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机玻璃防静电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657922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02 22: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飞机玻璃防静电结构,包括:飞机玻璃本体,飞机玻璃本体设置为电加热玻璃,具有外层玻璃、内层玻璃、及电加热模块;透明导电膜层,透明导电膜层镀制于外层玻璃外表面;Z型金属压板;弹性导体,弹性导体粘接于电加热模块外表面;金属网,金属网连接Z型金属压板和弹性导体;其中,飞机玻璃本体边缘通过密封胶包边,密封胶包覆Z型金属压板、金属网、及填充物,并裸露出弹性导体下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透明导电膜层、Z型金属压板、金属网、弹性导体实现与机身的导通,进而实现Z型金属压板的接地,避免了Z型金属压板的边部与机身窗框之间的放电现象,可以降低飞机驾驶舱透明件因为飞行过程中的静电作用导致发生失效的概率。率。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飞机玻璃防静电结构


[0001]本技术属于飞机玻璃防静电
,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飞机玻璃防静电结构。

技术介绍

[0002]飞机驾驶舱透明件作为气密舱结构的组成部分,用于飞机起飞、着陆、巡航、滑行等各种飞行状态下为驾驶员提供良好的观察视野,并保护飞行员免受其他飞行物撞击的威胁。通常会在透明件外层玻璃边部设置一个“Z

bar”,即金属压板,来实现保护透明件外层玻璃边部以及防止水汽入侵驾驶舱透明件的电加热系统的目的。
[0003]但在飞机服役飞行过程中,空气中的电荷会附着在玻璃表面,产生静电现象,部分电荷会迁移至“Z

bar”上,这种情况会导致“Z

bar”的端部会与机身的金属窗框之间产生放电现象。经过长时间的作用,会导致透明件边部结构被击穿烧毁,进而导致水汽入侵,使加热系统发生短路失效,严重情况下会导致玻璃炸裂,影响飞机飞行安全。
[0004]要降低静电对透明件的影响,需使“Z

bar”接地来降低失效的概率,但透明件边部要求较高,不易实现“Z

bar”的接地,因此,需设计一种防静电结构来降低这种失效模式发生的概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有鉴于此,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了一种飞机玻璃防静电结构,用于避免以往飞机驾驶舱透明件因为飞行过程中的静电作用导致发生失效的概率的麻烦。
[0006]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飞机玻璃防静电结构,包括:
[0007]飞机玻璃本体,飞机玻璃本体设置为电加热玻璃,具有外层玻璃、内层玻璃、及电加热模块,外层玻璃通过胶片层粘附于内层玻璃中央表面,电加热模块包括布置于外层玻璃和内层玻璃之间的电阻丝和控制器,内层玻璃背面设置有支撑用的填充物;
[0008]透明导电膜层,透明导电膜层镀制于外层玻璃外表面;
[0009]Z型金属压板,Z型金属压板一端压接于外层玻璃外边缘,另一端延伸至内层玻璃外边缘;
[0010]弹性导体,弹性导体粘接于填充物外表面;
[0011]金属网,金属网连接Z型金属压板和弹性导体;
[0012]其中,飞机玻璃本体边缘通过密封胶包边,密封胶包覆Z型金属压板、金属网、及填充物,并裸露出弹性导体下端。
[0013]根据本技术一实施方式,其中上述弹性导体的下端与机身窗框相互挤压。
[0014]根据本技术一实施方式,其中上述透明导电膜层通过金属箔纸或导电胶与Z型金属压板连接。
[0015]根据本技术一实施方式,其中上述金属网与Z型金属压板和弹性导体通过导电胶水连接。
[0016]根据本技术一实施方式,其中上述弹性导体设置为导电硅胶。
[0017]根据本技术一实施方式,其中上述Z型金属压板围设飞机玻璃本体,且与飞机玻璃本体之间填充密封胶。
[0018]根据本技术一实施方式,其中上述弹性导体裸露出密封胶的高度为1.5

2.5mm。
[001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可以获得包括以下技术效果:
[0020]通过透明导电膜层、Z型金属压板、金属网、弹性导体实现与机身的导通,进而实现Z型金属压板的接地,避免了Z型金属压板的边部与机身窗框之间的放电现象,可以降低飞机驾驶舱透明件因为飞行过程中的静电作用导致发生失效的概率。
[0021]当然,实施本技术的任一产品必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技术效果。
附图说明
[0022]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0023]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飞机玻璃防静电结构示意图。
[0024]附图标记
[0025]外层玻璃10,内层玻璃20,填充物30,透明导电膜层40,Z型金属压板50,弹性导体60,金属网70,密封胶80。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以下将配合附图及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借此对本技术如何应用技术手段来解决技术问题并达成技术功效的实现过程能充分理解并据以实施。
[0027]请参考图1,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飞机玻璃防静电结构示意图。
[0028]如图所示,一种飞机玻璃防静电结构,包括:飞机玻璃本体,飞机玻璃本体设置为电加热玻璃,具有外层玻璃10、内层玻璃20、及电加热模块,外层玻璃10通过胶片层粘附于内层玻璃20中央表面,电加热模块包括布置于外层玻璃10和内层玻璃20之间的电阻丝和控制器,内层玻璃20背面设置有支撑用的填充物30;透明导电膜层40,透明导电膜层40镀制于外层玻璃10外表面;Z型金属压板50,Z型金属压板50一端压接于外层玻璃10外边缘,另一端延伸至内层玻璃20外边缘;弹性导体60,弹性导体60粘接于填充物30外表面;金属网70,金属网70连接Z型金属压板50和弹性导体60;其中,飞机玻璃本体边缘通过密封胶80包边,密封胶80包覆Z型金属压板50、金属网70、及填充物30,并裸露出弹性导体60下端,填充物30为玻璃结构的刚性支撑。
[0029]在本技术一实施方式中,飞机玻璃本体为飞机驾驶舱透明件,集成有电加热系统,包括外层玻璃10和内层玻璃20。内层玻璃20,根据飞机风挡结构要求,不限于单层玻璃,可根据不同的强度及使用需求,设计为多层玻璃与有机胶片的整合结构;电加热系统位于中间夹层中,加热系统控制线引出玻璃外部与控制系统相连接。
[0030]透明导电膜层40镀制于外层玻璃10的外表面,Z型金属压板50则截面成Z型,搭接
在飞机玻璃本体的边缘端部,依次搭覆在外层玻璃10和内层玻璃20的边缘,完成装配,Z型金属压板50和透明导电膜层40通过导电胶水或铝箔纸粘贴间接接触导通,实现导电连续。弹性导体60粘接固定在填充物30的底面,并且通过金属网70与Z型金属压板50完成电连,最后再利用密封胶80形成包边保护,构成玻璃的结构主体。
[0031]弹性导体60的下端与机身窗框相互挤压。当玻璃在机身上安装时,弹性导体60与机身窗框之间互相挤压,实现与机身的导通,进而实现Z型金属压板50的接地。
[0032]飞机在飞行过程中,当外层玻璃10表面积累电荷产生静电现象时,电荷迁移到Z型金属压板50上,会通过整个防静电结构的联合作用,使电荷不能再Z型金属压板50上积累,从而避免了Z型金属压板50的边部与机身窗框之间的放电现象,可以降低飞机驾驶舱透明件因为飞行过程中的静电作用导致发生失效的概率。
[0033]优选一实施方式中,透明导电膜层40通过金属箔纸或导电胶与Z型金属压板50连接,以增强防静电功能,实现与Z型金属压板50的导通,进而实现接地。
[0034]另外,金属网70与Z型金属压板50和弹性导体60通过导电胶水连接,粘接稳固,电连方便。...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飞机玻璃防静电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飞机玻璃本体,所述飞机玻璃本体设置为电加热玻璃,具有外层玻璃、内层玻璃、及电加热模块,所述外层玻璃通过胶片层粘附于所述内层玻璃中央表面,所述电加热模块包括布置于所述外层玻璃和所述内层玻璃之间的电阻丝和控制器,所述内层玻璃背面设置有支撑用的填充物;透明导电膜层,所述透明导电膜层镀制于所述外层玻璃外表面;Z型金属压板,所述Z型金属压板一端压接于所述外层玻璃外边缘,另一端延伸至所述内层玻璃外边缘;弹性导体,所述弹性导体粘接于所述填充物外表面;金属网,所述金属网连接所述Z型金属压板和所述弹性导体;其中,所述飞机玻璃本体边缘通过密封胶包边,所述密封胶包覆所述Z型金属压板、所述金属网、及所述填充物,并裸露出所述弹性导体下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飞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倩颖曹玉彬陈文浩徐世勇庞浩然徐鹏孙伟谢竹青丁洋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铁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