理算法对电池系统进行状态估计和故障诊断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应用于云电池管理系统的数据清洗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车端BMS和云端BMS;车端BMS包括采样模块,采样模块与车载动力电池系统连接,采样模块通过车端通讯模块与云端BMS的云端通讯模块通讯连接;云端BMS内包括数据清洗模块、数据应用与存储模块,数据清洗模块、数据应用于存储模块均与云端通讯模块连接;车端BMS在每个采样周期中利用板载的采样模块采集车载动力电池系统的单体端电压、总电流、单体表面温度数据,再将采样数据按照预设通讯协议编码打包后发送到车端通讯模块,将原始采样数据通过远场无线通讯技术发送到云端BMS的云端通讯模块;云端BMS利用云端通讯模块接收车端BMS所发送的数据并解码得到原始数据,将得到的原始数据输入数据清洗模块,对原始数据进行异常检测和故障补偿,数据清洗完毕后输出清洗数据;云端BMS将数据清洗模块的输出的清洗数据作为先进电池管理算法的输入,输出对电池状态估计的结果,估计结果被发送到数据清洗模块和云端通讯模块;在云端通讯模块中,状态估计结果将按照预设通讯协议编码打包后发送到车端BMS;清洗数据存储到数据应用与存储模块的云端数据库中,作为电池大数据集;车端BMS利用车端通讯模块接收云端BMS发送的数据并解码得到电池状态估计结果,并根据估计值对车载电池系统进行相应控制。2.应用于云电池管理系统的数据清洗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云电池管理系统的数据清洗系统,包括以下步骤:S1、电池建模与参数辨识S1.1、OCV
‑
SOC曲线拟合在云端数据库中选择该型号电池在额定工况下充满电,充分静置后再进行间歇性放电
‑
静置的实验数据;用式(1)所示的多项式拟合OCV
‑
SOC曲线:其中,V
OC
为电池的开路电压OCV;Z为电池的SOC;n为拟合多项式阶数,c
i
为拟合系数;S1.2、等效电路模型建立建立电池的等效电路模型,根据基尔霍夫定律建立式(2)所示的时域方程:V
t
(t)=V
ocv
(t)+V
p
(t)+I(t)R
s
ꢀꢀꢀꢀꢀ
(2)其中,t为时间,I为负载电流,相应的I(t)为t时刻的负载电流,V
p
为极化电压,V
t
为端电压,η为电池的库伦效率,Q为电池的额定容量,R
s
、R
p
、C
p
是待求取的模型参数,R
s
为欧姆内阻,R
p
为极化电阻,C
p
为极化电容;选取输入为I
L
,输出y
k
=V
t,k
,状态向量x
k
=[V
p,k z
k
]
T
,将方程转化为状态空间方程并进
行离散化,如式(3)所示;其中,Δt为采样步长:x
k
=Ax
k
‑1+BI
k
‑1y
k
=f(z
k
)+V
p,k
+R
s
I
k
ꢀꢀꢀꢀꢀꢀ
(3)其中:S1.3、模型参数辨识利用云端数据库中该型号电池在不同温度、不同老化程度下的HPPC测试工况数据,利用最小二乘LS算法辨识等效电路模型的模型参数,得到模型参数与电池SOC、温度以及老化程度的映射关系,并将该映射关系作为待查询的表格存储在云数据库中:[R
s R
p C
p
]=mapping(T,SOC,age)
ꢀꢀꢀꢀꢀ
(4)根据该映射关系,根据一组SOC、温度值和老化程度得到相应的等效电路模型参数值,作为后续使用模型估计电池状态的已知参数值;S2、模型训练S2.1、数据集生成单体的电压数据和电流数据由两个不同的传感器分别采集,电压数据异常和电流数据异常认为是独立事件;对于传输的每一帧数据,存在的情况为:Case1,电压正常,电流正常;Case2,电压异常,电流正常;Case3,电压正常,电流异常;Case4,电压异常,电流异常;选用有监督的机器学习方法训练分类器,对每一帧数据的状态分类;首先生成与标签相对应的数据集;电压数据和电流数据的异常分为偏置干扰和增益干扰,偏置干扰表示真值与云端BMS接收值之间存在常值漂移,如下式所示:其中,x
k
表示云端BMS接收的电压或电流值,表示电压或电流的真值,f
bias
表示常值漂移,在无故障场景下满足f
bias
=0,在有故障场景下是非零常数;除偏置干扰外,增益干扰表示真值与云端BMS接收值之间存在比例关系的值故障,如下式所示:其中,x
k
和的定义与上式相同,f
gain
表示增益干扰;利用云端数据库中各温度下正常的DST与FUDS工况测试数据作为Case1标签所对应的数据集;Case2标签对应的场景为电压故障而电流正常,对Case1数据集中的电压数据主动加入
故障干扰,生成Case2对应的数据集;Case3标签对应的场景为电压正常而电流故障,对Case1数据集中的电流数据主动加入故障干扰,生成Case3对应的数据集;Case4标签对应的场景为电压电流数据均故障,对Case1数据集中的电压电流数据均加入故障干扰,生成Case4对应的数据集;S2.2、分类器训练选取的输入特征为:测量端电压V
t,k
,工作电流I
k
,模型估计端电压表面温度T
k
;训练得到能够实现异常数据检测的分类器,输入当前时刻的测量端电压V
t,k
,工作电流I
k
,模型估计端电压表面温度T
k
数据,输出数据的类型,实现异常数据检测;S3、数据分析(1)Case1正常数据如果接收数据输入异常数据检测模块后输出的分类情况为Case1,表明当下时刻接收的数据中未见明显异常,对于此类数据可以直接从数据清洗模块输出[V
t,k I
k T
k
];(2)Case2电压数据异常如果接收数据输入异常数据检测模块后输出的分类情况为Case2,表明当下时刻接收的数据中电流数据正常但电压数据异常,对于此类数据需要对异常的电压数据进行补偿后再从数据清洗模块输出;基于步骤S1建立的电池等效电路模型,输入工作电流和相应的模型参数能够根据式(3)计算得到电池端电压的估计值,将该估计值作为异常电压数据的替换值,实现异常电压数据的补偿;(3)Case3电流数据异常如果接收数据输入异常数据检测模块后输出的分类情况为Case3,表明当下时刻接收的数据中电压数据正常但电流数据异常,对于此...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