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型钢柱梁连接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661015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02 22: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型钢柱梁连接结构,包括至少一个H形截面的型钢柱,该型钢柱上两个互相平行的面为翼缘面,还包括一组垂直于型钢柱的梁钢筋;型钢柱的翼缘面上固定有若干接驳件,所述的接驳件为具有内螺纹的筒状体,接驳件的数量少于等于梁钢筋的数量,并与该部分梁钢筋一一对应;与接驳件对应的梁钢筋,其端部具有外螺纹,与接驳件通过螺纹啮合连接;型钢柱与梁钢筋连接后浇筑混凝土成为一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使用了接驳件,接驳件与梁钢筋采用螺纹连接,更加稳固可靠、便捷;而接驳件与型钢柱的翼缘面之间采用焊接连接,焊接点更多,可以在工厂化集中完成。梁钢筋中加腋区,减少对型钢柱柱体开孔的需求,可对另一个方向的接驳件提供支撑。供支撑。供支撑。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型钢柱梁连接结构


[0001]本技术属于建筑
,特别是涉及钢结构建筑,具体地,是一种型钢柱梁连接结构。

技术介绍

[0002]型钢柱近年来较广泛地应用于钢结构建筑中,它是内埋的永久结构件,对整体建筑质量至关重要。最常见的型钢柱,具有H型截面或两个H形互相垂直组成的截面,其周围或有与之平行的柱钢筋;而在水平方向上,需要用梁钢筋将相邻的型钢柱固定连接,以保证其结构强度,然后再进行混凝土浇筑。
[0003]现有技术中,型钢柱与梁钢筋之间是通过焊接固定连接的,显然,焊接质量直接决定了柱梁结构的整体质量。为此,技术人员采用了很多的技术手段,例如中国专利CN201310229149.2公开了一种型钢混凝土结构梁柱节点钢筋与型钢的连接方法,在型钢制作场地根据设计要求在型钢构件需要与钢筋连接的节点部位开设标准钢筋连接圆孔;按照比设计连接节点处钢筋长出一定的尺寸来制作钢筋,钢筋规格与连接钢筋相同,并在钢筋需要连接的端头采用机械扯丝,在按照设计节点要求将该钢筋穿过型钢构件的圆孔,确保需要连接的扯丝端外露长度和位置正确,并将型钢构件圆孔与钢筋进行塞焊密实;将该型钢构件在施工部位安装就位,对于需要与型钢构件连接的钢筋端头也进行扯丝,采用直螺纹套筒直接与型钢构件上预先设置的钢筋扯丝接头进行连接。这种方式有比较高的连接质量,但工艺过于复杂,效率不高。
[0004]另一项中国专利CN201711278855.0公开了一种型钢混凝土柱—钢筋混凝土梁节点连接方法,包括上翼缘板、下翼缘板,上翼缘板和下翼缘板之间连接有腹板,在上翼缘板和下翼缘板的外侧焊接上栓钉和角钢牛腿板,将梁纵向钢筋焊接在角钢牛腿板上,在上翼缘板和下翼缘板之间焊接上钢筋水平系杆。本专利技术设计了一种新型的型钢混凝土柱—钢筋混凝土梁节点连接方法,首先采用角钢牛腿板与钢筋混凝土梁进行焊接,避免由于型钢柱尺寸特殊导致梁纵向钢筋与角钢牛腿板锚固长度与焊接长度不够的问题;然后采用钢筋水平系杆,防止型钢柱与梁焊接节点发生翼缘屈曲,即节点局部失稳。采用这种方式同样大大增加了现场的焊接工作量,效率不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型钢柱梁连接结构,具有良好的连接强度,且易于施工。
[0006]为此,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一种型钢柱梁连接结构,包括至少一个H形截面的型钢柱,该型钢柱上两个互相平行的面为翼缘面,还包括一组垂直于型钢柱的梁钢筋;其特征在于:型钢柱的翼缘面上固定有若干接驳件,所述的接驳件为具有内螺纹的筒状体,接驳件的数量少于等于梁钢筋的数量,并与该部分梁钢筋一一对应;与接驳件对应的梁钢筋,其端部具有外螺纹,与接驳件通过螺纹啮合连接;型钢柱与梁钢筋连接后浇筑混
凝土成为一体。
[0007]进一步地,所述的型钢柱截面为两个互相垂直的H形,从而具有四个两两平行的翼缘面;四个翼缘面上均固定有若干接驳件。
[0008]更进一步地,所述的一组梁钢筋中,位于外缘的梁钢筋,在与型钢柱相交处设有加腋区;所述的加腋区为该梁钢筋向外弯折,到达型钢柱区域后平行于原始梁钢筋的延长线,越过型钢柱区域后向内弯折回到原始梁钢筋的延长线,从而该梁钢筋与其原始的延长线构成一个梯形,实际的梁钢筋为所述梯形的顶边与斜边。
[0009]所述梁钢筋的构成所述梯形顶边的部分,跟与其平行的翼缘面上固定的接驳件,至少有部分投影重叠;且在高度方向上互相接触。
[0010]本技术的施工时,先用BIM技术建模进行型钢柱与结构梁节点的钢筋深化,得到精确数据;根据得到的精确数据定位放线并进行接驳器的精确焊接,搭设支撑架体,弯折形成加腋区然后吊装型钢柱然后用接驳器连接钢筋,再按照BIM技术得出的数据绑扎柱钢筋,之后绑扎并弯折梁钢筋,弯折处绑扎附加箍筋;最后进行混凝土浇筑、养护。
[0011]本技术使用了接驳件,其中接驳件与梁钢筋采用螺纹连接,这种连接方式相对来说更加稳固可靠,同时操作上也更便捷;而接驳件与型钢柱的翼缘面之间采用焊接连接,一方面具有更多的焊接点,另一方面焊接作业可以在工厂化集中完成,更有利于施工管理及提升焊接质量。同时,梁钢筋中加腋区的设置,减少了对型钢柱柱体开孔的需求,并且梁钢筋可对其上方的另一个方向的接驳件提供支撑,更有利于另一个方向的梁钢筋与接驳件的连接作业。
附图说明
[0012]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3]图2是接驳件的正面和侧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4]参见附图,图中设定了坐标体系,其中X轴为横向,Y轴为竖向,Z轴为垂直于纸面方向。
[0015]本实施例的型钢柱为Z轴方向,其截面为互相垂直的两个H形11、12,其中H形截面11的两端有两个平行的翼缘面111、112,各自固定焊接有五个接驳件113,朝向X轴方向;H形截面12的两端有两个平行的翼缘面121、122,各自固定焊接有五个接驳件123,朝向Y轴方向。
[0016]由于本实施例在X轴和Y轴方向均有翼缘面和接驳件,可用于在X\Y两个方向设置横梁,图1仅示出连接X轴梁钢筋的情形。
[0017]经过BIM建模计算,本实施例的X轴方向的梁钢筋共为十一根,其中包括五根通过接驳件与型钢柱连接的梁钢筋21,四根穿越型钢柱的梁钢筋22,及外围的两根跨越型钢柱的梁钢筋23。梁钢筋21具有外螺纹的端部,与接驳件113啮合连接;梁钢筋22穿过型钢柱上预设的孔洞,贯通型钢柱的两侧。
[0018]梁钢筋21和22均为直线,外侧梁钢筋23则具有弯折形成的加腋区,其在接近型钢柱处向外弯折,形成斜边231,而后回正形成与梁钢筋22及翼缘面122平行的顶边233,再通
过向内弯折形成的斜边232回到原始方向的延长线。其中斜边231、232的斜率不大于1:6,顶边233、斜边231、232与原始延伸方向的虚拟直线构成一个梯形。
[0019]图2显示了接驳件123的形状,应指出,该图为示意图,非完全精确。图中可见其基本为圆筒状,内壁有内螺纹,外表面具有轴向的凹陷。图1可见,梁钢筋23的顶边部分233与接驳件123的投影重叠,两者在Z轴方向上交错,从而使接驳件123“搁置”在梁钢筋233上,起到支撑作用。
[0020]本实施例中,还有若干Z轴方向的柱钢筋3,与各梁钢筋相交绑扎以进一步提升强度;还有箍筋4以绑扎各梁钢筋。型钢柱、柱钢筋、梁钢筋、箍筋均在钢结构作业完成后,用混凝土浇筑为一体。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型钢柱梁连接结构,包括至少一个H形截面的型钢柱,该型钢柱上两个互相平行的面为翼缘面,还包括一组垂直于型钢柱的梁钢筋;其特征在于:型钢柱的翼缘面上固定有若干接驳件,所述的接驳件为具有内螺纹的筒状体,接驳件的数量少于等于梁钢筋的数量,并与该部分梁钢筋一一对应;与接驳件对应的梁钢筋,其端部具有外螺纹,与接驳件通过螺纹啮合连接;型钢柱与梁钢筋连接后浇筑混凝土成为一体。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型钢柱梁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型钢柱截面为两个互相垂直的H形,从而具有四个两两平行的翼缘面;四个翼缘面上均固定有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永孙红亮彭艳丽汪琼周佩生江黎项益军徐谨马松聂俊杰周创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省三建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